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高校长,您是苏州市教育名家、江苏省特级教师,更是个办学、治教、育人“三打响”的校长。作为校长,您想得、做得最多的是什么?其中感受最深的又是什么?
高本大:本人接任苏苑实验小学校长已过15年。所想、所做中最深切的感受是:要办好学校,要办出学校的名分和名声,校长就得选择“沉潜”、追求“丰厚”,用心尽力将肩头工作当成自己人生中的踏实事、快乐事来做。
为做到、做好这一点,本人着重拿捏住了以下四条:1.用心做,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慢慢地让办学富含文化特质,让治教凸显专业素质,让育人展示可喜品质。2.尽力做,从最根本的事情做起,渐渐地让物质文化令人舒心,让精神文化耐人寻味,让整体文化引人入胜。3.踏踏实实做,从最常规的事情做起,稳稳地让整个工作经得起随机察访,经得起定点检验,经得起系统评估。4.快快乐乐做,从最需要的事情做起,让全校师生在共创、共享的所有中,不断品味并领悟到所创、所享的深远意义和甜美价值。这15年里,本人用心尽力、踏实快乐所做的各项事情,已受到应有关注与认同;本校和谐发展、师生携手相长的事实,已赢得广泛赏识与尊重。
记者:好校、名校,是大家的期待。请高校长说说,好校、名校与一般学校之间的主要差别在哪里?
高本大:好校、名校,难免存在不足;一般学校,也总会有其长处。相对而论,好校、名校,首先是更能遵循科学规律的;再者,是更具有艺术品位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规律,任何美好的事物都有其脱俗品位。办学、治教、育人同样如此。这15年里,本人始终认为:要遵循科学规律,就必须有长远考虑,切忌急功近利;就必须穿着软底布鞋笃悠悠走路,引领并伴随师生细细欣赏一路上的美好风景,而不能拖着硬壳皮靴急吼吼跑步,以致一不留神就摔大跟头。同时提醒自己:要具有艺术品位,就不能不孕育应有的格调和气质。为有格调、气质,就必须以更高的审美标准去建立目标。目标高,就必须以更好的行为实践去履行责任。责任,不仅仅是拼苦劳。两者交集到一点,就是必须为创设文化、培植专业、涵养人文去做好一切该做、能做的事,而不是靠些陋术耍些花招的浮躁。
遵循科学规律,确保步稳、行远;具有艺术品位,使之高雅、舒适,就容易办成好校、办像名校。否则,最多只能是一般的学校。我想,好校、名校与一般学校之间的最主要差别也许就在于此。
记者:高校长的话,发人深思。在凭所想、所做,努力将本校办成好校,并办像名校的过程中,您有哪些得意之作?
高本大:得意和得力结伴而行。我认为:要得意,就该得力;若得力,终有得意。要说得意之作,大致可见于两个方面:1.得力于营造一种宜人环境及和谐气氛。2.得力于提升自己的感召力和被信任度。具备了一定的感召力和被信任度,所做事情就容易得心应手、事半功倍。这15年里,本人从没懈怠过自己的职责,也许正因为如此,我能看到群体间普遍相处得很和谐,表现得很自觉,工作得很舒畅。大家对我不仅给予了全面、有力的支持,也给予了我很多的理解与信任。
这股彼此间互尊、互信、互爱、互助之风的逐渐成型,让我深为得意、倍感欣慰。
记者:为使和谐、向上蔚然成风,您一定付出不少。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无疑是您工作的重中之重。请高校长说说,您这工作的重要抓手着重体现在哪些方面?
