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资料显示,在美国有1200多万食素者,食素者由2.1%增长到4.3%,加拿大多伦多素食协会的会员5年来增加1倍多,有六分之一的英国人已经或正在考虑成为素食者;在香港,200多家素食馆生意兴隆,50%的台湾人食素或大部分时间食素。素食之风正在以其追求健康的口号悄悄的在全球蔓延,也逐渐引来了一场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之间的讨论。
在茹毛饮血的时代,人们对于荤与素的概念没有界定,他们的食物都取自于天然,靠物竟天择的原则保持着大自然微妙的平衡,成为食物链的一份子。随着人类文明的逐渐发展,人们也渐渐对自己日常的饮食有了反思。食素一开始是作为一种受尊重甚至神圣的饮食习惯进入人类的生活,如我国古代在重大祭祀仪式之前,都要“茹素数日,以净其身,清其心”。随后,素食作为一种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和普及。唐宋时期,我国的素食在烹饪体系中已形成独具一格的一大流派。到元明时期它经历了“黄金时代”,并出现了宫廷、寺院和民间素食的分野。
如果说,早期人们对于食素还是多出于一种感性的认识,或者仅仅出于宗教信仰的原因,压抑人性本能的欲望,苦苦修行的一种方式。那么时下,素食主义者更多的融入了时尚环保和绿色消费的因素,一场以环保健康和珍爱生命为口号的新素食主义革命正在悄然进行着,“新素食主义者”也大量的涌现。
一向敢为天下先的北大,就有一个由青年学生发起的素食协会。该协会会长,吃素已有六年的北大国际关系系研究生张丽萍告诉记者,吃素不仅使她身体健康,而且心态也变得更加平和。他说,进入21世纪的人类所面临的最大课题就是“环境和生态保护”问题。而肉食生产却是环境污染的大户。在美国的农村,动物每年产生粪便20亿吨,是人类粪便的10倍,为了种植牧草养牛而砍伐原始森林,生产一小块牛排,以100多种鸟类、动物栖息地被永久破坏为代价。畜牧业对水资源的浪费也很可观。生产1公斤动物性蛋白质所耗用的水量,是生产0.5公斤植物蛋白质所用水量的15倍。目前世界各地都面临水资源缺乏的危机,但全球的淡水,有50%专供牲口饮用及清洁用水。全世界仍有1/4的人口处于挨饿状态,但全球2/3的谷物都用来喂养牲口。
新素食主义者大部分是中青年人,在厌倦了城市的喧嚣,理解了自然与人后,他们渴望找寻身体和心灵的平衡,于是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素这样的道路。不同的人最初选择吃素的原因也不同的,有的人出于宗教信仰的原因而吃素;也有的人是为了表示对生命的尊重而吃素;还有的人是为了获得身心的健康而吃素,不竟如此,他们的饮食习惯和感悟也有所不同,我们采访了这样几位素食者.......
胡佳:素食成就纯真的人性
采访对象:胡佳,“自然之友”协会会员,北京藏羚信息中心负责人。
素食理由:宗教信仰
胡佳,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一个亲切而平和的年轻人,在北京的环保界,一提他的名字,所有人都会说:“胡佳,可真是个好人呀!”甚至有很多人说:“他简直是佛!”这个只有28岁,赢得了大家赞赏的小伙子,吃素的经历已经有十年余了。
一个阳光灿烂的春日午后,我在北京藏羚信息中心整洁的办公室里拦住了即将要去上海做节目的胡佳,他先是耸了耸肩表示讶异,然后很愉快的接受了我的采访――他接受过很多采访,但是关于素食话题的这大概还是第一次。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温柔地洒进这间小小的办公室,给里面的一切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气氛温和而又通透。房间里三个大大的书架放满了书,主要是环境保护以及西藏方面的,还有满满一层都是佛教方面的,这些,大部分是他的收藏。
胡佳立在一个书架边上,一只胳膊随意的支在隔层上,他先抬头想了一下,然后开始用低沉的声音开始我们之间的谈话,逆光的他,成为一个淡金色的沉实的剪影。
“我吃素可以说是和家庭影响及宗教信仰有很大关系,我的姥爷是一位居士,一直吃斋礼佛,我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佛教普爱众生的教义在我心里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成为我日后选择素食的根本原由。长大后,我也读了不少佛教方面的书籍,劝人向善,众生平等的理念,在我脑子里就渐渐形成了一种自觉的意识。”
“难怪你有那么多佛教方面的书!”我说。
“说实话,其实好多买了都没看过的。”他笑着说,那种发自心底的笑容很朴实又很阳光,感染得我也笑了起来。
“真正让我开始决定吃素是发生在88年的一件事。家里人买了田鸡腿给我吃,田鸡你知道吧,就是小青蛙。我是很喜欢小青蛙的,觉得他们蹦蹦跳跳的很可爱,可是现在活生生的小动物却失血地僵硬地躺在我面前,我实在不能接受。尤其是后来知道人们抓青蛙的手段非常残忍,是用叉子去田里叉,我真的不能接受。佛经里的一个个故事也在我脑子里一下子涌现了出来,于是从那时候起我决定要吃素了!”
