试论“互动学习”的实施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ji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本文将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正确地实施“互动学习”。
  【关键词】课程改革 互动学习 民主平等 个体差异 问题意识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新课程强调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交流——情感交流、信息交流、思想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和策略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师生互动,学生才能走出学习苦旅的“沙漠”,奔向生活、活动,乐于探索科学的“绿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最佳“互动学习”呢?
  一、和谐合作、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施“互动学习”的前提
  真正意义的学习是学生主体意识充分体现的学习,即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学习。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现代教育呼唤和谐、理解、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水乳交融的师生情感,能使学生主动、愉快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和谐的学习气氛,应是师生平等,用亲切和蔼的目光关注全体学生,用准确、生动、幽默的语言,用富有表现力的形态、动作、手势、眼神和面部表情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对教师由衷地信任和依赖,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心情愉快,配合默契,思维活跃,达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平等合作学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互动,在计算论证中,在讨论思辩中,互相补充完善,在轻松愉快的合作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共架知识的桥梁。实践证明,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教师只有对学生“情之所至”,学生对教师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心理学告诉我们:没有任何压抑的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思维得以最大的发展、开拓。所以,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密、和谐的关系,以保证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的创造因子处于最活跃的状态。
  二、创设最佳情境是实施“互动学习”的重要环节
  新课程强调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在合适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激情和富有魅力的语言、故事、游戏等方式方法来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玩一玩、做一做、议一议、想一想、算一算等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活动,自主探索。这样,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形成融洽的师生合力,达到最佳的师生教学互动,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尽量地放到感官面前。因此,在教学中应多方探索,力求创设生动、具体、直观的情境,以求教与学的同步、师与生的互动学习。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关键,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启迪思维,造成学生认识冲突,诱其入“境”,使学生有不足之感和求足之心,内心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产生求知欲望,力图实现心理平衡,从而把学生引入“不平衡—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平衡”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感知—表象—思维—记忆”凝集在一起,犹如打开心灵之窗,在广阔的思维天地里驰骋。
  三、问题意识是实施“互动学习”的关键
  “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巴尔扎克语)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现代教学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发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学习方式的改变上特别强调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因为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总之,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创设各种条件和情境,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师和学生就能真正互动起来,就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现生命活力、舒展生命灵性的场所,让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张扬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中学教育心理学》
  2、《新课程标准》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我们要创设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
期刊
12月28日,袁贵仁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情况。说,我国坚持育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方面,袁贵仁介绍说,我们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公告制度和高校新生体质测试公告制度。深入推进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配备国家专职副总督学,对
期刊
“四有”是云南省罗平县教育局通过学习和借鉴,通过许多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尝试,并结合罗平教育现状,于2012年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出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任何教学模式或方法,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一位教育家的理论研究或者一位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如果最终不能为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服务,那么他的研究或总结就是没有生命力的。“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广大优秀教师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概
期刊
校本教研,就是根据本校教师的教学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讨,在相互碰撞中使教育智慧不断滋生,教学灵感不断闪现。“研讨出真知,研讨出效率。”校本教研对于教师改进教学,促进专业成长,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实事工程”。然而纵观近年来的校本教研,教师并沒有从中取得多少收益,获得多大“快感”,参与的热情普遍不高。究其原因,我认为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一、领导重视不够,教研制度不健全,研讨流于形式  一
期刊
在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我感到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是一大难题,它既难住了学生,又难住了教师。具体表现是:学生语言贫乏,无感染力;教师怕改学生作文。  在教学中,我尝试着以下做法:  1、从观察入手。我校有两簇芙蓉花,每年九月至十月开花。开花时,红、白相间的花把校园装扮得格外漂亮。此时,我就叫学生写观察日记,把每天的变化记录下来。这样坚持了一个星期,我们得到了不小收获。“花蕾是浅黄色的,有五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因为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源泉。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一句空话。既然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此重要,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读  读,就是让学生养成多读书的习惯。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读得多了,知识自然也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显而易见,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色,特别是教师如何适应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将影响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收效。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成绩不好,升学率降低……显然,这是受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所产生的顾虑。教师应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意
期刊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这句话道出了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至关重要性。相当一部分家长至今仍然认为教育孩子仅仅是学校一个部门的事情,在这种错误指导思想的支配下,他们除了只关心孩子的考试分数之外,其他的一概放任自流。部分想多配合学校教育孩子的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为了生计,生下孩子后就不得不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置孩子的教育于不顾。可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大多受教育不多,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就存
期刊
新目标教材对于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给予了极大的重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紧抠语法,使学生先会写、不会读,学成了“哑巴英语”。在那样的情况下,随着学习的深入,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后进生逐渐放弃对英语的学习,要改善这一局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我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新教材特点,运用了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一、利用实物,引发兴趣
期刊
所谓魅力,指在教师交往、对话的范围中,教师言谈举止中所散发的感召力和亲和力,从而使学生对教师产生认同感、信任感。认同与信任是师生合作的基本前提。一个富有魅力的教师就是一道美丽的教育教学风景。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论教师的魅力:  一、教师的从教魅力  教师的从教魅力首先体现在渊博的知识、灵动的智慧上。知识是水,魅力是舟,魅力需要知识的承载,方能显出迷人的风采。其次是教师的师德修养、思想境界、敬业精神、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