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l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秉承“以生为本”的理念,选择多种有效的方式,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让他们可以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对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帮助学生从基本的阅读技巧入手,让阅读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方式,从而体验阅读的乐趣。
  一、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1.豐富学生的知识
  按照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6~12岁这个阶段的学生课外阅读量应该是50万字左右,按照这一要求,学生的阅读水平才会有所提升,知识范围也会扩大,从而更好地去学习其他的学科。不同类型的学生也应该按照自身的需求去理解和接触知识,才能让阅读转变成一种知识内涵,让学生从书中去获得正能量,进而促进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2.传承优质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深深地影响了我国广大中华儿女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学生身上肩负着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而阅读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一种传承的桥梁。因此,让学生读好书,既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又能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
  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主要措施
  1.培养学生大量阅读的习惯,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语言学科,当人从开始说话时就已经接触了这门学科,但他们往往会忽视阅读的重要性,对于语文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不想读书,也不愿意阅读。部分学生认为语文这门学科再怎么学,成绩也不会提高,而有的教师虽然重视教学,但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往往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并没有机会从中真正学到知识。若为了考试而去阅读,则会降低语文这门学科原本的优势,而且过于呆板的教学,也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所以,教师要意识到只有让学生去大量的自主阅读,才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一段话或者一篇文章时,习惯性地去利用工具书查找词汇的含义,一边阅读、一边查找,有助于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当学生在阅读时遇到不懂的字词,下意识地查找字典,不会认为这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反而会成为一种需要,甚至会因为了解到一个成语的具体意思,产生一种满足感。相反,若不借助字典,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一些不懂的成语、字词,就读不通这句话的意思,而且在下次遇到的时候,还是陌生的,这样就会阻碍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也会降低阅读量及阅读效率。
  在阅读过程中,借助工具书去进行释义,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遇到生字、新词的时候,随时拿出工具书查询,对于阅读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2.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学会如何阅读实际上也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而粗略、简要的阅读,学生了解到的只是文章的大概含义,没有对语句进行细致的感悟,这样的阅读效果是不佳的。
  语文的阅读大概分为课内、课外两种。课内的阅读一般比较细致,教师会一一向学生讲解这句话表述的具体含义,然后从整体角度出发,进行局部的鉴赏,让学生有时间、有精力去分析和探究每一个词语背后的含义,熟记于心。但是语文的阅读教学,不应该只是局限在课内的阅读,教师还应注重课外的阅读,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去精读。这一点主要针对一些低年级的学生,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在朗读、阅读等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弱,阅读习惯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教师更应该做好他们的基础工作。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要理解一些词、句,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明白事理,从词句的层面去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也应该有感情地去进行朗读,做到眼到、心到、口到,这样才能将文章烙在记忆深处。有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热情,教师在阅读之前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阅读后,按照自己脑海中的想象去画一幅画,将心中所想通过图画的方式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充分诠释出语文课程的魅力,真正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价值,尽早找出适于自己的阅读类型,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3.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促进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尽早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实践表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想象,可以快速解决课文中的许多问题,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去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从中发现问题。
  例如,在阅读一段话的时候,学生不应该只是为了简单的完成任务,不要单纯为了读而读,没有任何的思考,而是应该去分析文章的层次、段落和内容以及作者想要表述的中心思想。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用笔进行标记和批注,将一些疑点和难点圈出来,再写一些简要的心得体会。阅读前,学生也要知道应该思考哪些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先阅读一遍,了解文章的大概含义,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这对于他们的智力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二遍阅读时,用笔将问题圈出来,在仔细阅读时,将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都摘录下来,加深理解和记忆,这样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时候,也能促进他们的智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最后,第三遍的阅读具体是分析文章的层次和结构,联系上下文,概括中心思想。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尽量从这三个层面出发,注重阅读方法的有效性,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4.创新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分享阅读的作用不在于让学生熟记多少字词,最为主要的优势点在于让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去学习汉字,这同传统的教学相比,拥有更为明显的优势。
