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花渐欲迷人眼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居易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形象生动地写出花的美丽活泼和草的茂盛,写出春天的勃勃生机,也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大自然的赞美。自然的春天,以形表的花草为意象,展示着春的魅力。语文教改的春天,语文教学的春意,则不能以“乱花”“浅草”的萌生,来粉饰语文的虚假繁荣,而应在内涵的构建上,重视思维的培养。本文笔者欲从当前语文教学的虚假繁荣的一些表象入手,探究思维培养的缺失现象,呼吁语文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问题泛滥化,思维过程形成性缺失
  课堂提问是师生相互交流、检查学习、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促进思维、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方式。国外有的教育家甚至把课堂提问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诚然,提问应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思维的形成意识、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为准则。然而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以问促课堂繁荣的假象,问题泛滥,思维过程形成缺失,主要表现为:
  1.问题设置繁多,抑制了思维形成的“阀门”
  一节语文课,教师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拷问”学生,追求课堂对话的情景,而忽视了问题的数量和质量,在你问我答的流程中,制造着虚假的“歌舞升平”。提问的思维开启功能淡化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没有了,思维形成的“阀门”被抑制了。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课堂提问在揭示矛盾、引起思考、判断是非、唤起注意、确定导向、交流信息、调节教学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好的课堂设问应精简,以问促问,以问促思,开启学生思维形成过程的“阀门”: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妙问题中,走进文本的思维,走进作者的思维,形成自己的思维之“源”。
  2.问题设置模糊,阻塞了思维运用的“活水”
  问题泛滥化的又一表现是问题设置的模糊性:知识运用范围不明、问题指向意义不清。
  语文课堂教师的设问,固然有明确性和模糊性之别,关键在于有意识的语文教学有效性设疑,而不是追求毫无知识运用、毫无思维形成的千奇百怪的结论。例如:教学俄国作家蒲宁的《安东诺夫卡苹果》时,有的教师以“如果作者吃到我们山东烟台的苹果会有何种感受”设问,开启教学的文本阅读和讨论,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不明,阅读知识的理解运用不清。而有的教师以“作者笔下的安东诺夫卡苹果仅仅只是一个苹果吗”的设问组织文本的阅读理解教学,问题指向明确:标题的深层含义理解、作者的主旨情感寄寓。阅读知识运用明晰:理解词语含义由实入虚的思维能力形成。两种发问,两种结果,别样的思维层次体现。好的问题设置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需要,考虑学生知识能力掌握的现状,让知识和“经验”成为学生思维延展的源头活水,而不是以模糊意识的问题阻塞学生思维运用的“活水”。同质问题,同向思考的反复训练,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有意识的问题设置中形成。
  二、民主意识扭曲,批判性思维的缺失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民主意识越来越为广大教师所重视,和谐的学习氛围,友情的互助气场,宽容的大度赞赏,在语文这一充满人文属性的教学天地里彰显着民主的光环,然而祥和繁荣的背后,往往是民主意识的扭曲,批判思维的缺失。
  1.尊重的是主观民主,忽视的是客观思维辨析
  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师生的互相尊重意识往往是衡量教学民主的外在标志,而学生课堂参与的核心是精神参与、思维参与,尊重意识的核心应是对学习权力、对客观思维规律的尊重。而目前语文课堂的民主氛围更多的则是依托外在的民主形式的创设,以求参与度高、学习形式和学习结果的异彩纷呈,在为了民主的民主努力中,宽容了错误,忽视了思维的准度,让思维的辨析功能荡然无存,久而久之,思维没有了“一把尺”,真假美丑似乎不是语文人文性的内涵,这一切皆因民主意识的扭曲,而忽视了思维客观辨析的功能。
  2.尊重的是个体感受,缺失的是客观思维批判
  思维的品质很重要的一个维度是其批判性。批判性思维包括思维过程中洞察、分析和评估的过程。它包括为了得到肯定的判断所进行的有形的或者无形的思维反应过程,并使科学的根据和日常的常识相一致。语文教学的思维培养活动中,应高度重视批判思维的培养。然而由于片面的追求课堂民主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批判思维往往被狭隘地理解为对学生见解的否定,忽视了品味语言,感悟人文精神过程中的洞察、分析和评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以致语文这一具有独特人文素养特质的学科教学,被简单而武断地冲淡了其思维的情趣性。语文教学呼唤思维的回归,语文教学呼唤用思维的批判性去点亮每颗拥有民主参与学习意识的学习主体的心花,让民主的尊重意识内涵更丰富。
  三、场面热闹非凡,“场内”(思维)磁性尽失
  前些年“还语文课堂以琅琅的书声”的大声疾呼,一针见血,指出了语文课堂沉闷的弊端;新课程理念,倡导互动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打破了课堂“一言堂”的传统局面。积极地呼吁,先进的理念都为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开创了崭新的局面。然而事与愿违、矫枉过正、顾此失彼的现象时有发生,书声响起来啦,掌声响起来啦,思维的河流“干涸”啦:场面热闹非凡,“场内”(思维)的磁性尽失。
  1.书声琅琅,“心声”寥寥
