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博士导师黄克剑教授有一句名言:“教育所要做的事可以放在三个相贯通的层次去理解,即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偶然的机会,听了我市一位青年教师李老师执教的《三个儿子》后,对这句话的理解更进了一层——我们的教育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生命在场”中“点化或润泽生命”。
课前的困惑与不安——文本取向有争议
课前,我熟读了教材,《三个儿子》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四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作为一个母亲,我很喜欢文中的那三个儿子,喜欢他们那本真的活泼泼的生命,喜欢他们那富有创意的个性生命展示。但课文的结尾,老爷爷的反应却是:“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颇为困惑:能绕膝玩耍、歌如天籁的儿子就不是“好儿子”么?甚至不配当“儿子”了么?这篇文本的价值取向究竟是什么?
作为一个课堂教学的观察者,我再次走进教材,恍然大悟: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希望小朋友们向第三个孩子学习——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行为优化的角度来看,也无可非议。但是,我又深感不安:文本在肯定第三个孩子的同时,对另外两个活生生的孩子的消灭与扼杀却令人触目惊心——“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显然,潜在的逻辑就是:不帮妈妈干活,就要被批判,甚至被取消当儿子的资格。
这样的价值取向有争议的文本怎么教?带着困惑与不安,我走进了李老师的课堂。
课始的感动与温暖——母亲情怀进课堂
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说:“只有从内心出来的东西才能进入内心。”教师,如果能像母亲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爱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并充分地把这份情怀流露出来,那课堂中将满溢感动与温暖。
课前十分钟,孩子们已经坐在了阶梯教室的临时桌椅上。这时候,讲桌上的手提电脑里飘出了这样的旋律:
“亲亲我的宝贝
我要越过高山
寻找那已失踪的太阳
寻找那已失踪的月亮
……”
无限柔情,无限爱意,直抵在场大听众、小听众的心底。
忽然,孩子们骚动起来,原来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伴随着音乐,小男孩各个时期的照片在不停地切换着,有婴儿期光着屁股趴在地上的,有两三岁时手里拿着一把小手枪假扮警察叔叔的,有逛公园时像小猴子一样爬在高高的树干上得意挥手的,有过生日时被抹得像小花猫似地笑着的……
孩子们看着看着,会心地笑了,有几张特别逗人的照片让几个平时调皮的孩子都笑趴在了桌子上。阶梯教室里的紧张气氛倏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轻松的、温馨的、充满爱意的氛围,这种美好让人感动。
李老师一直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看着大屏幕,也看着孩子们,脸上溢出的是一个母亲特有的温暖的笑容。她笑着说:“孩子们,刚才照片上的那个小男孩就是我的儿子,在我的心目中,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棒最棒的儿子!”“最棒最棒”四个字李老师说得很重,边说边还竖起了大拇指,脸上满是兴奋与自豪。
每个孩子都是妈妈心中的天使,李老师与《三个儿子》中的妈妈们一样,凭着母爱的本能,发自内心地为自己儿子的特长而骄傲。
接着,她的目光投向了全班孩子:“你能学着我的语气夸夸我的儿子吗?或者能学着平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夸你时的样子,来夸夸自己吗?”
