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照阅读中敏锐学生的思想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th6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文要变成教材,编者一般会基于某些原因对其进行修改,此时作为教者,如果能善于发现,合理利用,就会有意外收获。编者对教材的改动一般从字詞句、标点、内容、结构、主题等方面着手,笔者就围绕这几个方面谈谈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是怎样把选文与原文进行比照阅读的。
  一、在字词句的对比咀嚼中体悟言语的奥妙
  以苏教版第八册选文《燕子》为例。
  《燕子》是由郑振铎的散文《海燕》修改并成为教材选文的经典范例之一,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特殊需要,编者对原文进行了必要的删改和文字加工。教学前,笔者把原文的第一节和选文进行了对比阅读,发现两者在字词句上有了多处修改,如果把这些拿出来让学生咀嚼咀嚼,学生定会获益匪浅。于是,笔者课前就把原文发给每一小组学生(四人一组),要求他们细细比照阅读,然后选择几个修改处,说说这样改到底是否合理。
  以下是课堂交流的片段:
  师: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比照阅读,哪一组先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我们组先说,原文中“劲俊”“隽逸”“觳纹”“憩息”这些词语对于我们四年级的学生来讲,不光读起来拗口,理解上也有点困难,“觳纹”这个词还特别生僻,修改后的更好。
  生:开头的一个句子,改写后保留了主要内容,句子更整齐,结构更匀称,使我们更易诵读、理解。
  生:你们这样说也有道理,但是我们觉得原句读起来更活泼、欢快,更能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生:我觉得原文中“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这句话很有意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我们感到嫩叶像人一样刚睡醒,睡眼蒙眬,特别调皮可爱而又有生命力的感觉,修改后的句子比较乏味。
  生:我们组补充一下,我听我爸爸说很多著名的作家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写作时会随自己的心情而定,我想当时郑振铎先生写这篇文章时也没想到他的文章会被我们拿来阅读,所以有的地方也会比较随意。例如原文中“红的白的黄的花”这样写不利于我们小学生学习,把它改成“各色鲜艳的花”会更好,因为后者更精练,颜色的范围更广了。
  ……
  师:不错,同学们能说出自己的见地,并没有盲从哪一方。在以后的学习中,就要用这种辩证的思维去思考问题。
  通过对原文与选文字词句的对比品味,既让学生加深了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验,又激活了课堂。学生更富有灵气、激情,徜徉于言语文字中的他们如蜜蜂采蜜一般,乐此不疲。
  二、在内容的增删对比中丰满儿童的世界
  编者根据学科角度、教学角度、学生角度,对原文进行修改。这样,选文与原文之间必定在遣词造句、构思行文、表情达意上存在差异。当文章删减过后,学生在对某些内容的理解上产生疑惑或不解时,教师应适度地对选文进行拓展延伸,丰满学生的阅读,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以苏教版第十一册选文《草原》为例。
  每次拜读这篇选文的时候,笔者都对开头的这句“这次,我看到了草原”感触颇深。这句话一定要吗,写草原开门见山不好吗?“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读起来多么大气舒展。
  如果这句放着,那又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也好奇老舍当初说这句话的心情。是惊喜吗?仿佛是的。“这次,我看到了草原!”一定是他从来没有看到草原,朝思暮想,如今夙愿得偿,惊喜万分。是回味吗?仿佛是的。“这次,我仿佛看到了草原。”当是老舍离开草原后的绵长回味。看到了草原,亲眼看到,真真切切,有多少没有过的感受,有多少没有过的发现,都“看到”里面。直到笔者读了老舍的原文,顿时豁然开朗!
