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增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基层就业能力的机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ang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近年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情况,探析了笔者所在学校的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基层工作存在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增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层就业能力的立体解决机制,为新疆政治经济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基层就业
  G647.38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界,少数民族众多。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是综合素质较高的青年群体,是重要的人力资源,是新疆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维护地区和谐发展的精英队伍。然而,新疆人才总体缺乏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普遍不高的现象却明显存在,以塔里木大学为例,根据笔者近几年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情况来看,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情况令人担忧,各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的第一次就业签约率远远低于汉族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按照市场化筛选机制,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不能够独立就业,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形式比较严峻。目前,国家、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目标越来越明确,既要有知识文凭,更要有技能能力;既注重思想品德,也注重实践水平;既注重身体素质,也注重心理素质;既注重现有水平,也注重发展潜能;既注重个人创新思考,也注重团队合作意识[1]。可见,提高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能力,对于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实现大学生人生理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层就业的涵义及特点
  基层就业就是到城乡基层工作。国家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一般来讲,“基层”既包括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区;既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包括社会团体、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含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也包括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是实现青年人才个体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基层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均衡发展及现代化强国的伟大梦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重要的人才资源,他们大多数是少数民族人口中的精英,有着较为聪明的智慧,超前的眼光和较为开放的理念。他们到基层就业将会对基层落后的思想观念带来冲击,带来转变,将给基层输入现代化、科学化的新思想、新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基层人口素质,尤其是少数民族人民的整体素质。
  新疆目前主要的基层就业项目有“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特岗教师”计划、自治区选调生、兵团选派生等。同时针对以上项目都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如志愿者选拔条件、服务年限、生活补助、报考公务员和研究生等;到非公企业工作的职称评定、工龄计算、保险费缴纳,自主创业资金的小额贷款、税收优惠、各种证照、管理费优惠等政策,鼓励他们到基层工作。少数民族大学生到这些单位就业,多数都有一些共同点:(1)大学生到基层从事的是最基层的多为辅助性岗位,如:助理岗或秘书岗。工作内容繁杂,事情较多。经常是一人做多事,这就势必会造成工作内容广而且繁乱;(2)基层工作和生活的硬环境相对城市来说较为艰苦,尤其是西部地区和偏远地区,受经济条件限制,基础建设相对落后,设施、人才、技术相对稀疏,办公环境和发达地区相差甚远,生活环境也有差距,有些地区的食宿问题、饮水问题、网络问题都不能满足。(3)基层软环境即文环境和城市相比相差甚远,广大基层农民的思想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主要表现在1)与城市相比,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想观念在农村许多干部群众中占有更大的市场,工作中大多数人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左顾右盼,仍然是“一看二慢三通过”。2)满足现状,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较重 ,常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甚或“有了几个糟钱就摆阔显富,目光短浅,小富不思源,富而不思进。3)懒惰的生活习惯,有些贫困地区以贫为安,吃惯了救济,甘于贫穷,乐于闲散,办事拖拉,不讲诚信,嫌贫忌富,家长里短,是非较多。另外,与大城市和大公司企业相比,这些单位的经济报酬相对较少、工作条件艰苦,身处最基层,职业发展前景与其他职业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优势。首先,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经得起考验的品质。由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数来自新疆农牧团场和农村地区,由于地处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从小就具有吃苦耐劳和艰苦朴素的品质,对基层的适应性相对来说比较快。 其次,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语言优势,工作进展快。由于是来自民族地区,对当地和本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比较熟悉,了解当地的情况,熟悉当地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工作开展[2]。 再次,少数民族大学生熟知当地发展特色和优势。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比较了解,也有比较深厚的家乡情,可以扬长避短,更快、更好、更优的建设自己的家乡,促进当地的安全、稳定发展。
