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描述和分析沈阳市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与临床特征,为麻疹的监管和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整理2009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住院的479例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信息(如:年龄、性别、居住地、免疫史等)、临床表现(如:发热、皮疹、卡他症状、淋巴结肿大、热程、热峰等)和并发症(如:肺炎、喉炎、肝脏受累、心肌受累等)。将479例麻疹患者分为<6月(小月龄组)、6月~5岁(易感儿童组)、6~18岁(普通儿童组),>18岁(成人组),麻疹患者采血送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麻疹血清IgM抗体,应用Excel2003软件进行录入,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2009年沈阳市麻疹全年均可发病,高峰集中在4~6月份,年龄主要分布在6~9月龄、1~3岁和30~40岁,6月龄~5岁儿童仍是高度易感人群。不同年龄组性别构成比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64,P<0.05)。
2、在有疫苗接种史的患者中,疫苗接种1次者(68.6%)多于接种≥2次者(31.4%);沈阳市麻疹疫苗接种>12剂者高于沈阳以外地区;在无疫苗接种史的患者中,未达接种年龄者(≤8月龄)较多,占51.4%,而达接种年龄未能接种者(>8月龄)占48.6%1其中沈阳市未接种疫苗的患者主要因为未达接种年龄,而沈阳以外的患者主要因为已达接种年龄而未进行疫苗接种。
3、在合格的333份麻疹患者血清标本中,麻疹IgM抗体阳性302份,抗体阳性检出率为90.7%。
4、喉炎在≤5岁组与>18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受累在<6月组与>16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月龄以下患儿易合并喉炎和心肌受累。淋巴结肿大在<6月组与≥6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扁桃体肿大在<6月组与>18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岁以上患者多见淋巴结肿大和扁桃体肿大,6月以下患儿则少见。
5、麻疹发病前7-21天有医院就医史者126人,占总发病人数的35.7%,其中<5岁的100人,占就医史的79.4%。
结论:
1、2009年沈阳市麻疹全年均可发病,发病高峰集中在4~6月份,年龄主要分布在6~9月、1~3岁和30~40岁,呈现一大、两小三个发病高峰。
2、6月龄以下小月龄患儿易合并喉炎和心肌受累,18岁以上成人患者多见淋巴结肿大和扁桃体肿大。
3、在麻疹流行季节,医院就诊可增加5岁以下儿童对麻疹的暴露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