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自我与自我实现的旅程——美国黑人女性写作传统的传承性在《他们仰望上苍》及《紫色》中的体现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f7228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第一位以黑人妇女为主人公,并以表现黑人妇女寻求自我为主题的黑人女作家,为当代黑人女性主义文学建立了框架。著名黑人女性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创作手法上继承了赫斯顿的风格,并通过自身对黑人女权主义的理解使其文章的思想内容得到了飞跃。近年来国内外众多文学评论家对两位作家及其作品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加以评论,但在众多评论中,国内就两位作家的两部代表作《他们仰望上苍》和《紫色》的对比研究却还比较有限。本文拟从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通过对赫斯顿的《他们仰望上苍》和沃克的《紫色》这两部不同时期,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作品中所共同呈现出的主题思想、独特的叙事与写作手法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来展现黑人女性写作所展现的共同点及其发展,得出在这两位作家身上表现出来的黑人女性文学传统的传承性。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赫斯顿和沃克的生平及创作历程,回顾了评论界对两位作家及其作品的评价及反应,简述了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产生及其基本理论原则。第二部分从黑人女权主义文学评论的基本理论原则出发,分析了两部作品所共同阐述的主题:一是黑人女性作家作品中所展现的民族性特征,即一方面,她们并不回避长期处于社会边缘状态下其种族部分成员心理状态的扭曲,另一方面,她们积极提倡黑色之美,努力展现自己对民族的文化与传统的认同感;二是从种族与性别的双重压迫角度展现黑人女性作家笔下黑人妇女的真实生存状态;三是展现了黑人妇女对自我的追求,即黑人妇女对自身民族文化、传统及自我价值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追寻。而她们实现自我成长的不同道路更进一步说明了黑人女性文学传统的延续性。第三部分从黑人女权主义文学评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和解读两部作品中相似的写作手法,通过对民族传统、传说与语言的运用及丰富的象征意义的分析,力求解读小说中作者运用这些手法的深层用意及展现黑人女性写作的传承性。文章的第四部分通过阐述两位作家对黑人女性文学所做出的贡献,及她们所建立的这个文学框架对后世作家的影响进一步阐明黑人女性文学的传承性。 通过对两位不同历史时期女作家作品的对比分析,不难发现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共性体现了前辈女性作家对后世作家的影响,而对于所面临问题的不同处理方法则体现了后世作家对前人写作特点和思想意识的发展,并将为以后的黑人女性创作提供更广阔的出路和影响。本文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研究,为更好地理解美国黑人女性作品提供新的视角并为理解后世黑人女性作家的作品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本文的基本观点以韩礼德和哈桑有关衔接的论述为基础。在《英语的衔接》(HallidayandHasan,1976)一书中,他们认为语篇组织是结合各个衔接手段的抽象概念,每一个衔接点被称为衔接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最高形式。它以其独特的凝练形式传达美的信息。诗歌翻译是属于一个特殊的艺术门类,它是用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美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的时候能像原读者读解
刚从西安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参展归来的我们,就听列了令人振动的消息:十届全国人大顺利通过了《物权法》和将内外企所得税税率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 Just returned fr
这篇论文主要阐述威廉·华兹华斯的自然伦理观,同时对其诗歌进行分析,尤其是长诗《序曲》。作为一位自然诗人,华兹华斯在他的诗歌中表达了对自然的崇尚和赞美。 整篇论文分六
本文运用了后殖民理论,尤其采用了霍米·巴巴的“文化杂交”理论。借此理论,并以《喜福会》中两代女性的身份问题为模板,着重探讨了美国华裔第一代以及第二代女性移民的身份困惑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现代社会知识与日俱增,信息不断更新,学习者需要有自学能力才能适应。本文将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系统阐述,对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过
几千年来,幽默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使用幽默是人类的一种较为复杂的行为。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塞西多到康德、休谟、弗洛伊德和伯格森,一直以来学者们都在试
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作为美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特殊地位。安德森的《小镇畸人》被誉为将心理学和美国异化寓言融合为一部经典的小说集,后继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当前双语教学对小学生产生的影响,针对积极和消极影响,提出有效实施双语教学的建议。 本次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采用了四种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