孩子们一下子来了精神。
一个男孩站起来,大声说:“李老师有一个最棒最棒的儿子!”模仿力一流。
“妈妈说,我很聪明!”脸上满是得意。
“爷爷曾经夸过我能干。”害羞得脸都红了。
“有一次,我帮奶奶倒水,奶奶说我懂事了。”
……
课始,李老师带着母亲的情怀走进课堂,用生动的图片,优美的音乐,温暖的笑容隆重推出自己的儿子,满溢着一个母亲对儿子浓浓的爱。“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课堂上,不光流淌着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殷殷情怀,也流淌着一位教师对所有孩子的暖暖关爱——在孩子发言时,李老师认真地倾听着,不住地点头,时而摸一摸发言孩子的头,向他竖起大拇指;时而微笑着看着发言的孩子,向他投去赞赏的目光。这就是教师的“生命在场”——爱所有的孩子。
教师与作者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不再受制于教参的唯一解读。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满怀着对真理的尊重,搁浅教参的一言堂,让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位有专业担当,有爱心,有慧心的老师,这就是教师的“生命在场”——做有担当的教师。
课中的品读与体验——价值归依在生命
张文质先生说:所有有价值的教育理念一定都是建立在对人性尊重的基础上的。课文中的三个儿子各有特点,课堂上李老师的处理也略有不同。
1.品读第三个儿子的懂事孝顺
大屏幕上出现了这样一段话: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李老师点了一个孩子来读这段话,结果这个孩子声音平平的。
李老师点击鼠标,在大屏幕上又出示了另一段话:
另一个孩子走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拿着走了。
“读读这段话,和刚才的那段话有什么不同?”
“再仔细读一读,这两个词能换掉吗?做做相应的动作,自己再读读看。”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另一个孩子走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拿着走了。
李老师点了一个孩子,同时来读这两句话。这个孩子认真地读着,李老师在一旁随着他的读书声做起了相应的动作。然后,她亲切地问:“‘跑到妈妈跟前’与‘走到妈妈跟前’感觉上有什么不同呢?”接着,李老师不住地用动作演示给孩子们看,她一会儿焦急地跑,一会儿慢慢地走,提示孩子们。
孩子们恍然大悟:“‘跑到妈妈跟前’说明他的心里很急,想快点帮妈妈提水;‘走到妈妈跟前’说明他动作不紧不慢的,根本不心疼妈妈!”
“你们真了不起!那‘提着走了’和‘拿着走了’又有什么不同呢?”老师继续点拨,“做做提水桶和拿水桶的动作。”
一个小家伙手也没举,就跳起来说:“这桶水很重啊,提都要提不动了,怎么能拿着走呢?”
李老师的眼里闪烁着赞赏的光芒:“太棒了!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现在,我们一起边做动作,边来读读这两句话。”
一片琅琅的读书声响起来了。从孩子们的朗读、动作中,他们对“跑”和“提”这两个词的感悟更深了。
但李老师并未就此止步。读完后,她问孩子们:“从‘跑’‘提’这两个词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这个孩子能主动帮妈妈做事,很了不起!”
“这个儿子很爱他的妈妈!”
“这个儿子很孝顺。”
本环节,由于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所以,在课堂中有了这样的一个小插曲:
“老师,我的感受和他一样,但我还想读这句话。”多可爱的孩子!李老师笑了,听课老师也笑了。
“想读你就读吧!”李老师的声音依然那么亲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定期“每个孩子都会有个觉醒的过程”,因此我们老师要学会等待。这是一个教师的教育智慧,更是一个教师专业成熟的标志之一。学会等待,意味着能尊重生命的差异,意味着教师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意味着能够用从容的态度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教师只有学会等待,坚信“总有一天你会学会的”,才能去激活、去展示生命的灵动与飞扬,促进每个学生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发展。“老师,我也想读!”——这就是学生的“生命在场”
2.体验其他两个儿子的活泼天真
“另外两个儿子是怎么做的呢?”李老师让孩子们从书中找出来。孩子们也很快找出了: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文中的这两个儿子会翻跟头给妈妈看,会唱歌给妈妈听,如果是你,你会表演什么节目给妈妈看,唱哪些歌给妈妈听呢?”李老师问。
“我会跳舞。”
“我会讲笑话,让妈妈开心。”
“我要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最喜欢听我唱歌了。”
“我唱《我的好妈妈》,我还会帮妈妈捶捶背呢。”
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与文中的那两个儿子一样,知道“翻跟头”“唱起歌”可以展示自己生命的欢欣与美丽,也可以让劳累了的妈妈解除一天的疲乏。
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说:“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赏识。”因此,教师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给予肯定、赞赏、鼓励,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探究是有趣的、是充满探险的、有挑战的智力活动。要关注对探究精神的欣赏,欣赏孩子们的交往、合作、自信、表现、勇气、应用、创新乃至创造。要激励“每位孩子都能勇敢地站起来”,要学会“让每位孩子体面地坐下去”,让学生始终“在场”。教师的赏识,让学生的生命更在场。
课尾的柔情与期待——点化润泽细无声
课近尾声,李老师故作神秘地对孩子们说:“这节课,大家都能积极地举手,踊跃地发言,因为你们的参与,我们的这节语文课收获多多。你们是老师眼里最可爱的学生,是老师心中最棒的孩子!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份特别的礼物,请看大屏幕——”
舒缓的音乐再次响起,依然是那曲《亲亲我的宝贝》,只不过图片不一样了,孩子们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因为他们在大屏幕上看到了自己!
