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强化文明礼仪教育对幼儿尤为重要,将讲文明懂礼貌植入幼儿内心并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对他们一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开展专题教育,树立身边典型,营造浓厚氛围,实施家校联动,以全面强化幼儿文明礼仪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礼仪教育;幼儿成长;幼儿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因此,幼儿园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幼儿行为习惯和情感经验方面的培养,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形成坚强、勇敢、自信、谦让和友爱等良好品质,这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园实施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礼仪教育对幼儿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知识和技能在任何阶段都能学到,而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一旦错过了关键时期,就会对幼儿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对于幼儿个体来讲,礼仪是今后生活、工作中文化修养、道德水平的外在体现,也是幼儿自身成长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幼儿个体发展过程中,一些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幼儿对外界事物处于一种积极的准备、接受状态,如果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给予幼儿一定的帮助和刺激,他们的一些行为能力就能够快速地发展形成,并产生久远的影响。幼儿园时期幼儿可塑性非常强,对外界的各种信息非常感兴趣,在这个时期,教师如果加以科学的教育和积极的指导,就可以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现在的中国家庭中,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条件比较富足,有些独生子女家庭中全家围着幼儿转,长期的溺爱使幼儿的礼仪意识变得淡薄,开始以自我为中心,骄纵跋扈,不懂得宽容和谦让。因此,幼儿园担负着重要的礼仪教育责任,幼儿园礼仪教育可以为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礼仪教育对社会和国家有着重要的影响
礼仪是人类社会为了维系正常的生活需求而制定的最基础的道德规范,也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交往中形成的,以风俗习惯等传统方式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幼儿园礼仪教育就是要培养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生活以及社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一些行为规范。幼儿园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错过2.5~6岁这个最佳养成期会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就社会与国家而言,礼仪体现了一个国家、社会的文明程度,反映了这个国家、社会的生活习惯和道德风尚。幼儿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给他们一个美好的未来。因此,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和终身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在提倡构建社會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的指引下,礼仪教育已经受到了国人的重点关注,小学、幼儿园也开设了专门的礼仪教育课程,这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提升我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幼儿园实施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注重言传身教引导幼儿文明礼仪
教师是幼儿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对幼儿而言,他们在言行举止上喜欢模仿老师。所以,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通过自己文明的语言和行为为幼儿做好榜样,并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和教育幼儿,这对提高他们的文明礼仪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教师平时出现在学生视线范围的时候,要格外注重文明礼仪方面的言传身教,如乘公交车要坚持排队,打电话的时候要自报姓名,见到熟人时要主动打招呼问候等。经过这样全方位的示范和暗示,幼儿对文明礼仪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营造浓厚氛围引导幼儿文明礼仪
幼儿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言行受环境的影响较大,要想提高他们的文明礼仪素养,可以考虑在氛围营造上下功夫。一方面,幼儿园和班级的环境布置应当凸显文明礼仪方面的渗透。如可以在幼儿园画廊里展示有关讲文明懂礼貌的宣传画,鼓励幼儿们使用文明用语,提高行为的文明程度;可以在班级通过板报等载体宣传文明礼仪,让幼儿进入幼儿园后能处处感受到文明礼仪教育,从而在他们内心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另一方面,幼儿园在每学期优秀称号评选的过程中,应当专门设立有关文明礼仪方面的奖项,体现对幼儿讲文明懂礼貌的导向引领。班级每个月可以进行一些有关文明礼仪方面的评比活动,对表现较好的幼儿给予表扬,鼓励和引导其他幼儿主动讲文明懂礼貌,进而促进他们整体文明礼仪素养的提升。
(三)构建礼仪教材体系,促进礼仪教育
持续发展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幼儿园礼仪教育要做到常规化;而构建礼仪教材体系是实现幼儿园礼仪教育常规化的基础和保障。首先,幼儿园要积极组织发动幼儿教师开展礼仪教育研究活动,深入探究幼儿礼仪教育活动案例;并且把征集到的优秀教育活动方案编辑成册,纳入幼儿园礼仪教育资源库中。活动方案的实施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在头脑中把抽象的礼仪道德知识具象化,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其次,教师还要构建具有本园特色的礼仪教材体系。为了使良好的道德规范和传统文化深入幼儿园师生的日常行为中,在构建礼仪教材体系时,教师可以结合本地的地域文化特点,创造出具有本园特色的礼仪教材体系。比如,教师可以以幼儿喜欢和熟悉的故事、儿歌和舞蹈表演等为素材自创礼仪教材,使幼儿园礼仪教育更加符合自身状况、切合幼儿的生活实际,从而更加具有鲜明的特色。最后,幼儿园还必须加强对教师行为规范和礼仪素养的培养。幼儿具有极强的模仿力,而在幼儿园里教师是幼儿模仿的主要对象。因此,幼儿教师要规范自身行为,提升自己的礼仪素养,让幼儿在教师的带动下,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礼仪教育得以顺利开展。
(四)家校联合开展实践活动,促进礼仪教育
全面发展在幼儿园教师是幼儿的主要模仿对象,在家里父母是他们的第一教师。要使得礼仪教育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实现家校联合共同实施幼儿教育。幼儿不仅仅在幼儿园里接受礼仪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与家长密切联系、共同进行礼仪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家访、借助新媒体技术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指导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幼儿,并配合教师解决幼儿遇到的一些问题。教师可以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符合幼儿自身特点的教育策略。
三、结语
总之,在学前教育中强化幼儿文明礼仪教育至关重要,会对幼儿一生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幼儿园是幼儿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制订出科学合理的礼仪教育方式,让他们在实践体验中逐渐形成良好的礼仪素养,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郭伟华.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J].江西教育,2017 (06).
