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童眸抹上色彩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lun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在美术教学中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他们的美术素养,教师就要优化课堂教学策略,运用新的教学理论与思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继而实现美的创造。

一、借助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潜心研究教材,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尽可能地创设各种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堂效率的提升创造条件。
  例如,在《猜猜我是谁》这一课的导入过程中,教师就可通过游戏进行。教师可在班上选择两个胖瘦、高矮差不多的学生,先和其他学生打个招呼,然后到教室外面换上相似的衣服,戴上面具,重新回到教室,让其他学生猜猜他们究竟是谁。这种方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大量的注意力都被面具所吸引,在猜测过程中都围绕面具进行,这样自然而然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又如,在《泡泡飞呀飞》一课中,教师同样没有直接讲解,空洞说教,而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创设情境。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吹泡泡”,一遍遍反复蘸肥皂液,一次次用力吹,一个泡泡碎了,更多的泡泡在教室里飘荡,通过教室里一缕缕阳光照耀,泡泡在空中呈现出七彩颜色。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将这一画面描绘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游戏的快乐,感受到泡泡的美,学生的思维一直在活跃之中,创作也在无拘无束中完成,整个课堂充满了愉快的氛围,学生的作品也充满了想象的灵感。

二、借助儿童化语言,助力学生理解


  学则须疑。对于实践操作性较强的美术教学来说,也要进行问题引导。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方面要有亲和的提问态度,另一方面还要有儿童化的提问语言,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学生轻松理解问题内涵,提升学习美术的兴趣。
  例如,在《大师画,我也画》这一课中,涉及“块面”“构图”“色彩”等美术专业名词,对于刚刚接触美术的学生来说,必然是生涩拗口的,也必然会影响学生的理解,最终也会影响课堂效率。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美术教学最重要的不是让他们掌握概念、学会绘画,而是激发兴趣、提升美术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回避专业术语,要采用学生能够明白理解的语言进行教学,如“这张画美吗?”“说说你印象最深的地方?”“你们看这里的用色,明明眼睫毛是黑的,结果这里却变成了红的,非常有趣,我们也可以试试”等,尽可能让学生都听明白,继而让他们的互动更加顺畅、自然,課堂效率也会提高。
  教师提问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而这种提问,必然会体现在学生倾听以及处于思考的过程中。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引导,推促学生借助问题进行思考,从中学会学习。毕竟对于课堂交流来说,应该是双向的、是互动的。因此,教师在语言互动中,也应学会倾听,学会用肢体语言进行回应,以便从中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调整自己的语言,调整下一步的教学策略,推促互动持续深入。

三、借助实践体验,渗透创新思维


  相比其他学科,美术课程更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美术动手能力,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引导学生主动实践并从中体验感悟。这里的实践,不仅仅是美术技巧的训练,还有其他方面实践的体验。美术教学属于美育创作,需要心灵的交汇,如果仅仅满足于技能训练,学生最多成为一名美术“匠”,其作品相应也会缺少灵气,缺少创新。教师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思考过程,实现心灵的沟通,使学生用最少的投入时间达到最大的效能,才能让课堂效率最大化。
  例如,《绿色家园》一课,这是一堂摄影课,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沟通,是想象,是通过自己的镜头传递出自己的情感。在具体指导拍摄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交流自己的想法,还有自己在选景中的构思以及想要达到的效果。接着,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学生的摄影作品,针对班上呼声较高的摄影作品,教师请拍摄“主人”走上讲台,介绍自己的构思与当时的想法以及作品中所渗透的技巧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美缓缓地融入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去感悟美,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表达真实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走进摄影,顺利完成预定教学目标。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如今,手机已经普及,学生都能熟练操作,教师也应与时俱进,不应“闭门上课”,而要开门互动,主动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让他们结合内容,根据自己理解,自行拍摄,自行感悟,自行体验,通过这种方式,助力学生理解美术知识,助力学生体验美术内涵,继而在实践拍摄中,在课堂互动交流中,实现一种心灵的互动,便于从中渗透创新思维,为其个人美术素养以及课堂精彩生成奠定基础。

