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中药大黄(Rhubarb)具有抗高血脂肪症、降低血压、抗菌、抗肿瘤、泻下等功效。其所含成分为总蒽醌衍生物,如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其中大黄酚(Chrysophanol,Chry)是产生药理作用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化学名为1,8-二羟基-3-甲基蒽醌。大黄酚具有抗菌、缩短血液凝固时间、兴奋神经、麻痹肌肉、止咳、利尿、抗癌作用,特别是近年来研究表明,大黄酚能延缓衰老,能清除氧自由基,增强抗氧化能力和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等作用。但是大黄酚具有味苦、难溶于水、理化性质不稳定,遇光易氧化,对胃有一定的刺激性等不利因素。目前有关大黄酚研究仍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并且给药途径也仅限于静脉注射。因此我们开始着手于改善大黄酚上述缺点的研究。
微囊是近40年来应用于药物的新工艺、新技术,其制备过程通称微型包囊术,简称微囊化,系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囊材)做为囊膜壁壳,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囊心物)包裹而成药库型的微囊。
药物微囊化后,不但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可进一步制成其他剂型,如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和注射剂等,还可制备成缓释或控释制剂,可使药物浓集于靶区,提高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因此微囊在改善给药方式、降低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有关大黄酚微囊(Chrysophanol microcapsule,Chry)的制备及生物利用度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本实验采用微囊化技术,运用复凝聚法制备大黄酚微囊,可防止大黄酚氧化,提高其稳定性;有效掩盖其苦味,并且可以为大黄酚的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依据。本实验还对大黄酚微囊的体外溶出度和体内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
方法:
1.大黄酚微囊制备工艺研究:本实验通过对影响微囊质量的三个主要因素进行考察,即A(囊心囊材比)、B(成囊温度)与C(搅拌速度),并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的方法制备大黄酚微囊,以确定微囊制备的最佳工艺。
2微囊质量控制:用光学显微镜观测Chry M的形状和粒径。
3微囊含量及溶出度测定方法的建立:本实验采用UV法测定大黄酚微囊的含量,并对大黄酚及其微囊的溶出度进行考察。
4 大黄酚及大黄酚微囊血药浓度及生物利用度的测定方法: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兔体内的血药浓度,并对微囊相对生物利用度进行分析。
实验分组:取健康家兔12只,体重约1.8~2.5kg,随机分成2组:大黄酚组和微囊组。分别灌胃给予Chry(50mg.kg-1),和Chry M(相当于50mg·kg-1大黄酚),然后于给药前、给药后0.5,1,1.5,2,3,4,5,6,8,10,12h颈动脉插管取血1ml,按照RP-HPLC法测定家兔体内大黄酚的血药浓度。
结果:
1.大黄酚微囊制备工艺:实验设计的A(囊心物:囊材)、B(搅拌速度)、C(成囊温度)三因素均影响微囊的包封率,其极差R分别是20.46、19.02、14.85。某因素的极差大,就表明该因素对试验的指标影响大。因此由包封率确定的最佳工艺为A3B2C3,即囊心物:囊材宜选1:4,搅拌速度200r.min-1,成囊温度为40℃。由方差分析结果可知A、B、C三因素的F值分别是48.68、41.76、22.64,均比F0.05(2,2)=19.00大,表明A、B、C三因素对微囊包封率影响较大,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三因素影响包封率的顺序是囊心物:囊材>搅拌速度>成囊温度,与直观分析结果一致。 2微囊质量控制:于光学显微镜下(10×40倍)观察,发现药物晶型及大小已发生了改变。微囊呈球形或卵形实体,囊粒大小均匀,边缘清晰,无粘连或成团现象。而大黄酚为较大的黄色柱状结晶。用带有标尺的光学显微镜观测600个大黄酚微囊的粒径,按公式计算出大黄酚微囊平均粒径(Dv)为9.00μm。
3.微囊含量及溶出度测定结果: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在255nm测定微囊含量为16.13%,以0.5%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人工肠液为溶出介质在255nm处测定大黄酚及其微囊溶出度,结果表明微囊可缓慢释放大黄酚,延长大黄酚的疗效,降低大黄酚对胃的刺激性,减少给药次数,从而增加药物的安全性。
4 家兔体内大黄酚及大黄酚微囊血药浓度及生物利用度的测定结果:以0.1%磷酸:甲醇(85:15)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55nm、柱温:30℃为色谱条件测定Chry和Chry M在家兔血药浓度,并用3P97软件进行生物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黄酚及其微囊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规律均以一室模型为最好。大黄酚微囊AUC0~∞为49.675μg.h.ml-1大黄酚AUC0~∞为21.773μg.h.ml-1。以ChryAUC0~∞为参照,Chry M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28.1%。表明大黄酚制成微囊后,能显著提高大黄酚的稳定性,并能提高其兔体内生物利用度。结论:
1.微囊制备1.1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大黄酚微囊方法易于掌握,简便可行,包封率良好,所得的微囊粒径较小、均匀、质量可靠、稳定等。
1.2大黄酚被制成微囊后,可明显提高大黄酚稳定性,掩盖其苦味,延长其疗效。
2分析方法
2.1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囊含量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准确,方法可行。
2.2本实验建立的大黄酚微囊溶出度的测定方法结果可靠,与大黄酚微囊体内药动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2.3本实验建立RP-HPLC法测定家兔体内大黄酚含量的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大黄酚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
3大黄酚及其微囊药物动力学、生物利用度的考察在家兔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中,大黄酚及其微囊灌胃给药符合一室模型,并由单剂量实验的双单侧检验结果表明:大黄酚微囊和大黄酚生物不等效,大黄酚微囊相对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大黄酚微囊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大黄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