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来源 :黑龙江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996115122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不爱语文的根本原因是缺少语文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人类认识事物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让学生爱上语文,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讲课要“入境 ”
  
  我所说的入境是指教师自身要进入语文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并引导学生体味这种境界,让学生从中有所收获。《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应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体验、感悟每篇文章文字符号后丰富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是一位高明的演员。要把文章内容、作者情感、文字内涵用肢体表情、语言演绎出来。让学生如入其中、沉醉其中。如《春》一文中的生机与活力,流露在脸上是喜悦,教师要用无法言说的喜悦之情去感染他们去启动学生的情感,把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春季。在《观沧海》一文中,我用铿锵的语调、高昂的激情给学生读诗歌,我给学生讲曹操的抱负,讲历史上真实的故事,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虞美人》文中那轻轻的语调、淡淡的哀伤把学生带入了那个“凄美”的境界。只有教师的入境,才能带领学生去品味、去感知。反之,如若教师置身文章之外,不能
  体味文章的美、文章的妙,干巴巴地讲,学生也只能恹恹地睡了。
  
  二、把课堂调制成不同味道的“菜肴”
  
  第一次吃一道菜,你会用心去品味。第二次吃那种新鲜感没有了。若让你吃上半年,恐怕你见到这道菜就会吐。语文学习亦是如此,不同的文章汇聚到一起,如若我们老师都是千篇一律地讲,学生也会有如“吃菜”的感觉。如何让他们保持对语文课的新鲜感呢?我觉得要把课堂烹制成不同的“菜肴”,讲出不同的味道。《在山的那边》要讲出追梦的坚持与执著、《论语十则》要道出前人思想的精辟与深刻、《济南的冬天》要让学生感受到它的温暖与舒适、《黄帝的新装》要在捧腹大笑中品味作品带给我们的启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调整讲课的语调,注意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这道“菜肴”上来。甚或一句幽默的笑话、一个滑稽的手势、一个夸张的口型、一个会心的眼神都会让课堂多一抹色彩。让学生品味到语文课堂的与众不同、品味出不同的味道。学生们在笑过之后会发自内心的爱上语文课。
  
  三、变语文课堂为一个“空间”
  
  有的教师上课,书上写什么就讲什么,课堂成了一个“不流动的水库”。有的教师能够从别的地方引来相关的资源使语文课成为一个流动的小河。而我要说语文课应是一个无尽大的空间,这儿有水、有鱼、有鸟语花香……教师要把语文课拓展为这样的一个空间。把学生带入其中,让他们如品味神话般去体味语文这个空间。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他们渴望探索更多的未知世界。而语文课就是学生探索的乐园。所以,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不应只死盯着书本和课文。要增加课堂容量,让语文课变宽、变广。成为学生可以学习探索的天地,不断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在讲《沁园春·雪》时,我介绍了毛泽东的出身、求学经历和他的治国思想;给他们诵读《长征·七律》,给他们讲爬雪山、过草地……学生们在教师的引领下,不止学习了一首诗,而是进入了作者的生活,了解了那个时代。接受了一串相关的知识,课堂容量变宽广了,学生们品尝到了不同的知识大餐,留恋其中,能不爱上语文吗?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想让学生爱上语文课,教师就要把课讲得生动精彩、要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爱上我们的语文课。因为只有他们爱上语文课,才会爱上语文。
  编辑/张铁辉
其他文献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增进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发展智力、提高思维、观察、注意、记忆、想象、联想等能力。要达到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就必须对英语教学进行彻底的改革。   一、改革教学目标和要求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因此改革现行大纲中的教学标准和要求势在必行,应该充分考虑地区差别,制订出不同的教学标准,以
期刊
每当假期到来,形形色色的兴趣班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家长、学生的视野中,其中不乏作文兴趣班、快乐作文班之类的针对学生写作能力薄弱而开设的作文辅导班。作文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大家也都知道。激发写作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重要、最活跃的内部因素。下面就如何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谈一下本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阅读借鉴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对此,如何捕捉“情”素,使学生获取情感认知,如何拨动“情”弦,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成为阅读教学能否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因素。    一、在文本解读中发掘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然后有所撰作。”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倾注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是记述历史,或是反映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理教师如何完成自身转变,适应课改的需要,成为摆在每一位物理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教师的自我提升是实践新课改、更新教学方式的前提。只有不断加强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摒弃陈旧的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改;转变;学习; 提高;主体    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不断创新和发展
期刊
心理专家认为:小学阶段必须把保护学生的生命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环境影响、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途径,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唤起小学生自我认识,以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我主要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给孩子们一片和谐的教育乐土    在教
期刊
教育部新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一个人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是构建语文能力的要素之一,学生通过阅读识字、培养情感、训练思维,进而提升写作能力。本文拟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具体实施策略,搭建阅读与写作间的虹桥。    一、大量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除了要教会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语调,此外还要重点提高学生的阅读
期刊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学生群体中不乏有这样的个体或群体:他(她)们在班集体里,或因肢体残缺、或因智力障碍处于“弱势”地位,不能步入“主流”,由此造成的“强迫症”给中小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笔者就曾经在教学实践中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开学初我接受了一个新班,学生们进教室后,我发现有一名女生在教室门前徘徊。当我热情地望着她时,她却不自觉地将身体转向左侧。她空空的左袖管使我明白了一切,我扶着她的左肩
期刊
教育转化学困生是教师工作的难点之一,而学困生心理障碍的疏导与矫正是学困生转化的基本前提。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笔者发现学困生往往具有以下心理障碍:  1.自卑性心理障碍。学困生由于成绩不理想或者曾犯过错误,受到教师的批评、同学的埋怨、家长的训斥,经常处于压抑的环境中,他们感到在班级里总是不如别人,抬不起头,心理失去了平衡,心态消极,对事物缺乏兴趣和热情。  2.逆反性心理障碍。教师用权威压服等方法教育
期刊
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过程中,教学一体化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一体化安排的一种构想,是一种系统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全部过程的方法。它具有开放式、立体化、多元化的特征,是更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新型系统化教学策略方案。    一、教学一体化设计的特征    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设计有5点不同 :一是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一
期刊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张庆先生针对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新的变化和出现的偏差,在2005年9月的《小学语文研究》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走一条求真务实的语文课改之路》的主导性文章,提出了“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纲领性观点。“倡简”,即简简单单教语文。他说:“一堂好的语文课,给人的感觉应当是:简简单单,清清爽爽,活活泼泼,扎扎实实。”我想,简单语文的理解应该是“简约高效”,即凝练的教学设计,精简的教学时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