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拉默德小说中的“父辈”形象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国犹太文学是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美国三大犹太文学大师之一的马拉默德则被认为是“犹太味”最浓厚的作家。这一点鲜明地体现在作家所塑造的“父辈”形象之中。他们对苦难的忍受、对信念的坚守和对未来的希望透视出了犹太宗教文化的核心内涵。作为犹太精神的坚守者和传播者,他们身上所具备的犹太民族性和超越民族和宗教的普世性特征表达了作家对犹太精神回归的呼吁,以及对现代化社会中犹太民族如何确认自我身份问题和犹太教普世主义走向的思考。
  【关键词】 犹太文学;马拉默德;“父辈”形象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9-0012-02
  20世纪中叶,美国犹太文学兴旺了起来,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作家 ,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他们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关注了犹太文化在当代美国社会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作为美国三大犹太文学大师之一的马拉默德则执着于道德的主题,塑造了饱受苦难但诚实善良、勤劳克己、睿智豁达的“父辈”形象。这些父辈形象不仅展现了犹太精神的文化内核,更以其“引路人”的形象对当代犹太青年如何确立自身文化身份指明了方向。父辈形象的犹太性和普世性双重特征更是折射出了作者“人人都是犹太人”的犹太普世主义思想。
  一、犹太精神的化身
  何为犹太精神?如何确认自身的犹太身份?《店员》中弗兰克对身为犹太人的莫里斯也提出了这个问题,并质疑了莫里斯的犹太身份。他质疑莫里斯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莫里斯不上教堂,不遵守犹太教关于节日的规定;二是莫里斯不遵守犹太教清洁的规定,吃火腿等不干净的东西;三是莫里斯不符合犹太教的着装,连小黑帽也不带。这些都是犹太教教义所规定的,但莫里斯都没有遵守。对此,莫里斯的回答是:“我关心的是信奉犹太律法……但如果我违背了律法,他们就会说我不是犹太人,我自己也会承认。这意味着要做好事,要诚实,要善良。” 关于犹太教吃饭的规定,在莫里斯看来是过时的,并不影响他的犹太身份。他认为确认自身犹太身份关键在于犹太律法,重要的是律法中所传递出来的道德戒律,而不是繁文缛节过时的东西。弗兰克和莫里斯在这里就象征着犹太教传统派和犹太教改革派,他们两个表达的也正是两派相敌对的观点。这也是马拉默德所要阐述的核心问题—何为犹太性?以及当代社会中犹太人如何确立自身的犹太性?在传统犹太人聚集时代,犹太人可以通过隔都与异族人相区别。但在日益交融的当代社会中,流散的犹太人如何确定自身的文化身份?保持自己的犹太性?马拉默德通过莫里斯这一父辈形象给出了答案—重要的是犹太律法精神,律法所传递出的道德戒律。最为关键的是犹太教义的内涵,而不是一些不合时宜的繁文缛节。律例中规定“你们不可偷盗,不可欺骗,也不可彼此说谎”(利未记,19:11)“不可报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国的子民,却要爱人如己”(利未记,19:18) 所以莫里斯虽然度日艰难,但他却拒绝了弗兰克在卖东西时耍点花招的建议。因为这是欺骗,是不符合律法精神的。他寒冬早起只为把三分钱的面包如期卖给贫穷的波兰女人,赊账给醉女人的孩子,原谅并收留对他施暴的弗兰克,并引导他走向向善之路。他虽然处境艰难,但从不抱怨,默默地坚守和忍受,并竭尽全力去帮助身边的人,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关爱。诺曼·所罗门在《犹太人与犹太教》一书中通过以利亚的故事阐释了何为犹太精神:“以利亚向墨守成规的巴洛卡拉比表明,‘精神英雄’不夸耀自己虔诚,甚至也不像巴洛卡本人这样博学而虔诚。他们看起来可能很平常,甚至不像平常意义上信教的,他们平和的举动却提高了周围人的生存质量—他们是关照他人、富于同情心的人,利用自己的天分减轻人们的负担。” 而以莫里斯为代表的父辈正是这种猶太精神的化身。
  二、犹太精神的传播者
  对犹太人而言,父子关系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父与子之间的爱与恨、忠诚与背叛、继承与断裂都是犹太经典中反复出现的主题。 在这种“父与子”的母题中,父辈往往是犹太传统的代表者,子辈往往是丧失传统,迷茫困惑的一代。马拉默德创作中的“父辈”形象既是犹太精神的坚守者,也是民族文化传统与当代犹太青年之间的纽带。作为子辈象征意义上的“父亲”,他们指引着迷失在当代社会中的青年犹太群体,向他们传递犹太精神的真谛,使他们走出迷惑,找到自我定位。
