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中,我们发现中学诗的教学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仅管教师认为诗好教,有激情,学生爱诗、喜欢学诗,可是普遍存在教在表皮、学在表皮,仅流于一些知识的理解、识记和背诵,多是为了考试的需要而学诗。加上受“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的影响,真正学诗的精华给丢了!
关键词:教詩、学诗、写诗;诗意与生活;语言表达情感;借物像抒情
一首好的诗是发自作者心底深处对生活真情的表达。学诗,就是要与作者心灵的沟通,汲取诗人写诗的精华,达到自己也会用诗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情感。
一、诗是对生活的浓缩,是生活的花朵,是语言的精华。
诗与生活分不开,用诗描绘生活、表达生活,诗一般的生活人人向往。生活有多广,诗意则无疆。愿你生活充满诗意。我们希望人人生活充满诗意,却往往很难用诗意去表达生活。因此,在诗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真正会学诗、写诗,用诗表达情感。生活如海,诗意无缰,抓住物像深入浅出,以点带面可事半功倍。用诗行把对生活的情感表达出来,纯而不乱、情深而浅出、味浓而不俗套。
许多的经典诗篇都在精美的物像中呼之而出,使人爱不释手。中学语文每册开卷出诗,不仅希望人人生活充满诗意,而且更多的旨在走进诗的天地,感受诗行所表达的情感,接受诗意的洗礼,能够抓住物像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可以说人人能够用诗行表达对生活的情感是一种福气,是一件快意的事情。可是,初中的孩子上不了这样的台阶,他们的心智里无法用诗行表达情感。文本的诗行无疑是最好的开启心智的钥匙,无疑是汲取成长的精神食粮,只有“食得饱才美才能外显”,这责任将落在教上,落在教师由文本的教而真正地教人会用诗行表达情感上。
《我爱这土地》,引导学生知道诗人以鸟自喻,清楚诗人是抓住四物象的特点来抒自己深深的爱国之情:
假如我是一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暴风雨所打击的 土地(1),
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 河流(2),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 风(3),
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 黎明(4)┅┅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很深沉……
爱国宽广千言万语表不尽。诗人小处见真情,爱得落到实处,借物像轻松地传达爱国情怀。“土地”意指祖国,爱土地就是爱祖国。不同的背景爱的方式不同。艾青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同经侵略与痛苦,国土支零破碎、国民心灵创伤。此情此景诗人用“嘶哑的喉咙歌词”——歌词什么?不能什么都歌唱,诗人选定特定的物像表达自己内心情感:
物像1:歌唱“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物像2:歌唱“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物像3:歌唱“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物像4:歌唱“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物像6:鸟死羽毛烂属自然现象,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的升华为爱国的奉献与献身,由此,使人联想“愿作春泥更护花”的崇高精神。人们完全坚信诗人的爱国分量很重了、很具体很实在了。
台湾与大陆同根同祖,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局将海峡相隔,骨肉分离,隔海相望乡愁更愁。如何表达这份厚重的愁?余光中娴熟地寄予几个简单又平淡的物像,深入浅出,让人倍感亲切。
第一物象: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亲人相诉靠邮票;第二物象: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亲人相聚靠船票;第三物象: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骨肉分离,天各一方;第四物象:海峡,“一湾浅浅的海峡”。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随着时间的推移,乡愁由小家到大家,思乡到思国,最后聚力落在“一湾浅浅的海峡”,海峡再深没有思乡思国的情深。
《我用那残损的手掌》与《我爱这土地》同工之妙,不同的物像表达不同的情感,“手掌”赋予特殊的意义。“残损的手掌”隐含更深的时代内涵:手掌为何是“残损”?诗人用残损的手掌干什么?用残损的手掌去抚摸土地,所摸之处是灰烬、血和泥,残损而摸,爱国之情感人,所摸物像隐含国土遭受的侵略与蹂躏。
诗人写的再好,老师教的再好,关键的落脚处是学生能不能用诗行表达自己的情感。学几首诗不可能就会写诗,老师还要引学生联系生活,走进生活体验,试着将所学的物像技巧串联起自己亲身的感受,步步入心入诗。引领学生感悟而自己会写诗。
清晨,
伴随着第一声鸟鸣,
老农和牛商量着上山——
劝慰新翻的泥土,
接纳金黄的种子:
孕育来年的希望!
