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初中学生厌学思想品德课的主要表现是没有兴趣,讨厌学习。这样的情况,如何改善厌学的情绪,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想让学生有兴趣学习思想品德,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收到了一定效果。下面談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激发学习热情
高尔基说:“伟大的力量来自于伟大的目的。”正确而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形成和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明确地认识到自己当前的学习与将来参加工作有着紧密联系,才确立远大的学习动机产生强烈而持久的学习热情。我所任的班级,大部分学生都是后进生,常听到有学生说:“学习思想品德,是国家干部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系。”“反正我的成绩差,学不学都是一样的。今后,只要能赚大钱,过上美好的生活就行了。”面对种种情况,我启发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炎黄子孙,将来是肩负着民族振兴的重任,把自己现实的学习目标同远大理想联系起来。不管成绩如何,都要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负责任的公民,才会理性地追求和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国家的关系,才会过着有意义的、美好的生活,将来才能造福于人类。从而让学生明确学习思想品德对于培养良好品德,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思想品德的每一课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强。因此,教学过程中,可随机学习目的教育,随时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例如,讲授九年级《民族精神发扬光大》一节时,结合电视《抗日战争片》的情景,相机进行学习目的和爱国教育。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一定收获。
二、理解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激发求知欲望
求知欲是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学习兴趣的集中反映。在教学活动中,要阐明知识的意义与价值,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之一。
基于这种认识,我在教学中,把课本上的理论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到学习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达到理解知识意义和价值,意识到学有所用,激发求知欲望。例如:在教《竞争与合作》这一节,给学生设计了一项活动,让学生分四大组,俩人表演“背对背顶一个汽球”来回走一趟,每组走完为胜。活动结束后,结果是第三组为胜。紧接着引导学生《如何在竞争中成为胜者》为题讨论,有的同学认为竞争有压力,但有压力不怕,只要有信心;有的认为竞争有压力,但需要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有的认为,想成为胜者重要是团结……最后,大家明白日常生活中各方面的竞争离不开团结合作。如此贴近学生的课,让学生明确学习《竞争与合作》的意义,了解知识的价值,产生强烈学好思想品德课的愿望。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求兴趣
创设问题情景的目的是探求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想品德课内容有不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想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就充分利用有关材料,从本校的实际进行教学。注重营造情境,采取使用实物、多媒体等方式创设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激发兴趣。如在讲授《如何加强自我保护》时,我就学生常遇到的一些伤害事故,结合一些实际例子问了一系列的“怎么办”,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应对方法。如为了教学生,怎样拔打就110报警电话,就带了一部电话机到课堂上让学生模拟。这样,在情境中激发学生探求兴趣。这样一节带有一定生动性的课,既吸引学生,又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活跃了课堂。
四、精心设计,吸引学生,强化学生学习愿望
思想品德课不应是灰色理论的翻版,应当有一定的生动性,吸引学生,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保持一种兴奋感。基于此,我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善于设置和捕捉各种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运用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同有关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如在教九年级《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时,我利用《喜羊羊与灰大狼》这人人喜欢的动画片,启示学生:这动画片融入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她的创新性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学生踊跃回答。如此教法,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学习欲望起着重要作用。
五、充分利用活动课,体味成功感,促使学生努力学习
《课程标准》规定,“初中思想品德课至少有20%的时间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根据实际情况,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活动课,采取写调查报告、搞小展览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例如,在教《我和父母》一节时,设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活动,让学生朗读《歌颂父母》的诗歌,或讲《孩子孝敬父母》的故事等。活动中,学生们踊跃参加,并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学生体味到成功的滋味,激发他们良好竞争意识,进而促使努力学习。
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有利于改善厌学的情绪,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学中,改善学生厌学情绪,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必不可少的。
一、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激发学习热情
高尔基说:“伟大的力量来自于伟大的目的。”正确而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形成和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明确地认识到自己当前的学习与将来参加工作有着紧密联系,才确立远大的学习动机产生强烈而持久的学习热情。我所任的班级,大部分学生都是后进生,常听到有学生说:“学习思想品德,是国家干部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系。”“反正我的成绩差,学不学都是一样的。今后,只要能赚大钱,过上美好的生活就行了。”面对种种情况,我启发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炎黄子孙,将来是肩负着民族振兴的重任,把自己现实的学习目标同远大理想联系起来。不管成绩如何,都要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负责任的公民,才会理性地追求和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国家的关系,才会过着有意义的、美好的生活,将来才能造福于人类。从而让学生明确学习思想品德对于培养良好品德,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思想品德的每一课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强。因此,教学过程中,可随机学习目的教育,随时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例如,讲授九年级《民族精神发扬光大》一节时,结合电视《抗日战争片》的情景,相机进行学习目的和爱国教育。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一定收获。
二、理解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激发求知欲望
求知欲是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学习兴趣的集中反映。在教学活动中,要阐明知识的意义与价值,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之一。
基于这种认识,我在教学中,把课本上的理论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到学习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达到理解知识意义和价值,意识到学有所用,激发求知欲望。例如:在教《竞争与合作》这一节,给学生设计了一项活动,让学生分四大组,俩人表演“背对背顶一个汽球”来回走一趟,每组走完为胜。活动结束后,结果是第三组为胜。紧接着引导学生《如何在竞争中成为胜者》为题讨论,有的同学认为竞争有压力,但有压力不怕,只要有信心;有的认为竞争有压力,但需要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有的认为,想成为胜者重要是团结……最后,大家明白日常生活中各方面的竞争离不开团结合作。如此贴近学生的课,让学生明确学习《竞争与合作》的意义,了解知识的价值,产生强烈学好思想品德课的愿望。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求兴趣
创设问题情景的目的是探求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想品德课内容有不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想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就充分利用有关材料,从本校的实际进行教学。注重营造情境,采取使用实物、多媒体等方式创设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激发兴趣。如在讲授《如何加强自我保护》时,我就学生常遇到的一些伤害事故,结合一些实际例子问了一系列的“怎么办”,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应对方法。如为了教学生,怎样拔打就110报警电话,就带了一部电话机到课堂上让学生模拟。这样,在情境中激发学生探求兴趣。这样一节带有一定生动性的课,既吸引学生,又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活跃了课堂。
四、精心设计,吸引学生,强化学生学习愿望
思想品德课不应是灰色理论的翻版,应当有一定的生动性,吸引学生,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保持一种兴奋感。基于此,我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善于设置和捕捉各种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运用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同有关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如在教九年级《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时,我利用《喜羊羊与灰大狼》这人人喜欢的动画片,启示学生:这动画片融入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她的创新性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学生踊跃回答。如此教法,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学习欲望起着重要作用。
五、充分利用活动课,体味成功感,促使学生努力学习
《课程标准》规定,“初中思想品德课至少有20%的时间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根据实际情况,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活动课,采取写调查报告、搞小展览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例如,在教《我和父母》一节时,设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活动,让学生朗读《歌颂父母》的诗歌,或讲《孩子孝敬父母》的故事等。活动中,学生们踊跃参加,并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学生体味到成功的滋味,激发他们良好竞争意识,进而促使努力学习。
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有利于改善厌学的情绪,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学中,改善学生厌学情绪,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