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理论框架内的非真实性话语研究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iany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真实性话语在日常言语交际中非常普遍,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在顺应理论框架内对此种话语现象进行探讨研究。非真实性话语是说话人顺应自己和听话人的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采用的语用策略,对交际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非真实性话语 顺应理论 语境 心理 社交 文化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的使用,是语言学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个领域。具体来说,它研究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中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在日常言语交际中,非真实性话语(deception,简称DEC)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有的非真实性话语因为其在特定文化背景下被认为是表示问候、关心和告别等的客套话,而无人去追究其真实与否。类似的非真实性话语往往是作为会话策略出现,对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拟从语用学角度,在顺应理论的框架内对非真实性话语的应用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
  二 从语用学角度看非真实性话语
  哲学、伦理学研究的非真实性话语是与社会公德规范相悖的不适当行为,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然而非真实性话语并非存在于真空,它与人类信息相伴。作为一种普通而具体的语言现象,它是如何使用的以及人们为什么要使用它,可以从语用学角度来回答。
  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的使用,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语言使用者方面,主张话语在一定的场合或语境当中具有特定的含义和意图。中国人聚餐的时候,等快吃完了,请客方会问:“吃好了吗?”在此种场景、此种语境下,是要客人回答吃的好与坏吗?显然不是。这句话在这里是说明吃饭结束,要准备离开了。客人除了回答“挺好!”之外,恐怕还会自动起身准备离开,这样的客人回答是得体合适的。而如果真要较真,对所有点的饭菜进行评论,会显得十分尴尬。所以中国人通常用的客套话多半不会去辨别真假。不管吃没吃好,客人得体的回答只能是“好!”。也就是说这里的话语只是主人或客人作为说话者采取的会话策略,既实现了表明了自己的说话用意,又符合了语境的要求。
  从语用学角度,非真实性话语指的是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说话人往往把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语用策略,而有意对其言语信息的命题内容进行调整,使得受话人产生错误的信念(Barnes,1994)。它包括遗漏、隐瞒、虚假、歪曲和遁词。显而易见,非真实性话语违背了Grice(1989)提出的合作原则。合作原则认为,在交际中双方都要遵循4准则:质准则、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当说话人有意提供虚假信息,违背质准则时,他就是违背了真实性准则。当说话人有意遗漏或隐瞒信息,没有提供所要求的充分信息,他就是违背了数量信息。
  张淑玲(2008)分析了非真实性话语的运转机制和语用成因。指出作为语言策略的非真实性话语,大致有3种表现形式:一是有意虚假陈述真实的信息。虚假陈述的信息包括虚假的事实信息、虚假的情感信息和虚假的话语信息。二是有意保留相关的信息。三是不动声色地违背话题的关联性。从中可以看出,非真实性话语还可能违背关系准则,来实现说话人的意图。
  1983年英国语言学家Leech提出了另一条重要原则——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简称为PP),该原则包括了6大准则:
  第一为策略准则(用于指令和承诺),指使他人受损最小和使他人受惠最大;第二为宽宏准则(用于指令和承诺),指使自身受惠最小和使自身受损最大;第三为赞扬准则(用于表情和表述),指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和尽力夸大对他人的赞扬;第四为谦虚准则(用于表情和表述),指尽力缩小对自身的赞扬和尽力夸大对自身的贬损;第五为赞同准则(用于表述),即尽力缩小自身和他人之间的分歧和尽力夸大自身和他人之间的一致;最后为同情准则(用于表述),即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和尽力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例如同事之间有人买了新衣服,不管款式如何,颜色是否适合,大家都会倾向于说:“挺好看的。”而被夸的人虽然心里非常高兴,却会假装地说:“我就是觉得便宜才买的。”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赞扬准则和谦虚准则的遵守。
  以上是语用学对非真实性话语作出的描写。语用学注重研究语言的使用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动态的。Verschueren(1999)的顺应理论认为,在语言的使用过程当中,语言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在言语交际过程中,非真实性话语是说话人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做出的语言选择,同样必须顺应语境。下面先介绍顺应理论,再在此理论框架下分析非真实性话语。
  三 顺应理论
  在1987年国际语用学成立时发布的工作纲领中,Verschueren 首次提出了语言顺应论(linguistic theory of adaptation)。后来作者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对该理论进一步修改和补充,在1999年出版了新著Understanding Pragmatics(语用学诠释),标志该理论体系日臻完善,并且广泛应用于研究日常言语交际中语言的使用和选择。
  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的使用,说到底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出于语言外部的原因”(Verschueren,1999:55-56)。语言选择具有以下特点:
  1 选择发生在语言结构的任何层面,从语音、语调到词汇或语法结构的选择,从语码到话语、篇章的选择等;
  2 选择不仅包括语言形式的选择,而且包括交际策略的选择;
  3 选择过程是有意识的行为过程,也就是说,语言选择时,存在不同程度的顺应意识;
  4 选择存在于话语生成和话语理解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都要做出选择;
