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乱后的和谐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d36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中会出现许多与我们教师教学设计不同步的“插曲”,这就是课堂生成超过了课前预设。在学生生成的各种状况中,教师只要能把握住教学的主要目标,就能够与生成共舞。
  在执教《灰雀》一课中就产生了有趣的一幕,让我感慨颇多。
  师:同学们,这只灰雀的确漂亮,列宁先生也非常喜欢它。它到底哪里去了呢?
  (抛给学生一个可以争论的问题,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在讨论中找到学生认识的“闪光点”,以便引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生1:飞到别的地方去了。
  生2:可能是让猎人捕走了。
  生3:是让小男孩给捉去了。
  ……
  (面对踊跃发言的学生,我有些暗自着急,学生怎么还没有走到我设计的思路上来)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课文中说:“‘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为什么这个男孩就那么肯定,他怎么能保证灰雀会飞回来呢?
  (一个聪明的孩子,我不禁在心中赞叹了他,他问的问题正是我下一步需要教学的环节,我有些得意,为我自己设计的“精彩”而折服,于是我顺势而下)
  师:是啊,课文为什么会这样写呢?
  生3:老师,我认为是课文写错了。
  生4:不,我觉得是这个小男孩捉去灰雀的,所以他这么说。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把自己的观点和疑问说了出来,说明你们能自主看待问题,这点非常好。但是,光有观点还不够,如果能给自己的观点找到依据,证明你观点的正确,这才可以真正说服别人。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给自己的观点找依据。
  (教学正如我预想的一样,顺着我设计的思路一一落实,再接着下去,我就可以引导出列宁对灰雀的喜欢、对孩子的疼惜,进而达到我的教学目标了)
  读课文后,再次交流。
  生5:老师我觉得是小男孩捉去了灰雀。“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这里用“本来”说明这个小男孩是知道灰雀的命运的,是他捉了灰雀,但他怕列宁先生批评他,所以不敢讲。
  生6:我同意。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他说话犹犹豫豫的,说明他说的是谎话,心里慌张,否则,他会理直气壮地说没看见。
  生7: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只有他捉去了灰雀,他才能肯定它能回来,如果说是猎人捕捉或灰雀自己飞走了,他就不能肯定。我想,小男孩这时想,列宁先生这么喜欢灰雀,我要放了它,让列宁先生天天能见到它。
  (一个小孩子说出了这样的话,我心里不禁“咯噔”一下,这么小的孩子居然会想到为了别人的喜欢而放弃自己已经得到的东西,应该是表扬孩子的思维还是批评?我也很难判断,应该如何引导呢?)
  师:老师插一句,小男孩喜欢灰雀吗?他为什么要抓灰雀?
  (学生齐说“喜欢”。对于原因的解释,学生认为是害怕灰雀被猎人抓去,或者在自然界中得不到健康的成长)
  师:同学们,你们能为自己的观点找出依据,证明小男孩是喜欢灰雀的,老师真佩服你们。从小男孩又放了灰雀,你体会到的是不是仅仅是为了得到列宁的表扬呢?
  (学生议论纷纷,我弯下腰倾听孩子们稚嫩的心声,我能够听到我希望听到的声音吗?结束了讨论,学生站起来回答了我提出的问题)
  生8:小男孩是个知错就改的孩子,他放了灰雀不单单是为了表扬,因为他想灰雀是在大自然中成长的,它的父母都在树林里,它离开了它的父母会伤心的,所以小男孩放了灰雀。
  生9:小男孩或许想:我们要爱护小鸟,不能随便去捉鸟。
  (回到了教学中的主流,我为扭转了孩子的认识而感到高兴,课堂也从哄乱回归到和谐,我有些动情)
  师:我们喜欢小鸟,小鸟是树林的孩子,我们更应让它在自己的家园中自由地飞翔,对吗?
