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表现的成因及对策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xiaoziwo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小学生,仍有不少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的溺爱往往造成学生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同时,随着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大,致使愈来愈多的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因此,很多学生成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从小得不到有力的监管,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给学生本人、家长以及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如何对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有效的干预,是现今家长、教师以及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以本班为例,对小学生不良行为的表现、成因及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表现;成因;对策
  一、概念
  (一)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是行为和习惯的总称。《心理学词典》将心理学中关于行为习惯的含义概括为四种:(1)一般指一种习得的动作。(2)通过重复而自动化了的、固定下来的且无需努力就轻而易举地实现的活动模式。(3)对药物的癖嗜,常用术语是药物依赖。(4)指特定动物物种的特征性行为模式,如,“狒狒的习性”。
  (二)不良行为习惯
  不良行为习惯指在自身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偏离或违反日常行为规范,不良行为习惯是不良行为长期积累的结果,也是重复的行为形成的表现。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没有一项研究是不需要查阅文献的。这次研究,笔者收集和查找了许多有关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和整理。
  (二)个案分析法: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接触了许多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案例。因此,个案分析法为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分析和有效干预奠定了基础。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2月26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四项主要任务之一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此外,还提出“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的习惯。”
  教育就是要养成好习惯。以下是笔者在教育教学中对笔者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提出了对策。
  三、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
  (一)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在生活上的表现
  小学生在生活上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也不太会做家务,零用钱用在不恰当的地方,买零食或者玩具,粗心大意、丢三落四,作息时间不规律,沉迷于手机、电视、游戏,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心理脆弱、接受不了父母和教师的批评,不合群、性格孤僻,等等。
  例如,开学初,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关爱留守儿童,笔者对班里的留守儿童进行了家访。在家访期间,笔者发现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小亮的爷爷奶奶年纪大,父母不在身边。开学两个星期,小亮在学校的表现一切正常。当笔者去到他家里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他。最后,他奶奶在床底下找到了他,他奶奶能够在床底下找到他。这说明这一行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虽然笔者执教时间不长,但在笔者执教期间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最多只是学生性格内向、怕生,很少跟教师交流。这一行为使笔者感到很惊讶,也有点猝不及防,束手无策。这次家访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之后,笔者多次与小亮的妈妈沟通。经过了解,小亮在四年级时转入我校,由于性格偏内向,适应能力比较差,出现过不愿意来学校的情况。但是这个情况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总觉得时间长了,孩子就能适应过来。然而,小亮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在笔者接手他之前,学校心理教师对他进行了干预,效果不明显。小亮上五年级后,就出现了躲在床底下不出来,因为爷爷奶奶做的饭菜不合胃口生闷气不来学校,因为找不到尺子不愿意来学校等问题。当笔者打电话给他爷爷了解原因时,他爷爷也表示很无奈、无助。因为小亮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家长又不知道他心理到底想什么,只能事事顺着他。了解了情况之后,笔者观察了小亮几个星期,发现他在班里的交际范围很狭窄,只限于同桌和前后的同学。笔者在班里进行了调查,小亮不喜欢别人跟他开玩笑。当别人跟他开玩笑时,他很容易生气,自尊心较强。
  (二)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在学习上的表现
  小学生在学习上同样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走神,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按时完成作业、拖拖拉拉,作业马虎,字体潦草,学习方法不对,学习很被动、求知欲不强、不懂也不会问,粗心大意、错别字多等等。
  例如,小沈的家长在开学时就很积极跟笔者沟通交流,直接把小沈的缺点和优点开诚布公地告诉了笔者。作为班主任,笔者很是欣慰,能有家长这么积极跟教师互动,实在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当时,笔者采纳了家长的建议,毕竟笔者刚接触学生,家长的建议对笔者来说非常宝贵。当第一次作业交上来时,我笔者特意找到小沈同学的作业,打开一看,大跌眼镜。这样的字体是最“忌讳”的,且字迹潦草。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小沈在课堂上的表现真的如他家长所说,不动口、不动手、不走心。古人谈读书,读书有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可小沈一样都没到,除了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不回答问题,小沈的每次作业几乎都要教师催,还被其他科任教师投诉不按时交作业。经过家访了解到,在家做作业时,不会的不仅不问成绩好的姐姐,反而对帮助他的姐姐发脾气。
  四、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
  小学生出现不良行为习惯不可能没有原因,经过查阅资料并结合笔者班上面两位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笔者总结出下面几个原因:
