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虫茶是我国特有的林业资源昆虫产品,是由特种昆虫取食特种植物所排出的粪粒而制成。灰直纹螟是贵州主要产虫茶昆虫之一,主要分布于贵州黔东南地区,其寄主植物为化香树。本文对贵州虫茶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做了系统调查,同时系统研究了灰直纹螟生物学特性,探讨了不同温度对灰直纹螟生长发育和存活率的影响,测定和评价了灰直纹螟化香虫茶的主要营养成分。此研究旨在弄清贵州虫茶资源及其利用现状,摸清灰直纹螟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虫茶营养价值,为灰直纹螟化香虫茶规模化生产及贵州虫茶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贵州虫茶资源及其利用现状调查为给贵州虫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走访调查和室内饲养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产虫茶昆虫种类及分布、生产虫茶的寄主植物、虫茶品种以及虫茶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产虫茶昆虫有鳞翅目螟蛾科米缟螟、紫斑谷螟、灰直纹螟、黄环纹丛螟和织蛾科米仓织蛾等5种。其中,米仓织蛾为新发现的产虫茶昆虫种类。寄主植物有豹皮樟、红果黄肉楠、化香树和三叶海棠等4种。贵州虫茶品种主要有米缟螟豹皮樟虫茶、米缟螟红果黄肉楠虫茶、紫斑谷螟豹皮樟虫茶、紫斑谷螟红果黄肉楠虫茶、米仓织蛾豹皮樟虫茶、灰直纹螟化香虫茶、灰直纹螟三叶海棠虫茶和黄环纹丛螟化香虫茶等8种。黔北地区工厂化生产虫茶的昆虫主要是米缟螟和紫斑谷螟,寄主植物是豹皮樟和红果黄肉楠;黔东南地区生产虫茶的昆虫主要是灰直纹螟和黄环纹丛螟,寄主植物是化香树和三叶海棠。2.灰直纹螟生物学特性研究灰直纹螟是一种主要的产虫茶昆虫。本文对以化香树为寄主的灰直纹螟生物学及其虫茶形态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灰直纹螟一年可发生3代,且具有世代重叠现象,各虫态发生期不整齐,以老熟幼虫在化香树叶中越冬,第1代和第2代幼虫分别从5月下旬~9月下旬和8月中旬~12月中旬约120 d,卵期持续时间为80~90 d。灰直纹螟低龄幼虫有群集现象,对湿度和温度敏感,老熟幼虫喜在蛹外结有一端开口的白色南瓜子状的丝茧,成虫一般将卵产于叶片与叶片的折叠处或两片叶片贴合处。详细描记了灰直纹螟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其中幼虫和蛹的形态记述为首次报道。灰直纹螟虫茶颗粒形状为长圆柱状;虫茶颗粒颜色主要有两种,其潘通U卡色号分别为:黑7U和465U,黑7U占主导;虫茶颗粒大小分为5种规格,规格一至规格五,虫茶颗粒长径、短径均逐渐增加;虫茶香气为清香型,汤色为红褐色,明亮,滋味醇和、鲜爽。3.温度对以化香为寄主植物的灰直纹螟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19°C,22°C,25°C,28°C,31°C,34°C和37°C)对灰直纹螟卵、幼虫、蛹和整个未成熟期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在19°C~31℃范围内,各个虫态与未成熟期的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缩短,但在34°C时,温度仅显著影响灰直纹螟卵和未成熟的发育历期。基于极值分布模型,未成熟期出现最大存活率的最佳温度是24.89°C,且幼虫期对极端温度最敏感。采用普通线性模型和Ikemoto and Takai线性模型描述了灰直纹螟不同虫态的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拟合的灰直纹螟未成熟期发育起点温度分别是11.44°C和11.62°C,有效积温分别是1220.70日·度和1203.58日·度。采用Logistic、Briere-1、Briere-2、Lactin-1、Lactin-2、Logan-6和SSI拟合实验数据,拟合的发育终止温度在34.00°C-39.08°C范围内,最适发育温度在31.61°C-33.45°C之间。SSI模型拟合灰直纹螟未成熟期的内禀最适温度是24.18°C。模型平均参数估计和无条件的标准误也被用于估计温度常数值。基于生物学参数和模型选择,普通线性模型,Lactin-1和SSI被认为是拟合灰直纹螟温度常数的最佳模型。4.灰直纹螟化香虫茶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分析了灰直纹螟化香虫茶(以下简称:灰化虫茶)一般营养成分、茶特征物质、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组成,同时也对其重金属含量进行安全性评价,并以米樟虫茶、紫樟虫茶、三叶虫茶和常规茶为参照,对灰化虫茶的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灰化虫茶粗蛋白和粗纤维的含量相对较高,氨基酸总量为1299 mg/100g,其中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9.34%。必需氨基酸结构较合理,与大豆氨基酸模式接近,是一种高氨基酸保健茶。灰化虫茶有10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仅占38.95%。灰化虫茶矿物质丰富,其中Ca、K、Mg矿质元素含量较高。与标准限量值对比,灰化虫茶的Pb、Cd、Cr、Hg、Cu、As等6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符合安全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