伴随着柔情的旋律——“亲亲我的宝贝,我要越过高山,寻找那已失踪的太阳……”大屏幕上出现了此刻正在上课的孩子们(这可是李老师在上《三个儿子》的第一课时请人悄悄拍下的照片):有坐得端端正正,睁大一双好奇眼睛的小婷,有小手举得高高、身体前倾想引起老师注意的活跃男孩小虎,有专注读书的小远,有认真倾听的小升……
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场景,熟悉的音乐,孩子们用兴奋的眼睛注视着大屏幕,如痴如醉,沉浸在那美的画面、诗的境界、爱的怀抱之中。在课堂上,以此种形式被关注;在课堂上,以此种形式展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对于这群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注定是一次独特而新奇的体验。
以照片的形式定格每个孩子在课堂上最美好的一面——认真听讲、大胆发言、用心倾听。此设计匠心独具。课后,那些在大屏幕上看到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将那种美好化入生命,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状态。
好的教育,就是要随顺人的善端,让人美好的潜在特质尽可能地发挥出来,把人从自然状态引导到应然状态。不禁想:如果老师能再拍一些自然状态下的亲子之间的绕膝而歌、互帮互助的画面的话,这样的点化可能远胜于一千句空洞的说教。
音乐渐行渐远,李老师柔柔地说:“孩子们,你们是老师眼中的小天使,更是爸爸妈妈最棒的乖宝贝。你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在爸爸妈妈看来,总是最美丽,最动人的。你们爱你们的爸爸妈妈吗?”
“如果爱,就用行动来表达吧!”李老师的声音里充满无限的期待。
教师和学生在时间、空间、情感三个维度要同时“在场”,我们的教育和教学才能达到其理想的目标。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任何别的人都无法代替,教育行为始终指向具体的每一个人,无论是知识的授受,还是智慧的开启,最终都是为了“点化或润泽生命”。
喜欢李老师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对生命的关注、呵护,对生命的点化、润泽,丝丝缕缕,润物无声。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生命同时“在场”。
课后的思考与愿景——课堂,让“生命在场”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探索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积极构建情感课堂,使知识融合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情感之中,融合于学生的生命之中。我们教师应带领学生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回归教育的本真,把生命还给教育、还给课堂,使教育基于生命,生命融入教育,始终坚持课堂教学的“生命在场”。
“生命在场”的理论基础源于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和德国的狄尔泰和法国的柏格森等的生命哲学。“生命在场”的精髓,即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把工作当作自己的生命,用对待自己生命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把教育学生理解为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生命能力,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热情。学生要用创造生命般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和生活,以主人翁的态度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以积极的主体意识创造生命的价值。
1.教师的“生命在场”
“好老师课堂上总要比平时显得更美。”好老师上课时因生命力的充分彰显总让人感到比平时有更多的机灵与美丽,使课堂变美的教师的教学“充满激情表达出来的哪怕是谬误也比冷漠无情说出的真情更激动人心,知识经过情感的加温才走进孩子的心灵。”课堂上,教师的“生命在场”,要求教师带着十足的精神和热情,带着不同于日常的文化气质,带着对孩子的爱进入课堂,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情绪感染,给孩子一个安全、和悦的学习环境和跃跃欲试的学习心态,学生才能更大胆地和老师、和同学激情交流。当教师把他的文化修养、生活情趣、对教材的感悟妙语连珠、激扬动情地与学生的思想进行碰撞时,学生就会被教师的智慧吸引、被他的情趣感化;当学生情感浪潮汹涌、按捺不住时,学生自我个性的展示又给教师增添了灵感,于是就有了教师的热情洋溢、挥洒自如、机灵智慧、幽默动人。只有用教师“在场”的感觉,才能去引发学生的“在场”,达到同时“在场”。
2.学生的“生命在场”