  《魔桶》中的利奥·芬克尔是一位攻读犹太律法的青年博士,为了能在出任圣职时获得教徒们的信任,他决定先结婚。媒人萨尔兹曼在与芬克尔的交流中发现芬克尔虽然攻读犹太律法,但并没有深刻的理解犹太文化内涵。所以他在做媒的过程中一步步地指引着他。首先用金钱和地位来考验这位拉比,列出了一系列家境优渥的顾客。又从中挑选出最好的女性安排两人见面,芬克尔在这次会面中认识到了自己的真实面目“不爱别人,也不被人爱”,并由此开启了自己的反思救赎之路。在这个过程中萨尔兹曼也借莉莉的角度讽了刺芬克尔,因为他也想要最好的,所以得不到爱。犹太教的核心意识之一就是受难意识,受难是犹太人在到达应许之地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仪式。“至于你们,你们的儿女必在这旷野漂流四十年,担当你们淫行的罪,直到你们的尸首在旷野消灭”(民数记,14:33)苦难是上帝对犹太人曾离开上帝之道的惩罚。只有经历了苦难,才能坚定信仰,才能靠近上帝。甚至可以说莉莉对芬克尔的提问“你是怎么笃信上帝的?我的意思是,是不是一种热情的冲动” 也有萨尔兹曼参与的成分在里面,因为莉莉所得到的关于芬克尔全部信息都来自萨尔兹曼。也正如芬克尔所感受得那样,他感觉萨尔兹曼就在他们附近,给莉莉发送信号。发现了自己的真实面目之后,芬克尔痛苦不堪,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意识到犹太人就是受苦受难的,并做好了拥抱苦难,去爱人的准备。就在这时,萨尔兹曼又出现了,他带着贪婪的目光看着芬克尔,并把象征着苦难的斯特拉留给了芬克尔。芬克尔最终决定让斯特拉向善,而自己皈依上帝,从而使他们二人都得到了重生。萨尔兹曼犹如一个骗子一样,使芬克尔落入他的计谋之中,一步一步引领者芬克尔领悟犹太精神的内涵,并使其回归到了犹太文化传统,弥合了他与犹太文化传统的断裂。   三、犹太文化的普世性理解者
  犹太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源头之一,本身就赋有普世性文化的内涵。正如张倩红教授在《困顿与再生—犹太文化的现代化》一文中所说:“犹太文化是一种典型的民族文化,但是这一文化的民族性成分并不意味着否定自身所具有的‘世界性内涵’,也就是说,犹太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同时也是一种‘世界性特质的文化’。”犹太文化传统中的博爱精神正是其普世性的鲜明体现。而马拉默德笔下的“父辈”形象更是这种普世博爱精神的理解者和践行者。
  《塔木德》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位异教徒来到希勒尔面前,他一只脚站立,请求希勒尔在他单脚站立的时间里把《托拉》的真谛授予他。希勒尔这样回答了他的问题“有害于己的,勿施同胞,此为全部《托拉》,其余皆为评注。”《利未记》中也有“爱人如己”的律例。博爱精神是犹太文化的内涵之一。在《最后一个马希坎人》中,萨斯坎德所传递给费德尔曼的也正是这一精神内涵。费德尔曼作为一位犹太青年画家,他致力于研究乔托的壁画,但他并没有领会到乔托画作的内涵,导致研究受到阻碍。这也是一开始他感到苦闷的原因,他来到意大利就是希望能够获得创作灵感,完成研究。萨斯坎德注意到了这位犹太青年的问题,所以他告诉费德尔曼他知道乔托,并不断地向这位犹太青年要避寒的衣服。这是萨斯坎德在帮助这位犹太青年理解乔托。乔托的代表画作就是圣方济各的壁画,关于圣方济各一个知名的故事就是圣方济各赠长袍给一位贫穷的骑士。萨斯坎德正是想通过这样的事例让费尔德曼领会乔托画作的真正内涵—博爱精神。费尔德曼最终在苦难中领会了这种精神并把自己的衣服送给萨斯坎德。得知萨斯坎德烧毁了自己的手稿时,他原谅了萨斯坎德并带着哭腔哀求萨斯坎德回来,这是费尔德曼博爱精神的回归,也象征着费尔德曼对自己想要重回犹太文化传统的呼喊。
  萨斯坎德告诉费尔德曼为什么要对他负责任时说道“因为你是个人,因为你是个犹太人。” 这其中就包含了萨斯坎德对犹太文化普世性的理解。“爱人如己”是犹太教的教义。它不仅指要爱你的同胞,邻人,更要爱一切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而萨斯坎德对费尔德曼的帮助也是在践行着这种博爱精神。而文本通过叙述费尔德曼作为一个犹太青年最终通过基督教画像来得到启示,也展现了作家马拉默德超越民族和宗教的真知灼见,传递出了其“人人都是犹太人”的犹太普世主义思想。
  四、结语
  马拉默德笔下“父辈”们是民族精神文化的坚守者,他们怀着对民族文化的记忆,遵守犹太教义,于苦难中坚守自我,在当代社会中仍然保持着独立的民族品格,并指引者迷惘的犹太青年找到自我文化身份。他们身上所体现出得道义精神又早已超出了单一的民族与宗教属性,传递出了犹太文化的普世性特征。正如学者们所认为的那样:马拉默德创作的主要目的不仅是为犹太人发声,而且是为保护全体人类免于自毁在。对于马拉默德创作的这些“父辈”形象的理解和認识对当代各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伯·马拉默德.店员[M].杨仁敬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
  [2]伯·马拉默德.魔桶[M].吕俊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
  [3]刘洪一.犹太精神—犹太文化的内涵与表征[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张倩红,艾仁贵.犹太文化[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5]乔国强.美国犹太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作者简介:
  王晓娜,女,硕士研究生,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 法国优秀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与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鲁迅,两位文学巨匠创作的小说都广为流传,可谓各有千秋。本文对两者的小说从创作背景、现实意义、思想成就等方面进行比较,以资借鉴。  【关键词】 莫泊桑;鲁迅;小说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9-0008-02  居伊·德·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