[2]刘晓乐.浅析如何进行幼儿教育[J].好家长,2018,(16):34.
关键词:幼儿礼仪教育;幼儿成长;幼儿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因此,幼儿园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幼儿行为习惯和情感经验方面的培养,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形成坚强、勇敢、自信、谦让和友爱等良好品质,这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园实施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礼仪教育对幼儿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知识和技能在任何阶段都能学到,而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一旦错过了关键时期,就会对幼儿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对于幼儿个体来讲,礼仪是今后生活、工作中文化修养、道德水平的外在体现,也是幼儿自身成长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幼儿个体发展过程中,一些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幼儿对外界事物处于一种积极的准备、接受状态,如果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给予幼儿一定的帮助和刺激,他们的一些行为能力就能够快速地发展形成,并产生久远的影响。幼儿园时期幼儿可塑性非常强,对外界的各种信息非常感兴趣,在这个时期,教师如果加以科学的教育和积极的指导,就可以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现在的中国家庭中,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条件比较富足,有些独生子女家庭中全家围着幼儿转,长期的溺爱使幼儿的礼仪意识变得淡薄,开始以自我为中心,骄纵跋扈,不懂得宽容和谦让。因此,幼儿园担负着重要的礼仪教育责任,幼儿园礼仪教育可以为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礼仪教育对社会和国家有着重要的影响
礼仪是人类社会为了维系正常的生活需求而制定的最基础的道德规范,也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交往中形成的,以风俗习惯等传统方式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幼儿园礼仪教育就是要培养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生活以及社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一些行为规范。幼儿园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错过2.5~6岁这个最佳养成期会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就社会与国家而言,礼仪体现了一个国家、社会的文明程度,反映了这个国家、社会的生活习惯和道德风尚。幼儿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给他们一个美好的未来。因此,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和终身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在提倡构建社會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的指引下,礼仪教育已经受到了国人的重点关注,小学、幼儿园也开设了专门的礼仪教育课程,这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提升我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幼儿园实施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注重言传身教引导幼儿文明礼仪
教师是幼儿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对幼儿而言,他们在言行举止上喜欢模仿老师。所以,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通过自己文明的语言和行为为幼儿做好榜样,并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和教育幼儿,这对提高他们的文明礼仪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教师平时出现在学生视线范围的时候,要格外注重文明礼仪方面的言传身教,如乘公交车要坚持排队,打电话的时候要自报姓名,见到熟人时要主动打招呼问候等。经过这样全方位的示范和暗示,幼儿对文明礼仪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营造浓厚氛围引导幼儿文明礼仪
幼儿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言行受环境的影响较大,要想提高他们的文明礼仪素养,可以考虑在氛围营造上下功夫。一方面,幼儿园和班级的环境布置应当凸显文明礼仪方面的渗透。如可以在幼儿园画廊里展示有关讲文明懂礼貌的宣传画,鼓励幼儿们使用文明用语,提高行为的文明程度;可以在班级通过板报等载体宣传文明礼仪,让幼儿进入幼儿园后能处处感受到文明礼仪教育,从而在他们内心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另一方面,幼儿园在每学期优秀称号评选的过程中,应当专门设立有关文明礼仪方面的奖项,体现对幼儿讲文明懂礼貌的导向引领。班级每个月可以进行一些有关文明礼仪方面的评比活动,对表现较好的幼儿给予表扬,鼓励和引导其他幼儿主动讲文明懂礼貌,进而促进他们整体文明礼仪素养的提升。
(三)构建礼仪教材体系,促进礼仪教育
持续发展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幼儿园礼仪教育要做到常规化;而构建礼仪教材体系是实现幼儿园礼仪教育常规化的基础和保障。首先,幼儿园要积极组织发动幼儿教师开展礼仪教育研究活动,深入探究幼儿礼仪教育活动案例;并且把征集到的优秀教育活动方案编辑成册,纳入幼儿园礼仪教育资源库中。活动方案的实施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在头脑中把抽象的礼仪道德知识具象化,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其次,教师还要构建具有本园特色的礼仪教材体系。为了使良好的道德规范和传统文化深入幼儿园师生的日常行为中,在构建礼仪教材体系时,教师可以结合本地的地域文化特点,创造出具有本园特色的礼仪教材体系。比如,教师可以以幼儿喜欢和熟悉的故事、儿歌和舞蹈表演等为素材自创礼仪教材,使幼儿园礼仪教育更加符合自身状况、切合幼儿的生活实际,从而更加具有鲜明的特色。最后,幼儿园还必须加强对教师行为规范和礼仪素养的培养。幼儿具有极强的模仿力,而在幼儿园里教师是幼儿模仿的主要对象。因此,幼儿教师要规范自身行为,提升自己的礼仪素养,让幼儿在教师的带动下,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礼仪教育得以顺利开展。
(四)家校联合开展实践活动,促进礼仪教育
全面发展在幼儿园教师是幼儿的主要模仿对象,在家里父母是他们的第一教师。要使得礼仪教育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实现家校联合共同实施幼儿教育。幼儿不仅仅在幼儿园里接受礼仪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与家长密切联系、共同进行礼仪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家访、借助新媒体技术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指导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幼儿,并配合教师解决幼儿遇到的一些问题。教师可以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符合幼儿自身特点的教育策略。
三、结语
总之,在学前教育中强化幼儿文明礼仪教育至关重要,会对幼儿一生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幼儿园是幼儿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制订出科学合理的礼仪教育方式,让他们在实践体验中逐渐形成良好的礼仪素养,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郭伟华.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J].江西教育,2017 (06).
[2]刘晓乐.浅析如何进行幼儿教育[J].好家长,2018,(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