他的阳光灿烂的笑脸遮上了阴霾,面对他,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多年前对着冰冷的田鸡腿伤心惊惧的小男孩儿,也读到了他逐渐变得坚定的眼神,这眼神,渐渐的和眼前的这个人合为一体……
“你从吃荤到吃素,感觉痛苦吗?是不是有特馋的时候?”我问。“没有,一点也不痛苦。我也觉得挺奇怪的,要知道我小的时候可爱吃肉了,什么五花肉,鸡大腿都吃的挺香。可是一下子不吃了也觉得没什么,我也不想,反正这个过程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痛苦。可能是当时一下子刺激受大了吧。”
作为一个佛教信仰者,胡佳并不像他姥爷那样是一个在家打坐参禅的居士,而是积极热情地参与社会在生活中去关爱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甚至以此为事业而四处奔走。
他所创立的藏羚信息中心是一个为了保护藏羚这个物种而建立的组织,致力于收集、整理、发布青藏高原生态状况的各种信息,包括胡佳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是义务工作的志愿者。身边的人换了几批,胡佳一直坚守着,他本身就是一个信息枢纽,环境方面的信息,找他都能够找到,而且保证服务周到。
对一种动物尚且如此,对身边的人们,胡佳更是关心倍至。一次去西站送完人,遇到刚从外地过来,钱也没有了却找不到儿子的大娘。朋友们一起帮他打电话为她找到儿子,安排好见面的地方,正准备走,只见胡佳又掏出笔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十元钱,说找不到可以再找他。我们看的都傻了,说这位大娘太幸运了,遇到了全北京市最好的人。这样的善事胡佳做起来却是如此的自然。
除了在办公室的日子,他就是在外面为了各种有利于保护生物的事情而奔波,偌大的京城,处处留下了他瘦削的身影。每天在外三餐不济的,他又有很多忌讳,也不太会照顾自己,大家都很为他担心,所以每次见到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拉着他去吃饭。朋友们和胡佳出去吃饭,也基本跟着他吃素,他最爱吃的就是土豆丝儿,每次必点,虽然大家都说吃完了还要回去补点荤腥,可是还都很愿意陪他吃素,感觉偶尔吃一顿素菜也挺舒服的。
慈爱的母亲是胡佳的最大的支持者,每天早上都为他准备好素净而又营养丰富的早餐,晚上也准备好美味的素食晚餐等待在外面奔波了一天的儿子回来,据胡佳说,因为他的缘故他家里都不怎么吃肉了。不知道是环境成全了他这样一个素食主义者,还是这样一个素食主义在纯净着周围的环境。
佛教中慈悲和博爱的理念已经深深的融入胡佳的生命中,成为他的信仰,影响着他生活的每一个点滴,使之随时为每一个生灵奔走呐喊!素食素心,这是一个真正拥有赤子之心的人,是一个真正纯真的人。
前一阵子,胡佳去了食素大国印度,这可是让他如鱼得水了,三个月之后人回来,脸色红润,精神也抖擞了许多,一点不像离家在外的人。为了庆祝他的归来,一些朋友约好去著名的素菜馆子功德林给他接风,席上谈笑风生,胡佳吃着土豆做的鱼和豆腐做的肉,挺高兴,忽然傻乎乎的笑了一下,说:“嘿嘿,这个吃起来也挺像肉的嘛,挺好吃......."
