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亲历性”落实“主体性”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vide2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在探索学习中实现过程性目标,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充分发展。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亲历性”、教学的“主体性”,关注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的过程。
  关键词 数学学习 亲历性 主体性 案例分析
  
  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有指导的再创造的过程。小学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虽然学生要学的数学知识是前人已经发现的,但对学生来说,仍是全新的、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来形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接受,而必须以再创造的方式进行;教师不能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经历这个再创造的过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感受、体验、探索,让学生在探索学习中实现过程性目标,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充分发展。”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我认为数学教学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的“亲历性”、教学的“主体性”,关注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的过程。
  片段一
  师:“谁来汇报一下‘观察’是什么意思?”生:“观察’是仔细查看的意思。”师;“那通过你的了解,你认为观察物体有哪些方法呢?”生:“可以用眼睛看看物体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可以用鼻子闻闻物体是什么气味。”“可以用嘴巴尝尝是什么味道,也可以用耳朵听听会发出什么声音。”
  课件播放“盲人摸象”的故事,并提问:故事里“盲人叔叔”是怎么知道大象的样子的?
  生:“他们是用手摸的。”师:“为什么他们说的都不一样呢?”生:“因为他们都只摸了大象的一个部位。”
  (设计意图:首先安排学生回家查询“观察”的含义,使学生明白其实质。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将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入,紧扣学习内容,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又能让学生通过形象的画面初步体会全面观察物体的必要性,进而十分自然的引入新课。)
  片段二
  学生进行观察活动。四人一个小组,小组长把玩具放到桌子中间。
  师:“请同学们坐在位置上仔细观察玩具,说说你在玩具的哪个面,看到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指名小组汇报)?如果想全面观察物体,你有什么办法吗?”生:“可以把物体转一转。”师:“有些物体不好转怎么办?比如说楼房。”生:“我们可以自己转一转。”师:“那好,咱们换一下位置来观察,好吗?请按顺时针方向移一个位置,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你现在在玩具的哪个面,看到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四次换位进行观察,每观察一次小组之间都要互相说一说。
  师:“你每次看到的形状一样吗?为什么?”生:“不一样,因为观察的位置不一样。”师小结:“位置不同,所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作为数学教师,更应该把数学还原为学习者的经验活动,让学生大胆探索。活动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所以这个环节的设计,我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具体的观察活动。我主要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观察活动:本位观察、换位观察、全面观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亲身体验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形状不同。本环节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去主动探索新知,通过组内合作学习,组间相互汇报等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片段三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想一想:所有物体,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一定不一样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先设计学生的情绪体验,再深化: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形状一定是不同的吗?体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使学生放开思维,不受已有知识的局限,从生活经历中获取数学经验。)
  新课标指出,无论从数学的产生还是从数学的发展来看,数学与现实生活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够真正被激发,如此获得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才可能被真正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整个课堂上,我力求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经验的积累,给学生创设活跃的探究氛围,给学生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际操作,激发和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的智力活动,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始终处于生动活泼的主动表现之中,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同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实践性、竞争性,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灵活开放,自由竞争的态势,社会交际活动空前活跃,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每个人适应现代社会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上好口语交际课    口语交际课是培养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语文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
期刊
摘要 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通道。采取客观评价与鼓励上进相结合的批改策略,教师变主角演员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  关键词 数学作业 批改策略 教学改革    数学老师都知道,如果一个教师任教2个班的数学教学,每天至少要花个2多个小时的时间批改作业,尤其是批改计算题、作图题等,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再加上平时小测验、单元
期刊
从本质上说,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必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学习。学生如果不善于去表现自己,对成长为社会需求的有用人才会有很大负面影响。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表现欲望呢?笔者以自己执教以来的亲身体会浅谈以下几点:  1.树立学生信心,增强表现欲。素质教育并非只在“三尺讲台”,而应是整个教室。必须淡化教师的表演欲,强化学生的表现欲,想方设
期刊
错误是学生探究的标志。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从错误中求知,从错误中探究,让学生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1.关注错误,引导辨析。    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时,教师没必要早早地向学生透露解决问题的统一方法,而是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功能,在合作交流中主动寻求解题的策略。  教学《圆锥的认识》时
期刊
摘要 及时发现孩子们的优点、特点和点滴的进步,并进行鼓励和表扬,是培养儿童兴趣最有效的方法。在美术教学中运用表扬,转移兴趣;及时表扬,培养兴趣;积极表扬,持久兴趣等方法培养学生兴趣。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兴趣培养 表扬技巧    教育家凯洛夫说过:“谁能让孩子的求知兴趣保持稳定和持久,谁就能教育孩子成材。”当代教育家在探讨教育方法时,往往提到时机。教育时机的重要,有如军事家的战机,农民种田的农时。
期刊
摘要 阅读能力是一种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外语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科技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数学作为一种语言,开展数学阅读有其特殊性,但也有其必要性。提高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从而提高数学交流能力。  关键词 数学阅读 阅读能力 教育功能    阅读能力是一种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外语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科技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本文就数学
期刊
摘要 由于作文教学对教师限制得过死,写作要求的条条框框压制了学生写作的灵性,导致学生怕写作文。从注重阅读、巧用文本、充分“辩文”、自由倾吐等方面,提出“简简单单教作文”的策略,把写作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保护和张扬儿童的纯真个性。  关键词 轻松作文 课外阅读 教学策略    “懒”教师教作文,在作文教学上采用简单的策略,殊不知简单生睿智,简单见实效。    一、引进经典重积
期刊
摘要 学生习作的灵气应来自于他们纯净之心对社会和生活的真切感受,来自于对社会和生活的真切情感。构建一个民主宽松的、张扬个性的、乐意表达的作文教学环境,表现真实的自我。在感悟中写作,表达真情实感,充分展现自我,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 写作训练 生成机制 教学环境    “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是作文教学改革在呼唤生命的回归。学生习作的灵气应来自于他们纯净之心对社会和生活的真切
期刊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的阴影仍笼罩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在语文教学上,就是很多老师往往大搞题海战术,重视了基础知识的训练,而忽视了写作能力的培养。那些自觉性强、上课专心、阅读面广的同学,作文能力较强,而懒于动笔、作业拖拉、不肯用功的学生其写作水平则逐渐退步。如何使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并使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具有创新的能力,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深入研究的课题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结合课程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现在的农村,掀起了外出打工的热潮,导致许多留守儿童的成长出现一些不良的苗头,所以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尤为重要。数学课不单单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但它不能简单地用正面说理的形式,必须充分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诸多因素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让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塑造良好的品德。  1.从教学内容人手。小学数学教材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