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在探索学习中实现过程性目标,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充分发展。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亲历性”、教学的“主体性”,关注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的过程。
关键词 数学学习 亲历性 主体性 案例分析
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有指导的再创造的过程。小学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虽然学生要学的数学知识是前人已经发现的,但对学生来说,仍是全新的、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来形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接受,而必须以再创造的方式进行;教师不能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经历这个再创造的过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感受、体验、探索,让学生在探索学习中实现过程性目标,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充分发展。”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我认为数学教学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的“亲历性”、教学的“主体性”,关注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的过程。
片段一
师:“谁来汇报一下‘观察’是什么意思?”生:“观察’是仔细查看的意思。”师;“那通过你的了解,你认为观察物体有哪些方法呢?”生:“可以用眼睛看看物体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可以用鼻子闻闻物体是什么气味。”“可以用嘴巴尝尝是什么味道,也可以用耳朵听听会发出什么声音。”
课件播放“盲人摸象”的故事,并提问:故事里“盲人叔叔”是怎么知道大象的样子的?
生:“他们是用手摸的。”师:“为什么他们说的都不一样呢?”生:“因为他们都只摸了大象的一个部位。”
(设计意图:首先安排学生回家查询“观察”的含义,使学生明白其实质。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将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入,紧扣学习内容,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又能让学生通过形象的画面初步体会全面观察物体的必要性,进而十分自然的引入新课。)
片段二
学生进行观察活动。四人一个小组,小组长把玩具放到桌子中间。
师:“请同学们坐在位置上仔细观察玩具,说说你在玩具的哪个面,看到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指名小组汇报)?如果想全面观察物体,你有什么办法吗?”生:“可以把物体转一转。”师:“有些物体不好转怎么办?比如说楼房。”生:“我们可以自己转一转。”师:“那好,咱们换一下位置来观察,好吗?请按顺时针方向移一个位置,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你现在在玩具的哪个面,看到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四次换位进行观察,每观察一次小组之间都要互相说一说。
师:“你每次看到的形状一样吗?为什么?”生:“不一样,因为观察的位置不一样。”师小结:“位置不同,所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作为数学教师,更应该把数学还原为学习者的经验活动,让学生大胆探索。活动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所以这个环节的设计,我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具体的观察活动。我主要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观察活动:本位观察、换位观察、全面观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亲身体验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形状不同。本环节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去主动探索新知,通过组内合作学习,组间相互汇报等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片段三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想一想:所有物体,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一定不一样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先设计学生的情绪体验,再深化: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形状一定是不同的吗?体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使学生放开思维,不受已有知识的局限,从生活经历中获取数学经验。)
新课标指出,无论从数学的产生还是从数学的发展来看,数学与现实生活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够真正被激发,如此获得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才可能被真正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整个课堂上,我力求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经验的积累,给学生创设活跃的探究氛围,给学生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际操作,激发和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的智力活动,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始终处于生动活泼的主动表现之中,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同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实践性、竞争性,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关键词 数学学习 亲历性 主体性 案例分析
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有指导的再创造的过程。小学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虽然学生要学的数学知识是前人已经发现的,但对学生来说,仍是全新的、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来形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接受,而必须以再创造的方式进行;教师不能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经历这个再创造的过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感受、体验、探索,让学生在探索学习中实现过程性目标,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充分发展。”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我认为数学教学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的“亲历性”、教学的“主体性”,关注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的过程。
片段一
师:“谁来汇报一下‘观察’是什么意思?”生:“观察’是仔细查看的意思。”师;“那通过你的了解,你认为观察物体有哪些方法呢?”生:“可以用眼睛看看物体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可以用鼻子闻闻物体是什么气味。”“可以用嘴巴尝尝是什么味道,也可以用耳朵听听会发出什么声音。”
课件播放“盲人摸象”的故事,并提问:故事里“盲人叔叔”是怎么知道大象的样子的?
生:“他们是用手摸的。”师:“为什么他们说的都不一样呢?”生:“因为他们都只摸了大象的一个部位。”
(设计意图:首先安排学生回家查询“观察”的含义,使学生明白其实质。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将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入,紧扣学习内容,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又能让学生通过形象的画面初步体会全面观察物体的必要性,进而十分自然的引入新课。)
片段二
学生进行观察活动。四人一个小组,小组长把玩具放到桌子中间。
师:“请同学们坐在位置上仔细观察玩具,说说你在玩具的哪个面,看到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指名小组汇报)?如果想全面观察物体,你有什么办法吗?”生:“可以把物体转一转。”师:“有些物体不好转怎么办?比如说楼房。”生:“我们可以自己转一转。”师:“那好,咱们换一下位置来观察,好吗?请按顺时针方向移一个位置,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你现在在玩具的哪个面,看到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四次换位进行观察,每观察一次小组之间都要互相说一说。
师:“你每次看到的形状一样吗?为什么?”生:“不一样,因为观察的位置不一样。”师小结:“位置不同,所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作为数学教师,更应该把数学还原为学习者的经验活动,让学生大胆探索。活动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所以这个环节的设计,我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具体的观察活动。我主要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观察活动:本位观察、换位观察、全面观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亲身体验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形状不同。本环节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去主动探索新知,通过组内合作学习,组间相互汇报等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片段三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想一想:所有物体,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一定不一样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先设计学生的情绪体验,再深化: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形状一定是不同的吗?体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使学生放开思维,不受已有知识的局限,从生活经历中获取数学经验。)
新课标指出,无论从数学的产生还是从数学的发展来看,数学与现实生活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够真正被激发,如此获得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才可能被真正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整个课堂上,我力求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经验的积累,给学生创设活跃的探究氛围,给学生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际操作,激发和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的智力活动,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始终处于生动活泼的主动表现之中,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同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实践性、竞争性,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