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践能力,指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其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学生个人能力的水平。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师就要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结合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各阶段的特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只有逐渐培养起学生的综合实践学习习惯后,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落实综合实践学习精神,锻炼个人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时,应将具体的培养思路与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对教学和学生来说,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教学本身来看,教师在教学中选择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策略的过程能够锻炼教师的教学能力,积累教学经验,为后期教学提供更多保障。同时,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也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加快教学进程,能更快且更高质量地达到教学的既定目标。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综合实践能力的养成不仅仅提升了学生科学学科的学习质量,还提升了学生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学习能力。此外,综合实践能力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也提升了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的能力,彰显了知识来源于生活且为生活服务的理念。
1.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营造恰当的学习氛围
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是开展高质量教学活动的保障,学生往往能在恰当的学习情境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能力培养效率也会有所提升。因此,教师应注重教学情境的设定,以合理的教学情境营造恰当的学习氛围,进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情境创设形式较为多样,教师不能被传统观念局限,要结合具体教学要求设计符合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发展诉求的情境方案,为学生提供高效的学习平台。
例如,在学习《和动物交朋友》一章时,教师便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完成教学活动。在教学导入环节中,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小小动物园”五个字,并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主题来汇总自己脑海中所出现的不同动物。五分钟的思考时间过后,学生自愿上台进行动作表演或声音模仿,其他学生根据表演来猜测动物的种类。如,一名学生在表演时发出“嘶嘶嘶”的声音并扭动身体向前行走,其他学生根据他的表演猜出其表演的动物是蛇。在表演结束后,学生需要将自己表演的动物名称写在黑板上。通过创设此类教学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的身心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通过创设“模仿动物”的教学情境能降低学生内心对课堂学习的畏惧感,使学生以更加放松的心态参与到学习中。学生投入学习后,自我学习注意力集中度、思考以及学习能力都会得到提升,综合实践能力也就得到提升。
2.组织科学实践活动,以行动促进能力养成
实践能力是综合实践能力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实践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实践活动,参与实践活动是锻炼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组织科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必要教学策略,教师在活动中要全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综合实践能力的优化,从而使学生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实践活动分为课堂实践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组织实践活动。通常情况下,手工活动主要适用于课堂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则适合开展自然探索活动。
例如,在教学《制作植物标本》一课时,教师就需要结合课堂与课外两种实践方式来完成。首先,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学习本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本次授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学习目标。然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到校园中进行课外实践,让学生自行选择制作植物标本所需要的植物。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重视课外实践活动的安全问题,让学生在安全的课外环境中进行实践活动。最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植物标本的制作。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明确植物标本制作的方法,遵循正确的实践活动参与步骤。通过这种组织实践活动的方式,学生能将学习内容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借助实践活动的带动作用提升实践能力。
3.采取引导教学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综合实践能力之一,创新能力的高低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個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采取引导教学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引导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教师提问引导法以及学生自我引导法。教师提问引导法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思考、进行思维创新的方法。学生自我引导法是指学生在自我思维基础上拓展延伸,追求再次突破,即在没有教师指引的前提下进行创新的方法。通常情况下,教师提问引导法与学生自我引导法是结合使用的。
例如,在探究“声音的传播方式”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测,将自己猜出的答案写在纸上,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案汇总。然后,教师通过提出“当两个人说话时,我们为什么能听到对方的声音呢?”以及“为什么一楼的住户能够听到二楼住户的装修声?”的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将思路过渡到固体以及空气上,使他们的思维创新顺利进行。
4.采取新型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随着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出现在现代课堂中。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这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往往能从更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新型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借助新型教学模式的活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以翻转课堂为例。当利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在课下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利用课堂时间解答疑问。而在小学科学课中,教师可以对该模式进行一定的调整,将课堂答疑转换为课堂实验。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金属的热胀冷缩》时,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参考教师所提供的学习资料对本课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从学生中挑选出三人上台进行实验实操,当学生进行操作时,教师在一旁进行一定的实验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回忆实验步骤。学生操作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对本次实验的操作细节进行统一讲解,为学生巩固本次实验的重点知识内容。
总之,随着综合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对教育以及学生的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符合当下教育目标的要求。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努力丰富个人教学储备,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针对性措施。此外,教师可以与其他教师进行讨论,不断创新已有的教学方法,让已有的教学方法迸发出新的教学活力。同时,教师要时刻将学生作为教学策略选择的核心,时刻考虑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应,并结合学生的反馈情况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使教学更加科学、具体,教学调整更加及时、准确。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横湖小学)
