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值得关注的问题

来源 :教师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cis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教学方法与新理念的吻合,有利于课堂质量的提高。新课标提倡课堂应是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学生学习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如何去实现这些目标呢?什么样的新理念都离不开教师要从学生现实的认知特点、认知发展水平与需要出发,对教育教学的要求和内容进行创造性地处理,使教学活动所产生出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量,与学生身心发展、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相适应,促使学生个性发展达到其自身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
  
  1 搭建传统与创新的过渡桥梁
  
  传统的教育过度的强调分数作为激发动机的唯一方法,虽然学生会更加追求成绩,但不是内在的学习满足,无形中会给学生带来一种负面影响,影响了学生对学习产生的本能的好奇心和从中体会到的乐趣。因为学生机械地、被动地在“静听”,缺少“活动,学生那种要求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的权利被剥夺了。”被动接受,消极应付“的学习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即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高分低能”。
  新课程《历史与社会》把政、史、地的交叉知识进行整合,文综高考的地理部分知识也不是独立的,它也是把文、政、史、地的相联知识进行整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所以,新高中教材也体现到知识的综合性。现在的新课程不仅突出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学科问的知识联系,还强调与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的联系,如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这种理念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民族精神的培养。
  传统的注入式把学生看成是一种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无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果然不好。如何处理好传统与创新关系的问题,是当前教师在课改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课改是新鲜事物,课改的推进必然会与传统的教育观念、行为发生碰撞。因为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就如孪生兄弟,只有继承传统的精华,摒弃传统的弊端,在创新教学实践反思中成长,课改才会不断推进。如果只有传统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只有创新没有传统,也就没有根基。所以只有协调好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之间的关系,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合作共赢,这才会更有利于新课程的顺利进行。
  
  2 协调知识传授和能力发展的辨证关系
  
  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他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就是“重视过程”。但“忽视基础知识”必然错。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存量知识与创造能力之间的关系。因为知识是能力转化的基础与前提。
  苏联教育家契可夫说:“理论知识是掌握自觉而牢固的技巧的基石。因此,掌握理论知识不仅不妨碍技巧的形成,而且恰恰相反,乃是形成技巧的重要条件。”(《和教师的谈话》)这就是说,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并且消化理解付诸实践后,才能成为能力。没有知识的吸收与积累,能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力对知识的获得又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能力越强,获得知识越快;能力弱的人获得知识就有限。
  面对新教材出现知识量明显的减少的情况,但教师并不能因为知识量少就淡化了知识的落实。其实庞杂的内容,只能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也难以消化,最后使得教师被动、学生厌学。新教材化繁为筒、化难为易的编写,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还强化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训练,提供了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网上搜集资料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视野的扩大,能力的培养。新教材对教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教得好,更要学生学得好。教师要精心设计每堂课,让学生全方位动起来,改变以往让学生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或一问一答的老教条。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讲得“少而精”,不要“多而繁”,要特别注重情境的设计和巧妙的提问,迫使学生处于“愤悱”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设疑,最终达到自我释疑。
  