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作为一股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兴趣、思考参与课堂活动。课堂上,要想激发学生的“生命在场”意识,教师就必须把学生看作一个主动的、自觉的、有创造性的主体,帮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充分考虑学生的独特性,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思考性阅读、感受性阅读、关联性阅读、想象性阅读等不同的读书层次,抽丝剥茧,让语言文字彰显生命的力量,产生对孩子价值观的影响。
3.师生生命同时“在场”
语文课程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对话,使师生在双边活动中共同成长。试想,一个可以沟通的教育,充满情感的课堂只有教师或者学生单方“在场”是很难实现的,只有教师和学生在时间、空间、情感三个维度的同时“在场”,我们的生命化教育才能达到其理想的目标。一个平等的和谐的课堂应是师生生命的同时“在场”。
以学生为起点,以学生参与为基础,以学生体验为桥梁的生命在场的教育实施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启迪智慧、感悟生命、润泽生命的主要凭借,只有树立生命在场的教育理念,才能促使学生主体在自觉的基础上不断产生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生成独特的生命自我。
作为语文教师,要用一颗细腻的教育心灵,复苏奇异的观察力,去成全学生生活的丰富,去润泽每个生命的丰盈。要学着成全教师与学生的生命价值,学着敬畏生命、崇尚自然,试着“开启智慧,润泽生命”,始终“生命在场”。
(奚一琴,扬中市实验小学,212200)
课前的困惑与不安——文本取向有争议
课前,我熟读了教材,《三个儿子》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四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作为一个母亲,我很喜欢文中的那三个儿子,喜欢他们那本真的活泼泼的生命,喜欢他们那富有创意的个性生命展示。但课文的结尾,老爷爷的反应却是:“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颇为困惑:能绕膝玩耍、歌如天籁的儿子就不是“好儿子”么?甚至不配当“儿子”了么?这篇文本的价值取向究竟是什么?
作为一个课堂教学的观察者,我再次走进教材,恍然大悟: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希望小朋友们向第三个孩子学习——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行为优化的角度来看,也无可非议。但是,我又深感不安:文本在肯定第三个孩子的同时,对另外两个活生生的孩子的消灭与扼杀却令人触目惊心——“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显然,潜在的逻辑就是:不帮妈妈干活,就要被批判,甚至被取消当儿子的资格。
这样的价值取向有争议的文本怎么教?带着困惑与不安,我走进了李老师的课堂。
课始的感动与温暖——母亲情怀进课堂
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说:“只有从内心出来的东西才能进入内心。”教师,如果能像母亲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爱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并充分地把这份情怀流露出来,那课堂中将满溢感动与温暖。
课前十分钟,孩子们已经坐在了阶梯教室的临时桌椅上。这时候,讲桌上的手提电脑里飘出了这样的旋律:
“亲亲我的宝贝
我要越过高山
寻找那已失踪的太阳
寻找那已失踪的月亮
……”
无限柔情,无限爱意,直抵在场大听众、小听众的心底。
忽然,孩子们骚动起来,原来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伴随着音乐,小男孩各个时期的照片在不停地切换着,有婴儿期光着屁股趴在地上的,有两三岁时手里拿着一把小手枪假扮警察叔叔的,有逛公园时像小猴子一样爬在高高的树干上得意挥手的,有过生日时被抹得像小花猫似地笑着的……
孩子们看着看着,会心地笑了,有几张特别逗人的照片让几个平时调皮的孩子都笑趴在了桌子上。阶梯教室里的紧张气氛倏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轻松的、温馨的、充满爱意的氛围,这种美好让人感动。
李老师一直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看着大屏幕,也看着孩子们,脸上溢出的是一个母亲特有的温暖的笑容。她笑着说:“孩子们,刚才照片上的那个小男孩就是我的儿子,在我的心目中,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棒最棒的儿子!”“最棒最棒”四个字李老师说得很重,边说边还竖起了大拇指,脸上满是兴奋与自豪。
每个孩子都是妈妈心中的天使,李老师与《三个儿子》中的妈妈们一样,凭着母爱的本能,发自内心地为自己儿子的特长而骄傲。
接着,她的目光投向了全班孩子:“你能学着我的语气夸夸我的儿子吗?或者能学着平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夸你时的样子,来夸夸自己吗?”
