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课堂提问设计的策略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yuxx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有效的提问活动可以为课堂制造亮点,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思辨能力获得改善和提高。如何改变小学语文“满堂问”、提问低效、无效的现象?优化提问设计是关键之一。笔者侧重从“教学目标、关注问题角度、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四个方面探讨课堂有效提问设计的策略,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提问;问题设计
  就课堂提问的全过程而言,它包括提问的设计以及“设计”运用两个阶段。“设计”是“运用”的前提和依据,是课堂提问能否成功的基础。这一阶段又包含选择和确定提问的内容、时间、对象和方式、方法等。其中,提问的内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问题,它又是课堂提问的中心和灵魂,所提的问题是否得当,对于整个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整个课堂提问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把“问题”的设计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考虑。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提问的“问题”呢?
  一、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提问的“主问题”
  好的问题哪里来?从教学的角度说,它来自于对有关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的深入思考、透彻理解、精心提炼和确切表现。所以教师在“问题”设计的整个过程中,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切实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切入点,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哪些是主要和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非重点但必须解决的问题,哪些是“课内”必须解决的问题,哪些是有助于“课内”问题解决的“课外”问题。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安排,然后反复推敲如何用确切的语言文字把需要提问的“问题”很好地表达出来。经过这样的认真设计,所提的问题必然是目的明确、主题鲜明、中心突出、切合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要求的,是有质量的好问题。
  二、关注问题角度,选准提问的“切入点”
  “主问题”设计得好不好,关键要细读文本,从整体把握,选准切入点,这样方可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文眼处”切入,窥一斑而见全豹,“直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课文。如《詹天佑》一文中,“詹天佑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紧扣它设问:课文选择了哪些事例表现詹天佑是一位“爱国的”又“杰出的”工程师?找出依据,先在书本上批注,然后交流讨论。再如在语言“空白处”切入,一石激起千层浪。“空白”是指作者在创作中有意无意地造成的隐蔽、残缺、中断、省略的部分,即“言虽尽而意无穷”之处。发现“空白”,就找到了与文本对话的窗口。
  三、善用“变式”设问,体悟文本语言
  所谓“变式”设问就是变换问题形式提问,帮助阅读理解课文,体悟文本语言。常用的有思辨直捣式、比较式、回问式、反问式、追问式等。其中“比较式”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体悟文本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这里就如何应用比较式设计问题展开阐述。
  比较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运用比较法设计问题,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辨析能力和探究能力,加深對文本语言的理解和感悟。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比较方式与内容有:字词替换比较、增删比较,体悟词语的感情色彩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不同句式、句法的比较,体悟语言表达的不同效果;段落结构与内容详略的比较,体悟文章谋篇布局的基本规律;不同文体的比较,体悟常见文体的基本特征;不同课题的比较,体悟作者写作意图的独具匠心。
  四、引导主动“发问”,语言、思维同步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积极发问”(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它往往比分析解决个问题更重要。
  课前、课中、课后都是学生提问的合理时段。课前预习是教学的开始,课前提问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能够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或兴奋点,帮助了解学情。课中提问能够促进学生读思结合,有利于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发现语言运用、语言积累的规律,在“得意”的同时“得言”“得法”。课后提问,有利于拓展性学习,开展诸如课外拓展阅读、课外语言综合实践活动。
  总之,课堂提问是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也是教学反馈的重要形式之一。当然,提问还有许多学问,如要“明确目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言简意赅、启发思维、抓住关键、把握主线……”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学习、研究和总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钱梦龙与导读的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07).
  [3]徐大文,吴为公.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后进生的转化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棘手问题。作为班主任,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因此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运用得当的管理方法对待班级中的后进生,积极做好教育转化工作。文章通过对后进生的表现及心理进行分析,提出了后进生转化工作的策略,以帮助后进生消除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增强学习自信心,提升学习动力,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跟上整体的学习步伐。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策略;班级管理  一、“后进
摘要: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提高学生的成绩,教给学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做到有爱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赏识学生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更要不断学习,提升自我,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课堂服务、为培养国家栋梁之重任而奋斗。  关键词:小学教学;小学教师;教学策略  一、做好每个教学环节  (一)认真备好每一节新课 
摘 要:2020年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形势严重。受疫情影响,开学时间延迟,教育部提倡线上教学。“线上教学”与传统的“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不同,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的改变,给教师、家长、学生都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一名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师,不仅需认真落实“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更要积极应对挑战,摸索出一条适合学生线上学习的教学之路。在摸索的过程中,教师运用新的信息技术,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整合各种教
摘 要:数学复习课是一种独特的课程类型,教师指导学生复习和整理数学知识并形成知识网络,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整体的数学知识结构。目前,针对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简单重复、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互动少的问题,文章提出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质量的策略:精选错题,杜绝“题海战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复习课;问题分析;解决策略  一、小学数学复习
摘 要:“猿”这种意象在古诗文中出现的频率极高,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这种意象经常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审美情趣等紧密相连,可以说是作者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笔者主要通过对部编教材初中语文古诗文中与“猿”这种意象有关的句子进行赏析和评价,探讨“猿”的意象表征与创作者的个人情感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文章的思想内容。  关键词:部编教材;初中古诗文;意象表征  “猿”本是一种普通的哺乳动
摘 要: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文章从探究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缺失和文学教育中听读能力训练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来论述听、读训练在小学文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提出文学教育中听读训练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文学教育;听读训练  文学教育是对人的教育,但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并不重视文学教育。近些年来,在很多研究
麦克尔非常喜欢他爸爸。爸爸经常带他去钓鱼,和他玩恶作剧。天冷的时候,爸爸和儿子一起坐在火炉旁掰手腕比手劲。爸爸不喜欢看电视新闻,却十分喜欢和儿子玩拼字游戏。而且,爸爸任何时候都守信用,说出口的话一定会兑现。  但在麦克尔眼里,爸爸有两大糟糕透顶的习惯。首先,爸爸最容不得苍蝇,好像和它们有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似的。如果屋里有一只苍蝇,爸爸非得把它弄死不可。但爸爸从来不用灭苍蝇的喷雾剂,他说那玩艺儿污染
摘 要: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一场课程改革提倡“以学定教”的生动课堂模式。学习单是根据学生情况,达成学习目标而设计的课堂学习活动的载体,在新型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但要设计适合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教学环节,还要设计好既能关注知识又能关注学生的“学习单”。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单;教学策略  一、学习单设计的常见问题 
(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延安716000)  【摘 要】在文学的殿堂里,诗歌是一朵奇葩。诗歌鉴赏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很大作用。新课改特别强调审美教育,而诗歌鉴赏不仅是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的必要途径,也是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有效开展诗歌鉴赏教学工作,笔者尝试以意象为解读诗歌的抓手,寻觅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教学方法;诗歌鉴赏;意象  鉴赏
【摘 要】美术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美术也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使美育产生良好的效果,全力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生;生活;美术教学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