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数学是介于小学数学和高中数学的中间阶段,不同于小学数学的简单和基础,初中数学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为高中数学奠定理论及实践基础的课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进行辅助教学,以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学习初中数学知识点。然而,在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中存在一些误区,不仅无法有效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反而会对教学工作产生一些消极影响。针对问题情境创设中存在的误区,本文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以期为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改进及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误区;优化策略;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初中数学教学应用应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與信心。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初中数学教学应用开展的前提和重点,如何进行创设、创设效果怎样、创设的误区和优化对初中数学教学应用在学生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有很多方法和策略,但也存在一些误区,需要优化和改进才能使初中数学教学具备更高的质量和效率。
1.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误区
在初中数学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的作用有很多,在教学尤其是公开课中,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比较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然而,有时候教师对课堂教学认知或节奏把握上出现偏差,导致创设的问题情境出现了一些误区,不利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开展。一些常见的问题情境创设误区有:
(1)问题情境引入过多,缺乏重点
在一些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由于教师对问题情境创设的认知和把握不足,引入较多的问题情境,令学生眼花缭乱,注意力分散,无法把握课堂教学知识的关键和重点。例如,在进行“三角形的最小覆盖圆”知识点教学时,有的教师会引入一大堆关于“覆盖”的文字或图片等用以创作问题情境,如森林覆盖率、手机信号覆盖范围、积雪覆盖程度、某景区覆盖景点数等,从而展开三角形的最小覆盖圆的相关知识与性质的讨论。
然而,由于文字和图片的问题情境引入太多,学生在阅读文字和观察图片的过程中,注意力都集中在各种各样的文字描述和精彩美观的图片上,对“覆盖”的概念反而认识得不够深刻。此外,此问题情境的创设的目的是为了引入“三角形的最小覆盖圆”知识点,仅仅列出众多“覆盖”的问题情境,对“三角形的最小覆盖圆”这一知识的课堂教学并无较大帮助作用。
(2)问题情景过难,缺乏理解
在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如果教师对学生认识水平把握不足,则创设的问题情境过难,造成学生理解困难,则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对课堂教学来说并无益处,反而浪费教师的教学时间和创作精力。例如,在讲解包含未知数的不等式求解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问题以海拔高度、地球经纬度等为创设对象来设立未知数不等式求解问题,由于学生会对海拔、经纬度等概念认识不足,容易造成问题情境理解上的困难。
2.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优化策略
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兴趣,从而提升学生数学抽象理论和逻辑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但一些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上存在的误区,会对学生数学学习产生误导,需要进行优化。
(1)合理布局,突出重点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是为了通过有趣的文字描述,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具体化,使数学知识点更加易于理解,同时通过问题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因此,问题情境创设应使问题情境数量不宜太复杂,要合理布局,同时要从问题情境引入相关初中数学知识点,突出重点。例如在“三角形的最小覆盖圆”知识点问题情境创设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三角缺口的圆形补丁、包含三角形土地的最小圆圈等问题情境向学生阐述初中数学有关的知识和概念。通过引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创设与初中数学知识点关联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内容简单,易于理解
对于一些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如未知数不等式求解、多元方程求解、立体几何等内容,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简化和形象具体。如将学生的身高、分数、年龄等数据作为不等式及方程式求解的问题情境,将会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对于立体几何,教师可将房屋建造、积木搭建等内容作为创设问题情境的素材,使学生对问题情境的内容更加熟悉,更容易适应和接受,从而提升学生对抽象问题的理解和学习。
(3)减少争议性问题
数学是严谨的、逻辑的,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时应当注意减少或避免使用争议性问题。初中数学教学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是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注意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对于类似于“折纸”次数的示例,教师应当尽量避免。例如,在介绍次方的概念时,教师可以使用拉面制作过程来引入“对折”和“次数”的概念,或者可以从国王付钱的故事(第一天1元,第二天2元,第三天翻倍,第四天再翻倍……)来创设问题情境,使问题具有趣味性和逻辑严谨性。
问题情境创设对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创设,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喜欢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在问题情境创设中会存在一些创设误区:如情境引入过多,太杂乱,不能很好突出重点;情境创设过难,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障碍,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情境具有争议性,对学生认知造成困扰,教师权威性丢失等。
结语
本文针对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存在的一些误区,提出了一些问题情境创设优化策略,以举例的方式说明了本文策略对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优化改进之处,使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在内容上更贴近学生熟悉的事物及认知领域,在内涵上更符合初中数学知识关键点及学习重点,在逻辑上更具严谨性以符合数学这一逻辑严谨的学科特性。
参考文献
[1] 叶新和. 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常见误区[J]. 教学与管理, 2013(28).
[2] 张先前. 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17:27.