孩子们一下子来了精神。
一个男孩站起来,大声说:“李老师有一个最棒最棒的儿子!”模仿力一流。
“妈妈说,我很聪明!”脸上满是得意。
“爷爷曾经夸过我能干。”害羞得脸都红了。
“有一次,我帮奶奶倒水,奶奶说我懂事了。”
……
课始,李老师带着母亲的情怀走进课堂,用生动的图片,优美的音乐,温暖的笑容隆重推出自己的儿子,满溢着一个母亲对儿子浓浓的爱。“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课堂上,不光流淌着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殷殷情怀,也流淌着一位教师对所有孩子的暖暖关爱——在孩子发言时,李老师认真地倾听着,不住地点头,时而摸一摸发言孩子的头,向他竖起大拇指;时而微笑着看着发言的孩子,向他投去赞赏的目光。这就是教师的“生命在场”——爱所有的孩子。
教师与作者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不再受制于教参的唯一解读。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满怀着对真理的尊重,搁浅教参的一言堂,让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位有专业担当,有爱心,有慧心的老师,这就是教师的“生命在场”——做有担当的教师。
课中的品读与体验——价值归依在生命
张文质先生说:所有有价值的教育理念一定都是建立在对人性尊重的基础上的。课文中的三个儿子各有特点,课堂上李老师的处理也略有不同。
1.品读第三个儿子的懂事孝顺
大屏幕上出现了这样一段话: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李老师点了一个孩子来读这段话,结果这个孩子声音平平的。
李老师点击鼠标,在大屏幕上又出示了另一段话:
另一个孩子走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拿着走了。
“读读这段话,和刚才的那段话有什么不同?”
“再仔细读一读,这两个词能换掉吗?做做相应的动作,自己再读读看。”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另一个孩子走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拿着走了。
李老师点了一个孩子,同时来读这两句话。这个孩子认真地读着,李老师在一旁随着他的读书声做起了相应的动作。然后,她亲切地问:“‘跑到妈妈跟前’与‘走到妈妈跟前’感觉上有什么不同呢?”接着,李老师不住地用动作演示给孩子们看,她一会儿焦急地跑,一会儿慢慢地走,提示孩子们。
孩子们恍然大悟:“‘跑到妈妈跟前’说明他的心里很急,想快点帮妈妈提水;‘走到妈妈跟前’说明他动作不紧不慢的,根本不心疼妈妈!”
“你们真了不起!那‘提着走了’和‘拿着走了’又有什么不同呢?”老师继续点拨,“做做提水桶和拿水桶的动作。”
一个小家伙手也没举,就跳起来说:“这桶水很重啊,提都要提不动了,怎么能拿着走呢?”
