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经济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教育普遍受到了重视,并被世界各国摆在了21世纪国家发展战略的优先位置。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稳步提高,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也都为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创造了坚实的基础、良好的环境和有利的机遇。但是,就是在这种有利时机下,2009年我国却遭遇了“高考遇冷”,有接近10%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状况?是社会进步中人们的投资观念更新,还是“高考改变命运”的信念已经发生了动摇?在此,主要从高等教育的供给与需求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1供给与需求
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包括消费者有欲望的购买和有能力的购买。教育需求主要分为教育的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社会需求表现在教育能够提高公民的素质能力,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增强国家的竞争实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个人需求主要是指受教育者根据自身需要对教育所具有的需求。如求知的需要、工作的需要和适应社会的需要等等。。
供给指的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包括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和供应的能力。教育供给主要包括教育资源的分配和教育投资。
在某种理想的“价格”下,教育的供给与需求可以达到某种“乌托邦式的均衡点”,但是,事情常常总是事与愿违,达不到一种理想的状态。
2原因分析
据统计,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其中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750万,占73.5%,比2008年减少了3.8%,而2009年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总量是834万,这也就是说有84万——将近10%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高考为什么会遇冷?是否是人们“高考改变命运”的信念已经开始动摇?但与此同时,今年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数629万,比2008年增长了4%,而2009年平均录取率接近62%,比2008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2009年要比2008年多录取51万人,单从这一层面说高考的入学机会更多了,那为何还会出现“高考遇冷”的现象?
(1)结构性就业难。目前高校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不吻合,热门专业反应滞后,“入学时热门,进来学习四年后,就很难找到工作了”。可见,高校将其“严谨”的作风转变为“功利主义”大开方便之门了。忽视人文素质的熏陶,盲目追崇生存技能的培养,为了“适应”社会的多样性需求与现实需要,高等教育难免沦为了社会的附庸,无法做到“应社会之所需,养社会之所求,学社会之所用”。
(2)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下降,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1999年实行扩招政策后,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毛入学率大幅提升,但是这种一哄而上跨越式发展并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学生蜂拥而至,高校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办学力量不足,传统的精英教育理念以及管理模式难以维系大量学生拥入后的大规模教育,导致人们对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能力以及水平产生了质疑。
(3)大学费用高,农村考生弃考。仅以我国高校当前的最低学费标准5000元侔计算,是农村居民纯收入(2008年为4761元)的105%,这还不计算大学4年的生活费、住宿费、教材费、交通费,以及参加各种培训、考证的费用。而在发达国家大学学费标准通常不超过国民可支配收入的20%。在这种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教育发展不公平不公正的现状下,上大学对农村考生来说是一种奢侈,在经济包袱与求学之间,他们只能选择外出打工,放弃求学,放弃高考。
(4)国内高校缺乏服务意识,学生宁愿选择出国。中国的家长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向孩子灌输“考上大学是唯一的出路”的思想,所有的应试教育都围绕者高考旋转,以高校为主,高校选考生,一切以高校为中心来展开,这样就不知不觉让高校成了至高无上的单位,让高校有了优越感和和不思进取的资本,沿着统一的“流水线生产出一批又一批统一的产品”既不专业也不通识,不能以市场为导向,导致人们对于“高考改变命运”的信念发生了动摇,最终致使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出现了“滞销”的问题,买的起的人宁肯去国外也不愿意买。
3对策分析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服务有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服务行业,其服务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在接受教育服务的过程中又是“顾客”,毕业时又作为“教育产品”,等待用人单位“购买”。因此,如何消除“消费者”与“制造商”之间的疑虑,生产出顾客满意,用人单位愿意接受的“产品”就应是高校的当务之急。
3.1重构高等教育质量观
作为发展中国家,一直以来我国都是穷国办大教育,特别是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实行后,大学措手不及,教育内容落后、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非常突出,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学生的消费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为此,我认为现代高校应转变教育质量管理理念,以“消费者和质量的持续提高为中心”,高度关注“顾客”的利益,向学生消费者提供优良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充分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和后勤服务的认可价值度。
