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方法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ngjie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特别是我校大力倡导的问题教学法,更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充分发展。那么,在数学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学生能否主动积极地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在教学中,可以在转折处设问,在关键处设问,在易混点设问,创设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情境,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垂直平分线一节内容时,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已经知道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那么,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否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呢?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进入下面的教学环节,学生就会主动地去学习。这就无形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学能力也就随之提高。
  数学来源于现实,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要广泛应用于现实。数学是由现实生活抽象出来的知识,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学会展示数学的美在因素,如形式美、对称美、概括美、辩证美等,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我们还应该对学生进行适时地表扬、鼓励,对他们的成绩给以肯定,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较好手段。
  二、启发学生,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在课堂上,教师要针对所提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地开发。像八年级勾股定理一章中有这样的问题:“你能发现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什么性质吗?”“其它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有这样的性质?”等都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自己感知和理解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能说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如学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节时,在学习了勾股定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满足“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个关系,反过来,如果三角形的三边满足“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的关系,那么,这个三角形是否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呢?通过启发、引导、思考,以及学生的计算,充分说明这是正确的。还有,在学习圆周角这一节时,就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弦或等弦所对的圆周角是否一定相等呢?这样,学生在探索这些规律时,就能够比较透彻地理解这个定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做题。这就达到了比较理想的目的——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培养学生的“善问”的习惯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的许多发明创造源于“疑问”,而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要多利用这种特性教给他们提问题的方法,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引导、鼓励学生,逐步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习惯。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一章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先任意画出一个三角形,再画一个三角形,要使这个三角形和第一个三角形全等,至少需要满足六个条件中的几个?并说明都有哪几种情况?在这一章中还有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除了直角相等的条件,还要满足那几个条件,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就全等了?又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判定时,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其中一条边的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这就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同一个问题,进而培养他们善问、乐问、多问的好习惯。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出经过思考得出的不同意见。浅显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回答,使学生既能质疑,又能解疑,以树立信心;有难度的问题学生讨论解决,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从生疑到释疑,并能自己解决;有争议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在课堂上,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争辩过程中可以陈述矛盾,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真正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去探索规律,并发现规律,学会学习,并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先让学生自制一些教具,像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可以利用它们的定义制作,也可以利用它们的判定方法来制作。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可以用折叠的方法,先让学生通过动手折叠,使学生能够从图中比较直观地得出等腰三角形的一些性质。再如,在学习圆这一章中的垂径定理时,我们就可以先让学生动手折叠出一条直径,让学生观察自己折叠的图形中都有哪些相等的量,最后自己总结垂径定理的内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加深印象,便于学生能够根据题型灵活运用,从而达到事半而功倍的功效。
  强调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是由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决定的,是由数学教学发展的要求决定的。我们要让数学课成为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课堂。
  五、督促检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培养。教师要经常布置自学内容,检查自学效果,特别注意学生自学中的错误,要及时给以纠正,并且注意自己的方法和语气。在督促检查中加以正确的引导,才能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习惯是由于重复或多练习的行为而固定下来的,因此,学生自学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这就需要对学生从小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综上所述,要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在教学中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地位,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教师运用各种策略充分地把它发掘出来,再通过教师的组织、点拨,使这种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发出要学习的呼声,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达到学生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这样,我们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数学课堂是生动而丰富的,然而,课堂中有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事先没有预料的“意外事故”。如学生的回答或发问出乎教师的意料,学生的行为令教师尴尬等。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善待这些“节外生枝”,不容意外在眼前溜走。让这些意外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成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让课堂涌动生命之花。  一、捕捉“不期而遇”的资源,课堂因“意外”而精彩  课堂变化万千,课堂上随时都可能发生事先没有预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课堂提问实际上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由已知到未知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它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即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设计问题  设计问题是课堂提问的起始环节。设问是保证教师提问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提问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问题质量低劣,不但不能起积极作用,反而会影响教学的
教学是为了使学生开动脑筋、掌握知识,但教师面对几十个性格各异的学生,英语学习又缺少必要的语言环境,英语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师如何用精巧的提问拓展学生学习的思路,让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这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教师要注意在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抓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心理特征,以提问来促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积极参与课堂语言实践,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联想记忆,形成独特的思维,随之
一、转变初中英语教师的角色,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就要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实践活动中研究和探索出各种有效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必须要转变英语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以学习者为中心,就是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即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动地
初中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关键年龄期,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新课改的“绊脚石”。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陈旧式。陈旧式指的是有些英语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上课时仍以教师讲授为主,仍是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师生间互动少,教师很少顾及学生的学习情感,学生由于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低,学习效率差。  2.厌学式。厌学式指的是
古诗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教材选编的古诗词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极强的艺术魅力。对于古诗词的鉴赏教学,我认为应当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即将古诗词的鉴赏方法浓缩为固定公式让学生快速精准地对其进行赏析,从而更充分有效地体会古诗词的美学、人文价值,提高学生阅读、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一、五步法之意象鉴赏  古诗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作者往往不是直接流露情感,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
初中数学课本中的例题具有示范性、典型性和探究性,是课本的精髓。浏览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数学试卷,很多试题来源于课本,“题在书外,根在书内”。因此,在中考复习中若能充分发挥课本中例题的潜在功能,适当加以拓展延伸,可以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现以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课本上的一道例题为例,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原题(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如图1,PA、PB是⊙O的两条切线,切
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情感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却忽视了情感渗透,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培养。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有效的情感教育方法,创设富有情感体验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氛围中,知识、能力与智力均得到同步提升。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方法提高情感教育的实效呢?  
初中语文课本中已经收入了部分历史题材的文章,这些文章往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精髓,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在实际教学中,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如何让他们较好地读懂文章,从文章中吸收精华,则是教师们要考虑的问题。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初中课本中收录的历史题材的文章多为有趣的故事,故事情节也并不复杂,然而故事中都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如何在教学中将这些要义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们能够对我们自己
数学中的化归思想的核心就是转化,把原来的问题进行转化,将难题变成我们所熟悉的问题来解决。那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根本上让学生了解化归思想的本质和运用方法,让学生明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运用化归思想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独立地运用这一思想。  一、化归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我们不难发现,高中的数学学习,已经不仅仅是单一知识的体现,而是很多知识的综合。但是因为学生繁重的学习压力,很多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