李老师的眼里闪烁着赞赏的光芒:“太棒了!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现在,我们一起边做动作,边来读读这两句话。”
一片琅琅的读书声响起来了。从孩子们的朗读、动作中,他们对“跑”和“提”这两个词的感悟更深了。
但李老师并未就此止步。读完后,她问孩子们:“从‘跑’‘提’这两个词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这个孩子能主动帮妈妈做事,很了不起!”
“这个儿子很爱他的妈妈!”
“这个儿子很孝顺。”
本环节,由于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所以,在课堂中有了这样的一个小插曲:
“老师,我的感受和他一样,但我还想读这句话。”多可爱的孩子!李老师笑了,听课老师也笑了。
“想读你就读吧!”李老师的声音依然那么亲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定期“每个孩子都会有个觉醒的过程”,因此我们老师要学会等待。这是一个教师的教育智慧,更是一个教师专业成熟的标志之一。学会等待,意味着能尊重生命的差异,意味着教师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意味着能够用从容的态度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教师只有学会等待,坚信“总有一天你会学会的”,才能去激活、去展示生命的灵动与飞扬,促进每个学生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发展。“老师,我也想读!”——这就是学生的“生命在场”
2.体验其他两个儿子的活泼天真
“另外两个儿子是怎么做的呢?”李老师让孩子们从书中找出来。孩子们也很快找出了: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文中的这两个儿子会翻跟头给妈妈看,会唱歌给妈妈听,如果是你,你会表演什么节目给妈妈看,唱哪些歌给妈妈听呢?”李老师问。
“我会跳舞。”
“我会讲笑话,让妈妈开心。”
“我要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最喜欢听我唱歌了。”
“我唱《我的好妈妈》,我还会帮妈妈捶捶背呢。”
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与文中的那两个儿子一样,知道“翻跟头”“唱起歌”可以展示自己生命的欢欣与美丽,也可以让劳累了的妈妈解除一天的疲乏。
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说:“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赏识。”因此,教师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给予肯定、赞赏、鼓励,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探究是有趣的、是充满探险的、有挑战的智力活动。要关注对探究精神的欣赏,欣赏孩子们的交往、合作、自信、表现、勇气、应用、创新乃至创造。要激励“每位孩子都能勇敢地站起来”,要学会“让每位孩子体面地坐下去”,让学生始终“在场”。教师的赏识,让学生的生命更在场。
课尾的柔情与期待——点化润泽细无声
课近尾声,李老师故作神秘地对孩子们说:“这节课,大家都能积极地举手,踊跃地发言,因为你们的参与,我们的这节语文课收获多多。你们是老师眼里最可爱的学生,是老师心中最棒的孩子!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份特别的礼物,请看大屏幕——”
舒缓的音乐再次响起,依然是那曲《亲亲我的宝贝》,只不过图片不一样了,孩子们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因为他们在大屏幕上看到了自己!
伴随着柔情的旋律——“亲亲我的宝贝,我要越过高山,寻找那已失踪的太阳……”大屏幕上出现了此刻正在上课的孩子们(这可是李老师在上《三个儿子》的第一课时请人悄悄拍下的照片):有坐得端端正正,睁大一双好奇眼睛的小婷,有小手举得高高、身体前倾想引起老师注意的活跃男孩小虎,有专注读书的小远,有认真倾听的小升……
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场景,熟悉的音乐,孩子们用兴奋的眼睛注视着大屏幕,如痴如醉,沉浸在那美的画面、诗的境界、爱的怀抱之中。在课堂上,以此种形式被关注;在课堂上,以此种形式展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对于这群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注定是一次独特而新奇的体验。
以照片的形式定格每个孩子在课堂上最美好的一面——认真听讲、大胆发言、用心倾听。此设计匠心独具。课后,那些在大屏幕上看到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将那种美好化入生命,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状态。
好的教育,就是要随顺人的善端,让人美好的潜在特质尽可能地发挥出来,把人从自然状态引导到应然状态。不禁想:如果老师能再拍一些自然状态下的亲子之间的绕膝而歌、互帮互助的画面的话,这样的点化可能远胜于一千句空洞的说教。
音乐渐行渐远,李老师柔柔地说:“孩子们,你们是老师眼中的小天使,更是爸爸妈妈最棒的乖宝贝。你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在爸爸妈妈看来,总是最美丽,最动人的。你们爱你们的爸爸妈妈吗?”