高本大:这15年里,本人高度注重将“文化、专业、人文”揿定为本校“办学、治教、育人”的核心价值体系,同时以“一列横队齐步走、一路纵队分步走、不同角度快步走”等策略,持续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步入佳境。其间,着重抓了三点:1.要求教师必须做出规矩。明确提出一条铁律:有德无才,脆弱;有才无德,危险。激励教师由“职业、事业、专业”的自身定位出发,争当德才兼备的好教师。2.引领教师自觉做出水平。有序提出两组标准:A.好教师不仅要像教授,更要像教练;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更要让学生获取技能;好教师不仅要关注结果和效果,更要关注过程和效率;好教师不仅要认真接受外控,更要主动进行内控。B.好教师会把死教材教活,差教师只会把活教材教死;好教师会用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教同一篇教材,差教师只会用一种方法教很多篇不同的教材;好教师会用学生明白的话讲学生不明白的道理,差教师只会用学生不明白的话讲学生已经明白了的道理。这两组标准,包括前面提到的一条铁律中的某些提法可能有些绝对。但我认为:有时故意制造绝对,反能成就一种深刻,能促进应有思辨。3.勉励教师努力做出品牌。一并提出四个“自己”:敬业爱岗,就是尊重自己;缺啥补啥,关键在于自己;培植悟性,必能提升自己;持之以恒,终将成就自己。我强调这些,并不是要推卸本人及校方的责任,而是为了更有效地提振整个团队的内驱力。因为内驱力的存在,正是促成品牌产生的主要动因。在此过程中,本人不忘为教师搭建各种平台、提供各种机会,帮助并服务于教师频展身手、修成正果。
现在,全校教师的成长进程可圈可点,总体进展应该是令人心服口服的。
记者:苏苑实小不仅有到位的硬件设施,而且有傲人的师资内涵和整体出色的育人成果。我们为之感到高兴。高校长,现在不少学校都在提、创自己的办学特色。作为一所名校,您认为本校是否已形成鲜明特色?
高本大:特色,应是独特的,典型的,能揭示本质规律的,并且是能得以代代相传的。我认为:那些办学中拍一下脑袋就定、花一点儿钱财就成、用几个人手就行、只几天工夫就赢的所谓特色,严格说来是不能称之为办学特色的,充其量只能算是办学中某些工作的单项特点而已。特点不等于特色。唯有让一个个、一组组特点融为一体,才有可能构成特色。真正的办学特色,不仅需要单项出彩,更需全面过硬;不仅需要短期可见,更需长期可行。
正是凭着这样的解读,这15年里,本人一以贯之力主校风求正、教风求准、学风求真,以“三风”演化整个办学的满园风景。文化,是全校物质外像与精神内蕴的合二为一;专业,是教师追求并实现工作价值的核心元素;人文,是校内各种正面、积极的文化现象及各类宜人、愉悦景象的通盘展示。当文化、专业、人文与办学、治教、育人彼此炼为合金,并以此合金作用于日常办学的有效运行,那真正特色的形成也就不难成为可能。
在做好一切工作的先决前提下,没有特色的特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办学特色。这特色,定比某个单项特点来得更为厚重、更加可贵。
记者:这样的特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日积月累、一以贯之”的持守意识。高校长,能否举例说说您对这种意识的实际运用?
高本大:对文化办学、专业治教、人文育人的特色持守,是统领全局的持守。鉴于学校工作的特征,课堂教学,以及为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成长所进行的专门课题研究,应是这持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15年里,本人始终秉承“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一主题,主持展开了“九五、十五、十一五”三轮滚动式实验研究工作。其中的“九五”课题为省级重点课题,成功结题;“十五”课题被降为省级立项课题,顺利结题。当2005年申报“十一五”课题时,本校得到一个讯息:如苏苑实小继续申报类似于“九五”“十五”的课题,那就缺乏新意,将不可能再在省级立项,最多只能列为市级课题。