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耻感作为一种情绪体验,是行为主体在通过一定的道德伦理标准进行自我评价或是接受社会评价时,因没有达到标准而产生的一种内疚羞惭的心理情感体验。它在个体道德发展中居于重要之位。而现在由于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弱化,各种价值观念的冲击,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耻感缺失的现象。本文从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出发,分析了耻感文化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价值,进而结合社会现实情况,对耻感缺失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几点粗浅的建议。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理解,对耻感文化的内涵进行一个诠释,突出耻感文化的内涵:耻感是人与动物相别的重要标志;耻感是道德教化的前提;耻感是个体品德养成的保证。随后对中国耻感文化的形成过程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使读者能够更为直观地看到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形成与内涵。 第二部分:通过第一部分对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内涵和形成过程的诠释,分析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德育价值:耻感文化对于道德教育而言,能够帮助确立道德教育的文化依托:培养耻感是道德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培养“耻己之不善”心有助于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耻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促使其道德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耻感教育的非强制性可促使个体自省自悟奋发向上;培养耻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教育环境。 第三部分:主要是从现实角度出发,分析当前社会生活中耻感缺失的表现,深入探究其原因有三: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地位的失落;经济体制转变的影响;学校对学生耻感培养的疏忽。 第四部分:主要是提出了几点关于学生耻感培养的几点建议:吸收传统耻感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实现理想人格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加快法治建设,为耻感培养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转变道德教育观念,把单纯的道德知识灌输转为认知和耻感体验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