  笔者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设计进了教案中:
  师:“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应该用怎样的心情来读?说说为什么。
  (接下来,学生的反应与笔者当初的如出一辙。)
  师:到底是什么心情,看了原文的开头,就能知道。
  原文:自幼就见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类的词句。这曾经产生过不太好的影响,使人怕到北边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
  生:哦,原来作者在心中是有着前后认识的对比。老舍说这句话是暗示草原原本不是他想象中的样子,但它好得超过想象。
  生:是的,意料之外的草原让他陶醉,让他入迷。有了这样的原因,就知道老舍想要写的既不是惊喜,也不是回味,而是对草原的欣赏和欣喜。
  师:现在谁来试着读出老舍当时的心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有机整合了一些补充阅读,与原文相映相衬,相辅相成,并辅以教师的有效指导、评价,对文本的感悟更加客观,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走进作者的内心,与其产生共鸣。
  三、在结构的异同比照中揣摩文脉的奥秘
  叶圣陶在《谈语文教本》里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来的例子;阅读同类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许多文章被选入教材,编者都对其结构进行修改或调整,好好揣摩文章改动前后的课题、开头、重要情节、结尾所起的作用,也能提高学生欣赏、表达、写作的能力。
  仍以苏教版第八册选文《燕子》为例。
  笔者按照正常步骤先学完选文,再进行上文中讲到的字词句对比学习。之后,又抛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课文《燕子》是由郑振铎的散文《海燕》改编而来的,而我们也知道很多的文章选入课本后是不改题目的,那为什么编者要把题目《海燕》改成《燕子》呢?学生思考后,进行了交流:
  生:通过对比阅读,我发现课文是由原文第一小节改编而来的,它写了作者家乡的小燕子,结构是这样的:第一节: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节:燕子的候鸟习性;第三节:燕子的飞行姿态;第四节:燕子的休息场面。文章没有写其他方面的内容,所以取名为《燕子》。   师:是的,课文变成了一篇纯粹的写动物的文章,思路清晰简洁,语言明快活泼,我们可以模仿它來写其他动物的文章。原文还写了什么?
  生:原文还描写了海上燕子的活动情况,所以原文题目为《海燕》。
  师:有道理,还有吗?
  生:从原文的最后一节我还读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师:那作者为什么会有思乡之情,课前查了资料,谁能解释一下?
  生:资料上说,1927年“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工农群众和革命知识分子。郑振铎被迫远走欧洲,《海燕》就是那时写的。
  师:是的,原文既写了作者故乡的燕子,又重点写了他赴欧洲途中在海上看到的燕子。“海燕”就象征了像作者那样漂泊在海外的游子,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对祖国和故乡的思念,所以原文为《海燕》。
  四、在主题悬念的置换中贴近儿童的生活
  叶圣陶强调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精选出来供学生学习的例子,而不是教学的终点。他在《〈略读指导举隅〉前言》中指出:语文教学要顺利进行,“不能凭空着手,都得有所凭借。凭借什么?就是课本或选文”。“悬念”在心理学上是指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困惑不解而产生急切等待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巨大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思维,产生“逼人期待”的教学魅力。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巧妙地设置悬念,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抓住原文改动的地方设置“悬念”,让学生主动探索钻研,真正地与作者、编者进行真诚的对话。
  以苏教版第十二册选文《理想的风筝》为例。
  师:课前,有位同学告诉我他把原文和选文比照读了,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你们读读,看谁的眼睛最亮。
  生:我发现了,选文里多了刘老师笑着谈腿疾,他说是女娲造人时甩断的,原文中没有。
  生:原文中有一段讲他的历史课上得很好,每次讲到民族英雄时,热泪盈眶;讲到中国近代史的屈辱岁月时,常常哽咽。另外还举了刘老师激励安慰作者的事情。这些选文中没有。
  师:同学们,编者这样改的用意何在呢?(学生回答不上)
  师:选文和原文中都保留了刘老师放追风筝的例子,这个例子想突出刘老师怎样的品质?