3.2认清中国高等教育的性质
中国的高等教育是“英才式”的教育,具有职业性,而不是一般的文化和素质教育,培养多少学生应与国家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相适应,不是越多越好。高校须应社会之所需,适度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根据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确定人才的培养规格以及专业的设置,加强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联系,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和社会的适应度,增加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3.3逐步改变公立高校垄断,提高服务理念
无论回首历代教育,还是参照当代教育,中国公立学校的垄断地位,都是绝无仅有的怪胎。“要扩大教育,只能通过我们来做,别人不准进入我们的垄断领域”。这样的服务理念与思想严重束缚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至2009年出现了“丧失民心”的惨状。因此,要想改变现状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学服务中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从心理上感到满意;教学管理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价值和学生的需要,满足其心理和生理的需要。再次,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体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机制,使学生自身能够得到发展。
3.4了解居民对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适度调整学费征收制度
近年来,高等教育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工具,规模激增,但国家的财政性教育支出却非常缓慢,再加上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悬殊,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均收入普遍较低,高校的学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
为此,首先,我们可以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标准。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收费中,受教育者个体和家庭承担着较大的比例,而这与国际惯例不相吻合,实际中应根据不同地区,学校、专业需求状况和消耗的资源情况以及个体的收入水平,确定政府、社会和受教育者各自应分担的比例,最大程度地实现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其次,完善贫困生资助体制,拓宽高校的融资渠道。一要建立各种形式的学生资助政策,包括奖学金、勤工俭学、学费减免和助学贷款等。二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通过一定的捐赠途径拓宽高校的融资渠道,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依靠高校的科技和人才优势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也为高校摆脱财政危机提供了一条有利的途径。
学生教育需求是当前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了解并满足求学者个性化的求学需要,提供积极、有效、合理的教学供给,是我国也是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优化高等教育资源,使其与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效应,促进和推动经济的发展,进而为高等教育提供充足的教育经费,为有效的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提供可能,使高等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供给与需求
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包括消费者有欲望的购买和有能力的购买。教育需求主要分为教育的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社会需求表现在教育能够提高公民的素质能力,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增强国家的竞争实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个人需求主要是指受教育者根据自身需要对教育所具有的需求。如求知的需要、工作的需要和适应社会的需要等等。。
供给指的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包括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和供应的能力。教育供给主要包括教育资源的分配和教育投资。
在某种理想的“价格”下,教育的供给与需求可以达到某种“乌托邦式的均衡点”,但是,事情常常总是事与愿违,达不到一种理想的状态。
2原因分析
据统计,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其中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750万,占73.5%,比2008年减少了3.8%,而2009年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总量是834万,这也就是说有84万——将近10%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高考为什么会遇冷?是否是人们“高考改变命运”的信念已经开始动摇?但与此同时,今年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数629万,比2008年增长了4%,而2009年平均录取率接近62%,比2008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2009年要比2008年多录取51万人,单从这一层面说高考的入学机会更多了,那为何还会出现“高考遇冷”的现象?