知道这情况后,我马上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并坦诚说出三点想法:1.通过前两轮实验,本校开始尝到甜头。要放下这主题,另起炉灶,另搞一套,难免半途而废。2.搞课题研究,最好能在高层级上立项,但这并非是课题研究的全部价值所在。本校搞滚动式课题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解决现实问题,一切应以校本发展需求为现实考量。3.如果这“十一五”课题因故不能在省级立项,甚至不能在市级等立项,那就只在校级立项,本校一定会循之做出新绩效……最终,该课题又在省级立项,目前已处结题阶段。
眼下正值筹划、制订“十二五”课题方案之际。为继续滚动,为有效延伸,为环环相扣、层层推动求深化,本校仍不会丢弃原主题,但会向纵深发展,不管这课题能否在何级立项,本校都会努力使之既有理念上的再坚持,又有功能上的再运用。
这15年里,本人凭本色做人、按角色做事,与全体师生一起,为办成好校、办像名校用心尽力做着必须做、应该做、能够做、喜欢做的事,我真的感到很踏实、很快乐。
高本大:本人接任苏苑实验小学校长已过15年。所想、所做中最深切的感受是:要办好学校,要办出学校的名分和名声,校长就得选择“沉潜”、追求“丰厚”,用心尽力将肩头工作当成自己人生中的踏实事、快乐事来做。
为做到、做好这一点,本人着重拿捏住了以下四条:1.用心做,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慢慢地让办学富含文化特质,让治教凸显专业素质,让育人展示可喜品质。2.尽力做,从最根本的事情做起,渐渐地让物质文化令人舒心,让精神文化耐人寻味,让整体文化引人入胜。3.踏踏实实做,从最常规的事情做起,稳稳地让整个工作经得起随机察访,经得起定点检验,经得起系统评估。4.快快乐乐做,从最需要的事情做起,让全校师生在共创、共享的所有中,不断品味并领悟到所创、所享的深远意义和甜美价值。这15年里,本人用心尽力、踏实快乐所做的各项事情,已受到应有关注与认同;本校和谐发展、师生携手相长的事实,已赢得广泛赏识与尊重。
记者:好校、名校,是大家的期待。请高校长说说,好校、名校与一般学校之间的主要差别在哪里?
高本大:好校、名校,难免存在不足;一般学校,也总会有其长处。相对而论,好校、名校,首先是更能遵循科学规律的;再者,是更具有艺术品位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规律,任何美好的事物都有其脱俗品位。办学、治教、育人同样如此。这15年里,本人始终认为:要遵循科学规律,就必须有长远考虑,切忌急功近利;就必须穿着软底布鞋笃悠悠走路,引领并伴随师生细细欣赏一路上的美好风景,而不能拖着硬壳皮靴急吼吼跑步,以致一不留神就摔大跟头。同时提醒自己:要具有艺术品位,就不能不孕育应有的格调和气质。为有格调、气质,就必须以更高的审美标准去建立目标。目标高,就必须以更好的行为实践去履行责任。责任,不仅仅是拼苦劳。两者交集到一点,就是必须为创设文化、培植专业、涵养人文去做好一切该做、能做的事,而不是靠些陋术耍些花招的浮躁。
遵循科学规律,确保步稳、行远;具有艺术品位,使之高雅、舒适,就容易办成好校、办像名校。否则,最多只能是一般的学校。我想,好校、名校与一般学校之间的最主要差别也许就在于此。
记者:高校长的话,发人深思。在凭所想、所做,努力将本校办成好校,并办像名校的过程中,您有哪些得意之作?
高本大:得意和得力结伴而行。我认为:要得意,就该得力;若得力,终有得意。要说得意之作,大致可见于两个方面:1.得力于营造一种宜人环境及和谐气氛。2.得力于提升自己的感召力和被信任度。具备了一定的感召力和被信任度,所做事情就容易得心应手、事半功倍。这15年里,本人从没懈怠过自己的职责,也许正因为如此,我能看到群体间普遍相处得很和谐,表现得很自觉,工作得很舒畅。大家对我不仅给予了全面、有力的支持,也给予了我很多的理解与信任。
这股彼此间互尊、互信、互爱、互助之风的逐渐成型,让我深为得意、倍感欣慰。
记者:为使和谐、向上蔚然成风,您一定付出不少。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无疑是您工作的重中之重。请高校长说说,您这工作的重要抓手着重体现在哪些方面?