  生:这个事例想告诉我们刘老师虽然残疾了,但仍然乐观自信,是个身残志坚的人。
  生:我懂了,原文中那段没讲到腿疾,而且只反映了他热爱祖国、关心学生的品质,而编者就想让文章只围绕一个品质来写,所以就把原文中那段去掉了。
  生:《女娲造人》摔断腿的故事体现了刘老师的幽默风趣,所以编者就把它放进去了,让我们更加感受到它的乐观。
  师:你看这样一来,文章的主题就非常明确,围绕一个品质,通过两个例子来说明。
  利用学生非找到答案不放手的好胜心,迫使他们把思维与精力集中于亲自揭开谜底。此时利用阅读期待和阅读反思引导学生从全文的主题角度去鉴赏作者修改之妙,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能够让他们锻炼心智,丰富联想,养成探究习惯。如果能经常有意识地探究文章内容对于文章主题的必要性,体会内容是为文章主题服务的,那么于阅读于习作都有益处。
  通过对原文与选文比照阅读教学的尝试,笔者深刻地感受到学生面对两者时能做到客观公正,不随意盲从某一方了;另外,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独立的批判精神,加强了语感的熏陶培养,更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意义所在。作为一线语文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应具备学者意识,在上课前对原著、原文及其写作背景等进行全方位的解读,这样才能营造好的课堂,带领学生从单一的文本中突围出来,站上制高点,对文本进行全景式鸟瞰,把传统语文课堂中那种被动的接受,变为一种主动、惊险而有趣的发现和创造,使语文课堂的生成羽化为人的整体生成,从而最终实现对学生文化人格的塑造。
其他文献
现今,语文教材以一篇篇课文构架起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由于文本初始的创作目的并不是服务于教学,因此教学内容相对会比较零散。又鉴于文本与文本之间相对独立,致使学生学完该课文之所得很难直接运用于以后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语文教学缺少整体感和连续性,序列性不强,教学也往往是事倍功半。欲根治这些顽疾,还需打破传统的线性教学模式,改变按序逐篇教一册课本的观点,将文本、教学内容、教学板块等进行重新的选择、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思想体,真实而特别,灵动而个性。他们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观察习惯,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言语表达技巧。寻常的语文课堂只是针对中等学生的普适性群体教学,不可能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从容地因材施教,这或多或少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想要让每个学生在寻常语文课堂之外得到更多个性的提升,分层作业显得迫切而必须。分层作业是真正针对个体差异的关注,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它恰到好处地尊重了每个
【摘要】当下的数学课堂更加注重理性地探索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力求实现从“知识为中心”向“学习为中心”的转变、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的转变、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笔者以名师工作室开展的中德小学数学教学的比较研究活动为例,围绕“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的效果如何”三个问题进行研究,通过中德教师同课异构实践对比,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辩证地看待两国基础教育,力图使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方式
【摘要】笔者在执教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课时,学生往往表现出枯燥无味、疲于应付的状态。一次作文课中,笔者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将“互动”引入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反思,笔者认为“互动” 可以激发学生英文写作兴趣;“互动”可以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写作方法;“互动”让学生乐于修改、展示作文。  【关键词】互动 小学高年级 英文写作   “互动”是一种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外或者课堂内的共同情
【摘要】本文围绕“小学数学‘厚重课堂’的探索与实践”这一课题的研究,从引领教师做“厚重教师”这一角度出发,借助“教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命制这一载体,通过对部分试题命题意图的分析,引领教师进一步“学课标、通教材、读学生、研教法”,使教师的专业素养更加“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有灵活度”,形成正确的教师专业成长导向。   【关键词】厚重教师 专业知识考试 专业素养提升   2010年,我们提出了“厚重
刘 荔 国家级骨干教师,小学特高级教师,南昌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语文教研员。她一直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工作,努力构建“扎实、有效、生态、智慧”的语文课堂。  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江西省特级教师”“江西省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西省优秀班主任”“江西省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南昌市优秀教师”“南昌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多个
【摘要】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为实现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身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或者动手操作如剪、拼、做等的体验活动,进而让学生经历、感悟,逐渐积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些经验,并将这些经验迁移运用到以后的数学学习中或生活中去。   【关键词】活动经验 积累 动手操作 自主体验 生活   一
【摘要】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阅读是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以安徽省马鞍山和县教研室的章孝丽老师执教的《孔子游春》为例,谈如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关键词】情境创设 画面想象 文本联想 言语实践  在2015“年泰州市义务教育六年级语文学业质量测试”中,节选的短文《爷爷逼我读两
形成性评价即过程性、进展性评价,是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状态的评价。在小学阶段,形成性评价是日常教学中的评价,它伴随教学发生,为教学服务。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形成性评价逐渐进入了小学英语教师的视野,并逐步被教师们运用在公开课和日常课中。  一、形成性评价就像一道“家常菜”,每一位英语教师都会做  课上,教师们习惯使用形象化的荣誉激励形式,从最初“画小星星”逐步发展到“小猴爬杆”等多种创意形
教育家斯宾塞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比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会引领学生推敲文字的恰如其分,欣赏语言的精湛优美,挖掘文本的内在意义,揣摩谋篇布局的精妙独到,而比较这种方法较为常用。比较是一种教学手段,就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进行比较,辨析它们的异同。这种比较的实质是将若干知识信息,经过观察、分析、综合、概括,重新加以排列组合,使之在头脑中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