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我们的教学更有底气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zhez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老师都知道朱熹的《春日》这首诗吧!它选在三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尤其是后两句已经成为了千古名句。
  作为一名长期任教中段语文的笔者,我教这首古诗时感觉是轻描淡写的,一来孩子们早就背的滚瓜烂熟了,二来字面的意思也比较容易理解。往往是一节课就把它搞定。
  前段时间,我在《中国教育报》上读到了同行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朱熹【春日】何处寻芳》,细细读了几遍,颇令人深思。
  诗作中的“泗水”在课文中的注释是“河流名,在山东省中部……”,可大家知道,朱熹是南宋人。懂点文史知识的老师都明白“靖康之耻”吧!我们宋朝的两位皇帝被金人掠去,大片河山也落入金人的囊中,现在的山东省在当时的所在地尚属金人管辖,朱熹怎么能到金人治下的“异国”去“寻芳”呢?倘若真的前往,那将是一个牵动宋金两家的外事问题了,但这在宋金交往史上是根本没有的事情。
  接着,作者又从许多名家著作中考证,此“泗水”并非是山东之泗水,而是位于他祖籍的江西省婺源县,只是没有山东的“泗水”出名而已。最初的注释者,可能就在没有细究的情况下,把诗中的“泗水”误做源于山东的“泗水”,就这样一直错了下来。这里我要为这位作者叫好,这是一位非常有责任感的老师,能关注教学方面的细节,再加上文史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于是就发现了问题。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篇课文都会有注释,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有些注释就包含了和课文内容有关的文史知识。
  读到这里,我汗颜了。老实说,我备课时很少去看课文注释,更不会去细细品味研究。自己也算是个文史爱好者,床头也不时的放几本历史书籍。入睡前总要翻他个几页,对于南宋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我应该是比较熟悉的。我为什么没有发现这个失误呢?看来光懂历史还不够,还得学以致用。平时要做一个教学上的有心人,像那位老师一样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接下来作者还谈到了这首诗的体裁,一般人认为,朱熹的《春日》是游春踏青之作。这是合乎实情的,但也有评论家提出这是一首“说理诗”,“万紫千红”比喻在学业上不断求索而最后取得成功之意。说他一生中写了大量的说理诗,这首当然属于说理诗。
  我认为这是一首山水诗,纯属山水画卷。他用生花妙笔,绘出了很美的江南春景图:风和日丽,江水漾漾,草木竟长,百花齐放,踏青的游人,徜徉在泗水之滨,而“万紫千红”四字,高度概括了“春日”的光景。直到现在,历久而不衰。
  由此,我又想到了李商隐的诗,他的诗后人争议也比较多,记得本科自考时我把他当作一个重要诗人去解读,他有名的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经典啊!那种意境,那种所传达的意蕴让人感慨不已。比如:《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含义非常的丰富。又比如:《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和人的情绪非常的契合。有人说他的诗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你能说他表达的仅仅是爱情的主题吗?如果知道他身世的话,你一定会深刻体会到这些诗句丰富的多层次的含义。
  有点扯开去了。最后我想谈一些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史知识和文学修养,教师除了对教材中的知识熟知外,还要更广泛的学习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知识。如:文学作品的题材,体裁,中外文学史,文学名著及著名作家等都要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惑,引导他们思考。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逐步养成良好的文学作品阅读习惯。试想如果老师都不喜欢阅读,你怎么奢望学生去好好地读书呢?只要安排好个人的时间,经常到书店图书馆逛逛,购买一些好的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藏书架;还要多关心文学作品的信息: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符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有道是“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比任何说教来得有效。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长期的接触,潜移默化从教师身上受到影响,而这种影响效果是强烈而持久的,可伴随一个人的一生。我到现在还念念不忘小学时的语文老师——李亚根老师,在她的影响下我喜欢上了阅读,最终成为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让我们努力成为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老师吧!
其他文献
一、发现“不一样的”,反复琢磨和品味  所谓“不一样”就是那些表达很新鲜的、用词很特别的、一下子看不懂的、让自己心里一动的……我们在阅读时,尤其是第一遍读课文时感觉是最敏锐的,要边读边将自己觉得有些“不一样”的语句标画出来,这些语句就是需要琢磨和反复品味的。  比如在读《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时,有一句话就特别“不一样”:“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这汹涌着
期刊
在世界文明的发展史上,华夏文明是唯一没有断代的、岁月久远的人类文明。在推动历史巨轮缓缓转动的过程中,汉字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据《淮南子·本经训》中载:“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后人解释为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天降谷雨,世间各个角落皆落满谷物,让游荡的孤魂野鬼无处栖身,夜里号哭不止。另一种认为,仓颉造字,让蒙昧启智,兵戈之象骤生,世间再无宁日,为此,百鬼夜哭。但就仓颉造字的重要性来说,
期刊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的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
期刊
幼儿园教育管理的发展,必须突出亮点,加强弱项建设。那么,幼儿园在全面推进课程游戏化改革、全园总动员、大力推进课程游戏化方面,应该如何突出亮点,加强弱项建设呢?  一、呈现亮点,推动发展  (一)以点带面,促进活动室与专用室相融合。  1.空间设置:桌椅调整,打破排排坐的格局。尽可能地根据幼儿需要扩大空间,不刻意区分集体活动区,尽可能与区域相融。  2.专用活动室的调整:以点带面,以大六班和大七班为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要“轻负担,高质量”。那么如何减轻学生心理和课业负担,还必须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激发兴趣是打开这把锁的“金钥匙”。兴趣是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发展,是学生成功的内在起点和学生个性完善发展的组成部分。兴趣能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能唤起学生的自觉性。要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要把课上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因为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学习内在动
期刊
作为教育者,我们每天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习上,班级管理上,与家长的沟通上,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一贯的做法是追根求源,找出问题所在,花了大把精力,收效甚微,而近几年渐渐热起“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技术”就像一道亮光,给我们照亮了另一条解决之道。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技术”是指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疗技术,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由Steve de Shazer和妻子Inn Berg K
期刊
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且把它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使他们在熟练地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能接受地方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以及人文教育。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实用语文的指导,使他们在热爱家乡文化、热爱
期刊
一、与时俱进 文影相间  《雷雨》是一篇经典戏(话)剧,在讲解这篇课文时,就它的授课方式我做了一定的思考。以前戏剧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让他们在“角色化”过程中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领会作品内涵,品味作品的语言魅力。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进和发展,出现了有关戏剧作品的影视剧课件,这样在课堂教学中较之“土著语言”的表演,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
期刊
“错综”是汉语中的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它是一种为了避免语句的单调重复、呆板无味而有意把词面相同、句式整齐的语言形式变换为词面别异、句式参差的语言形式,使词语富于变化,句型整散相间,从面提高表达效果的修辞方法。如著名作家赵树理先生《李有才板话》中的一段:  张得贵,真好汉,  跟著恒元舌头转?  恒元说个“长”,  得贵说“不短”;  恒元说个“方”,  得贵书“不圆”;  恒元说“沙锅能捣蒜”, 
期刊
诵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诵读,应该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探究和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就是要读,文章不要光用眼睛看,还要用口读,好文章还要多读,读到能够背诵,吟味出文章的旨趣。  诵读是口眼心手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现在的语文教学,在内容和教法上的研究比以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读的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语文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