[3] 徐奎芳. 中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J]. 考试周刊, 2011(75):81-81.
[4] 张乃普. 中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分析[J]. 学周刊, 2014(18):146-146.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误区;优化策略;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初中数学教学应用应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與信心。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初中数学教学应用开展的前提和重点,如何进行创设、创设效果怎样、创设的误区和优化对初中数学教学应用在学生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有很多方法和策略,但也存在一些误区,需要优化和改进才能使初中数学教学具备更高的质量和效率。
1.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误区
在初中数学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的作用有很多,在教学尤其是公开课中,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比较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然而,有时候教师对课堂教学认知或节奏把握上出现偏差,导致创设的问题情境出现了一些误区,不利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开展。一些常见的问题情境创设误区有:
(1)问题情境引入过多,缺乏重点
在一些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由于教师对问题情境创设的认知和把握不足,引入较多的问题情境,令学生眼花缭乱,注意力分散,无法把握课堂教学知识的关键和重点。例如,在进行“三角形的最小覆盖圆”知识点教学时,有的教师会引入一大堆关于“覆盖”的文字或图片等用以创作问题情境,如森林覆盖率、手机信号覆盖范围、积雪覆盖程度、某景区覆盖景点数等,从而展开三角形的最小覆盖圆的相关知识与性质的讨论。
然而,由于文字和图片的问题情境引入太多,学生在阅读文字和观察图片的过程中,注意力都集中在各种各样的文字描述和精彩美观的图片上,对“覆盖”的概念反而认识得不够深刻。此外,此问题情境的创设的目的是为了引入“三角形的最小覆盖圆”知识点,仅仅列出众多“覆盖”的问题情境,对“三角形的最小覆盖圆”这一知识的课堂教学并无较大帮助作用。
(2)问题情景过难,缺乏理解
在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如果教师对学生认识水平把握不足,则创设的问题情境过难,造成学生理解困难,则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对课堂教学来说并无益处,反而浪费教师的教学时间和创作精力。例如,在讲解包含未知数的不等式求解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问题以海拔高度、地球经纬度等为创设对象来设立未知数不等式求解问题,由于学生会对海拔、经纬度等概念认识不足,容易造成问题情境理解上的困难。
2.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优化策略
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兴趣,从而提升学生数学抽象理论和逻辑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但一些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上存在的误区,会对学生数学学习产生误导,需要进行优化。
(1)合理布局,突出重点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是为了通过有趣的文字描述,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具体化,使数学知识点更加易于理解,同时通过问题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因此,问题情境创设应使问题情境数量不宜太复杂,要合理布局,同时要从问题情境引入相关初中数学知识点,突出重点。例如在“三角形的最小覆盖圆”知识点问题情境创设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三角缺口的圆形补丁、包含三角形土地的最小圆圈等问题情境向学生阐述初中数学有关的知识和概念。通过引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创设与初中数学知识点关联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内容简单,易于理解
对于一些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如未知数不等式求解、多元方程求解、立体几何等内容,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简化和形象具体。如将学生的身高、分数、年龄等数据作为不等式及方程式求解的问题情境,将会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对于立体几何,教师可将房屋建造、积木搭建等内容作为创设问题情境的素材,使学生对问题情境的内容更加熟悉,更容易适应和接受,从而提升学生对抽象问题的理解和学习。
(3)减少争议性问题
数学是严谨的、逻辑的,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时应当注意减少或避免使用争议性问题。初中数学教学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是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注意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对于类似于“折纸”次数的示例,教师应当尽量避免。例如,在介绍次方的概念时,教师可以使用拉面制作过程来引入“对折”和“次数”的概念,或者可以从国王付钱的故事(第一天1元,第二天2元,第三天翻倍,第四天再翻倍……)来创设问题情境,使问题具有趣味性和逻辑严谨性。
问题情境创设对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创设,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喜欢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在问题情境创设中会存在一些创设误区:如情境引入过多,太杂乱,不能很好突出重点;情境创设过难,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障碍,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情境具有争议性,对学生认知造成困扰,教师权威性丢失等。
结语
本文针对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存在的一些误区,提出了一些问题情境创设优化策略,以举例的方式说明了本文策略对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优化改进之处,使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在内容上更贴近学生熟悉的事物及认知领域,在内涵上更符合初中数学知识关键点及学习重点,在逻辑上更具严谨性以符合数学这一逻辑严谨的学科特性。
参考文献
[1] 叶新和. 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常见误区[J]. 教学与管理, 2013(28).
[2] 张先前. 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17:27.
[3] 徐奎芳. 中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J]. 考试周刊, 2011(75):81-81.
[4] 张乃普. 中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分析[J]. 学周刊, 2014(18):14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