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念是不怀疑总路线的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ml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庐山,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雄奇秀拔,云雾缭绕,集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秀丽刚柔相济。庐山也是一座举世闻名、享誉海内外的政治名山。中共中央曾于1959年在此召开工作会议,错误地估计了形势。错误地批判了彭德怀、张闻天、黄克诚,给中共党史以深深的遗憾。
  1959年6月底,李先念上庐山前,曾专程到苏州看望陈云同志,交谈对当时政治经济形势和工农业生产状况的看法,征求陈云对财贸工作进行调整的意见。陈云针对煤炭生产只顾采煤、不顾掘进的状况说:“只采不掘,就会天下大乱。”陈云的话深深触动了李先念。
  7月4日,庐山会议召开。在会议前期。周恩来多次召集国务院各部委负责人开会,讨论形势和任务,重新调整部署当年的经济工作。他指出,由于“大跃进”冲击了财政、信贷、物资等方面的平衡,号召大家不要隐讳问题,也不要埋怨和推诿,要采取积极态度和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李先念非常拥护周恩来的主张。他在发言中指出,要总结“大跃进”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对那些不应该上的项目要舍得下马。要把提高劳动生产率与降低成本叫得响一些,要造成一种气氛,要实事求是,全面算账,消除虚假现象。这一时期,李先念与周恩来等正为消除“大跃进”带来的后患竭心尽力,后来发生的事情是他们始料不及的。
  7月10日、12日,毛泽东找周恩来、李先念谈话。毛泽东说:先念提出了一个突出而尖锐的问题,就是1959年上半年出现了财政赤字。究竟怎样看待这些问题,周恩来提出:“第一是算账。这里说算账,不仅是政府财政部门的账,是整个国家的总账。就是说,我们做工作,总要心中有数,要把账算清楚。这不是消极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是积极的态度。”
  12日,在财政组座谈会上,李先念从赤字财政方面强调还是要算账。指出:算账不是逼债,是从中学习,看哪些事情可以办,哪些事情可以不办,哪些事情办错了,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就好了。17日,李先念还就就目前粮食问题致信毛泽东,提出“自留地免征公粮”。会议按计划有序进行。
  张闻天是我党长征时期的领导人之一,在同志们心中有崇高的地位,都非常尊敬他。在庐山,李先念与张闻天的住处相距很近,经常见面,碰在一起,交换对形势的看法。张闻天为了研究经济情况和准备会上的发言,几次找李先念要关于国民经济的一些数据,李先念也毫无保留地提供给他。今天看来,这太平常,也太正常,纯属同志间的交往,可是在当时,谁也没想到后来在错误批判张闻天时,李先念就因此而受到牵连,说他为张闻天提供向党进攻的“炮弹”,成了一条重要“错误”。
  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信,李先念不知道。但李先念看过彭德怀的信后,彭总征求他意见时,他明确表示赞同。并在7月20日的小组会议上,对一些重大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于农村食堂问题。李先念说:办食堂要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不能强迫都去吃食堂。如果要办,也要分别不同情况,是办长年的、季节的、临时的,或是一部分人参加的食堂,要考虑。他还说:办食堂的好处虽然可以节约劳力,但有3个问题要考虑:一是是否多吃和浪费粮食?360斤口粮肯定不够,在自家吃可以糠菜半年粮;二是燃料问题,北方用煤要增加,今年预计要销售八九千万吨:三是副食商品率是否会下降?因为办食堂,将影响农民种菜、养猪及其它副食品生产的积极性。
  关于人民公社问题。李先念认为步子走得过快,对农民的觉悟和干部的水平估计过高,脱离实际。
  关于综合平衡问题。李先念认为:发展国民经济,不能离开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原则,认为这是“大跃进”中的主要经验。提出要注意3个方面的平衡。即:部门内部的平衡、左邻右舍的平衡、物资和综合财政,以及劳动力的平衡。
  关于大炼钢铁问题。李先念说:小高炉需要整顿,否则不能坚持。去年搞小高炉,国家补了40亿元。有些同志认为40亿搞1000万吨炼铁的能力,比武钢用15亿元搞300万吨没有多大不合算,我看不一定,这账要细算,这种状况要研究。
  李先念讲的这些问题,在当时都是具体而实际的,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这也是非常敏感的问题,在当时它涉及到对“大跃进”的评价。
  21日,周恩来在国务院召开的部长汇报会上指出:说从财政问题看,在去年大跃进的基础上,今年继续跃进,出现了相当紧张的情况,我想也是由于我们主观上的工作没有做好,我们综合平衡未做好,首先是综合机关的工作,特别是计划部门的工作没有安排好。现在必须落实指标。落实指标不是泄气,就是到底能跃进多大,这个问题要回答,并不是对跃进怀疑。今年跃进的比例,就是核实以后仍会不超过或者接近超过建设的指标,这还是一个大跃进。
  同日,毛泽东把彭德怀给他的信在会上印发以后,庐山会议顿时风云突变,由纠“左”转向“反右倾”,所谓的反对彭德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斗争开始了,李先念又懵了,陷入了极大的痛苦和压力中。
  随后几天。李先念不但要检讨自己思想右倾的“错误”,还要交待同彭德怀、张闻天、黄克诚之间的往来和谈话内容。尽管他过去没有和彭德怀在一起工作过,没有被划入“彭德怀集团”,没有被戴上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帽子。但是他在发言中提出“小高炉”不合算,是否认大炼钢铁。这一点被有些人抓住不放。最后还是周恩来帮他解的围。
  7月23日,李先念与其他副总理去周恩来处。周恩来指出:说目前的情况有些紧张,要想办法解决得更好。为什么出现这个情况,这是大跃进中的紧张、胜利中的困难,出现这些困难的原因,主客观都有,指标太高,超过了实际可能,综合平衡没有做好。现在落实,一种是泄气的落实,另一种是实事求是,不要混在一起。不要说数字稍微降低一点就是泄气,落实也是有波浪形的,落实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利用系数,最后数量上去。落实是个积极的口号,是落到实事求是。要鼓气,但要把虚气去掉,鼓气必须跟落实同时并进。干劲必须落实,才是脚踏实地的干劲。现在钢材、铁、煤、运输、木材、化肥、粮食、基建、机械、财政金融、外贸都存在问题。不平衡的问题非常严重,我们大家都有责任。现在要当机立断,下决心抓综合平衡,准备明年把农业搞上去。