四、借助模式优化,达成教学目标


  采用一定的教学模式,可能固化师生的思维,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推促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但是纵观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教学模式的优劣,已经成为课堂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不容否认,传统教学模式,从理论讲解、教师示范,直接过渡到学生练习。在逻辑上讲,从理论到实践,很不错,但从美术课堂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当前的美术教学,更加注重多元,更加注重开放,同样的内容,因为不同的教学模式,不同的学生,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多不确定的因素,而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风筝》这一课,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则是先陈列风筝样品或者通过多媒体呈现;接着教师讲解风筝的种类,并从中讲解制作技巧,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但笔者却另辟蹊径,先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走访了解,并用手机拍摄视频,记录结果;接着,教师联系做风筝的师傅,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动手做,同时,教师也一起参与,一起讨论,一起实践。尽管在课堂上,学生做得有模有样,扎骨架、进行裱糊,但学生在操场上进行放飞时,结果却是“飞不上天”。很多学生都比较灰心,认为自己做不了风筝;而有的学生却兴致勃勃,不停地探索。对此,笔者鼓励学生不要放弃弃,寻找原因,让他们多观察扎风筝师傅所做的风筝,再进行比较与推敲。这样学生又三五成群忙开了,最终经过讨论得出结论:制作风筝材料不能过重;风筝骨架需要对称与平衡。最终,学生经过修改让风筝飞上了天。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更加开放,学生更加自主。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利于课堂目标的达成,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继而实现个人素养的提升。
  总之,好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环境,精心设计问题,推促学生主动实践,继而在学生动手感悟中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美术鉴赏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同样也要主动参与,主动投入,在情境中积极互动,在实践中积极思考,在动手中积极探索。在让学生得到美的教育的同时,教师也要引导他们的美术素养、人文素质、鉴赏能力等得到有效的发展,从而推促课堂精彩生成。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立新小学)
  (责任编辑 岳 舒)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对他们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其中不乏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元素,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渗透式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一、小组合作法  小组合作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通常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并对学生提出
期刊
音乐欣赏水平,作为人的素质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情操、素养。笔者结合中职教学实际,对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做一探析。  一、立足思维创新,拓宽学生创新视野  没有创新就没有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基础的艺术鉴赏知识,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作曲家的巧妙构思,感知艺术创意,继而加深对音乐创新的认识,有效拓宽创新视野。  比如,贝多芬的《命運》交响曲,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主要用一个中心
期刊
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我国数学家徐利治说:“数学美的含义是丰富的。”数学给人的感觉往往具有严谨性、逻辑性与抽象性等特点,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更谈不上“数学之美”。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之美”主要表现为抽象美、方法美、符号美、公式美、结构美、数形美、奇异美、统一美、简洁美、对称美以及和谐美等。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
期刊
小学数学应用题涉及求和问题、相遇问题和行船问题等各方面,学生在解决应用题时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针对相应数学知识,帮助学生走出数学应用题的“雷区”。一、凝聚生活要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作为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学科,无时无刻不渗透于人们的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入生活要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是将数学知識具体化的重要方法。  
期刊
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也是人类接受教育的一门基础性课程。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成果,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所以,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一、挖掘数学教材,感悟数学文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脚步的不断加快,数学教材的编排也在不断地改进
期刊
写作表达能力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最终体现。在阅读教学中开展随文练笔,不仅可以助力学生理解文本主题,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表达水平。研读现行教材,有不少课文都是出自名家之手或名著节选。由于篇幅关系,或者艺术表达的需要,不少内容、字句之间,都留有一定的空白。而这些空白,恰恰给随文练笔搭建了平台。具体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文本留白,积极引导学生在与文本、作者乃至编者充分对话的基础上,积极发挥想象,在填补
期刊
叶澜老先生曾经说过:“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鉴于此,本文基于课堂“错误”,结合学生实际,分析了充分整合利用错误资源的策略。一、正确对待错误,辩证看待学生错误  何谓错誤,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学习结论与教学结论或学习方法相违背。由于学生的个人认知、基础、思维方式都有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經验出发,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数学活动,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结合实践经验,以《角的初步认识》为例,对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模式进行了以下探讨。一、创建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作为一堂课的开端,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发挥着
期刊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赋予小学英语教学的时代使命,是素质教育赋予小学英语教学的核心任务。那么,小学英语教师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借助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一、构建开放模式,培养语感能力  小学英语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问题就是素材单一陈旧,没有新意。在信息时代,网络和移动载体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小学生的思维观念更加开放,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满足英语教学的需求,教师只有革新教学
期刊
数学课堂教学表面上是数学知识讲解传授,实际上却是学生数学思维在发展。对于学生来说,数学思维是数学素养的重要体现。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主动搭建平台,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一、基于细节推理,培养学生演绎思维  相比其他学科,数学语言比较严谨,具有很强的推理性。《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推理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数学的教学过程。”针对数学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