  生:对,老师,小鸟应该是自由地飞翔的。
  师:小鸟和其他的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只有和它们和谐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我们才能够生存得更好。
  
  【赏析】
  这一节课上得很是热烈。学生在学习中有了自己的观点,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在读书中找到了自己观点的依据,对文中的孩子的行为有了一定认识。但是,在为什么要放灰雀的动机中,他们误入了“歧途”。
  在哄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认识与教师在课前的设计有了偏差。通过再次“动机讨论”,教师让孩子的思维认识回归到“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路上。通过这样的一个转折,学生既把课文理解得很透彻,又在潜意识中促进了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了他们科学的思维能力。教师的教学也及时向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认识倾斜,让学生的认识与教师的引导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明白了人类与动物必须和谐相处的道理。教师也在学生生成的各种状况中认识到,教师只要能够把握住教学的主要目标,就能够与生成共舞,与学生的认识和谐共进。
其他文献
【摘要】在统编教材“1 X”阅读教学中,学情分析应当贯穿教学始终,但目前教师不了解学情而直接上课的现象屡见不鲜,导致教学效率不高。本文从基于起点学情的教学设计、基于过程学情的阅读教学实施、基于结果学情的阅读教学评估三个维度,对“1 X”阅读教学进行初探。  【关键词】学情分析,“1 X”阅读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儒敏教授最早提出统编教材“1 X”的阅读教学方式,“1”即一篇文章,“X”即多篇
综观近几年的小学语文试卷,很多试题充分体现了“珍视学生个人体验,全面检测阅读能力”的新理念:开放化的试题,必然产生个性化的解答。在一线集中阅卷中,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困惑:同一个答案,不同的阅卷者会有不同的见解;同一份试卷,不同的阅卷组会给出不同的分数。这里有多方面的因素:可能因为试题本身解读的多元性、解答的灵活性,可能因为阅卷者本身的语文素养、个人对试题及阅卷标准的解读,当然,也可能与阅卷者的评价
叶圣陶先生说:“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也有人说:“习惯决定未来。”学习失去了良好习惯的支持,将会造成课堂教学的后劲不足。《语文课程标准》将“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作为总目标之一。小学生刚刚迈开学习的步伐,学习习惯的好坏关系到学习效率的高下,从长远来看,关系到个人的终身发展。    一、细水长流成习惯    学习习惯当然不是一两节课就可以养成的,而是渗透在每一节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走出课堂,通过调查访问、考察家乡水资源在不同程度上被污染的情况,了解水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增强节水意识和对水资源保护的责任感、使命感。  2.引导学生把自己调查活动的感受以习作的形式表达出来。    导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制定活动计划  1.情境导入。  播放事先摄好的水资源被污染的有关录像。(环城的句容河、风景带玉清河、校园里的水池、公园里的葛仙湖等)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国际互联网的快捷方便、丰富多彩,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2.进一步认识引号的特殊意义,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初步学会应用。  3.认识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国际互联网的快捷方便、丰富多彩,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比试激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
设计意图    诗人说,鸟儿是天堂撒下的草籽,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们活泼可爱的身影,优美动听的歌声常常令我们陶醉。教材选取了《燕子》、《鸟语》、《珍珠鸟》这几篇课文引领学生透过文字领略鸟的风采。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关于鸟还有许多有趣的成语、动人的诗篇、优美的散文,鸟与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着不解之缘,对人类的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涉及到文学、艺术、科学、生活、风俗习惯等多方面,形成了一种特别的鸟文
汉语言是世界上情感最为丰富的语言,它沉淀着中华五千年的古老文明,蕴涵着博大而丰富的精神元素,每个字词都充盈着生命的呼吸。正所谓:“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直接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可见,语文教学既要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又要注重滋养学生的心灵。  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指出:“无论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学生在阅读时领会句意
想象是思维的翅膀。学生们乐于想象则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拓宽思维的宽度和广度,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而语文教学借助形象的语言、具体的文字,使缥渺无边的想象有了依托,也正是因为想象,才让语文教学这个领域焕发出美妙的光彩。笔者以为,在语文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主要借助于补白文本。    背景补白    背景补白一般在授课伊始,对课题质疑之后出现最好。如《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两首诗,可以说这两首
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蕴含着民族精神、美学思想与人文素养。在数字化、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书法艺术肩负着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加强其理论与实践体系建设,引导社会大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正确认知其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而在全社会营造推广普及书法艺术的良好氛围,是当前书法艺术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建设》一书,立足书法学科本体,重点建立“评判是什么”“评估有什么”“ 评
【活动一】探究:优秀作品中的“想象”具备哪些特点  师: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通过《皇帝的新装》《女娲造人》这两篇课文,学习了快速阅读的方法;我们阅读了《寓言四则》,对两则文言故事作了理解;今天早读课,同学们还朗读了《天上的街市》。这节课我们继续根据教材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一起来研究文学作品中的“想象”。我们先一起来朗读本单元导语第一段。  (生齐读)  师:大家知道想象和联想的区别吗?  生:联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