Daniel:不小心爱上了素食
采访对象:Daniel,环境教育影视集团中国项目。
素食理由:尊重生命
Daniel,是一个?岁的美国人,目前居住在北京。很年轻Daniel留着一副大胡子,用话说,要和他保持一米的距离,省得被他的胡子扎着。然而他的眼神却很温和透明,笑起来像个孩子。有的朋友叫他大丹。
他在美国大学里学的是中文,毕业之后又在中国工作了几年,所以汉语说的很好,和朋友们的交流没有一点障碍。有一次吃饭,当然是素食,同桌的几个肉食主义者都抱怨没的可吃,他忽然用地道的中国话冒出一句:“饿了吃糠甜如蜜”来安慰大家,满桌当即倾倒。原来他每天学一条中国的俗语,水平差不多要超过一般中国人了。
Daniel现在为EETPC(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elevision Project for China即环境教育影视集团中国项目)工作,接到我的电话,他很感兴趣这个的话题,暂时放下了手头工作,非常乐意的把他的经历告诉大家。
他开始吃素的起因挺有意思。那是14岁的时候参加了一次野外生存活动,认识了很多朋友,新同伴里有很多人都是素食主义者,朝夕相处的几天下来,他对这些人的不太一样的生活方式感觉很好奇,于是出于一个孩子的赌气似的挑战自我心理决定开始吃素,完全没有理论的支持,他就这样糊里糊涂的做了一个准素食主义者。说到这里,他又来了一句地道的中国话:“我是一不小心爱上了素食的。”
那个时候的他还算不上一个完全的素食主义者,只是断断续续的吃素。渐渐的长大,伴着吃素食的一些感想和对社会自然的更多与了解思考,他越来越觉得食素是一种非常合理的生活方式,也就坚定了吃素的信念,从理论上成为一个真正的素食者。
1996年大学毕业后来Daniel到中国工作,发现中国有很好的素食氛围和更健康的饮食习惯,按他的话说就是:好一个素食者的天堂呀!于是他也就开始享受天堂里的完全素食者的幸福。
电话里的他说话慢悠悠的,可是用词都非常准确,不愧是科班出身。我能想象他在冥想一个句话里该用什么词的认真样子,于是在电话这头偷笑。
他说其实他的对于食素的观念是一直在变化的,到现在完全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而放弃吃肉。他告诉我说,现在我们吃的动物的生存条件其实已经工业化了,工厂化的农场为了满足城市人的高消费的生活,赚取利润,根本不在乎动物忍受怎样的痛苦,过着怎样悲惨的生活。他们把动物关在狭小的笼子里,使他们失去了自由,还用不正确的方式饲养它们,不正常的提高它们的生长率,对动物身体构成很大伤害。在这里,动物的生长与死亡都是人为的,成了一部机器。就像电影《Chicken Run》里表现的那样!
Daniel继续说道,这些动物们也是生命,也是同样需要尊重的,况且人们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满足营养的需求,不再是为了生存而活着了,可是城里的人们不懂的吃的这些肉是怎样来的,不知道这些动物的悲惨的处境,所以还在继续着他们的高消费的生活。如今,他是为了表示对这些动物的生命尊重和对反对城里人的盲目的高消费的生活而不再吃肉!
我抬杠似地问了他一个问题:“自然界是一个需要保持平衡的生物链,人们食肉,不是和老虎吃肉一样,也在维护生态的平衡嘛?”