  (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基层就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与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所需的人才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笔者所在学院的民族大学生只有7%的学生2013年进入了城市的企业单位,有85%的民族学生进入了国家、地方的政府扶持项目,主要是兵团选派生,大学生村官和乡政府公务员,其中有34%的学生进入了乡镇的中小学任教。这说明:1,绝大部分少数民族毕业生仍留恋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缺乏竞争意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2,片面理解就业,认为就业就是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而对民营 企业等非国有单位,则认为不稳定、不可靠、不保险。3,专业文化素质方面较弱,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同学即使学的是理工专业就业时仍然要求去学校、政府机关等非常有限的部门[3]。4,政治素养、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选择基层就业的民族大学生应努力培养自己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定位好自己的角色,不断地调整自身角色,定位到最佳状态,不贪图富贵和权位,以胜任基层就业岗位所从事的工作为基本原则。还需要学会科学判断事情的正确与否,避免盲目的从众行为,确实提高自己的本领,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加强计算机基本操作、双语的强化培训应用等技能,方能更有效的提高基层工作水平。
  三、构建增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层就业能力的机制
  新疆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基层就业能力的现象,与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及学生个人都有密切地关系。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基层就业能力的现象,要形成涵盖这些因素的立体解决机制。
  1,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创造良好的基层就业环境。基层的就业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软环境主要是指政策、保障机制和人文环境。一方面,保障机制既涉及法律、政策保障,就业渠道的拓宽,非公有制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的有关问题,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的完善等;各个地方政府要为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提供方便的人事关系代理服务,在户籍迁移、合同签订、各类保险缴纳和接续等方面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化解矛盾;要改变只有到政府机关、行政事业部门工作才算是工作的传统的铁饭碗思想,需要广泛的宣传、不断营造社会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文环境,支持并宣扬职业无贵贱,劳动皆光荣的职业理念。在导向正确的基础上,媒体要不断提高引导水平、注重引导效果。 从而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及家庭成员在就业择业观点上能够支持、理解,解决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及家庭成员中思想上的后顾之忧,为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打好基础。
  2,健全和完善锻炼培养机制,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基层工作者。首先,应努力传递正面就业教育,真正支持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以及不断扩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招生规模,目前大学教育的入学门槛不断降低,然而,社会和经济在不断发展和进步,需求的人才质量却越来越高,市场的竞争越来越强,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需要不断的进行调整,因此,大学教育应该重新审视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以赞赏和鼓励的表述方式,增加基层工作的内容和知识,培养出一部分优秀的具有服务基层意愿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依托本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资源,拓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空间和领域。其次,增加专业实践力度,增加基层实践的内容,让大学生有机会深入了解到基层情况,结合新疆本地和专业特色,发展优势农牧业、旅游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潜在价值,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积累基层工作的经验。再次,政府出资建立就业培训及见习基地,鼓动并挖掘社会力量,高校主动积极配合并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基层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采取与基层共建的方式,组织大学生到基层实习,增加大学生对基层的认知,在工作中形成对基层良好的情感;高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大学生到家庭所在地实地考察,让大学生实地感受到基层事业发展的广阔空间,增强其参与基层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成才观、创业观、宗教观的教育,正确处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正确把握成长成才规律,彻底摒弃重地位、重名利的观念,树立多渠道就业、多渠道回报社会的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多元化就业理念[4]。
   3,建立培训和甄选机制,树立职业规划意识。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类型划分,有针对性地增强他们适应基层的能力。大学生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认真负责的良好品性,比较熟悉基层情况并具有较强的到基层工作意愿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这类少数民族大学生有较强的规划意识和较为清晰的职业方向,政策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更完善的各种保障,保证其在基层安心工作,施展才能,争创佳绩。二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有基层就业意向,但“等、靠、要”等落后观念还是比较严重, 把自身的发展寄希望于国家的扶持政策,主动寻找机遇少,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自我发展精神。
  4,建立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回访发展激励机制。首先,制定科学的选用标准,优化基层工作队伍。把基层工作岗位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对优秀的基层工作者及时予以提拔重用,使基层工作队伍“活”起来。其次,建立健全基层工作者教育培训机制,实行多层次、宽领域、复合型的培养,实现在知识结构、素养能力上,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在本职工作上,由“粗放型”向“专家型”转变,真正使基层工作者成长起来。增强大学生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大学生工作。
  总之,解决好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是一个系统的重要工程,培养政治素养高、专业能力强,综合能力过硬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是稳疆、固疆、强疆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钟文勇.论民族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D].中南民族大学,2008.