期刊
【摘要】《孙子兵法》在兵学之外彰显的善德力量,有着鲜明的时代价值。学校应拓宽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发挥该经典著作的文化功能,通过在内心中尚德、在互学中养德、在实践中悟德等途径进行艺德培养。  【关键词】《孙子兵法》;善道;艺德;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3-0085-02  基金项目:邵阳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
期刊
【摘要】 近些年来突发的公共事件给人们的语言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尤其是当下的抗疫救援中,语言应急服务机制的建立与发展表现出了紧迫性和重要性。突发公共事件中,语言必须负载真实信息,并经过精准传递才能发挥及时有效的“救援”功能。同时,社会舆情的正向发展离不开理性、温暖的语言表达,而针对特殊人群的语言服务更是社会治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 突发事件;语言应急;语言服务  【中图分类号】 H00
期刊
【摘要】 行旅过程中所出现的气候物象的改变推动了方拱乾笔下家乡意象的瓦解与重构,使得“思乡”这一文学主题获得了家国情怀。此外,不同地域间自然气候与人文气候的巨大落差也促进了方氏将历史与自我相互融摄,并借助思乡主题的写作来从更深层次的维度上审视自身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 气候;物候;流人;方拱乾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
期刊
【摘要】 戴蒙德改编的《最蓝的眼睛》重设了部分故事场景和情节,采用了白脸戏剧策略,创造性地设置了白色玩偶场景。这种设置运用视觉化艺术效果,有效处理了黑白概念,揭示了白人性的对黑人群体的伤害,质疑和批判了白人性及其社会结构的荒谬性。  【关键词】 白色玩偶;白人性;社会结构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9-0016-02  
期刊
【摘要】 “异化”主题在卡夫卡的《变形记》和安部公房的《砂女》中都有鲜明的体現,作家在作品中表现了人在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中被异化的现实,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困境。但作品中的主人公在被“异化”后却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作家个人的人生理念。因此,本文将以弗洛姆的异化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两部作品中“异化”的比较,感知两位作家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注和不同的人生观。  【关键词】 变形记;砂女;异化  【
期刊
【摘要】 诗歌与声律的关系从出现开始就非常紧密,但直到南朝沈约“四声八病”声律论的提出才将其真正意义上的系统化。本文从沈约理论的提出,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中所表达的文学观等方面,通过他们的不同态度,论述了他们与声律论的关系。  【关键词】 沈约;刘勰;钟嵘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9-0029-02  沈
期刊
【摘要】 儒勒·凡尔纳是西方公认的“科幻小说之父”,刘慈欣在国内被誉为“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的中国新生代科幻作家中的领军人物。二者作为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科幻作家,前者从某些方面更是充当了后者的启蒙老师。本文通过对儒勒·凡尔纳与刘慈欣科幻作品进行横向对比,论述二者作品间的共通性与差异性,并以二者间时代背景、阶级地位等方面分析其成因。  【关键词】 凡尔纳;刘慈欣;科幻;理念  【中图
期刊
【摘要】 苏童,当代作家。本文从爱情的悲剧矛盾、人性的悲剧色彩、意象的悲剧意蕴三个标题来探究苏童《妻妾成群》的悲剧意识。通过对苏童《妻妾成群》悲剧意识的分析,蕴含着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对人性泯灭的哀叹。  【关键词】 苏童;《妻妾成群》;悲剧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9-0025-02  苏童,原名童忠贵,中国当代文
期刊
【摘要】 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传统言情小说家,张恨水先生在写作时多将目光集中于青年男女的婚恋问题,其小说常以悲剧结局收场。张恨水的作品上承章回小说,下启通俗小说,文章内容和文体雅俗共赏,人物形象时常表现出新旧时代交替时的复杂性。作品内容通常反映人物的婚姻观,折射出社会历史的深层原因。张恨水的代表作《啼笑因缘》和《金粉世家》讲述了两种爱情悲剧,评论者普遍认为前者是“钱色交易”式的悲剧,后者是“遇人不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