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主动观察的习惯养成

来源 :当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shouw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美术新课标教学中学生养成主动观察,对日后学生在学习美术起着主动作用,在美术创作中起着启发作用,为日后的美术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重要性 课堂教学 习惯养成 反思总结。
  一、主动观察的重要性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途径,是艺术创作的依据和前奏。观察有主动与被动之分。主动观察与被动观察在观察结果上会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强调的是一种“有意的注意”,是一种积极的视觉活动,是带有某一目的或方向的观察。而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漫无目的的观看。观察者如带着目的或方向来观察事物,那就如有一只无形的“手”牵引我们的视线在周围的空间移动,哪儿有事物存在,它就指向哪里,一旦发现事物之后,它就引导我们聚焦事物,或扫描它的表面,或寻找它的边界,或探究它的地质,或分析它的结构等等,帮助我们寻找的东西。只要我们能够“主动的注意”,生活中习以为常德物品就可能焕发新貌,就能给予我们奇特的视觉享受。
  如:图1中,如果没有主动观察和细心感受的话,可能仅仅就只能看见墙角中的三盏灯,而忽视了灯光投影中又出现了另一个“蘑菇”的形状;图样如图2中,看似杂乱的树木轮廓还隐含着一个“骆驼”的形状。三盏灯和杂乱的树木这是任何视力正常的人都能看见的物象,但从“灯”看到“蘑菇”,从“树丛”看到“骆驼”这就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得到,这已是一种观察的质变,一旦养成了观察习惯,将大大提高我们对创作的敏感度。
  二、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落实审美教育、进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激发学生艺术活动的主要途径。
  (一)合理的情景引导、激发学生的主动观察的兴趣。
  首先,一个好的情景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里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内因是最好的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 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只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心理动机。我们知道,成人讲述一件事或一个物体,可以凭借当时的实物、情景,也可以凭借脑海中存留的记忆进行,然而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表象积累并不充足,因此,在讲述活动中需要有一定的凭借物。传统的凭借物不是实物,就是教学挂图或幻灯片,富有动态的凭借物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构思和对某一内容的完整认识。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计算机拥有灵活的信息处理能力,既可以展现给幼儿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画面,又可以模拟各种现实情景,以利于幼儿创造性才能的发挥。美术和音乐同属艺术范畴,两者之间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有许多可以融合的地方,音乐感人之处在于优美的旋律、节奏,美术也同样强调节奏和韵律的美感。美术教学通过插入适宜的音乐,可以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气氛,激发、扩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如岭南版小学美术第八册中的《高山、大海、江河》书本上的左边是以学生熟悉的黄河、大海作品为欣赏作品,让学生感受与讲述大世界汹涌澎湃的江河、波浪涛天的大海的“形象庞大”、线条粗犷“的壮美;右边是以气势磅礴的大山为欣赏作品,让学生感受大自然到处都有壮美的存在,感受大自然摄人心魄的威力。如果有好的引入,有多媒体的帮助,有好的影像视频、音乐背景,将这些作品结合在一起,学生不但看得投入,而且表达得也十分生动、具体,同时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
  其次,引导学生观察物象时能够受到美的感染,产生激情。如观察一丛花,要使学生看到各种颜色的花朵,在绿叶的衬托下呈现的鲜艳夺目的美;观察风景,要使学生感受到或是宁静的美,或是壮观的美,或是开阔舒朗的美;观察金鱼,要使学生看到金鱼悠然游动的姿态的美------学生对物象感受到了美,有了激情,使之情景交融,这样作画时,学生通过画面构图、色彩搭配,把自己看到的,以及感受到的情感充分的表现出来。例如《心中的太阳》一课。我在两个班做了实验:一个班在上课时,我就让学生欣赏课本,由于书本上插图的效果不是最好,学生对之也不能产生很大的激情。另一个班,我则通过观看录像(或幻灯、其它图片资料,结合一年四季春夏冬太阳的变化),使学生感受到每个季节的太阳确实和平时不一样,并能由观察到的景象,联想到其他的景象。
  (二)好的教学过程能培养主动观察的习惯。
  美术课在教学中离不开观察,观察离不开可视形象。学生只有在主动观察各式各样的美的形象中才能提高对美的感受。通过主动观察,学生才能受到艺术形象的感染,才会提高他们对现实生活美和艺术美的理解。在指导学生进行主动观察时,既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顺序,还传授正确的观察方法。
  首先,在上一节新授课的时候就要学生先预习。让学生了解这节课书本上的作品是什么时候,那个年代,出之谁的手。作者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怎样,是个怎样的人。了解了这些将会容易了解这幅作品要表达的是什么,体会作品中情和意。如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没有画蛙,而是在那四尺长的立轴上,画两山峡谷间泉水汩汩地自远处来,一股清泉直泻而下,只见几只活泼的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顺流而下,欢快地游动着,然而,人们却可以从几只蝌蚪想象出十里山泉汩汩流淌,蛙声不断,声声入耳。画面无蛙,却闻蛙声,这就是国画含而不露的特点。俗语: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认识一个事物,最主要的是要观察其主要的特征,以及物体之间的联系。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则应该引导儿童从物体的特征、形状、颜色、比例及空间关系等方面去观察。观察时遵循从较简单的事物着手,逐渐进入复杂的事物,由一般的观察进入细微的局部观察的一般规律。要引导学生学会整体的观察。先观察整体关系,再深入局部仔细观察,然后再回到整体关系上观察,这既是观察顺序也是观察方法。
  其次,给予学生好的学习方法能培养学生的主动观察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起着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还要挖掘学生的潜能,突出学生是主体,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对低年级学生讲解时,可用一些通俗的语句来说明,如果讲解得太深奥,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找“关键点”,用基本形来表示。就拿《小丑娃娃》一课来举例,这是一节写生课。我先让学生观察,然后找出几个“关键点”,如身上的白绒球在整个娃娃高度的一半处;帽子、头部、上半身各占上半部分的三分之一;鼻子在头部的中间等。接着教学生用基本形来概括各部分。如用三角形表示帽子,用椭圆形表示头部,用长方形表示整个身体、四肢等。这样,把几个关键点、各部分的形状确定好后,再深入画眼睛、嘴巴、头发等就比较容易掌握了,同时也为以后的写生画打下了基础。
  其次,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在于日常的观察与反复的实践。教师经常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其观察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由于观察时,出现的次要现象更加吸引人,容易窥视对主要现象的观察,只好再进行重复观察。为了增强观察的持久性,还必须培养长期观察的习惯,如饲养小动物、种植植物等,必须长期地坚持观察。现在美术教材中有很多内容与日常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低年级教材中的《服装设计师》、《帮妈妈晒衣服》、《瓶花》等,平时教师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引导他们自觉的形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使其头脑中形象储存逐渐丰富。学生只有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才会对事、物、人、景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再加上老师的指导,逐步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就为绘画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内容。