  
  [2]陈小志.大学生基层就业素质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
  
  [3]郭文钦.构建大学生基层就业低效益的立体式解决机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04:106-108.
  
  [4]张利冰.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组织、引导和教育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12:6.
  
其他文献
摘要:《电子技术》是电类学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作为从教中职电类专业的教师如何上好《电子技术》课程是一个研究的课题。本文从(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素养,(2)教师修炼内功努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3)在教法学法上下功夫进行项目化教学,(4)组建《电子技术》兴趣小组,利用科技节等活动扩大《电子技术》课程的影响力,这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如何进行专业课的教学。  关键词:电子技术 专业课教师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现状,经费分配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应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加强对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等对策。  关键字:义务教育,经费使用,财政投入  【中图分类号】G640  近十年来,浙江省义务教育机会均等目标已墓本完成,资源配置的均等化程度逐步提高。在教育机会、危房改造、师资合格率等基本办学软硬件条件方面处于全国前列。  一、浙江省义务教育经费投
期刊
摘要: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要保持正确的心态,还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理论,实践创新教学方法,通过个人教研和集体教研两方面来进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 教师 专业成长 正确心态 教研  【中图分类号】G420  谁都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但是优秀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成长。怎样做才能做到呢?  一、要想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5  一、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是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诗歌之部”第三单元的一首推荐作品,承担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赏析能力的责任。本单元的鉴赏方法是“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在感受诗歌的节拍、用韵特点、领悟诗歌特有的韵律感和音乐美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蕴寓其中的深沉情感。  全诗内容如下: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期刊
摘要:人本主义地理学将地理空间的概念发展为地方,地方是被赋予了文化意义的空间。与地方相关的概念错综复杂,空间因人需要而被创造出来,给人提供活动范围。人在空间中活动,需要与他人沟通,而使某些客观物体成为沟通媒介具有了象征意义,而环境不同,空间会有所不同,从而产生独特的文化,形成地方性。在这个过程当中,人是活动的主体,具有独特的感情,在与地方的互动当中,会产生不同的体验。  关键词:空间;地方;城中村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完全学分制下高校本科教学管理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阐述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从“以人为本”的育人角度提出教学管理改革的创新举措,以达到学分制的育人理念和目标。  关键词:学分制 教学管理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058    学分制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体选择,强调学生个体发展,以为社会培养多样化的人才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国高校已广泛实行学分制,推行学分
期刊
摘要: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理解重要的科学概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然而,许多教师的教学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诱发了严重的教学困境。因此,进行教学改革,理解科学的建构主义学习观,运用探究式教学策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与出路。  关键词: 科学素质;教学策略;建构主义;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科学素质(science literacy)——利用知识、理解科学概念及解决事关
期刊
摘 要:当前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英语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交际的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入有关委婉语的内容是很必要的,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英语课堂教学本质上也是一种社会交际过程,作为英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英语水平等的差异有效地使用言语委婉,处理好师生关系,更好地为英语课堂教学服务。本文章把重点放在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
期刊
摘要:美术是一门艺术,可以进行美术创作。美术的理念,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创新是设计的生命,它贯穿于艺术创作的始终。当今人类社会已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人类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动水平加快提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赵来越取决于国民创新的高低,创新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成为国力增长的重要因素。在美术教育中,要鼓励人的思考、探索各种艺术表现手法,从而提高人思维创新。由此,美术教育在
期刊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就是真实,只有真实的语文教学才能品出浓厚的语文味。贾志敏老师强调语文课应“真实、朴实、扎实”,教无定法但总有共性,通过对贾老师多节语文课堂教学的学习,本文总结了其语文课堂教学中真实的体现,剖析了朴素本真的语文教学是如何实现并落到实处,真正做到让语文课像语文课,语文课是语文课。  【关键词】贾志敏;语文教学;朴素;本真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