  分享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认识字,还知道应该怎样去阅读,充分体会阅读的乐趣,掌握相应的技能。分享活动中,教师要将图画和文字相互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按照图画的内容去理解文字,然后在想象的过程中,去撰写故事,确保文本内容具备一定的逻辑性,这样学生的思维也会有更好的发展。
  当学生的语文兴趣增加了,他们也会喜欢分享读本,在自由活动的时候,就可以拿出图书朗读,让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能积极地加入其中。当学生阅读量增加的时候,他们会主动告诉教师自己喜欢哪些书,有的学生也会将自己读过的书拿到班级中分享。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在阅读第一本书的时候,可能会多翻看几遍,之后阅读第四五本书的时候,基本上都能全部读出来,阅读能力也会有非常明显的提升。
  分享阅读活动主要是将学生放置在主要的位置上,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学习的特点,让学生成为活动的宣传者和实践者,教师要重视个体的差异性,提供一些同生活相关且有意义的图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不能只是简单地教授他们如何认字,还应该尽快从中筛选出一些有用的信息,提高他们分析和认识文章的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采用“泛读+精读”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也要进行思考和探索。只有从这些细节点出发,才能真正诠释出语文课程的价值所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令家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统编本编写说明中要求重视交际意识和交际习惯的培养,学习的交际原则要迁移运用于日常生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使学生成为文明有礼的社会公民。因此,口语交际课应该定位于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交际”。  一、准确把握内容,让目标指向“交际味”  梳理统编本一年级
期刊
说理,顾名思义就是要用准确的语言,结合逻辑思维讲明所说的道理。说理的教育方法就是希望受教育者在教师的授课下能够学会讲道理、认可道理,并且乐于在实践中运用这些道理。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需要运用说理的方法让学生接受权威知识,从而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去。说理的方法包括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本文就结合具体实践来探讨说理的方法在数学课堂上所发挥的作用。  一、举例论证的说理方法
期刊
声势训练教学能直观地反映出音乐的律动,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石。奥尔夫音乐教学理论强调节奏的重要性,并通过设计声势动作,将音乐节奏与肢体律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声势动作中强化对音乐的体会,欣赏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进而在节奏的带动下提高音乐综合素养。因此,基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思想的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声势训练。  一、指导模仿节奏,在声势训练中体验节奏韵味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
期刊
思维导图也称脑图、心智图等,在教育界,思维导图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进行思维训练的工具,能让人将原本抽象的内容与具象的情境相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原本抽象的科学知识进行分解,形成直观图,从而深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知。  一、运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兴趣  现今的科学课堂虽是以科学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重在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但科
期刊
文言文相对于新文化运动之后兴起的白话文,是一种以古代书面语言、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的文字表达方式,也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在现代教育工作中得到广泛重视。初中文言文教学因其与小学语文差异明显,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保证,优化教学策略显得十分必要且重要。  一、提升教学的互动性  1.互动性教学的基本思路  互动性教学的基本思路,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均进行相同内容的研究和学习,利用小组成
期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主动搭建平台,创设教学情境,推进良好的导入,是高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走向高效的重要渠道。  一、借助试听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英语教学除了语法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口语。其最终学习的效果,需要通过学生口语表达与交流来体现。教师应尽可能搭建平台、创设条件,让学生多听纯正的英语口语,也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经典英文影片或者英文歌曲等,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
期刊
陶行知在《教师歌》歌词里写道:“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解放你的小孩。你不能教导小孩,除非是解放了你的小孩。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变成一个小孩……”他的生活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捉来关在笼子里一样,它从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都吸收进来。而社会即学校则不然,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延伸到自然中去。笔者以
期刊
语文课外作业是指学生在语文课堂之外,按照教师要求开展的各种语文学习活动。课外作业的功能不仅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更是为了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然而,从现实来看,学生完成课外作业时,往往不能主动投入,达到全神贯注的状态,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的马斯洛和罗杰斯提出,该理论强调人的正面价值,关注人的成长和发展,为改进课外作业设计提供了新
期刊
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在于助力学生内化,为其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形成奠定基础。其实真正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最终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互动探究方式,在提升理论认识的同时,也能强化思想渗透内化。这还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评价方式,优化课堂,助力教学精彩生成。  一、创设生活情境,借助评价塑造理念  要真正提高课堂效率,最根本的还是改变教学方法,从学生生活
期刊
生物课程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的一门新的课程,他们都是从“同一起跑线”开始学习。在生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生活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以各类不同的生活资源作为载体,将生物课程融入其中,实现初中生物教学的创新发展。本文分析了初中生物教学难点以及生活资源具备的教学价值,提出了运用生活资源展开生物教学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一、初中生物教学难点及生活资源的教学价值分析  1.初中生物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