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情境设计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发掘产生数学问题,在课题导入中,要从孩子身边熟悉的生活环境、事物出发,多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和操作的机会,选择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展现给学生,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以玩拍手掌游戏导入,要求同学们口算出得数,算出是几就拍几下。以猪八戒分西瓜为例:如果有2个西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可得几个?学生很轻松地拍了一下,动作整齐而响亮。又问:那如果只有一个西瓜,平均分给了2个同学,每人可得几个呢?这时,同学们伸出手想拍但却又把手停下,拍不下去,有的同学就嚷道:“半个手掌怎么拍呢?”我及时问道:“1个苹果可用‘1’表示,而半个呢?”从学生的面部表情可看出他们想急于知道为什么,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这样就从生活游戏中引出了熟悉的数学生活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也丰富了课堂教学气氛,使枯燥的数学变得生活化,同时也让学生感到数学有血有肉、生动有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好数学能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易懂易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感到数学知识亲切、易懂、自然。
例如:在教学路程问题时,我先组织学生进行了有趣的表演:我让两个学生站在讲台的两边,准备相对而行,请另一位学生喊口令。学生下令:“出发。”两个学生很快撞在一起。我立刻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线段图,并告诉学生,这叫做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碰到一起就叫相遇。我再让两个学生背对背地站好,一声令下,他们便向相反的方向走去,一直走到两边墙前,我又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线段图,告诉大家这就叫做相背而行,到墙前停下的地方叫做终点。还让学生一个在前慢行,一个在后快走,做一次追逐表演……教室里不时发出一阵阵欢笑,学生仿佛感到这不是在上课,而是老师在带领他们玩。但他们哪里知道:这样一玩竟不知不觉地理解了路程问题的概念和数量关系。
三、练习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生活能力低,出现知识与生活脱节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学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中的价值。
如:现代家庭几乎都遇到过装修问题,但学生很少参与这项家庭大事。我设计这样一道习题:要求学生测量自家房屋后,计算家里的实际居住面积,如果房高统一为3米,要刷涂料多少平方米?每平方米工钱10元,应付多少工钱?每大桶涂料约200元,能刷60平方米,刷完大约要花多少元?要在房间里铺上地板砖,需要多少块?要多少钱?……这样的问题与生活很贴近,不枯燥,学生倍感兴趣。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数学教学如能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从生活中寻找数学实例,选取学生熟悉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达到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总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我们选取的教学内容只有贴近学生生活、注重生活,创新才能得以实现,生活才能得到新发展。学生的生活是五彩斑斓的,充分利用起来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源泉。我们把研究的目光转移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枯燥的数学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这样才能真正架起生活通往数学的桥梁。
一、情境设计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发掘产生数学问题,在课题导入中,要从孩子身边熟悉的生活环境、事物出发,多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和操作的机会,选择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展现给学生,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以玩拍手掌游戏导入,要求同学们口算出得数,算出是几就拍几下。以猪八戒分西瓜为例:如果有2个西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可得几个?学生很轻松地拍了一下,动作整齐而响亮。又问:那如果只有一个西瓜,平均分给了2个同学,每人可得几个呢?这时,同学们伸出手想拍但却又把手停下,拍不下去,有的同学就嚷道:“半个手掌怎么拍呢?”我及时问道:“1个苹果可用‘1’表示,而半个呢?”从学生的面部表情可看出他们想急于知道为什么,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这样就从生活游戏中引出了熟悉的数学生活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也丰富了课堂教学气氛,使枯燥的数学变得生活化,同时也让学生感到数学有血有肉、生动有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好数学能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易懂易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感到数学知识亲切、易懂、自然。
例如:在教学路程问题时,我先组织学生进行了有趣的表演:我让两个学生站在讲台的两边,准备相对而行,请另一位学生喊口令。学生下令:“出发。”两个学生很快撞在一起。我立刻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线段图,并告诉学生,这叫做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碰到一起就叫相遇。我再让两个学生背对背地站好,一声令下,他们便向相反的方向走去,一直走到两边墙前,我又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线段图,告诉大家这就叫做相背而行,到墙前停下的地方叫做终点。还让学生一个在前慢行,一个在后快走,做一次追逐表演……教室里不时发出一阵阵欢笑,学生仿佛感到这不是在上课,而是老师在带领他们玩。但他们哪里知道:这样一玩竟不知不觉地理解了路程问题的概念和数量关系。
三、练习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生活能力低,出现知识与生活脱节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学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中的价值。
如:现代家庭几乎都遇到过装修问题,但学生很少参与这项家庭大事。我设计这样一道习题:要求学生测量自家房屋后,计算家里的实际居住面积,如果房高统一为3米,要刷涂料多少平方米?每平方米工钱10元,应付多少工钱?每大桶涂料约200元,能刷60平方米,刷完大约要花多少元?要在房间里铺上地板砖,需要多少块?要多少钱?……这样的问题与生活很贴近,不枯燥,学生倍感兴趣。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数学教学如能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从生活中寻找数学实例,选取学生熟悉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达到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总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我们选取的教学内容只有贴近学生生活、注重生活,创新才能得以实现,生活才能得到新发展。学生的生活是五彩斑斓的,充分利用起来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源泉。我们把研究的目光转移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枯燥的数学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这样才能真正架起生活通往数学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