(责任编辑 岳 舒)
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对教学和学生来说,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教学本身来看,教师在教学中选择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策略的过程能够锻炼教师的教学能力,积累教学经验,为后期教学提供更多保障。同时,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也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加快教学进程,能更快且更高质量地达到教学的既定目标。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综合实践能力的养成不仅仅提升了学生科学学科的学习质量,还提升了学生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学习能力。此外,综合实践能力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也提升了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的能力,彰显了知识来源于生活且为生活服务的理念。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策略
1.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营造恰当的学习氛围
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是开展高质量教学活动的保障,学生往往能在恰当的学习情境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能力培养效率也会有所提升。因此,教师应注重教学情境的设定,以合理的教学情境营造恰当的学习氛围,进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情境创设形式较为多样,教师不能被传统观念局限,要结合具体教学要求设计符合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发展诉求的情境方案,为学生提供高效的学习平台。
例如,在学习《和动物交朋友》一章时,教师便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完成教学活动。在教学导入环节中,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小小动物园”五个字,并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主题来汇总自己脑海中所出现的不同动物。五分钟的思考时间过后,学生自愿上台进行动作表演或声音模仿,其他学生根据表演来猜测动物的种类。如,一名学生在表演时发出“嘶嘶嘶”的声音并扭动身体向前行走,其他学生根据他的表演猜出其表演的动物是蛇。在表演结束后,学生需要将自己表演的动物名称写在黑板上。通过创设此类教学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的身心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通过创设“模仿动物”的教学情境能降低学生内心对课堂学习的畏惧感,使学生以更加放松的心态参与到学习中。学生投入学习后,自我学习注意力集中度、思考以及学习能力都会得到提升,综合实践能力也就得到提升。
2.组织科学实践活动,以行动促进能力养成
实践能力是综合实践能力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实践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实践活动,参与实践活动是锻炼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组织科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必要教学策略,教师在活动中要全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综合实践能力的优化,从而使学生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实践活动分为课堂实践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组织实践活动。通常情况下,手工活动主要适用于课堂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则适合开展自然探索活动。
例如,在教学《制作植物标本》一课时,教师就需要结合课堂与课外两种实践方式来完成。首先,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学习本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本次授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学习目标。然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到校园中进行课外实践,让学生自行选择制作植物标本所需要的植物。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重视课外实践活动的安全问题,让学生在安全的课外环境中进行实践活动。最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植物标本的制作。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明确植物标本制作的方法,遵循正确的实践活动参与步骤。通过这种组织实践活动的方式,学生能将学习内容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借助实践活动的带动作用提升实践能力。
3.采取引导教学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综合实践能力之一,创新能力的高低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個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采取引导教学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引导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教师提问引导法以及学生自我引导法。教师提问引导法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思考、进行思维创新的方法。学生自我引导法是指学生在自我思维基础上拓展延伸,追求再次突破,即在没有教师指引的前提下进行创新的方法。通常情况下,教师提问引导法与学生自我引导法是结合使用的。
例如,在探究“声音的传播方式”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测,将自己猜出的答案写在纸上,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案汇总。然后,教师通过提出“当两个人说话时,我们为什么能听到对方的声音呢?”以及“为什么一楼的住户能够听到二楼住户的装修声?”的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将思路过渡到固体以及空气上,使他们的思维创新顺利进行。
4.采取新型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随着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出现在现代课堂中。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这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往往能从更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新型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借助新型教学模式的活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以翻转课堂为例。当利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在课下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利用课堂时间解答疑问。而在小学科学课中,教师可以对该模式进行一定的调整,将课堂答疑转换为课堂实验。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金属的热胀冷缩》时,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参考教师所提供的学习资料对本课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从学生中挑选出三人上台进行实验实操,当学生进行操作时,教师在一旁进行一定的实验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回忆实验步骤。学生操作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对本次实验的操作细节进行统一讲解,为学生巩固本次实验的重点知识内容。
总之,随着综合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对教育以及学生的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符合当下教育目标的要求。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努力丰富个人教学储备,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针对性措施。此外,教师可以与其他教师进行讨论,不断创新已有的教学方法,让已有的教学方法迸发出新的教学活力。同时,教师要时刻将学生作为教学策略选择的核心,时刻考虑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应,并结合学生的反馈情况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使教学更加科学、具体,教学调整更加及时、准确。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横湖小学)
(责任编辑 岳 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