抓住几个拟人化的物像描绘一幅老农辛勤劳动换来秋天丰收的情景。诗行表面在写景,实际上是借景抒情。借用拟人化的手法,展开合理的想象,商量-劝慰-接纳既合情合理又含新意,情意在诗行。由此可见,学写诗:一是学会抓住物的特点抒心中情;二是有真情实感;三是语言的表达准确而生动。
二、如何引学生用语言表达出内心情感是写好诗的关键。
由于中学生生活感悟的浅显,语表提炼能力的限制,往往有感而难发。诗的教学就要抓住学生欲速则不达的时机,引导他们学会不断提炼语言的表达,体尝到语言表达出内心情感的喜悦,大胆去尝试,激起写诗的兴趣。如果语文教师是一位爱诗、会写诗的人,亲自带领学生脱鞋下水,学生会写诗就很快了。笔者生于山中,教于山中,对大山有着深深的情怀,学生生在山区长在山区,自然对大山更有一番浓浓的亲情,引导他们用诗行抒发对山乡的深情就比较贴近现实,有感而能发。把自己写好的诗与学生一起分享,激发他们用语言表达情感的兴趣:
山 路(一)
喻 林
不知你何时诞生,
也不知你的源头在何方?
如一条泛黄的丝巾,
深深温暖着大山的胸怀。
不知你的根扎在那里,
也不知你尾搭向何方?
如一架万年的古藤,
紧紧缠着大山的忠厚!
你是一根搏动的大脉,
永远展现大山的青春;
你是一张宽大的网,
传递着大山的欲望;
你是巨人的手掌,
永远承接着祖辈的深情;
你是一支神笔,
清楚的记载着大山的历史。
设置如下框架,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用不同的物像表达对大山的情怀:
的丝巾 的胸怀 的古藤 的忠厚
的青春 的欲望 的深情 的历史
知道不同的物像表达不同的情感,也清楚同样的主题,用不同的物像则表达出不同的情感。
山 路(二)
喻林
你紧贴着大山的胸怀,
带着弯曲的岁月伸向远方,
一头系着落后,
一头通向文明。
打工的浪潮顺着你的崎岖翻过大山,
到城市蓄足力量,
又沿着山路返回大山深处,
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
给山乡带来了文明带来了幸福。
情到真处亦是诗。走近古人诗的世界,聆听古人的心声,感悟物像里所表达的情感。诗意无疆,物像浅出。抓物像,源于心悟,用诗表达,愿人人生活更充满诗意!会写诗的路就不远了。
关键词:教詩、学诗、写诗;诗意与生活;语言表达情感;借物像抒情
一首好的诗是发自作者心底深处对生活真情的表达。学诗,就是要与作者心灵的沟通,汲取诗人写诗的精华,达到自己也会用诗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情感。
一、诗是对生活的浓缩,是生活的花朵,是语言的精华。
诗与生活分不开,用诗描绘生活、表达生活,诗一般的生活人人向往。生活有多广,诗意则无疆。愿你生活充满诗意。我们希望人人生活充满诗意,却往往很难用诗意去表达生活。因此,在诗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真正会学诗、写诗,用诗表达情感。生活如海,诗意无缰,抓住物像深入浅出,以点带面可事半功倍。用诗行把对生活的情感表达出来,纯而不乱、情深而浅出、味浓而不俗套。
许多的经典诗篇都在精美的物像中呼之而出,使人爱不释手。中学语文每册开卷出诗,不仅希望人人生活充满诗意,而且更多的旨在走进诗的天地,感受诗行所表达的情感,接受诗意的洗礼,能够抓住物像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可以说人人能够用诗行表达对生活的情感是一种福气,是一件快意的事情。可是,初中的孩子上不了这样的台阶,他们的心智里无法用诗行表达情感。文本的诗行无疑是最好的开启心智的钥匙,无疑是汲取成长的精神食粮,只有“食得饱才美才能外显”,这责任将落在教上,落在教师由文本的教而真正地教人会用诗行表达情感上。
《我爱这土地》,引导学生知道诗人以鸟自喻,清楚诗人是抓住四物象的特点来抒自己深深的爱国之情:
假如我是一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暴风雨所打击的 土地(1),
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 河流(2),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 风(3),
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 黎明(4)┅┅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很深沉……
爱国宽广千言万语表不尽。诗人小处见真情,爱得落到实处,借物像轻松地传达爱国情怀。“土地”意指祖国,爱土地就是爱祖国。不同的背景爱的方式不同。艾青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同经侵略与痛苦,国土支零破碎、国民心灵创伤。此情此景诗人用“嘶哑的喉咙歌词”——歌词什么?不能什么都歌唱,诗人选定特定的物像表达自己内心情感:
物像1:歌唱“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物像2:歌唱“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物像3:歌唱“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物像4:歌唱“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物像6:鸟死羽毛烂属自然现象,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的升华为爱国的奉献与献身,由此,使人联想“愿作春泥更护花”的崇高精神。人们完全坚信诗人的爱国分量很重了、很具体很实在了。
台湾与大陆同根同祖,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局将海峡相隔,骨肉分离,隔海相望乡愁更愁。如何表达这份厚重的愁?余光中娴熟地寄予几个简单又平淡的物像,深入浅出,让人倍感亲切。
第一物象: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亲人相诉靠邮票;第二物象: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亲人相聚靠船票;第三物象: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骨肉分离,天各一方;第四物象:海峡,“一湾浅浅的海峡”。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随着时间的推移,乡愁由小家到大家,思乡到思国,最后聚力落在“一湾浅浅的海峡”,海峡再深没有思乡思国的情深。
《我用那残损的手掌》与《我爱这土地》同工之妙,不同的物像表达不同的情感,“手掌”赋予特殊的意义。“残损的手掌”隐含更深的时代内涵:手掌为何是“残损”?诗人用残损的手掌干什么?用残损的手掌去抚摸土地,所摸之处是灰烬、血和泥,残损而摸,爱国之情感人,所摸物像隐含国土遭受的侵略与蹂躏。
诗人写的再好,老师教的再好,关键的落脚处是学生能不能用诗行表达自己的情感。学几首诗不可能就会写诗,老师还要引学生联系生活,走进生活体验,试着将所学的物像技巧串联起自己亲身的感受,步步入心入诗。引领学生感悟而自己会写诗。
清晨,
伴随着第一声鸟鸣,
老农和牛商量着上山——
劝慰新翻的泥土,
接纳金黄的种子:
孕育来年的希望!
抓住几个拟人化的物像描绘一幅老农辛勤劳动换来秋天丰收的情景。诗行表面在写景,实际上是借景抒情。借用拟人化的手法,展开合理的想象,商量-劝慰-接纳既合情合理又含新意,情意在诗行。由此可见,学写诗:一是学会抓住物的特点抒心中情;二是有真情实感;三是语言的表达准确而生动。
二、如何引学生用语言表达出内心情感是写好诗的关键。
由于中学生生活感悟的浅显,语表提炼能力的限制,往往有感而难发。诗的教学就要抓住学生欲速则不达的时机,引导他们学会不断提炼语言的表达,体尝到语言表达出内心情感的喜悦,大胆去尝试,激起写诗的兴趣。如果语文教师是一位爱诗、会写诗的人,亲自带领学生脱鞋下水,学生会写诗就很快了。笔者生于山中,教于山中,对大山有着深深的情怀,学生生在山区长在山区,自然对大山更有一番浓浓的亲情,引导他们用诗行抒发对山乡的深情就比较贴近现实,有感而能发。把自己写好的诗与学生一起分享,激发他们用语言表达情感的兴趣:
山 路(一)
喻 林
不知你何时诞生,
也不知你的源头在何方?
如一条泛黄的丝巾,
深深温暖着大山的胸怀。
不知你的根扎在那里,
也不知你尾搭向何方?
如一架万年的古藤,
紧紧缠着大山的忠厚!
你是一根搏动的大脉,
永远展现大山的青春;
你是一张宽大的网,
传递着大山的欲望;
你是巨人的手掌,
永远承接着祖辈的深情;
你是一支神笔,
清楚的记载着大山的历史。
设置如下框架,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用不同的物像表达对大山的情怀:
的丝巾 的胸怀 的古藤 的忠厚
的青春 的欲望 的深情 的历史
知道不同的物像表达不同的情感,也清楚同样的主题,用不同的物像则表达出不同的情感。
山 路(二)
喻林
你紧贴着大山的胸怀,
带着弯曲的岁月伸向远方,
一头系着落后,
一头通向文明。
打工的浪潮顺着你的崎岖翻过大山,
到城市蓄足力量,
又沿着山路返回大山深处,
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
给山乡带来了文明带来了幸福。
情到真处亦是诗。走近古人诗的世界,聆听古人的心声,感悟物像里所表达的情感。诗意无疆,物像浅出。抓物像,源于心悟,用诗表达,愿人人生活更充满诗意!会写诗的路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