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出有活力的课堂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lc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学了,又接了一个新的班级,刚过两天我就发现这个班的学生学习懒散,上课无精打采,面对老师的问题一脸茫然,总是启而不发,一个个神情麻木,呆若木鸡;再看看他们课下,一个个精神抖擞,生龙活虎,反应敏捷,每当上课铃响起,总是依依不舍的离开,嘴里还念叨着:“这么快”,学生太厌学了。面对这种情形,我陷入沉思,必须改变学生的这种状况。老师首先要做出改变,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有活力的课堂。
  远程研修时我观评的一节数学课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课题是《自行车里的数学》。虽然现在有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很多老师的公开课都使用异彩纷呈的PPT课件,使课堂内容更形象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但这位老师上课的第一幕并没用多媒体展示自行车,而是把一辆自行车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讲台上,学生感到很新奇。接下来她的教法更新颖,有三个女生上台汇报自行车的运行原理,她们三个有一个向全班同学说明自行车的结构,哪是前轮、后轮,哪是前齿轮、后齿轮;哪是链条和脚踏轮,另外两个女生站在前边、后边分别指出这些部位。然后她们又讲述了自行车的运行原理,自行车的脚踏轮带动前齿轮,前齿轮通过链条带动后齿轮,后齒轮带动后轮,后轮推动前轮。前轮转动几个齿,后轮也转动几个齿,前后齿轮转动的总齿数相等,又演示了前齿轮转动一周后轮转动的不止一周。她们的讲述有板有眼,绘声绘色。这几个学生讲完后还进行提问,俨然像位一位位小老师。第二组的两个男生讲述了自行车脚蹬一周到底走多远,他们还板书了计算脚蹬一周运行距离的公式。看到这里我真佩服这位老师的设计。上述教学有两大亮点。首先把天天都见,人人都用的自行车请进课堂,这是最形象、最直观的教具,比其他任何形式的教具都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数学本身就来源于生活,我们教学时要善于从生活中捕捉教材,对于小学生凡是能以实物呈现的东西,最好把实体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它们可触摸,可感知,小学生的思维是有限的,特别是抽象的问题,一定要以形象具体为载体,结合实际,引发兴趣,为他们搭建认知的桥梁。第二个亮点是:让学生汇报他们的发现。这样的设计有两个好处,学生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他们的成果,他们必须潜心研究,细心整理,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无形中给他们上了一根发条,促使他们认真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另外,他们出色的表现,在全班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老师组织这样的学习活动,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合作意思,获取成功的体验。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自信的感觉,也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的努力。一次次的成功就会给学生带来无限喜悦和美好的憧憬,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受这位老师的启发,我决定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应该是课堂的主角。在学习《可能性》时,考虑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特点,我设计了两个游戏。我准备了一些乒乓球和一个箱子还有一束鲜花,告诉同学们,这个箱子里有一些球,但是,我并没有告诉他们里边是什么颜色的球。我对学生说,我请一名学生到前面摸球,摸到黄色球的同学,我把这束美丽的花送给他。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上来了,都举起手,跃跃欲试,我找了一名学生上来摸球,当他的手还没拿出来时,我对全班说,同学们,猜一猜他会摸出什么颜色的球。有学生说:“红色”,我说,两个字太少,说完整的一句话。又有学生说:可能是红色。我板书“可能”两个字。这个学生摸出球一看是白色,接下来第二个,第三个同学上来摸球,都是白色。我问:“还想上来吗?”你有没有什么想法?有的学生还想上来试一试,有的学生说:是不是全是白球?我把球一个个拿出来展示,全是白色。同学们大悟:“奥,上当了”。我问:“从这个箱子里任意拿一个球可能是“黄色吗”?生:“不可能”。师板书“不可能”。师:“从箱子里任意摸一个球能是什么颜色”?生:“一定是白色”。师板书“一定”。就这样在愉悦的环境里,学生们轻松的掌握了可能性的三种情况。接下来我把课本的例1改成了一个抽签的活动,让学生边抽边用上我们刚学的“可能,一定,不可能”来描述抽到的情况,学生的热情依旧很高,都愿意上来试一试。 就这样找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贴近学生心理的活动,他们有了兴趣,就不在茫然,就会配合老师,积极的学习。
  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常常使学生难以理解,对数学望而生畏,感觉数学枯燥乏味,因此不容易对数学产生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对学生培养数学兴趣的要求,提出: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会数学的信心,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激活枯燥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至关重要。兴趣是学生可持续学习的一个支点,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根据数学课程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新知识寓于数学活动中,通过一些活动或游戏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习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数学课堂才会迸发出活力。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势必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根据本人教学活动中探索出来的经验,转换角度分析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兴趣,使思品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实践生活 自主体验 活泼生动 热情激励 培養兴趣 生命活力  正文: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教学理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老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独
