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y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新课程的成长,学具走进了课堂。学具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为教师所重视,这是因为它不仅具有真实、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的重难点,从而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探索、主体实践、合作交流,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操作学具,谈谈一些体会: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关的心理实验表明,学具在对提高小学中低年级学生无意识和有意识同步发展十分有利。由于学生对操作实践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他们对新鲜有趣的东西,能够集中注意力去想它,了解它,以形成鲜明的深刻印象,并且喜欢刨根问底,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由此极大地促进了孩子的有意识记的发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初步认识》时,先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自己描述一下这个物体什么样,随便看,随便摸,随便说,然后小组讨论,总结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牢固灵活地学到了知识,而且帮助学生自己总结出学习方法,体验到自己得出成果的那种成功的愉悦,拓展了学生积极的智力活动。
  二、有利于启迪儿童思维
  “儿童的智慧出于手尖上”,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即动脑,动脑即动手,二者并驾齐驱,相辅相成,恰恰正是这二者成为学生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1)合理运用学具有助于学生形成抽象的数的概念。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概念”最后到“语言符号”的发展阶段。概念的形成是由具体到抽象,尤其学习起始概念,更要靠亲身感受。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学具中观察,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以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感知有关形成概念的具体实在的材料,结合活动情形,生活经验,进行具体到一般的抽象,促进概念的形成。
  (2)合理运用学具有助于助学生推导几何公式和法则。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起始阶段,儿童在归纳总结推导抽象的几何公式、计算法则的时候,他们的思维有很大的具体性、形象性。要达到感知丰富,思维敏捷灵活的目的,仅视觉上的感知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充分调动手、脑等感官协同并用,才能更好地推导出抽象的几何公式及计算法则。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自然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教学中适时、适度的操作学具,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解答较抽象的几何形体的拼、割实际问题。在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思考,从中发现事物的特征,寻找到既简单又合理的算法,达到正确解答问题
  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动作与思维密不可分。低年级的学生对新颖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喜欢动一动、试一试。所以,在教学中,要向学生提供能突出知识特点的、带有色彩的直观材料,“投其所好”,让其亲自动手,感知实践。如:教学“有余数除法”时,可组织学生摆彩色小棒。先拿出10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问可摆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小棒?并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同时写出剩下的小棒数,然后再让学生分别取出11根至15根小棒,仿此一一进行操作,板书,强化训练,使其程序规范,动作熟练。通过这一动作和感知的协调,促进动作思维不断进行,使学生初步理解了余数的产生和余数的含义,并初步概括出余数的概念。这样引导学生自己从动作中发现、思索、领悟、概括,获得直观的知识,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引应用学具,让学生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想一想、讲一讲等多种教学手段综合应用,使学生手、眼、口、脑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且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能得到训练和加强。这样,学生获取的知识、概念会更清晰,记忆会更牢固。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正确适当的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其他文献
我校学习广东顺德区容桂镇四基中学的“讲学稿+小组合作” 课堂教学模式已一年多了。实施这样的教学模式,真正把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救出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讲学稿+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始阶段,学生的合作小组未能如我们所设想的那样开展合作学习,经常是组内较优秀的学生包办了所有的学习任务,将原来由教师的满堂灌变成由优秀学生所主持的一言堂,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刚刚开始实施
期刊
“德困生”是那些在正常生理状况下,由于品德不良而不能融入同龄学生甚至于受到教师或学生歧视的问题学生。抓“德困生”的转化教育不仅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班风,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而且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教育过程中呈现偏态的学生的数量,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一、“德困生”转化工作的意义  转化“德困生”是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要求,是建设班集体的需要。首先,班集体的形成要靠每一个个体的积极行动来
期刊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人生观的培养是一个特殊而且很重要的问题,要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研究证明: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应在体育教学中做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品质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团队意识。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而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体育教学;人生观;价值观;学生成长  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
期刊
在现代管理科学中,目标管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它不仅在企业单位的管理中取得好的效益,而且随着教育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目标教学管理在学校教育里面亦站稳了脚跟,并取得了成效。学校体育教学这一学科,是由教育、教学、评估、管理等要素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使这个整体发挥最大的功效,必须改革和优化体育教学的各要素,调整各要素间的联系方式,使各要素间形成最佳结构,从而达到整体优化的目
期刊
摘 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校和教师的任务是用基本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武装自己,这些教学方法能完成不同目标,单一的数学教学方法往往只能解决某一小范围的特定问题,而任何一堂数学课的教学往往需要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并有机地组合,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现代的数学教学法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智能和情感的双重发展,注重于知识、技能、能力、品德与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学活动是师生和生生多边活动促进学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它强调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参与性。从这一意义上讲,教育教学工作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又是一项开发人的精神世界的生命工程,因此,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调动学生的情绪力量,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无疑是课堂教学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也正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涵。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因素;学生主体  从心理学角度讲,教育是人和人心理上的最微
期刊
提高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使之尽快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学校体育教学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因而进一步发挥和挖掘体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效应和功能,找到学校体育与德育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寻找寓“德”于“体”之中的途径和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形成具有特色舶德育工作形式,达到学校体育与德育教育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体育教材、教法中的德育教育  1.1体育教材中丰富的思想品德内容  1.1.
期刊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其重要地位已不容置疑。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它在社会各个层面的作用更是日渐凸显。学英语,学好英语已是不可扭转的世界趋势。英语教师的工作是如何帮助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端正的态度,培养浓厚的兴趣,施以恰当的指导,传授科学的方法等,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变功利性学习为获益性学习。最终,有效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从而真正扭转很多不利局面,使我校的英语教学彰显校域特色,成为
期刊
摘 要:词汇是构成英语语言的基本单位、基本要素,英语单词的学习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也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障。国家英语新课程要求九年级结束后学生应掌握1500至1600个单词和200至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这对学生是基本的要求但同时也极具挑战。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说,往往是谈"词"色变,普遍感到记忆单词很困难,英语单词不好学,记不住,学后面忘前面,今天学明天忘。针对这一现状,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
期刊
《百家讲坛》的热播,使很多人关注历史,喜欢历史。确实,历史是充满灵动的智慧之学。然而,在我们的历史课堂中,教师常常是千篇一律地分析背景、推导结论,历史课程内容的教条化、概念化致使很多教师的教学语言生硬、呆板,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不喜欢历史课了。历史课堂要充满活力,教师必须创新教学内容;要善于从历史的瀚海中,选择适合于课堂教学的素材,用历史原本的丰富多彩吸引学生;要借用历史人物的智慧和激情丰富自己的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