他严肃的回答:“不!老虎吃肉,那是它唯一的选择,可人不是的。人是杂食动物,靠什么都可以维持生命,为什么一定要吃肉呢?有个理论叫‘生态足印’,指人们维持自己的生命所需要耗费的资源越多,这个足印就越大,对自然的破坏也就越大。而素食是对自然破坏最小的生活方式。”
Daniel陈述的语气依然很和缓,态度坚决却丝毫没有咄咄逼人的架势,就像邻居家的大哥哥在讲故事。可是那种发自内心的正义的力量却让人不由的深深惭愧。
他说在吃素的过程中还是有点麻烦的,自身的问题就不必说了,尤其是传统的因素。像在美国有很多节日,按照传统的习俗是要吃肉的,比如圣诞节就要吃火鸡什么的。刚开始选择吃素的日子里,他也屈从于传统的力量而在这些日子吃了肉,可是渐渐的他就抵制住了传统的束缚和自身的欲望,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素食者。
对于素食,Daniel并不持有很极端的想法,他觉得人们为了维持生存而适当的食用一些肉食还是可以的。能够做到像他这样的平和藕色挺不容易。
在美国现在占人口总数10%的食素人群里,像Daniel这样的也不算是个特例,但他不仅是简单意义上的素食,而是将他的尊重生命的理论融会贯通,表现为对每一个人的尊重和对每一个生灵的尊重,所以他怎么会万里迢迢的的赶来为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呢,在他眼中,尊重生命已经没有了国界的分别。
因为工作的关系,他要经常在中国和美国之间跑来跑去的,可是也没见到他疲惫的样子,健康的很,每天拖着大胡子乐呵呵的,按说中国和美国的美味素食尽收腹中,他应该很有研究才对,可是他的中国朋友不屑的说:那可未必。毕竟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真让他精通,也难为他了。
我邀请他参加一个朋友们即将举行的素食聚会,他乐呵呵的说:“嗯,这个我有兴趣!一定参加!”或许,一代学贯中西的素食大师就此产生了。
放下电话,我想,这真是一个非常可爱的素食者,展现给了我们素食的最美好的一面,也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朱明轩:象芹菜一样葱翠,象草莓一样鲜艳
采访对象:朱明轩,北京大学大三学生
素食理由:健康美丽
在北京大学化学系读大三的朱明轩年纪不大,却像个大忙人。本来想和她约个采访时间,没想到却被她非常利索地用一堆充分的理由拒绝了面谈,只给了我半个小时的电话时间。但她显然是个性格鲜明坦诚热情的人,尽管隔着电话,我却几乎看到她在我面前眉飞色舞的样子,看来她是真的很忙。
“我叫朱明轩,明亮的明,轩窗的轩。许多人听到这个名字,都会写作茗萱。也许大家包括我自己都期望我真的是一个女孩子吧。但事实上我一直都是那种需要仔细观察三分钟以上才能分辨性别,而且分辨准确率很低的……但自从我考入大学,和五个自古以来就如花似玉的mm同处一室,我的性别表象就起了微妙的变化,比如此刻我竟然穿着裙子——太骇人听闻了!”朱明轩一串连珠炮的介绍,简直把我听傻了,好爽朗的女子啊,难怪人家会错认性别。
其实,朱明轩是一个很女孩的女孩,至少她对自己型体美的在意,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以她的性格,本来不是挑肥捡瘦的人,什么好吃就吃什么。她也从没有很刻意地追求过素食,即使现在也不是一个纯粹的素食主义者。但是关于美丽对女孩子的重要性,她却有精辟的观点:“对于一个二十岁的女孩子来说,如果她面前有两个选择,其中一个是美丽,那么无论另一个是什么,她都会选择美丽,而我的第三个要求还是要能使我漂亮。漂亮有很多种了,皮肤有光泽,眼皮没浮肿,整个人看上去挺精神的,就我而言,能作到的就只有这些了,至于其他的——司命之所属,非人力可及也。”在意归在意,到底还是个旷达的人。