  3 注重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生活的联系
  
  学习的空间应该是广泛的。要重视让学生身边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社会的能力。因为知识不是单从书本上学到的,走出传统封闭的独角戏圈子,在开放的大自然中、大社会中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在教学设计时,特别是活动课、探究课的设计,要把视野指向校外,把社会有教育意义的场所纳人教学设计范畴。
  3.1 因地制宜,在活动中求知识。社会实践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而社会实践则可以弥补课堂学习之不足,增益课堂学习所不能。就像学习语言,人民群众的语言是非常生动活泼的,但如果不和他们接触,那是永远也学不到的。倘若曹植不熟悉生活,不知豆萁为何物,相信绝对吟不出脍炙人口的《七步诗》;倘若牛顿没有看到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而引发思考,也不可能发现震惊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因为这些都不是从课堂里学到的。如亚热带的作物柑橘、番薯等,学生普遍吃过,但不知道它们的生长知识:对茶叶和茶树、稻谷和稻米的识别也只有通过实地观察,才使学生明确。
  3.2 重视将知识教育转化观念和行为教育。我们的教学为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学生这方面有着明显的不足。有的因出去安全问题,学生喜欢的春游活动取消,更谈不上去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单纯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世界观教育、环境教育等效果是达不到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就成了空话。定期的有目的的配合教材开展一些水资源、木材资源利用和浪费情况调查,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问题等,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如吃过的食品塑料袋、饮料铁罐的收集习惯:家庭日常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具和污水排放等,注意“餐桌”上的污染,鼓励学生自觉投身到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活动之中去。
其他文献
最近我们学校为了全面发展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来更好的带动学校以后发展,学校自开学来对我们这些学校未来的主力开展了读书工程活动,并为了更有效的实行,每周都举行读书论坛活动,以此来相互交流一星期的所得。短短的这一个月,我真的感觉比在大学学的东西都多,我的所学更有了针对性,因为我这是为学生负责,更为自己负责。  李希贵老师这从前经常在我耳边响起的神话般的人物,借着读书工程做媒,我现在也终于对他有了了解。我最
期刊
下午第一节课,我给一个班上音乐鉴赏课,我早早地在多媒体教室等着。结果学生却不这么积极,个别学生因为刚午睡完显得还没睡醒的样子,还有的学生课间玩的劲头还没消。铃响后我组织学生们坐好,接着开始上课,我感觉到让学生保持住刚开始的听课状态很难。果然,过了不长时间,当我开始向学生们简介所要欣赏的作品时,就有一些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嘀嘀咕咕,大概在继续他们下课时的话题。一时很难把他们的情绪稳定下来。我说了几句,但
期刊
“写字”是指使用书写工具如铅笔、钢笔、毛笔等书写汉字,是一种技艺操作。根据教育部2002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识字与写字方面的具体要求:写字是小学阶段的基本训练之一,不断教育学生认识写好汉字的意义,逐渐培养学生的写字技能和良好的书写习惯。把汉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不断体会在汉字书写中的优美,能够加强汉字作为传播文化和表达思想的主要工具的作用。由此可见,“写字教学”
期刊
摘要 历史教学与多媒体的相辅相成在于多媒体课是课堂传授知识的辅助工具,只能辅助教学,而不能唱主角;还要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运用多媒体课件,可把历史教学所需的板书提纲、地图、图示等内容在有限的课堂里反映出来,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  关键词 历史教学;多媒体;相辅相成    多媒体把文字、声音、动画等集于一身,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功能。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丰
期刊
摘要 关联理论认为人的交际模式应为明示一推理交际。本文利用关联理论来解读经典外交选段《烛之武退秦师》,认为该理论在外交对话的语用研究中有极强的解说力和适用性。  关键词 关联理论;外交    1 引言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它长于记述战争,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本文所用的选段是外交上的经典选段,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烛之武退秦师》记叙了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兴趣决定成败,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教学效果,而又取决于学生有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近年来,为了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收到了较好效果。    1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篇课文,教师巧妙地“导”,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教学就会实现事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写作兴趣,谈不上写出好作文。即使叫学生硬着头皮写下去,也只不过是东拼西凑、草草了事而已。学生怕写作文,就是对写作不感兴趣。要写好作文,就得使学生感兴趣,而写作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因此,教师是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者、诱导者、激发者。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这里从四个方面谈谈提高写作兴趣的方法。    1 肯定鼓励    肯定鼓励是对学生的写作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
期刊
摘要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成为新课改语文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真正的把语文教学以“应试”为中心,转移到以“文化”教育为中心。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文化    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规定:“高中语文课必须充分发挥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
期刊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在教学中语文教师更应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下面简单谈谈我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    1 充分利用教材。润物无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所选文章绝大多数文质兼美,每一篇文章都蕴含作者对生活、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课堂教学已由“讲堂”变成了“学堂”,老师由演员转换成导演,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在师生关系逐渐摆正的今天,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成为课研的一个突出问题。教学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刨设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以最佳的认知情趣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至关重要。  营造学习情景,创设学习条件主要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