  (一)家庭因素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于很多父母教育的缺失,使得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留守儿童从小缺少父爱或者母爱,在心理上容易产生自卑、偏执、极端、情绪化等问题。留守儿童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交流上有代沟,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开始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小心思,开始有青春期叛逆的现象。因此,缺少父母的监督和爱,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同时,父母总觉得亏欠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这也造成了学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便乱发脾气的不良习惯。   2.当前,独生子女比较多,父母对孩子无节制的溺爱,使得学生养成了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学生在学习上不勤奋,作息时间不规律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生活上没有条理,作业马虎、字体潦草。
  (二)社会不良因素
  当前,小学生面临的最大社会问题就是沉迷于短视频和网络游戏,特别是疫情期间,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家长很难监管到孩子用手机的时间,自制力低的学生便会沉迷手机,到最后手机成了小学生一种“新型毒品”。
  (三)教育工作上的失误
  1.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不当
  陶行知先生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一文中写道:“从福禄贝尔发明幼儿园以来,世人渐渐地觉得幼儿教育之重要。”幼儿园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萌发地,比如,学会保护自己,学会爱自己爱别人,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着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力的事,爱护公共卫生,不乱扔垃圾,爱惜粮食,遵守交通规则,早睡早起,不挑食等良好的行为规范。然而,由于社会和家长的压力,幼儿园并不是着重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规范,而是过早的小学化,很难纠正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
  2.学校、班主任、科任教师不重视
  在学业成绩的压力下,并非所有的学校都能平衡成绩与学生良好习惯培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些班主任认为,只要学生不违反班规班纪,不会过多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科任教师觉得管理学生是班主任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便不理会。因此,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一直得不到解决,甚至越来越严重。
  五、纠正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对策
  针对上述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和产生的原因,结合笔者班的具体情况,笔者总结了几点关于纠正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对策。
  (一)学校教育方面
  1.加强德育,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结合我国“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标,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上,应集中在三个大的方面,即做人、做事、学习。学校的管理者必须意識到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并将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列入教师考核机制,教学岗位和育人岗位同样重要。
  2.与幼儿园行为习惯培养衔接好
  幼儿园教育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提前打好基础。幼儿阶段的幼儿就像一张白纸,在幼儿期进行习惯的养成,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小学与幼儿园应该多进行交流活动,及早关注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及时纠正,正确引导,严格要求,强化训练。这样才能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加强教师的培训,特别是班主任,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班主任
  学校要多组织教师培训活动,特别是班主任的培训活动,因为在德育中班主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当多支持班主任工作,让班主任成为一个优秀、有责任心、有爱心的心理教师。班主任也应该多关注不良行为的学生,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
  笔者班的小亮出现的这一情况,在笔者跟家长、心理教师了解了情况之后,笔者并没有马上找他,因为怕他有心理负担,而是继续观察他的行为,通过一次不经意的作业辅导,开始我们之间的谈话。笔者并没有特别安排一个很正式的场合,而是在走廊上,我们边走边聊。在这一个过程中,笔者的手一直搭在小亮的肩膀上,就像好朋友似的,让他放松,让他并觉得老师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一开始,笔者也只字不提他不愿来学校的事情,而是问问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刚开始,他不愿意说话,经过笔者的引导,他慢慢参与到笔者的话题中来。笔者开始跟他探讨来学校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跟他探讨如果坚持来学校,希望父母和教师给他什么奖励。我们这一次的交谈非常愉快。通过这次交流,小亮每天都坚持来学校了。笔者看到他有时候与同学玩耍,脸上露出天真浪漫的笑容,笔者比他还高兴。
  小沈听课不认真、字迹潦草的不良习惯,笔者也是想了很多办法。当然离不开的是谈心,从心理说服他,感化他,在课堂上提供机会让他表现,及时鼓励,及时强化。最后,小沈在期中考中进步非常大。
  因此,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班主任要有耐心、有爱心、有责任心,学生一定会被感化的。
  (二)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第一堂课。家长应该言传身教,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同时家长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最后,家长要与学习的教育理念相对接,达成共识。多反映孩子在家的情况,善于发现孩子不良行为的苗头,及时与教师共同纠正,以免错过时机。
  (三)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小社会,社会是小学生成长的大课堂。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不成熟,自我意识弱,控制力差,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作为家长,应该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作为学校,应该明确小学生行为准则,《中小学生守则》就是一个很好的规范,除了准则,更多的是教育,教育学生做一个德智体美劳都优秀的人。社会层面应当引导大众传媒多传播一些正能量的信息。研究发现,文字印刷与广播类型媒体的正面效应大于电视、录像、游戏机等。因此,政府可以通过一些工艺广告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收益终身。
  参考文献:
  [1]阿瑟·S·雷伯.心理学词典[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4/content_62719.htm.
