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借助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和迈克·朗的互动假说,将输入与互动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尽管研究人员对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有不同的认识,但他们一致认为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克拉申的观点,输入的语言只有在被学习者理解的情况下才能成为吸收的语言。迈克·朗认为,当交际过程中出现问题时,通过语言互动调节可以使得输入被对方理解。
对中国的大学生来说,课堂为他们提供了学习目的语的机会。正如奥莱特所说,“课堂内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活生生的互动进行的。”输入和互动是相互关联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有助于提高课堂互动的数量和质量,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活跃的互动又为课堂注入了更多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由此,观察和思考课堂内的互动行为从而寻求有效的方法为学生创造理解和互动的机会对英语教师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这将有助于提高课堂英语教学的效果。
通过个案研究试图主要探讨以下问题:(1)在大学英语课堂里教师如何使语言输入为学生理解,其理解程度如何?(2)教师怎样引导课堂互动,其效果如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89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个案调查,通过数据分析以了解课堂教学中输入和互动的真实情况;然后以72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组成的实验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和课堂教学观察法来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通过研究发现,尽管老师普遍会调整和简化输入的语言以帮助学生理解,但只有31﹪的学生认为他们能理解教师课堂输入的80﹪以上的内容;15﹪的同学对课堂上不理解的语言输入采取回避态度;老师并没有真正将以学生为中心的、以交际为目的的教学方式落到实处,教师话语占了课堂教学的绝大多数时间;39﹪的学生从不主动回答问题,参与课堂互动;教师的提问多是趋同提问,趋异提问严重不足;在分组讨论中,只有4﹪的学生愿意和语言程度比自己低的同学分在一组;约20﹪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行为区域,他们选择站在讲台前授课,忽略了和坐在后排及旁边座位上学生的互动;在学习策略方面,学生较少运用记忆策略和交际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教学实验和课堂教学观察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同时实验也存在局限性。实验班的学生的人数和语言水平不具备代表性,因为不同的院校学生情况截然不同。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始终存在消极心理。在小组活动中,语言程度较好的学生对语言程度较弱的同学有排斥心理或存在优越感,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和学生都应真正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师应突破课堂的行为区域,注重提问策略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训;语言程度较好的学生应认识到和语言程度较弱的同学互动实际上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因为程度较好的学生使自己的语言表达被程度较弱的同学理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他们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得以提高的过程。此外,学校和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有利的语言学习环境。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英语教师出国学习以期提高教师自身的语言能力和业务素质从而使他们的语言输入能被学生理解。
要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和学生双方都需付出努力。如何利用课堂教学中语言输入和互动的关系为学习者提供机会以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或许是个艰苦的过程,但它值得英语教师付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