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性运用,是语文要培养的最高能力之一。在实施新课改进程中,作文教学应作为核心性的难题,进行重点突破,解决多年来少、慢、差、费的状况。
关键词:作文;教学;改进;方法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践,作文教学的改革已渐渐露出创新的曙光。但由于一些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自身素质的制约,往往使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做法流于形式。可以说,目前小学作文尚处在新旧碰撞艰难的阶段。如何运用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自己在实践中有了一些体会。
一、诱发作文兴趣,呵护创新幼芽
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作文的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因此,唤起学生作文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通过巧妙的诱导,恰到好处的点拨,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他们产生如梗在咽、一吐为快的感情冲动,使作文成为学生自觉要求。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而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例如,在学习《再见了亲人》一课后,学生被文中送别的场面深深地感染。我说:“都说千里有缘来相会。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他们今后有见面的可能吗?下面大家自拟题目,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讲讲以后可能发生的事。”同学们顿时活跃起来,有的以《重逢》为题,讲了小金花和志愿军叔叔在北京见面时的感人场面;有的以《梦中见阿妈妮》为题,写一个志愿军叔叔回国后经常梦见“大妈”的动人情景;有的以《大嫂的腿》为题,讲志愿军把大嫂接到中国为她安装假腿的故事。这样,让学生展开想象翅膀,产生新奇大胆的设想,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二、突破文章立意,鼓励独特感受
立意的能力反映了对生活的认识的感受。立意不但要正确,而且要有新意。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立意,即对同一题材,从不同角度进行审视,确定不同的中心,从而写出不同立意的习作。例如,让学生以《长江》为题进行作文时,有的写长江哺育两岸人民,有的写长江也是祸根,写一九九八年长江特大洪水给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等,由于立意不同,作文迥然不同,很有创新意。
立意上要有新的突破,不但要多角度立意,而且要有新的见解。如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老师不是蜡烛》的作文,他从人们常说的“老师是蜡烛,照亮别人,燃尽自己”说起,提出自己的见解:“老师不同于蜡烛,因为蜡烛在燃烧时,时时流淌出悲哀的泪水,可是老师在辛勤耕耘时总是露出幸福的微笑。”接着写了老师的几个生动事例。最后写道:“老师的劳动是辛苦的,她有蜡烛一样的奉献精神,但她不像蜡烛那样在奉献时毁灭自己,而是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使自己的生命得到延伸。”这个立意非常新颖独特,准确地揭示了教师工作的性质和含义。
三、多方积累选材,丰富作文内容
选择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动笔之前,还应对拥有的素材进行选择,合理剪裁,不信手拈来。要指导学生多方选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让学生写《记一件新鲜事》时,先让学生讨论社会、家庭、学校有什么变化,确定以赞美新时代、新风尚、新观念为中心,然后指导学生围绕这个中心选择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事,反映一个“新”字。有的写了“卡拉OK”进了寻常百姓家,反映了改革开放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有的写李大伯拆新楼支持建设高速公路的事;有的写村办厂来了大学教授,反映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老教授发挥余热为社会做贡献的事等。这样选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四、注重方法点拨,学习多样表达
指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和方法写作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一)换叙述的人称和写法。小学生以写记叙文为主。因此,指导学生掌握叙述的不同人称和手法,加强表达的基本功训练,有利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
例如,用第三人称改写《我的战友邱少云》中从“中午的时候”到“没有发出一声呻吟”。又如改写《小木船》,可以让学生采用“结果——起因——经过”倒叙的方法进行改写;也可以采用“起因——结果——经过”插叙的方法进行改写。这样,不仅丰富了表达手法和技能技巧,而且增强了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提高了应变能力。
(二)进行想象作文。
(1)续写。例如,根据《假如我是一个科学家》提供的开头:假如我是一个科学家,我将发明一些贡献给人类。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一篇完整的文章。
(2)扩写。例如,根据《飞夺泸定桥》中的“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让学生进行扩写。学生可根据电视、电影、书报上看到的激烈战斗场面,发挥想象,扩写细节,写成一段文字。例如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诱导学生开拓思路,唤起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和关心。接着让学生以《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为题进行想象作文。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根据作文教学的特点,不断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教给学生创新方法,使学生选材新颖,立意深刻,构思精巧,写法丰富,语言清新,想象合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改进;方法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践,作文教学的改革已渐渐露出创新的曙光。但由于一些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自身素质的制约,往往使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做法流于形式。可以说,目前小学作文尚处在新旧碰撞艰难的阶段。如何运用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自己在实践中有了一些体会。
