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
【摘要】 目的 探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护理方法。 方法 43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再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加强用药前后的护理,观察药效及其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心电图改变有明显好转,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结论 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其效果好,且安全、可靠。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症 低分子肝素 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住院患者43例,男30例,女13例,年龄45—76岁。患者用药前排除血小板减少症和血小板缺陷、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凝血系统疾病,近期有活动性出血、手术或外伤史。
1.2方法 43例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扩管、调脂、阿司匹林抗凝等)的基础上,给予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0.01ml/Kg,1次/12h,7—10天为一个疗程。
2.结果
21例患者的注射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淤斑;2例患者出现牙龈出血;3例患者出现皮下硬结,并伴有压痛感;未发现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出血现象,无过敏反应。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猝死及其他严重的心脏事件,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
3.护理
3.1 心理护理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因胸痛及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而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再者,患者对注射部位及注射方法惧怕,而产生紧张心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腹部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效果和必要性,告知患者注射部位出现不良反应是常见的,不必紧张,过一段时间即可恢复正常。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取得患者的配合,提高治疗效果。
3.2注射部位及方法 脐周皮下注射,以脐上下左右10cm范围内,避开脐周2cm注射,左右上下交替,2次注射点间距2cm以上,注射时避开皮肤破损处,手术瘢痕、有斑或痣的部位及腰带处皮肤。注射时,患者取平卧位,两脚屈曲,使腹部放松,常规消毒皮肤,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形成隆起的皱褶,右手以执笔式持针,在皮褶最高点垂直进针,根据皮下脂肪厚度选择进针深度,确保药液注入皮下脂肪层,抽吸无回血,将药液缓慢注入,注射完毕稍停3-5s,使药液基本扩散,然后顺着进针角度快速拔针。[1]
3.3 用药时护理 操作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感受,尽可能少暴漏患者,同时观察上次注射部位的情况。注射时容易忽视的问题:(1) 操作时由于排气不当药液会从针尖处溢出附于针头表面,在注射时随针头带入针眼刺激皮肤,可致针眼处血管渗血,形成皮下淤血,因此,排气时避免药液溢出,如有溢出注射前擦净针头上的药液。(2)操作轻柔,避免用力过猛,损伤毛细血管,保证垂直进针,垂直拔针,减少组织损伤。(3)注射完毕,立即用棉签垂直按压注射部位,按压时间为3min,按压深度为皮肤下陷1cm为宜,避免揉搓和压迫力度过大等人为因素造成损害,引起腹壁毛细血管破裂出血。[2]临床观察,按压力度越大、时间越长,出血的可能性越大。这一点应与患者其他部位注射、输液、抽血后延长按压时间相区别。(4)左右上下交替,严格执行12h注射1次,以保证药效的持续稳定,因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2—5h达到药效高峰,8—12h抗Xa因子活性下降。[3]
3.4用药后的观察 用药后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护士在用药期间及每次注射前、后均应详细检查患者的局部出血情况及全身各系统有无出血倾向及其他不良反应。教会患者重视并进行自我监护,包括观察皮肤、黏膜牙龈有无出血倾向,注意观察尿液、大便颜色,发现问题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测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及肝肾功能等使凝血酶原时间维持在正常人2倍左右,不仅能产生抗凝作用,且不引起明显出血。
3.5皮下出血的护理 注射后禁忌热敷、理疗或用力在注射处按揉,以免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如有皮下出血可告知患者:皮下瘀斑<2cmx2cm时无需处理,3—5d可自行消散,皮下瘀斑>2cmx3cm,局部出现硬结或疼痛时应嘱患者适当减少活动,并给予冷敷。本组2例患者在用药6天后出现牙龈出血,予停药并密切观察有无消化道、泌尿系统出血,3d未做任何治疗症状自行缓解,继续使用肝素治疗。
4.讨论
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过程中,除了常规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护理外,还要加强对患者腹部注射部位的护理。此操作常因注射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引起患者的紧张、不满甚至投诉,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我科加强了全员培训,提高了护理操作技术,并严密观察药效及不良反应,及时给患者讲解有关知识、注意事项及健康宣教,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得到了患者的信任和支持,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吴怀英,刘玉英,雷长英,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及部位的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9):53.
张素巧,刘素平,赵丽霞,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压迫与否对出血的影响,护理学杂志,2004.19(17):8-9.
赵炳让,耿婕,秦勤,低分子肝素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应用,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3.3(1):50-52.