  5 语言一旦被使用,随即进入运用过程即选择过程,语言使用者只能选择心目中最合适的、最需要的对象进行交际。也就是说,语言使用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被选对象不可能有等量的被选机会,有的被选对象有优选机会;
  6 语言使用者在语言手段和策略方面进行的不同选择,会导致与它相关的其他语言或非语言因素的变化,也就是说,选择会受到社会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做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可变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特征。语言的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指所有的选择都不是机械地或严格按照形式——功能关系做出的,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策略基础上完成的。顺应性指的是语言能够让其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做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这3种特性互为关联,但以顺应性为主要特征。而这种顺应性又呈现出动态的特征,动态顺应是Verschueren所持语用学理论的核心。非真实性话语正是在言语交际动态过程中,说话人采取的一种语用策略。非真实性话语作为一种策略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顺应所发生的语境,并且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四 非真实性话语的顺应性研究
  Verschueren(1999)认为语境可划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等。心理世界包括交际双方的个性、情绪、愿望和意图等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社交世界指社交场合、社会环境对交际者的言语行为规范所要求的原则和准则。交际者的语言选择必须符合社交场合、社会环境和语言社团的交际规范。在所有的社交世界的因素中,文化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因为语用学所谈论的语言使用者不是抽象的、理想化的语言使用者,而是生活在具体社会文化中活生生的人,他们的言语行为受到社会、文化规范的制约。
  例如:小王:小李,帮我把这份文件复印一下。
  小李:对不起,我正忙着呢。(其实只是感觉很累。)
  (小王去找别人帮忙了。)
  这里从小李的回答来看,他与小王应该是同级关系。小李不想帮忙,但是小李没有直接说实话,告诉小王他很累,不想帮忙,而是找了个借口,即说了不真实的话,来逃脱复印这件事。这样,一方面,小王顺应了自己想休息的愿望,另一方面,作为受话人的小王因跟小李是同级关系也能接受“忙”的“事实”。如果把说话人小王改为小李的领导或老板,小李的语言选择就会有问题。小李的回答顺应了自己的意图,却没有将上下级关系考虑在内,不符合社交场合的要求。
  在葛优主演的电影《不见不散》当中,有一群美籍华裔孩子学习汉语,因不懂中国人打招呼的方式而出现了好笑的对白。一个小孩问另一个小孩:“吃了吗?”另一个小孩因为还没吃饭,所以回答说:“没吃。”第一个小孩犯难,不知道该如何继续对话,就问汉语老师:“他没吃我该说什么。”所以文化因素在言语交际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里第二个小孩不管吃没吃,都应该回答:“吃了。”因为问话人并不是真想知道对方有没有吃饭这件事,只是问候对方。答话人需要知道汉语习惯,明白对方的交际意图,才能对不断变化发展的语境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使自己的话语顺应语境。
  上面这个让人啼笑皆非的例子让笔者反思,这里的大语境应该是中国文化。由于是一群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学中文,明白“你吃了吗?”的字面意思,也知道这是个疑问句,所以他们想的是如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他们不知道这个问句在现实生活中只有一种合适得体的回答,那就是“吃了。”这样才顺应了语境,顺应了文化这个非语言因素。众所周知,文化是社交世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语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它要求人们在待客的场合表现得热情大方,把客人视为贵宾。这样的礼仪已被大众认可而且必须遵守。下例中妻子的语言选择,正是顺应了这种社交文化。
  例:妻子回到家里见丈夫和老同学正谈得热乎。她顺手从柜子里拿出一盒高级的“红塔山”香烟招待客人,客人忙说:“不用了,这有了。”这时妻子才注意到客人正抽着她丈夫拿出来的普通香烟“大生产”。丈夫见妻子拿出了他的高级烟,显得有些尴尬,客人也有点不自然。但妻子灵机一动,笑着对丈夫说:“看什么,这是我收起来招待贵宾的,来,你也借光抽一支吧。”(妻子这一席圆场话令丈夫事后也夸奖妻子:“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啊。”)(见《演讲与口才》1992年第5期)
  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和文化,对非真实性话语有不同的期待和评价。比如这样一个故事:老赵得了肺癌,本人不知道。医生怕他受不住打击,决定暂时不告诉他真相,于是对他说:“不严重,是气管炎。”而是选择把真相告诉他的家属。对此英国人和中国人存在明显的判断差异:在英国,告诉病人真相是现代人普遍接受的行为准则,而在中国,诊断初期向病人隐瞒真情通常为社会所接受。所以医生说的话,对中国人来说可以接受,但是对英国人来说却是不道德的(元鲁霞,1992)。
  五 结语
  综上所述,言语交际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参与交际的听话者和说话者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语境做出理性的判断。非真实性话语是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为了顺应当时的交际语境做出的理性的语言选择,在很多场合能够避免出现语用冲突、尴尬、失误,是一种人们常用的语用策略和交际手段。恰当地使用非真实性话语,交际双方必须在动态的语境中选择合适的语言,顺应双方的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考虑到双方的文化背景,才能满足交际的需要,使交际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Barnes,J.A Pack of Li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2] Grice,H.P.Study in the Way of Words[M].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3] Leech,G.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New York:Longman,1983.