  全班齐读、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分角色朗读、配乐赏读,快速浏览、精读赏评:凡此种种,朗朗读书声响彻校园。一节课,除了师生的几句精美点评的过渡,就只是书声。书声的旋律尽美,“心声”的律动寂寥。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难道语文教学的实质只是让“书”自显其意吗?思维培养的意旨何在?况且读有读的思维触发点、联系点、表现方式,思有思维的分析点、综合性、评价观,应在读书声中,留下思维培养的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的一系列过程痕迹,让“心声”在课堂上畅叙。
  2.互动热闹,“互联”迷惘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表演展示、课堂辩论,记者采访、主持问答:异彩纷呈的互动学习方式大大活跃了课堂氛围,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习对象的主体突出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教学思维培养意识的淡薄,由于教学设计思维培养意识的轻视,使得教学环节和思维要素培养的互联互建迷失。   柏拉图说“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思维又是个巨大的磁场,语文教学应以思维培养为磁场的中心,以语言工具学习和人文探讨为两极,通过丰富而有效的教学互动环节设计,互联互建,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实现灵魂的自我对话。
  四、辅助手段丰富,思维脉络断层
  随着教学的辅助手段的推广,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起来,极大程度地丰富了教学形式,不可否认这些教学手段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同时我们又很遗憾的看到,一些不当的、漫无目的的、为使用而使用多媒体等手段的教学现象的盛行,本末倒置,低效做作,形式泛滥,思维荒芜。音乐的旋律悠扬,学生的思绪飞“洋”;画面的色彩斑斓,学生的思维杂乱;影像的截取精妙,学生的思脉断层。
  辅助手段,永远只应该是教学的“辅助”,其宗旨是为教学服务,为教学的思维开启、延展、拓宽、加深服务。语文教学中,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应是适合语文学科特点的,以音像等形象、直观的教学元素,为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提供思维的触发点、情感的感染点、审美的评价点等;为学生的抽象思维展示联想的基点、分析的要素、比较的对象、综合的材料等;为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由感知认识到欣赏评价铺设桥梁、搭建平台。
  五、拓展延伸无际,思维深度“流产”
  在语文教学中,拓展延伸是培养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的一个重要环节,拓展延伸不能脱离了语文性,要结合教材实际;不能牵强附会,不能偏离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拓展要灵活要考虑到学生和课堂实际,要考虑时间、场地、情景的限制。语文教学拓展延伸的方向、途径是无比广阔的,其高度、深度、广度的把握,也是值得教师仔细斟酌的。因此,我们应该在最值得拓展延伸的时机、地方去拓展延伸,并掌握合适的“度”,做到科学的拓展延伸,否则,就可能吃力不讨好,培养学生思维深度的目标“流产”。
  1.拓展延伸离“本”,思维创新“异想天开”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常对教材采取蜻蜓点水式的教学,就匆匆进入拓展延伸的教学环节,拓展延伸严重脱离语文之文本;设计拓展延伸问题,离“经”叛“道”,缺乏语文味,脱离语文教学之学科之本;拓展延伸指向不明,思维发展目标“离谱”,任意发挥,鼓励思维创新毫无意义的“异想天开”。这些离“本”的拓展延伸,是教师设计教学创新的异想天开,直接导致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仅仅落于“异想天开”的境地的结果。
  例如:一教师在教学《藤野先生》时,在很短的时间内匆匆结束对文本的教学,学生还来不及进行细细的咀嚼品味,就已经进入了所谓的“拓展延伸”,要把问题提到探讨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这样的政治高度。弄半天却把好好的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学生思考的结果也尽是些脱离文本、脱离现实实际的一些“异想天开”的无稽之谈。这样本末倒置的做法,必然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无益而有损了。
  2.拓展延伸脱“节”,思维层次“剑走偏锋”
  拓展延伸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从本质上,它应该隶属于课堂教学整体设计的一个部分,应该隶属于课堂教学思维层次延展的一个“高点”,不能偏离整体教学目的、教学环节而脱离教学思维培养的“链条”,另起炉灶,剑走偏锋。
  例如:一教师在教《背影》,就课文内容设计了两种拓展方式,一是让学生结合课文并联系生活实际,观察自己的父亲,体会父爱。二是让学生就“当时家境如此惨淡了,父亲还那么费力地去给作者买橘子,那么做值不值?”开展辩论,目的是让学生把文本和生活联系起来,同时训练他们的思维表达能力。再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讲完课文后要求学生想象:“假如菲利普夫妇在船上遇到的是发了财的西装革履的于勒,他们对于勒的态度会怎么样?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这样就很自然的引导学生的想象力。
  以上两例,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延伸,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限于篇幅,省去教师的教学环节的关联性内容)。
  3.拓展延伸无“序”,思维深度“浅尝辄止”
  拓展延伸无序,除了上一环节所谈及的与教学整体脱节之外,还表现在学生在拓展研究时的机械重复、同向同类问题出现和思维滞留时,教师不能及时、恰切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的转移和加深,使得学生思维表现出“浅尝辄止”的现象,以致思维培养不完善,思维品质不高。