一、诱发作文兴趣,呵护创新幼芽
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作文的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因此,唤起学生作文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通过巧妙的诱导,恰到好处的点拨,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他们产生如梗在咽、一吐为快的感情冲动,使作文成为学生自觉要求。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而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例如,在学习《再见了亲人》一课后,学生被文中送别的场面深深地感染。我说:“都说千里有缘来相会。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他们今后有见面的可能吗?下面大家自拟题目,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讲讲以后可能发生的事。”同学们顿时活跃起来,有的以《重逢》为题,讲了小金花和志愿军叔叔在北京见面时的感人场面;有的以《梦中见阿妈妮》为题,写一个志愿军叔叔回国后经常梦见“大妈”的动人情景;有的以《大嫂的腿》为题,讲志愿军把大嫂接到中国为她安装假腿的故事。这样,让学生展开想象翅膀,产生新奇大胆的设想,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二、突破文章立意,鼓励独特感受
立意的能力反映了对生活的认识的感受。立意不但要正确,而且要有新意。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立意,即对同一题材,从不同角度进行审视,确定不同的中心,从而写出不同立意的习作。例如,让学生以《长江》为题进行作文时,有的写长江哺育两岸人民,有的写长江也是祸根,写一九九八年长江特大洪水给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等,由于立意不同,作文迥然不同,很有创新意。
立意上要有新的突破,不但要多角度立意,而且要有新的见解。如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老师不是蜡烛》的作文,他从人们常说的“老师是蜡烛,照亮别人,燃尽自己”说起,提出自己的见解:“老师不同于蜡烛,因为蜡烛在燃烧时,时时流淌出悲哀的泪水,可是老师在辛勤耕耘时总是露出幸福的微笑。”接着写了老师的几个生动事例。最后写道:“老师的劳动是辛苦的,她有蜡烛一样的奉献精神,但她不像蜡烛那样在奉献时毁灭自己,而是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使自己的生命得到延伸。”这个立意非常新颖独特,准确地揭示了教师工作的性质和含义。
三、多方积累选材,丰富作文内容
选择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动笔之前,还应对拥有的素材进行选择,合理剪裁,不信手拈来。要指导学生多方选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让学生写《记一件新鲜事》时,先让学生讨论社会、家庭、学校有什么变化,确定以赞美新时代、新风尚、新观念为中心,然后指导学生围绕这个中心选择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事,反映一个“新”字。有的写了“卡拉OK”进了寻常百姓家,反映了改革开放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有的写李大伯拆新楼支持建设高速公路的事;有的写村办厂来了大学教授,反映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老教授发挥余热为社会做贡献的事等。这样选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四、注重方法点拨,学习多样表达
指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和方法写作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一)换叙述的人称和写法。小学生以写记叙文为主。因此,指导学生掌握叙述的不同人称和手法,加强表达的基本功训练,有利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
例如,用第三人称改写《我的战友邱少云》中从“中午的时候”到“没有发出一声呻吟”。又如改写《小木船》,可以让学生采用“结果——起因——经过”倒叙的方法进行改写;也可以采用“起因——结果——经过”插叙的方法进行改写。这样,不仅丰富了表达手法和技能技巧,而且增强了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提高了应变能力。
(二)进行想象作文。
(1)续写。例如,根据《假如我是一个科学家》提供的开头:假如我是一个科学家,我将发明一些贡献给人类。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一篇完整的文章。
(2)扩写。例如,根据《飞夺泸定桥》中的“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让学生进行扩写。学生可根据电视、电影、书报上看到的激烈战斗场面,发挥想象,扩写细节,写成一段文字。例如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诱导学生开拓思路,唤起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和关心。接着让学生以《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为题进行想象作文。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根据作文教学的特点,不断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教给学生创新方法,使学生选材新颖,立意深刻,构思精巧,写法丰富,语言清新,想象合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