  [3]陶行知.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J].中国农村教育,2008(3).
  [4]赵中建.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教育教学出版社,2005.
  [5]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要】俗话说得好:“有朋走四方。”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人都曾给予我们关爱之情,不仅有父母、教师的关爱,更有朋友、同学的关爱。在学生时代需要友情,走向社会也是需要友谊,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第二单《友谊的天空》教学中,为了达成“友谊与成长共起航”的教学目标,笔者坚持“快乐你我他”的学习方式来营
期刊
【摘要】本文对学困生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归类分析,结合案例进行了说明,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学困生;滴灌;对策  滴灌是使水流通过设置的管道系统缓缓滴到植物体根部土壤中的一种局部灌溉方法。相对与大水漫灌而言,具有精准施肥、耗水量少、土壤不易板结等优点。  学困生,是指学习成绩暂时落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很多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成绩有所下降,经过一段高中生活后,成绩仍无大的起色。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新旧知识节节相连,环环相扣,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又是后继学习的基础。在日常新课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才有助于学生探索、理解新知呢?本文以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第五课时《圆柱的体积》教学为例,阐述笔者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新知;旧知;概念延伸;方法类推;升维类比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
期刊
【摘要】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苦口的良药”和“逆耳的忠言”。作为班主任,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让学生更乐于接受教师的“忠言”呢?  【关键词】中学班主任;读懂学生的心;尊严;倾听心声;赏识眼光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苦口的良药”和“逆耳的忠言”。对于这个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体会尤为深刻。
期刊
【摘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活动能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更具有高效性。为进一步增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结合活动情境创设教学是十分必要的,而在情境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品德教育。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活动情境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对小学生水墨画成绩进行评定的意义,不仅在于检查教学成果,更重要的是在于调动学生学习水墨画的积极性,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学习潜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达到长期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水墨画;高效;评价形式;发展  一开始学习水墨画时,小学生一般都很积极,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就经常出现学生不带工具、不完成作业的现象。这是由于小学生学习水墨画的新鲜感过去了。在学生眼里,美术课不
期刊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和性法制水平均处于快速发展中,对此,学校教育要做的不是“拦截”,而是要因势利导。本文以《人的生殖》一课为案例,基于核心素养的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详述如何通过探究活动消除学生羞怯的心理,因势利导,巧妙地渗透性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  【关键词】核心素养;青春期;人的生殖;性健康教育  初中生物教材对性健康教育知识的介绍非常有限,
期刊
【摘要】对待后进生,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都要有一颗爱心,要懂得如何施爱,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使后进生在感情上引起共鸣,使他们能主动、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思想教育和知识传授。因此,对后进生要以诚相待,以情相导,使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关键词】后进生;有爱心;培养兴趣;尊重  一、后进生形成原因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带路人。如果说学生是茫茫大海中行驶的一艘船,那么班主任就是船中的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需要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而转化思想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应用题的解题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为此,本文分析小学数学应用题解答中的转化思想,希望给予小学数学教师和小学生教学参考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答;转化思想  应用题在小
期刊
近日,洽水鎮中心小学召开“三区”教师校本培训暨师德建设主题会议。省教育厅《广东教学报》执行主编刘章权主任、广州市天河区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办赵霞主任、怀集县教育局人事股莫远植股长、怀集县教师发展中心培训处主任黎培坚,以及该镇180多名教职员工参加。活动由该校校长邓杜林主持。  黎培坚主任作开班仪式的动员发言。他介绍了“三区”培训的概况,明确了本次培训的目的意义,要求学员们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增长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