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抛锚式教学模式培养高中生科学思维的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tong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教育要立足于学生适应将来社会变化和个人生活的需要。科学思维作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中关键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科学概念和建立生命观念的有利工具,是科学探究的基础,对学生在社会中作出理性判断起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在生物课堂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尤为重要。抛锚式教学模式作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它注重教师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学生基于事实和证据,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来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揭示生物学规律和机制,亲身体验目标从提出到达成的全过程,其理念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对教学提出的注重学生主体、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相符。鉴于此,本研究提出了“运用抛锚式教学模式培养高中生科学思维的研究”这一课题,探究该模式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效果。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教育实验法等方法,开展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总结和分析了抛锚式教学模式和科学思维的国内外研究动态、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等,确定了研究的可行性。然后,利用科学思维问卷了解了贵港市某高中学生的科学思维情况,结合调查现状及学生成绩确立教学实践的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班开展抛锚式教学,对照班开展常规教学。针对调查结果,制定了实践方案,提出抛锚式教学模式培养高中生科学思维的教学路径,并设计了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实践,最后通过科学思维能力后测问卷调查,结合两次试题测试的结果,分析该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实践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抛锚式教学模式的高中生物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其中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三个方面上效果更显著。(2)基于抛锚式教学模式的高中生物教学,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3)基于抛锚式教学模式的高中生物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思维习惯。依据研究结果及结论分析,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科学思维培养的相关理论研修,培养学生必备的科学思维品质、习惯和科学思维能力。(2)注重情境的创设和锚点的设置与抛出。(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其他文献
智能时代的中小学数学教育正面临着一系列机遇与挑战,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在大、中小学都有较广泛的应用,这也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使用能力有着更多的要求,教育变革离不开对信息教学的要求,现如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乡镇地区教育资源有限,城市与乡镇之间的教育水平相差甚远,我国基础教育的
自古及今,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教育研究者还是教育实践者,都十分重视兴趣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具体到物理教学领域,如何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对于物理学科的教育者来说是值得关注的话题。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临后,直播课、微课等线上资源逐渐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将其视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因此本文以微课为教学资源,探讨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微课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影响。本文的第一部分为绪论,从教育领
激光辐射场与原子的相互作用作为激光的半经典理论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效应,不仅在激光器功能电路中占主要部分,而且对于解释量子光学的物理现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这种相互作用通常可以通过微分方程来刻画,进而,在物理学、数学和其他领域中经常通过对描述其作用规律的微分方程进行深入的分析来了解和掌握,从而推动相关理论的发展.本学位论文基于光和原子的相互作用来建立三维Maxwell-Bloch微分方程数学模型,
我国国务院、教育部等发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等文件,对教师技术能力提出要求并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无论是现实的诉求还是政府文件的要求,数学教师和数学师范生理应拥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合的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好的展示与表征,营造优良的教学环节,构建独特的数学文化。除了数学知识本身的传授以外,还要在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
电子产品的发展正朝着高集成度方向发展,对电子产品表面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如晶片晶圆的面型精度、表面质量等直接影响其品质是否合格。为此,研究用于电子产品表面损伤(裂痕、划痕)的微探针检测装置成为一种必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研究国内外微探针检测系统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本文基于构建的双频激光外差干涉系统,对微探针系统进行了集成化设计。它包括微探针集成模块、双频激光模块、样品扫描台和数据处理模块。其中,微探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时代对21世纪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时代人才,核心素养顺势而出,并成为近年的一大热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五个维度之一,它要求学生能从宏微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符号表征本身蕴含的宏观、微观、化学计量等多重意义,使其自然而然成为联接宏观表征与微观表征的桥梁,在促进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的养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石墨烯量子点(Graphene Quantum Dots,GQDs)作为碳纳米材料家族的重要成员,因其独特的量子限制效应以及边界效应,使得其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不同的方法制备的GQDs的性能具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强氧化剂对大尺寸的碳基材料进行氧化切割制备的GQDs具有较大的sp2杂化碳平面,还有较多的缺陷,且边缘和缺陷处还会含有大量的含氧官能团。这种方法制备获得的GQDs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生物低毒性
当前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发展核心素养。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进而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不能继续停留在回答“是什么”,而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和问题解决等能力。通过分析国际教育发展形势,结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以及中学化学教学实践现状,阐述了课题产生的背景,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以及内容。界定“学习
为了落实党十九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7年,教育部正式颁布《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以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推动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核心素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维度,其中社会责任是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综合体现。新课标指出社会责任的培养要联系生活实践,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代要求未来公民精通21世纪的工作技能,以更好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在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下,项目式学习作为探究式学习模式的代表之一,能够体现出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符合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人才素养要求。随着国际课程改革的深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多种能力的项目式学习已经逐渐成为各国教育的热点话题。我国2017版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化学课程性质在于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指出开展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