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营造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学的过程就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用“四感官一脑”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效率。让每一位在学习过程中有十足的参与感,在充分运用四感官一脑激发学习动机,从而达到预期的课堂的学习目的。
【关键词】四感官一脑;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在儿童的发育过程中,小学阶段是一个关键期,是身体快速发展的时期。而在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中其中的四感官一脑显得尤为重要,充分调动儿童的眼、耳、口、手、脑,使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索者、思考者,全面推进数学素质教育。
一、用“眼”观察和探究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书本是智慧的明灯。”在实际课堂过程中教师常常会不考虑学生的听课情况,试图直接开展教学活动,这是非常不现实的,不仅无法达到课堂的教学目的,还可能给学生带来被课堂忽视后的压力,尤其是小学生,其自我感受的意识增强,脱离学生的关注教学通常会形成拔苗助长的弊端,甚至引发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科目产生抵触情绪。用“眼”的科学形式实施数学课堂的观察和探究任务。
例如,在苏教版教材《一一间隔》一课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着重带领学生观察课本中图片的规律,兔子和蘑菇、手帕和夹子、围栏和树桩、大树和绳子等一一间隔的含义,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在用眼睛观察探究的同时,也有效锻炼了学生有意注意。
二、用“耳”了解和尊重
“倾听,是教育的一种言说,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有时,倾听本身就是处理教育事件的艺术和智慧”虽然小学生的倾听能力还处于发展时期,但是小学生通常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容易被新鲜有趣的事物所吸引,这一独特的心理特征也为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带来全新的策略实施灵感。
例如,在苏教版教材中《算24点》,教师在这一课的教学中,首先应该带领学生认识算24点的策略,并对方法进行强化学习,比如用两张牌如何凑24点,老师出“3”学生出“8”……从而得出可以用乘法口诀凑出24点,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要倾听老师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回答。在这个课中需要倾听老师的声音、多媒体的声音、同学的声音,这种教学寓教于乐,十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可以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三、用“口”探讨和陈述
“要使人信服,一句言語常常比黄金更有效。”短短一句话道出了口头表达的重要性。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不注重口头表述的指导,常常将教学语言模式直接展示给学生之后,就让学生直接把知识生搬硬套进这套语言模式中,不再重视学生的口语表达。
例如,在苏教版《和的奇偶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了一个游戏:老师和学生各报一个非0的自然数,如果两数之和是偶数,算老师赢;如果两数之和是奇数,算学生赢。学生和老师斗智斗勇,结果发现先说的人老是输,后说的人总是赢。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细致观察游戏的过程和结果,有的学生通过观察就开始表述“偶+偶=偶;偶+奇=奇;奇+奇=偶。只要保证自己是后面出数的人那就可以让自己赢。”接下来教师通过口语方法的指导,不仅让学生用举例、画图、假设这三种证明方法验证了之前的规律,也大幅度提升了学生的探讨问题和陈述结果的能力。
四、用“手”实验和创造
陶行知说过“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15个字却实实在在告诉世人,行动是前提,知识是结果,创造是产物。在动手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的操作能力,让创造变得更具有可能性。
例如,在苏教版《一笔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了一个情境:戈尼斯堡的七桥问题,让孩子动手操作如何每条路只走一遍走过7座桥。结果发现怎么走都没有办法一笔走过所有的桥,学生的操作欲望和不服输的性格开始展现,接下来,再通过一系列图形的一笔画实验,让学生自由动手操作尝试将图形一笔画出来。让学生在操作中,实现自我的价值,从而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
五、用“脑”品尝和回味
爱因斯坦曾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看似是一句傲慢的话,实际上却是告诉你用脑思考是成功的秘诀。教师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时,必须加强思维能力的指导,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使学生习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进而将具体或抽象的知识组织成框架并且内化成自我能够掌握的形式,达到课堂的学习目的。
例如,在苏教版《圆柱和圆锥整理与复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了一个过渡过程:在整理过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各项公式后,引发思考立体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用圆柱、正方体、长方体、圆锥、球以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分类。思考后有两种分类:一种是因为“体积=底面积×高”将圆柱、正方体、长方体归为一类;另一种是因为通过平面图形旋转成型可以将圆柱、圆锥、球归为一类。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一个圆柱“加工”成数学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能力,学生构建出圆柱形的“游泳池涂漆问题”、“游泳池注水”、“柱子涂漆”、“圆柱延直径对半分后的面积”等等,让孩子一边建构问题,一边解决问题。最后搬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思考表面积和体积分别可以怎么求,特别是一个空心圆柱的表面积,又迸发出孩子不断探索的欲望,整堂课老师连贯的思维引导和学生活跃的思考抢答,无不在彰显着用“脑”的魅力。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离不开眼、耳、口、手、脑这5大器官的互相协调和配合。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该立足于调动学生原有的身体机能,然后再利用充沛的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结合科学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习得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倾听状态,调动学生的逻辑思维。最后再全面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收获丰硕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勇.基于科技创新的小学数学教学形式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9(S2):20-21.
[2]罗显萍.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相关思考[J].考试周刊,2019(A5):85-86.