  7月24日,周恩来对刚从北京到庐山的有关部门负责人打招呼说,大炼钢铁补贴几十亿划不划得来?是李先念提出来的,但是先念是不怀疑总路线的。
其他文献
1961年春,正值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达到顶峰,全国陷于饥荒的艰难时刻,国家主席刘少奇布衣还乡,回到生养自己的老家——湖南宁乡。  在乡亲们面前,刘少奇说:“我将近40年没有回家了,早就想回来看看。这次回来,看到乡亲们的生活还这么艰苦。深感工作没做好,对不起大家了!”  在场的乡亲们几乎全惊呆了。怔怔听着。刘少奇接着说:  “……工作搞成这个样子,中央有责任,我也有责任,我要向你们承认错误……”
期刊
1938年11月,刘少奇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具体领导所有长江以北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受毛泽东的指示,在延安刘少奇与即将南下的李先念作了一次深刻的谈话。告诫李先念:“第一是抓武装,第二是抓武装,第三还抓武装。”  “皖南事变”后,刘少奇任新四军政治委员和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李先念任豫鄂边区党委书记、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在刘少奇直接领导下,坚持武汉外围的抗日游击战争。刘少奇撰
期刊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在清明这个追思怀远的节气里,我们总会想起另一个世界中已经走远的亲人,想起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民族的安宁所付出鲜血和生命的先烈。新中国诞辰60周年的清明,在革命老区,中国第一将军县的红安,发生和正在发生着许多与往年不一般的故事。    70多年的心愿终于得到了结    初春4月,阳光和煦,座落在湖北省红安县城的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内人流如织,在深沉低徊的
期刊
1939年1月。奉中共中央和中原局的命令,肩负毛泽东的嘱托,李先念率领一支由160余人组成的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自河南确山竹沟镇南下,向武汉外围挺进。  中央军委及毛泽东对李先念的南下非常关心。要求李先念及所率部队应由铁路两侧到国民党不去之区域发展。在发展中目标尽量缩小,并多组织过渡形式武装,多求质的巩固。  2月12日,毛泽东电示:“我军每到一处,均须发布告或宣言”,“广泛宣传,以打击反共顽固
期刊
1946年6月26日,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战役。在湖北大悟宣化店打响了第一枪,拉开解放战争的帷幕,擂响了蒋家王朝灭亡的丧钟。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了出川“下山摘桃子”,挑起全国内战,大耍反革命“两手”,一方面连发3封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向全国人民做出和平姿态;一方面在美帝国主义的操纵下,调集了30万美式装备的兵力,加紧包围和蚕食中原解放区,企图首先消灭中原解放军,打通人华东、华北、东北
期刊
1958年进行的反“反冒进”,是围绕对1956年经济工作的估计和1957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制定发生在中共中央高层的一场重要争论。这场争论的实质是,毛泽东、周恩来以及李先念等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在经济建设速度问题上两种指导方针的分歧。  1953年开始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使新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1955年,人们在正常健康地发展着的国民经济形势面前
期刊
抗战爆发后,周恩来先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长江局副书记、中共中央代表团负责人,领导除西北以外国民党统治区的党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消除王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影响,在武汉外围积极部署抗日游击战争,为李先念的南下和后来新四军第五师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李先念称“他这一时期的工作是正确的”。  解放战争时期,周恩来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46年5月,周恩来亲赴宣化店。
期刊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进入了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决战时期。蒋介石蓄谋发动新的内战,八路军、新四军中原军区成为他在华中发动内战的主要障碍。  1946年1月,国共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率部撤离桐柏山区,在湖北大悟县宣化店为中心的地区聚集。至5月,国共之间实际已形成了表面谈判实际准备大打的局面。国民党要谈,是为了拖延时间,要美国人帮他把主力部队尽可能多地由西南运到东北、华北:我们要谈是
期刊
翻开鄂豫边区创立和发展史册,就闪耀着周恩来的光辉业绩。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对武汉外围的抗战部署极为重视。决定由周恩来、博古、项英、董必武组成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南中国党的工作;由周恩来、王明、博古、叶剑英组成中共中央代表团,负责与国民党谈判。周恩来等与蒋介石就成立国共两党关系委员会、决定共同纲领、扩大国民参议会为民意机关等问题达成了初步协议。1938年初,周恩来担任
期刊
万里长江哺育了中华民族千万子孙,长江水患也困扰了中国千百年。  1953年2月,“长江”舰甲板上。毛泽东指着滔滔东去的江水对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说:“长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第一大河,它脾气好坏,对国家和全体人民利益关系极大。你们可千万不能马虎啊!”  1954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中下游受灾人口1888万人,受灾农田4755万亩,3.3万人死于这场灾难。毛泽东流泪了,他在菊香书屋的小院里遥望南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