   [4] 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 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 张淑玲:《非真实性话语的运行机制和语用成因》,《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7] 张淑玲、何自然:《非真实性话语研究述评》,《现代外语》,2006年第1期。
  
   作者简介:彭园珍,女,1979—,江西新余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工作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水在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久远而深刻的人文内涵。朱熹对“乐山乐水”具有独到的逻辑层次解释:山水之象、仁知之体、动静之状和乐寿之效。朱熹观水所体现的人格理想,不仅属于人格伦理学层面,而且属于人格美学的哲理境界。  关键词:朱熹 观水 人格境界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水是生命之源。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久远而深刻的人文内涵。《诗经·邶风·谷风》云:“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
期刊
摘要在唐宋词中,月亮已成为一个硕大的情感载体,月亮意象具备了“词外有词”的特点,这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做出的必然选择,是文化的多个方面综合影响的结果:月亮神话中寄寓着的对月亮的深厚情感;唐宋人哲学观念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唐宋词人审美态度中崇尚的“柔美”。  关键词:唐宋词 月亮意象 神话 天人合一 柔美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诗外有诗,方是好诗;词外有词,方是好词。古
期刊
摘要刘长卿,中唐早期诗人,自诩“五言长城”。其诗歌里多写贬谪漂流的感慨和山水隐逸的闲情,以及世事沧桑、人情变故及自身的穷愁潦倒。这些都体现了诗人个体生命意识的回归。本文试从时代、生平及性格等几个方面对刘长卿诗歌中的生命意识加以阐释。  关键词:刘长卿 诗歌 个体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唐代文人多具备这样的个性:不是轻狂,不是孤傲,也不是文人相轻,而是每个人都有一
期刊
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儿女历来的思想文化也崇尚和平,这在儒、道、墨三家思想中都有反映。作为历史文化镜子的中国古代诗歌就很少有讴歌战争的作品。本文试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士兵的思乡、思妇的闺怨、揭露战争杀人本质和悲惨后果等角度,阐释分析中华民族的战争观。  关键词:古典诗歌 爱好和平 战争观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一 文化背景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因为中
期刊
摘要洪适词具有清隽有致的艺术特色,其词题材多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件,自然、真切,充满生活情趣;词中的景色与场面描绘,多用简笔勾勒的手法,呈现出疏朗、清俊、淡雅的特征;在意象的选取上也倾向于清丽自然;营造的多是清远、平和、冲淡的优美意境。  关键词:日常题材 画面疏朗 意象清丽 意境清雅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洪适(1117-1184),字景伯,号盘洲老人,鄱阳(今江西
期刊
摘要20世纪中国的前50年,旧派小说占领了很大的读者市场,形成了不同的创作流派。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中国文艺期刊发展的重点时期。文艺期刊对旧派小说的创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但为旧派小说的发表与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而且在促进旧派小说的创作及文学流派的形成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文艺期刊 旧派小说 聚集 宗旨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中国的前50年,旧派小说
期刊
摘要理性诠释艺术是中西方美学传统的逻辑起点之一。中国传统美学表现为道家的自由美学的非理性认知和儒家的政治与人世图解的庸常认知。西方美学传统较早地注意到概念的能指与所指的矛盾。理性诠释艺术的症结主要表现在认识与实践如何实现内在的统一。  关键词:理性 艺术 诠释 美学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任何尝试着用理性来诠释艺术本身的企图,都潜在地包含着诠释者可能亦或必然遭遇的种种困难。如
期刊
摘要现代世界交往迅速发展,一个民族能不能充分利用其他文化、科学的成果,对于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自身文化的能动性,结合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实现文化的新旧更替,继承和创造出更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新文化。本文从中西方文化的异质性与同构性的角度来阐释这种融合与互补的关系。  关键词:异质性 同构性 西方文化 冲突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弘一大师是中国近现代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出家前曾是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先驱,后被书法界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10大书法家之一,被佛教界尊为重兴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世祖。前哲时贤关于弘一大师的传记和研究类的资料已具相当规模,同时也启发了笔者的灵感:建立“弘学”,让弘一大师的光辉永耀人间。  关键词:弘学 书学 佛学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中国文艺的天空群星灿烂,然而最令
期刊
摘要作于公元1895年的《感春四首》是末代帝师陈宝琛的代表作。这四首诗歌是陈宝琛为中日甲午战争而作,首首咏落花,却句句寄寓家国之慨:诗人借抒发对花落的弥天悲伤之情,而传达对国是日非的悲慨之意。《感春四首》悲慨遥深,哀感顽艳,在近代诗坛享有盛誉,当时就已传诵海内。  关键词:感春 落花 家国之悲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弢庵,福建闽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