  (三)总结反思有助于学生主动观察的养成。
  学生在美术的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常常得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甚至所理解作品是偏谬的,对此,教师既不要指责学生,使之失去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信心,也不要急于否定和纠错,因为有了与众不同的看法,是给探究者提供反思认识的好机会,学生在探究中经历失败未必是坏事,如果老师能用赏识的眼光积极评价学生的探究精神,并耐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审查反思,认真分析其原因,反复理解体会,重新成功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意境,学生会收益很大。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正确看待“与众不同的看法”,使之成为获得锻炼和发展的契机,通过总结反思,使学生在成败中皆受益。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观察力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儿童观察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特别在低年级的时候,就逐步教给他们正确的主动观察方法,使之养成良好的主动观察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戴立德.《美术教学教参》.岭南美术出版社.第一册.136页。
  [2] .戴立德.《美术教学教参》.岭南美术出版社.第八册,24页;28页。
  [3] . 蒋聚波、须秋洁. 中国美术学院学报《新美术》双月刊·中文社会科学CSSCI期刊.总第30卷2009.5 98页;99页。
其他文献
作文,一直是老师、学生最为头疼的事。有些学生视作文为大敌,甚至为“下地狱”,抓耳挠腮,很久才写上那么几句话,且语句干涩无味;教师呢,讲得很多,指导得很辛苦,但收效寥寥。信息论表明:必须建立信息的输出、输入、评价相联的整体信息网络,才能形成多向、可控、有序的开放式的思维训练模式。这种只重视教师信息的输出,忽视学生信息的输入,不利于师生间感情的和谐和共鸣,就难免出现文章开头描写的情况!那么如何提高学生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初中数学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动脑筋、下功夫,让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进而主动地去钻研、去理解、去想象,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认识新知,掌握技能。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尽量以实际问题为模型引入学习内容,以生活情境提出问题,以增强数学的趣味性  新教材的特点是贴近生活,与实际联系密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创设问题
期刊
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思想品德课程评价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评价要真实、公正、可信,要客观记录和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发展状况及发展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因此我对新课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做了初步探讨。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方在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是否能愉快地享
期刊
语文具有鲜明人文性的基础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有独特的地位。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让其掌握运用语文的能力。那么新课标观正逐渐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到建构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学习的价值。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发展个性。使学生的知识感、实践感和谐发展。在这些新的教学呼唤中,开放式教学以其独有的价值
期刊
试卷评析是指学生在完成考试之后,教师对试卷进行解剖、分析、点评,以达到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解题能力,掌握学习规律的教学活动,在思品课教学过程中,评析试卷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评析的目的在于让他们从测试中发现自己在知识点、解题能力、解题思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加以纠正,以弥补知识能力的缺陷,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如何上好试卷评析课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就如何上好试卷评析课谈几点粗
期刊
摘 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中心,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相信并尊重学生的经验和能力,应当赋予学生适当的学习动机,不是要求他们做,而是激发他们,让他们自己选择如此做——把 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体验式学习、互动式学习;没有应用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没有学习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强调调动学习者的已有经验,与同伴平等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以提
期刊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一至二年级,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在识字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喜欢识字、爱识字,从而主动识字,并逐步形成识字的能力。同时,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教给多样的识字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期刊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 ,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工作方式。“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它要求教师能从自己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也就是指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能把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这种“整合”
期刊
摘 要:多年来的小学体育教学,学生获得体育知识的途径与方法主要靠“模仿”老师,学生潜能不能很好被激发,导致教学没有达到应有效果。本文从创新体育教学实践谈体会,浅述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条件和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随着科技发展,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特别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人才需要创新教育来开发培养。作为培养人才主阵地的学校如何发挥职能呢?各科教学都责无旁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标志是,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学生的创造力。近几年高中开设了美术必修科目,美术课得到了应有的重视,然而如何使高中美术课,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创造力;高中美术;培养  在传统美术教学中,往往以注重知识的获得与技能的传授,教师常把自己当成课堂的主角,个别教师在评价作品时,甚至以自己的眼光作为评价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