作者简介:田丹丹,1992.08,女,本科,汉族,籍贯:江苏南通,单位:如皋市安定小学,现在职称: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个性化作业布置。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安定小学
【关键词】四感官一脑;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在儿童的发育过程中,小学阶段是一个关键期,是身体快速发展的时期。而在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中其中的四感官一脑显得尤为重要,充分调动儿童的眼、耳、口、手、脑,使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索者、思考者,全面推进数学素质教育。
一、用“眼”观察和探究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书本是智慧的明灯。”在实际课堂过程中教师常常会不考虑学生的听课情况,试图直接开展教学活动,这是非常不现实的,不仅无法达到课堂的教学目的,还可能给学生带来被课堂忽视后的压力,尤其是小学生,其自我感受的意识增强,脱离学生的关注教学通常会形成拔苗助长的弊端,甚至引发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科目产生抵触情绪。用“眼”的科学形式实施数学课堂的观察和探究任务。
例如,在苏教版教材《一一间隔》一课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着重带领学生观察课本中图片的规律,兔子和蘑菇、手帕和夹子、围栏和树桩、大树和绳子等一一间隔的含义,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在用眼睛观察探究的同时,也有效锻炼了学生有意注意。
二、用“耳”了解和尊重
“倾听,是教育的一种言说,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有时,倾听本身就是处理教育事件的艺术和智慧”虽然小学生的倾听能力还处于发展时期,但是小学生通常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容易被新鲜有趣的事物所吸引,这一独特的心理特征也为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带来全新的策略实施灵感。
例如,在苏教版教材中《算24点》,教师在这一课的教学中,首先应该带领学生认识算24点的策略,并对方法进行强化学习,比如用两张牌如何凑24点,老师出“3”学生出“8”……从而得出可以用乘法口诀凑出24点,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要倾听老师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回答。在这个课中需要倾听老师的声音、多媒体的声音、同学的声音,这种教学寓教于乐,十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可以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三、用“口”探讨和陈述
“要使人信服,一句言語常常比黄金更有效。”短短一句话道出了口头表达的重要性。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不注重口头表述的指导,常常将教学语言模式直接展示给学生之后,就让学生直接把知识生搬硬套进这套语言模式中,不再重视学生的口语表达。
例如,在苏教版《和的奇偶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了一个游戏:老师和学生各报一个非0的自然数,如果两数之和是偶数,算老师赢;如果两数之和是奇数,算学生赢。学生和老师斗智斗勇,结果发现先说的人老是输,后说的人总是赢。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细致观察游戏的过程和结果,有的学生通过观察就开始表述“偶+偶=偶;偶+奇=奇;奇+奇=偶。只要保证自己是后面出数的人那就可以让自己赢。”接下来教师通过口语方法的指导,不仅让学生用举例、画图、假设这三种证明方法验证了之前的规律,也大幅度提升了学生的探讨问题和陈述结果的能力。
四、用“手”实验和创造
陶行知说过“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15个字却实实在在告诉世人,行动是前提,知识是结果,创造是产物。在动手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的操作能力,让创造变得更具有可能性。
例如,在苏教版《一笔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了一个情境:戈尼斯堡的七桥问题,让孩子动手操作如何每条路只走一遍走过7座桥。结果发现怎么走都没有办法一笔走过所有的桥,学生的操作欲望和不服输的性格开始展现,接下来,再通过一系列图形的一笔画实验,让学生自由动手操作尝试将图形一笔画出来。让学生在操作中,实现自我的价值,从而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
五、用“脑”品尝和回味
爱因斯坦曾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看似是一句傲慢的话,实际上却是告诉你用脑思考是成功的秘诀。教师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时,必须加强思维能力的指导,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使学生习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进而将具体或抽象的知识组织成框架并且内化成自我能够掌握的形式,达到课堂的学习目的。
例如,在苏教版《圆柱和圆锥整理与复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了一个过渡过程:在整理过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各项公式后,引发思考立体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用圆柱、正方体、长方体、圆锥、球以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分类。思考后有两种分类:一种是因为“体积=底面积×高”将圆柱、正方体、长方体归为一类;另一种是因为通过平面图形旋转成型可以将圆柱、圆锥、球归为一类。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一个圆柱“加工”成数学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能力,学生构建出圆柱形的“游泳池涂漆问题”、“游泳池注水”、“柱子涂漆”、“圆柱延直径对半分后的面积”等等,让孩子一边建构问题,一边解决问题。最后搬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思考表面积和体积分别可以怎么求,特别是一个空心圆柱的表面积,又迸发出孩子不断探索的欲望,整堂课老师连贯的思维引导和学生活跃的思考抢答,无不在彰显着用“脑”的魅力。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离不开眼、耳、口、手、脑这5大器官的互相协调和配合。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该立足于调动学生原有的身体机能,然后再利用充沛的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结合科学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习得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倾听状态,调动学生的逻辑思维。最后再全面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收获丰硕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勇.基于科技创新的小学数学教学形式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9(S2):20-21.
[2]罗显萍.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相关思考[J].考试周刊,2019(A5):85-86.
作者简介:田丹丹,1992.08,女,本科,汉族,籍贯:江苏南通,单位:如皋市安定小学,现在职称: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个性化作业布置。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安定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