【摘要】 目的 探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护理方法。 方法 43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再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加强用药前后的护理,观察药效及其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心电图改变有明显好转,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结论 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其效果好,且安全、可靠。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症 低分子肝素 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住院患者43例,男30例,女13例,年龄45—76岁。患者用药前排除血小板减少症和血小板缺陷、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凝血系统疾病,近期有活动性出血、手术或外伤史。
1.2方法 43例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扩管、调脂、阿司匹林抗凝等)的基础上,给予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0.01ml/Kg,1次/12h,7—10天为一个疗程。
2.结果
21例患者的注射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淤斑;2例患者出现牙龈出血;3例患者出现皮下硬结,并伴有压痛感;未发现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出血现象,无过敏反应。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猝死及其他严重的心脏事件,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
3.护理
3.1 心理护理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因胸痛及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而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再者,患者对注射部位及注射方法惧怕,而产生紧张心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腹部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效果和必要性,告知患者注射部位出现不良反应是常见的,不必紧张,过一段时间即可恢复正常。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取得患者的配合,提高治疗效果。
3.2注射部位及方法 脐周皮下注射,以脐上下左右10cm范围内,避开脐周2cm注射,左右上下交替,2次注射点间距2cm以上,注射时避开皮肤破损处,手术瘢痕、有斑或痣的部位及腰带处皮肤。注射时,患者取平卧位,两脚屈曲,使腹部放松,常规消毒皮肤,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形成隆起的皱褶,右手以执笔式持针,在皮褶最高点垂直进针,根据皮下脂肪厚度选择进针深度,确保药液注入皮下脂肪层,抽吸无回血,将药液缓慢注入,注射完毕稍停3-5s,使药液基本扩散,然后顺着进针角度快速拔针。[1]
3.3 用药时护理 操作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感受,尽可能少暴漏患者,同时观察上次注射部位的情况。注射时容易忽视的问题:(1) 操作时由于排气不当药液会从针尖处溢出附于针头表面,在注射时随针头带入针眼刺激皮肤,可致针眼处血管渗血,形成皮下淤血,因此,排气时避免药液溢出,如有溢出注射前擦净针头上的药液。(2)操作轻柔,避免用力过猛,损伤毛细血管,保证垂直进针,垂直拔针,减少组织损伤。(3)注射完毕,立即用棉签垂直按压注射部位,按压时间为3min,按压深度为皮肤下陷1cm为宜,避免揉搓和压迫力度过大等人为因素造成损害,引起腹壁毛细血管破裂出血。[2]临床观察,按压力度越大、时间越长,出血的可能性越大。这一点应与患者其他部位注射、输液、抽血后延长按压时间相区别。(4)左右上下交替,严格执行12h注射1次,以保证药效的持续稳定,因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2—5h达到药效高峰,8—12h抗Xa因子活性下降。[3]
3.4用药后的观察 用药后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护士在用药期间及每次注射前、后均应详细检查患者的局部出血情况及全身各系统有无出血倾向及其他不良反应。教会患者重视并进行自我监护,包括观察皮肤、黏膜牙龈有无出血倾向,注意观察尿液、大便颜色,发现问题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测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及肝肾功能等使凝血酶原时间维持在正常人2倍左右,不仅能产生抗凝作用,且不引起明显出血。
3.5皮下出血的护理 注射后禁忌热敷、理疗或用力在注射处按揉,以免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如有皮下出血可告知患者:皮下瘀斑<2cmx2cm时无需处理,3—5d可自行消散,皮下瘀斑>2cmx3cm,局部出现硬结或疼痛时应嘱患者适当减少活动,并给予冷敷。本组2例患者在用药6天后出现牙龈出血,予停药并密切观察有无消化道、泌尿系统出血,3d未做任何治疗症状自行缓解,继续使用肝素治疗。
4.讨论
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过程中,除了常规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护理外,还要加强对患者腹部注射部位的护理。此操作常因注射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引起患者的紧张、不满甚至投诉,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我科加强了全员培训,提高了护理操作技术,并严密观察药效及不良反应,及时给患者讲解有关知识、注意事项及健康宣教,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得到了患者的信任和支持,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吴怀英,刘玉英,雷长英,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及部位的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9):53.
张素巧,刘素平,赵丽霞,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压迫与否对出血的影响,护理学杂志,2004.19(17):8-9.
赵炳让,耿婕,秦勤,低分子肝素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应用,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3.3(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