  教改的深入,让我们欣喜的看到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些繁盛景象;教学的探索,也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一些虚假繁荣背后,语文教学中思维培养的缺失。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不习惯于思维, 就是粗鲁或蠢笨”,承载着培养文明和智慧的人的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今天,关注和重视学生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灵活思考,开出智慧的奇葩。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呈现出不出严谨、条理化的知识体系。受此影响,阶段性测试多以中考试卷为标准,以教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为蓝本,与“阶段性”的语文教学并无多大关联,导致阶段性测试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甚至于还会干扰正常的教学活动。下面,笔者就从文言文教学内容于阶段性测试中的具体体现入手,谈一下对这个问题的实践与探索。   一、文言文选文在阶段性测试有效性研究中的意义   (一)文言文选文在阶段性测试中的地位 
上善若水,随物赋形, 或方或圆,尽得其妙。  2013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延续了新材料作文命题模式,但又将过去的材料加命题形式变成了材料加话题的形式。“牛奶”“矿泉水”“酒”,皆为水性物质。“方盒子”“圆瓶子”,因物而变。作文材料用了一个常见的生活现象为人生的“方圆”做铺垫,立足于考生生活经历,却又超尘脱俗,将立意定位至奇奥精深的处事之道——方圆哲学。此命题既“贴着地面飞行”,让考生人人有话说;又“
《礼拜二午睡时刻》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其文本短短四千余字,没有繁杂的情节,没有过多的人物内心刻画,却感人至深。学术界对于这部作品的解读已然十分详尽,但经典作品总是有着令人常读常新的神奇魔力。笔者试图从文本着手,对这篇小说的人物形象特征再做梳理,以便探究文章主题。  一、母亲形象的特点  首先谈谈母亲形象的特点,马尔克斯的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母亲形象。母亲这一形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有言: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师之师。这句话用于烛之武身上最为妥帖。每次读《烛之武退秦师》,总会生出许多感慨,查阅相关资料,总感觉赏析过于寥寥。笔者不揣浅陋,对其说辞艺术作些赏析。   对于烛之武的出场,《左传》运用的是先虚后实式——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是谁?他何来的自信,将国家的命运交付于烛之武身上?如果不成功,他还要押上烛之武与自
在普通学校里,“作文”这个词一般指的是写短文,只在学校教育和社会考试中使用,所写的通常是文字比较简单,篇幅比较短小,意思比较单纯的文章。懂得这一点,如何要求学生作文,我们心里就有了底。这样,可使我们排除“恨竹不能高千尺”的急躁情绪,有益于脚踏实地,因材施教。  我指导七年级新生作文的四个步骤是:  一、摸清底子,就材取法  新生入学后,我不急于布置作文,而是用二至三周时间,指导学生读范文。  我挑
千古霸王,至今依然昂首屹立于乌江之畔;千秋霸业,早已几度江山。但霸王在“鸿门宴”上的“沉默”却依然让人费解,难道真是范增“项王为人不忍”的谶语道破了天机?  在节选《鸿门宴》中,司马迁浓墨重彩凸显的人物有两位——刘邦和樊哙。刘邦谋、言、屈、逃,全身而退,委实令人叹服;那樊哙呢?面对霸王,却敢瞋目而视、发尽上指,确实让项王心生一丝敬意——英雄相惜呀!可这就足以让项王将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江山拱手让人吗
根据文献研究、课堂观察和阅读实践,笔者认为,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文《杨修之死》中的“杨修之死”是性格悲剧,更是文化悲剧。  “杨修之死是性格悲剧”这种观点,前人之述备矣。笔者仅从文化的角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从情节上看,是曹操杀掉了杨修,实际上是中华文化中最阴暗的一面——权谋文化杀死了杨修。三国时代,无论杨修的主公是谁,恃才放旷的他都难免悲剧。在中华文化圈里,只要权谋文化不死,杨修之死就不止。  
一、作文命题解读  江苏省实行自主命题以来,在作文命题方面一直进行着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稳中求胜、守正出新。从2002年到2005年,江苏高考作文都是话题作文,从2006年开始,进入命题作文时代,自2006年的《人与路》到2012年的《忧与爱》,连续7年都是命题作文。今年一改过去的命题方式,采用材料作文的形式。所谓材料作文,就是根据命题者所提供的文字或图画材料的含义而写作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材料作文
经典文学作品解读的角度是多元的,解读的主旨是多义的。如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从老王的角度解读老王的为人处世、性格特点等,从作者的角度解读对弱者的关爱以及关爱不够的愧疚等。从两者的关系来看,人教版教参认为,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改善他们的处境,让他们也能过上好日子。当我们沉潜文本,细读文本,总有一种解读贴近作者的创作的最初动机。下面我们从老王的三送和“我
一、古汉字导入,增强趣味  一个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一篇文言文新课的教学,学生极易在一开始就形成畏惧心理,要怎样导入才能既减少学生的恐惧,又吸引学生目光,引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迅速投入课堂学习,而且还紧密结合文本呢?教师可以以趣味古汉字字形解析作为导入,调动课堂氛围,赶走学生的恐惧心理。  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课文里边,有一些有趣的字,如“鸡豚狗彘”,其中“彘”也是比较难写的生僻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