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为进一步落实因材施教理念,培养新时代需要的未来人才,教育亟待深化改革。此时,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劣势日渐突出,分层走班制应运而生。但是“走班制”这一新兴模式也带了一系列问题,在探索新模式的初期,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尤其需要被关注。归属感,作为人的情感寄托,在集体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处在成长关键期的初中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就立足于走班制下的初中学生的集体归属感进行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为进一步落实因材施教理念,培养新时代需要的未来人才,教育亟待深化改革。此时,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劣势日渐突出,分层走班制应运而生。但是“走班制”这一新兴模式也带了一系列问题,在探索新模式的初期,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尤其需要被关注。归属感,作为人的情感寄托,在集体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处在成长关键期的初中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就立足于走班制下的初中学生的集体归属感进行探究,希望能够带给走班制学校一些思考和启发,能够为增强走班制下的初中学生集体归属感尽绵薄之力。本研究以成都T中学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观察和访谈法了解学生集体归属感情况,然后运用量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通过SPS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得出学生的班级归属感现状。研究结果表明:该校整体上集体归属感为“中上”,最高分与最低分差值较大,而且各年级的集体归属感差异较大。在性别、成绩、与不同居住长辈、是否单亲这几个方面,集体归属感存在显著性差异。笔者逐一分析了原因,并从整体提升、各年级举措和个别辅导三个维度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宏观上,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做出调整,采用“行政班+走班制”相结合的方式。另外,年级上要开展丰富活动,提升学生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既要注意提升教学质量,更要关注学生心理;要重视价值引导,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个体差异,学校通过完善管理机制、构建完整的学生评价网络体系,实时监测,用大数据关注学生的动态,为教师做好个性化辅导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更要重视导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的个性化辅导水平。要重视性别差异,引导学生找到各自班级角色;也关注学生家庭结构,关爱特殊家庭环境的学生。
其他文献
美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它与其余“四育”密切联系、融合共生,共同构成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为将其融入学科教学中。民间文学作品蕴含丰富的美育因素,具有独特的审美教育价值。讨论民间文学审美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建构有关民间文学的审美认知与审美经验,推动民间文化的传承。但当前部分教师未充分意识到学生在教学中阅读和学习民间文学作品的过程即审美活动过程,民间文学
几何是空间和空间图形的学科,是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图形的认识”在几何课程内容中处于重要地位,也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关键环节。随着数学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为呼应《课程标准》中教学方式的转变创新的要求,我国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变式教学作为我国数学教育的特色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教学中变式教学的有效应用能优化教师对图形认知教学的方式,且对学生多角度探
外语阅读作为母语阅读的重要补充,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语言发展以及全人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阅读技能的提升不仅可以树立学生阅读的自信心,还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的有效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意识,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进而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然而,现阶段我国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缺乏对学生的阅读技能培养,反而将关注点落在了阅读试题训练之上,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新教师壮大教师队伍,而作为中小学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新教师的专业诉求得到普遍关注。在当下教师专业发展大环境下,师徒结对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很大方面对新教师产生了正面影响,但结对后形成的师徒关系对徒弟的专业成长起着直接的影响,如有的师徒关系关系不够融洽,往往被协议所禁锢,流于形式,很难真正意义上促进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有必要从小
观摩课作为校本教研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是促进教师交流分享,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实现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有效的观摩课应当是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文件明确指出教师专业化标准包含三个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也就是说学校的观摩课活动要能够促进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发展、专业知识的增长和专业能力的提高。当然观摩课结果的有效性离不开过程的有效性,因此本文对观摩课有效性的探究从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合式教学逐渐进入到了基础教育领域探索者的视野。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把传统面授教学的和网络学习的优势相互结合,两者优势融合实现了“1+1>2”的教学效果。混合式学习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助于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的构建学习的意义实现深度学习。为适应信息化2.0时代人才需求和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
2014年,我国开启了旨在立德树人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共识,以新中考为抓手带动一线教师顺应时代要求践行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方面的一大举措。但广大中小学教师在育人意识、理念、方式、方法诸多方面的实践素能却远远落后于新中考的要求。2017年新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了地理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也为初中地理教学实践开启了新的探索之门,如何处理知识与素养的关系,如何培养学生关键能力
数学概念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概念教学的关键在于深刻而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内涵。促进学生分类思想发展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设计致力于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设计分类活动、进行数学交流,从而全面而深刻地体会数学概念的本质内涵,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分类思想。本研究力图从数学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讨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相关理论、基本意蕴、应然状态、现实困境以及实现两者跨越的模式建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其健康生活素养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关注也应当提高,而目前初中生健康生活素养的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初中生健康生活素养的相关研究不够充足。通过对初中生健康生活素养现状进行调查,有利于发现初中生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针对问题寻求提升健康生活素养的策略,这能促进初中生个人健康生活素养水平
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在战场上表现出的强大凝聚力和不畏强暴的爱国精神,为日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开发抗战文化资源提供了不竭的源泉。根植于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抗战精神,在实践过程的磨砺中,历久弥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着中华儿女主动承担起发扬抗战精神作用于抗战文化资源中的教育开发实践的光荣使命。抗战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主题。对抗战文化资源教育开发进行实践研究,既符合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需求,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