期刊
学校德育工作要相机寓教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融会贯通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学科教学离开了德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动力,学科教学也就不可能真正搞好。脱离了各科教学这一土壤,德育工作就丧失了根基,成了空中建楼阁。优秀的教师,总是把教书和育人和谐地统一、融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学科知识,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政治素质的提高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学校德育教育“以生为本
期刊
心理发育不仅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主要内容,也是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基石。一个心理发育不良的学生,不仅无从坚持正常的文化学习,而且难以正常地处事为人。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就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正确的人生观是个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保证。只有具备了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一个人才能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上的
期刊
教学情境是指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具体形象且富有情感性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生物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体验生物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学生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可以更好的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一、创设问题情境  指教师在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之前和
期刊
与孩子相处已十余年过去了,早过不惑之年的我仰望着院子东侧近幼儿园厕所的两株高大的光秃秃的杨树——夏日里她还欢笑着给孩子们遮荫送凉,总觉得就是在昨日——她還是指头般的幼苗。  “郉老师好!”声音很是清脆。哦,是总会第一个到园的于筱茹小朋友。她常会在我倒垃圾回来时躲在门后跟我藏猫猫。我左手牵着她冻得通红的小手,放下簸箕来到火炉旁坐下。“冷吗?我给你捂捂耳朵。昨天怎么没来啊?”筱茹伸头靠近炉火,闭着嘴,
期刊
小学生阶段是人形成终身习惯的最佳时期,且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在小学阶段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那么,教师应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提高认识,教师言传身教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哪些行为习惯不能养成,为什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要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辨别能力,并通过与优秀同学相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的四大教学原则的核心是“结构性原则”,它要求我们“按照最优的结构组织课堂教学,科学地安排教学程序和组织教材,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为适应新的课程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要讲究教学艺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参与中学习,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并理解和接受,内化为信念
期刊
本次有幸到济南学习,听到了来至课堂改革、特级教师团队的五节生动、新奇、有感染力、有思考性的优秀课堂,如是说去听课,不如说是去感受一種思想,一种关于课堂改革推理的新思想!  我2009年参加工作,在小组合作的学习中,也有幸去昌乐二中学习,这是我第二次学习,两次相比较,这次济南之行没了昌乐的热闹,说是热闹是相比较而言,小组合作、同学互助,是我在昌乐学习的最大收获,初次站在昌乐的课堂前,看着学生们在老师
期刊
作文教学实践中,学生常问:自己的作文问题在哪儿?怎样改?同行也常疑惑:怎样指导作文?怎样评改作文?另外发现作文教学中有一错误倾向,为应对考试,尤其是升学考试,学生“掌握”了一个窍门——背范文,写范文。记得一次批改学生考试作文,同行和我给的分值相差较大。同行质疑,我自问自答:“这是作文吗?不是。这是在‘造’作文。只是将范文稍改名字,张冠李戴,粗糙模仿罢了。”模仿范文未尝不可,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
期刊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我们教师在重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