高本大:这15年里,本人高度注重将“文化、专业、人文”揿定为本校“办学、治教、育人”的核心价值体系,同时以“一列横队齐步走、一路纵队分步走、不同角度快步走”等策略,持续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步入佳境。其间,着重抓了三点:1.要求教师必须做出规矩。明确提出一条铁律:有德无才,脆弱;有才无德,危险。激励教师由“职业、事业、专业”的自身定位出发,争当德才兼备的好教师。2.引领教师自觉做出水平。有序提出两组标准:A.好教师不仅要像教授,更要像教练;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更要让学生获取技能;好教师不仅要关注结果和效果,更要关注过程和效率;好教师不仅要认真接受外控,更要主动进行内控。B.好教师会把死教材教活,差教师只会把活教材教死;好教师会用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教同一篇教材,差教师只会用一种方法教很多篇不同的教材;好教师会用学生明白的话讲学生不明白的道理,差教师只会用学生不明白的话讲学生已经明白了的道理。这两组标准,包括前面提到的一条铁律中的某些提法可能有些绝对。但我认为:有时故意制造绝对,反能成就一种深刻,能促进应有思辨。3.勉励教师努力做出品牌。一并提出四个“自己”:敬业爱岗,就是尊重自己;缺啥补啥,关键在于自己;培植悟性,必能提升自己;持之以恒,终将成就自己。我强调这些,并不是要推卸本人及校方的责任,而是为了更有效地提振整个团队的内驱力。因为内驱力的存在,正是促成品牌产生的主要动因。在此过程中,本人不忘为教师搭建各种平台、提供各种机会,帮助并服务于教师频展身手、修成正果。
现在,全校教师的成长进程可圈可点,总体进展应该是令人心服口服的。
记者:苏苑实小不仅有到位的硬件设施,而且有傲人的师资内涵和整体出色的育人成果。我们为之感到高兴。高校长,现在不少学校都在提、创自己的办学特色。作为一所名校,您认为本校是否已形成鲜明特色?
高本大:特色,应是独特的,典型的,能揭示本质规律的,并且是能得以代代相传的。我认为:那些办学中拍一下脑袋就定、花一点儿钱财就成、用几个人手就行、只几天工夫就赢的所谓特色,严格说来是不能称之为办学特色的,充其量只能算是办学中某些工作的单项特点而已。特点不等于特色。唯有让一个个、一组组特点融为一体,才有可能构成特色。真正的办学特色,不仅需要单项出彩,更需全面过硬;不仅需要短期可见,更需长期可行。
正是凭着这样的解读,这15年里,本人一以贯之力主校风求正、教风求准、学风求真,以“三风”演化整个办学的满园风景。文化,是全校物质外像与精神内蕴的合二为一;专业,是教师追求并实现工作价值的核心元素;人文,是校内各种正面、积极的文化现象及各类宜人、愉悦景象的通盘展示。当文化、专业、人文与办学、治教、育人彼此炼为合金,并以此合金作用于日常办学的有效运行,那真正特色的形成也就不难成为可能。
在做好一切工作的先决前提下,没有特色的特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办学特色。这特色,定比某个单项特点来得更为厚重、更加可贵。
记者:这样的特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日积月累、一以贯之”的持守意识。高校长,能否举例说说您对这种意识的实际运用?
高本大:对文化办学、专业治教、人文育人的特色持守,是统领全局的持守。鉴于学校工作的特征,课堂教学,以及为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成长所进行的专门课题研究,应是这持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15年里,本人始终秉承“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一主题,主持展开了“九五、十五、十一五”三轮滚动式实验研究工作。其中的“九五”课题为省级重点课题,成功结题;“十五”课题被降为省级立项课题,顺利结题。当2005年申报“十一五”课题时,本校得到一个讯息:如苏苑实小继续申报类似于“九五”“十五”的课题,那就缺乏新意,将不可能再在省级立项,最多只能列为市级课题。知道这情况后,我马上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并坦诚说出三点想法:1.通过前两轮实验,本校开始尝到甜头。要放下这主题,另起炉灶,另搞一套,难免半途而废。2.搞课题研究,最好能在高层级上立项,但这并非是课题研究的全部价值所在。本校搞滚动式课题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解决现实问题,一切应以校本发展需求为现实考量。3.如果这“十一五”课题因故不能在省级立项,甚至不能在市级等立项,那就只在校级立项,本校一定会循之做出新绩效……最终,该课题又在省级立项,目前已处结题阶段。
眼下正值筹划、制订“十二五”课题方案之际。为继续滚动,为有效延伸,为环环相扣、层层推动求深化,本校仍不会丢弃原主题,但会向纵深发展,不管这课题能否在何级立项,本校都会努力使之既有理念上的再坚持,又有功能上的再运用。
这15年里,本人凭本色做人、按角色做事,与全体师生一起,为办成好校、办像名校用心尽力做着必须做、应该做、能够做、喜欢做的事,我真的感到很踏实、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