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往行动理论看翻译的主体间性——以《无畏的希望》中译本为例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kk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西方哲学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的影响,许多翻译学者重新思考了当前的翻译现状,将主体间性的概念引入到翻译研究中,认为翻译的主体间性是指参与到翻译活动中的各主体(即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和翻译发起者等)相互交往所形成的内在紧密关系;在翻译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翻译主体只有通过平等的交流与对话才能取得成功的翻译。但目前的翻译主体间性研究还不够深入,多数仍停留在对表象的研究,忽视了对主体间性方法论的探讨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鉴于此,本论文以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为视角,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政治自传《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中译本为研究对象,在翻译主体间性一般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翻译主体间性的实质,对其进行了明确的论证和阐释。   本文主要对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即交往行动理论视角下翻译主体间性的实质是什么?它在《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中译本中是如何体现的?为此,论文首先回顾了翻译研究在文化转向后由关注主体研究到重视主体性研究最后转向主体间性研究的整个演变过程:“谁是翻译主体”这一中心问题开启了翻译主体研究的闸门,翻译研究三种范式的嬗变,即由作者中心论到文本中心论再到译者中心论,表明单一的翻译主体性研究正面临着严重的困境,由此带来的第三次重大转向,即由翻译主体性研究向主体间性研究的转向,为翻译研究开启了新思路,也是翻译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   鉴于当前翻译主体间性研究所存在的不足,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交往行动理论——探讨了翻译主体间性的意义和实质,并结合具体的文本阐述了交往行动理论视角下翻译主体间性的具体体现。论文依据交往行动理论,在对翻译研究的一些代表性流派对翻译标准所采取的不同态度并由此而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从三个方面对翻译主体间性的实质进行了具体阐述:各翻译主体在翻译活动中进行交往的环境或场所、应当遵守的规范和要求以及进行交往的目的。通过对比研究《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的原文和译文,阐释了翻译主体间性的具体体现,分析了译者与原文作者、译文读者及赞助人各主体在翻译活动中所要共同遵守的具体规范和要求。   通过研究,作者指出,在交往行动理论观照下,翻译主体间性是指翻译各主体在“生活世界”中以交往有效性为准则、以达到相互理解为目的的一种理性交往关系。这一界定从交往行动理论出发,不仅分析了各翻译主体发生交往活动的具体环境,而且提出了在翻译过程中各翻译主体应当遵守的具体规范,同时还阐述了他们如此交往的目的,因而它透过表象看到了翻译各主体之间进行交往的实质。
其他文献
郑振铎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对中国的文化建设和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虽然长期以来对他的研究汗牛充栋,但把他作为翻译家的研究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方面的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的交流合作日趋广泛深入,这使得中非关系成为西方主流媒体的热议话题。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势的话语权,西方媒体如何报道中非关系影响着世界人民对中
全球化正在成为中国的发展的显著特征,而会展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交流活动,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会展外宣材料的翻译质量尤为重要。  本文以北京某
《欲望号街车》(以下简称《街车》)是田纳西·威廉斯最经典的戏剧作品,一直以来吸引着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和研究。本文试图从原型理论的角度,分析《街车》女主人公布兰奇
本文拟从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角度对林纾和张培均两位译者所译的两版《黑奴吁天录》进行描述性文本分析,以历史的有效性作为理论依据,从历史有效性的时间延异维度观察意义在空
《骨》是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的成名作,也是她的第一部小说,讲述的是唐人街梁家在二女儿自杀后所经历的种种心理创伤与身份危机。《骨》在1993年首度出版后很快成为流行全美的
在外语教学中,尤其是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过程教学法主要被运用于过程教学法和结果教学的对比研究上。许多专家和外语教师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际教学实验证明过程教学法是一种有效
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要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而且不能忽视文学作品所独具特色的美学效果。因此如何在准确翻译原文主旨的基础上,同时尽可能达到跟原文相同的美学效果是文学翻译工
梁实秋作为一名著名的翻译家,因以一人之力翻译《莎士比亚全集》而备受瞩目。由于历史原因,他曾因文学阶级性方面的论断而饱受争议。基于30年代前后左翼学者的部分激进观点,
卡勒德·胡塞尼是一位用英语写作的阿富汗裔美国作家,他的第一部小说《追风筝的人》因其生动的人物角色、震撼的故事情节而获得巨大的成功。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该小说涉及到流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