上帝没有给予明轩一个像上铺同学那样无论吃什么都那么窈窕的身材,社会却给了她一个“肥胖臃肿是健康美丽的反面”这样一个概念,所以明轩规定了自己的食品首先不能是高糖高脂的;虽然她的消化功能还算不错,但当学生的最缺少的就是十分规律的生活,作实验、考试,总是到了通常最不应该吃东西的时候前胸贴上了后背——比如夜里——所以她对食品的另一个要求是要易于消化、代谢,不会在体内堆积;只要是这样的东西,而又是她喜欢吃的,都会成为她饭桌上或床头的可口佳肴。这样的结果是,她加入了北大素食协会。
明轩加入素食协会很偶然。据她说是有一回下了自习,郁闷得无以复加,在教室外面闲逛,偶然发现素食协会组织出游的海报。要知道,在机械单调、平淡无味的学习生活中寻求点新奇是很困难的——有一次,她和上铺为了找事情兴奋一下,连换床这招都用上了——出游,特别是有点名目又便宜的,实在是不错的点子,没想到从此便开始了与素食协会的不解之缘。当时素食协会成立不久,但活动影响已经蛮大的,需要一些跑腿、打杂的人,她闲着没事,去帮帮忙,一来二去混熟了她逐渐发现:“其实素食并不是很表面的不吃荤腥的东西那么简单,其实任何一件事情深究起来,当个事去琢磨,都不会很肤浅的。在活动中,对于宗教、哲学、伦理的东西,我也多多少少接触到,虽然其中大部分我都不懂,懂的我也不相信,但我知道东西是不会白知道的,就如同路不会白走一样。”
明轩一再强调,她不是严格的素食者,只是碰巧她的食物里素食的成分很大。作为一个大三学生,又是性情中人,她的饮食习惯其实蛮不规律的,懒惰、紧张、作业太多、心情不好、和男朋友吵架都可能对它产生影响。不过通常来说,明轩信奉白天,尤其是上午代谢旺盛的说法,所以早餐吃的比较丰盛,如果有那些热量高,又无法抗拒的美味,她也一般选择在早上吃;午餐和晚餐就是普通的食堂大饭,当然了,主要也以蔬菜为主的。晚上上完自习回来,不填填肚子是休想睡着的,一个苹果、两个香蕉对她来说是不错的选择,不会导致第二天起来不舒服,而且苹果的香味还有催眠的作用。明轩说,她很喜欢把又红又大的苹果装一两个在小篮子里放在床边的感觉。
只要是果蔬明轩基本都喜欢吃,不挑食,好养活。特别喜欢的蔬菜是油菜,就是做梅岭菜心、虾仁扒油菜的那种,绿绿的,嫩嫩的。她每次回家,都要霸占厨房,顿顿炒油菜。明轩说:“我不欣赏北京人把菜切成一片一片地炒,我喜欢把老叶摘掉做他用,只留菜心,整个的炒,盛的时候可以摆盘,一头青白、一头嫩绿,看着都……不行了,再说下去我会谗坏的!”“水果我喜欢菠萝、草莓还有西瓜。把冰淇淋粉用鲜奶调了,兑上泡草莓的汁,再将洗好的草莓在里面蘸一下,一个个排在玻璃盘子里,鲜灵灵的草莓戴着粉红的小帽子,那粉红是小姑娘嘴角的浅笑的颜色。”
明轩最后说:“蔬菜、水果,加上少量的淀粉类食品的饮食使我的生活快乐起来:每天清晨我起床,觉得从头到脚清清爽爽,洗个脸出门,站在阳光里,感到自己很灿烂,像芹菜一样挺拔,散发着菠萝的甜香。”我没见到明轩,不知道为什么别人会把她的性别混淆了,可从电话里我分明感觉到一个水灵灵的像芹菜一样葱翠,像草莓一样鲜艳的女孩子在灿烂着。都说吃素的人心性平和,可我觉得明轩从素食里得益的恰恰是健康活泼爽朗。
我坚持让明轩描述一下她的长相,她咯咯一笑说:“我从各个方面来说都在中等,那意味着扔在人堆里就不见了。”然后和我说句再见就结束了谈话,我在电话前愣了半天,自言自语道,这么有性格的女孩我一定能一眼认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