“如果爱,就用行动来表达吧!”李老师的声音里充满无限的期待。
教师和学生在时间、空间、情感三个维度要同时“在场”,我们的教育和教学才能达到其理想的目标。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任何别的人都无法代替,教育行为始终指向具体的每一个人,无论是知识的授受,还是智慧的开启,最终都是为了“点化或润泽生命”。
喜欢李老师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对生命的关注、呵护,对生命的点化、润泽,丝丝缕缕,润物无声。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生命同时“在场”。
课后的思考与愿景——课堂,让“生命在场”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探索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积极构建情感课堂,使知识融合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情感之中,融合于学生的生命之中。我们教师应带领学生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回归教育的本真,把生命还给教育、还给课堂,使教育基于生命,生命融入教育,始终坚持课堂教学的“生命在场”。
“生命在场”的理论基础源于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和德国的狄尔泰和法国的柏格森等的生命哲学。“生命在场”的精髓,即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把工作当作自己的生命,用对待自己生命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把教育学生理解为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生命能力,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热情。学生要用创造生命般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和生活,以主人翁的态度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以积极的主体意识创造生命的价值。
1.教师的“生命在场”
“好老师课堂上总要比平时显得更美。”好老师上课时因生命力的充分彰显总让人感到比平时有更多的机灵与美丽,使课堂变美的教师的教学“充满激情表达出来的哪怕是谬误也比冷漠无情说出的真情更激动人心,知识经过情感的加温才走进孩子的心灵。”课堂上,教师的“生命在场”,要求教师带着十足的精神和热情,带着不同于日常的文化气质,带着对孩子的爱进入课堂,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情绪感染,给孩子一个安全、和悦的学习环境和跃跃欲试的学习心态,学生才能更大胆地和老师、和同学激情交流。当教师把他的文化修养、生活情趣、对教材的感悟妙语连珠、激扬动情地与学生的思想进行碰撞时,学生就会被教师的智慧吸引、被他的情趣感化;当学生情感浪潮汹涌、按捺不住时,学生自我个性的展示又给教师增添了灵感,于是就有了教师的热情洋溢、挥洒自如、机灵智慧、幽默动人。只有用教师“在场”的感觉,才能去引发学生的“在场”,达到同时“在场”。
2.学生的“生命在场”
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作为一股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兴趣、思考参与课堂活动。课堂上,要想激发学生的“生命在场”意识,教师就必须把学生看作一个主动的、自觉的、有创造性的主体,帮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充分考虑学生的独特性,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思考性阅读、感受性阅读、关联性阅读、想象性阅读等不同的读书层次,抽丝剥茧,让语言文字彰显生命的力量,产生对孩子价值观的影响。
3.师生生命同时“在场”
语文课程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对话,使师生在双边活动中共同成长。试想,一个可以沟通的教育,充满情感的课堂只有教师或者学生单方“在场”是很难实现的,只有教师和学生在时间、空间、情感三个维度的同时“在场”,我们的生命化教育才能达到其理想的目标。一个平等的和谐的课堂应是师生生命的同时“在场”。
以学生为起点,以学生参与为基础,以学生体验为桥梁的生命在场的教育实施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启迪智慧、感悟生命、润泽生命的主要凭借,只有树立生命在场的教育理念,才能促使学生主体在自觉的基础上不断产生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生成独特的生命自我。
作为语文教师,要用一颗细腻的教育心灵,复苏奇异的观察力,去成全学生生活的丰富,去润泽每个生命的丰盈。要学着成全教师与学生的生命价值,学着敬畏生命、崇尚自然,试着“开启智慧,润泽生命”,始终“生命在场”。
(奚一琴,扬中市实验小学,2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