(1)结构性就业难。目前高校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不吻合,热门专业反应滞后,“入学时热门,进来学习四年后,就很难找到工作了”。可见,高校将其“严谨”的作风转变为“功利主义”大开方便之门了。忽视人文素质的熏陶,盲目追崇生存技能的培养,为了“适应”社会的多样性需求与现实需要,高等教育难免沦为了社会的附庸,无法做到“应社会之所需,养社会之所求,学社会之所用”。
(2)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下降,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1999年实行扩招政策后,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毛入学率大幅提升,但是这种一哄而上跨越式发展并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学生蜂拥而至,高校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办学力量不足,传统的精英教育理念以及管理模式难以维系大量学生拥入后的大规模教育,导致人们对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能力以及水平产生了质疑。
(3)大学费用高,农村考生弃考。仅以我国高校当前的最低学费标准5000元侔计算,是农村居民纯收入(2008年为4761元)的105%,这还不计算大学4年的生活费、住宿费、教材费、交通费,以及参加各种培训、考证的费用。而在发达国家大学学费标准通常不超过国民可支配收入的20%。在这种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教育发展不公平不公正的现状下,上大学对农村考生来说是一种奢侈,在经济包袱与求学之间,他们只能选择外出打工,放弃求学,放弃高考。
(4)国内高校缺乏服务意识,学生宁愿选择出国。中国的家长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向孩子灌输“考上大学是唯一的出路”的思想,所有的应试教育都围绕者高考旋转,以高校为主,高校选考生,一切以高校为中心来展开,这样就不知不觉让高校成了至高无上的单位,让高校有了优越感和和不思进取的资本,沿着统一的“流水线生产出一批又一批统一的产品”既不专业也不通识,不能以市场为导向,导致人们对于“高考改变命运”的信念发生了动摇,最终致使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出现了“滞销”的问题,买的起的人宁肯去国外也不愿意买。
3对策分析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服务有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服务行业,其服务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在接受教育服务的过程中又是“顾客”,毕业时又作为“教育产品”,等待用人单位“购买”。因此,如何消除“消费者”与“制造商”之间的疑虑,生产出顾客满意,用人单位愿意接受的“产品”就应是高校的当务之急。
3.1重构高等教育质量观
作为发展中国家,一直以来我国都是穷国办大教育,特别是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实行后,大学措手不及,教育内容落后、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非常突出,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学生的消费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为此,我认为现代高校应转变教育质量管理理念,以“消费者和质量的持续提高为中心”,高度关注“顾客”的利益,向学生消费者提供优良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充分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和后勤服务的认可价值度。
3.2认清中国高等教育的性质
中国的高等教育是“英才式”的教育,具有职业性,而不是一般的文化和素质教育,培养多少学生应与国家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相适应,不是越多越好。高校须应社会之所需,适度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根据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确定人才的培养规格以及专业的设置,加强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联系,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和社会的适应度,增加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3.3逐步改变公立高校垄断,提高服务理念
无论回首历代教育,还是参照当代教育,中国公立学校的垄断地位,都是绝无仅有的怪胎。“要扩大教育,只能通过我们来做,别人不准进入我们的垄断领域”。这样的服务理念与思想严重束缚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至2009年出现了“丧失民心”的惨状。因此,要想改变现状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学服务中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从心理上感到满意;教学管理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价值和学生的需要,满足其心理和生理的需要。再次,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体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机制,使学生自身能够得到发展。
3.4了解居民对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适度调整学费征收制度
近年来,高等教育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工具,规模激增,但国家的财政性教育支出却非常缓慢,再加上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悬殊,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均收入普遍较低,高校的学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
为此,首先,我们可以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标准。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收费中,受教育者个体和家庭承担着较大的比例,而这与国际惯例不相吻合,实际中应根据不同地区,学校、专业需求状况和消耗的资源情况以及个体的收入水平,确定政府、社会和受教育者各自应分担的比例,最大程度地实现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其次,完善贫困生资助体制,拓宽高校的融资渠道。一要建立各种形式的学生资助政策,包括奖学金、勤工俭学、学费减免和助学贷款等。二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通过一定的捐赠途径拓宽高校的融资渠道,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依靠高校的科技和人才优势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也为高校摆脱财政危机提供了一条有利的途径。
学生教育需求是当前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了解并满足求学者个性化的求学需要,提供积极、有效、合理的教学供给,是我国也是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优化高等教育资源,使其与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效应,促进和推动经济的发展,进而为高等教育提供充足的教育经费,为有效的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提供可能,使高等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