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学生们难教是家长与老师们的众口一辞。原来学生们的“听话”现在变得非常不“懂事”;原来孩子们的很“守规矩”现在变得很“不上道”。究其原因,是原本高效的班级教学,面对越来越多的学生,面对个性纷呈的学生个体,常常显得力不从心,或收效甚微。加强个性化教学研究,注重班级教学与个性化教学互补与协调的实践探索是今后教育、教学的必由之路。
一、在现行班级教学下的尴尬“遭遇”
1.学生感受的“严重不对称”。
在每学期的评教评学活动中,从学生接受调查的回答中,我总是惊异于学生“发射”与“接收”两种情感感受的“严重不对称”。在被调查学生中,90%以上选择对老师的喜欢程度是“很喜欢”与“比较喜欢”自己,约20%选择感到老师“不太喜欢”自己,约40%选择不知道老师是否喜欢自己。我还曾随机选取一些选择“不知道”的学生,去询问老师对这些学生的感觉,结果老师们常常认为这些学生很不错,老师很喜欢他。
这种不对称的信息无疑在向我们表明:学生对老师有“好感”,对老师很满意,但学生自己个体却感受不到老师对自己的“喜欢”;有些老师一直认为一些学生很不错,或者说很喜欢这些学生,但是学生却感受不到。究其原因就是老师在班级整体教学中,缺少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的意识与时间。
2.课堂教学中“两端”学生一样“疲惫”。
课堂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境:反应快的学生对老师的授课内容能很快把握,但老师生怕一部分“沉默的学生”不能理解而要反复讲解,反应快的学生会逐渐表现得倦怠;对学习本身就“兴趣不足”的同学,面对老师的讲授,往往充当“泥人”与“看客”,缺乏主动参与的激情。结果导致后进生愈不会,老师愈讲解,老师愈讲解,“尖子生”愈是学得兴趣索然,最终使得班级中“两端”的学生都很“疲惫”。老师们也常在这样的教学漩涡中陷入“疲惫”。
3.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
班级教学的出现是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集体学习中的“横向比较”已使现在的小学生越来越感到学习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在单调、统一的教育模式下,现代各具个性的学生已不能完全适应这样的教学形式,他们需要的是灵活的,更切合自己“品味”的个性化教学。
二、对班级教学与个性化教学互补与协调的理论探索
纵观教育的发展历程,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概括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个别教学,一类是集体教学。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班级教学的局限性随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其中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它只按照班中占多数的中等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潜力去取舍教材、确定教法、安排教学进度,把优生和后进生置之不顾或少顾,它缺少个别教学那种适合学生个性的教学。我国现行的班级教学与应试教育的结合更是强调学生的共性,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它以牺牲全体学生的个性作为代价去换取少数“精英”,使得教学难以见到个性的光彩。且禁锢学生个性的做法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要求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从根本上来说是违背教学规律的,使教育陷入功利化的泥潭里。
事实上人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不可能是千人一面的,人与人之间总存在着差异。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将人分类或淘汰。所以教育一直努力的方向应该是如何用更好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去促进人的发展与提高。
三、班级教学与个性化教学互补与协调的方法探求
1.隐形分类,分层教学。
班级教学中,我们可以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隐形分类,分层教学。所谓隐形分类,就是教师在不让学生知晓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爱好、品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将学生进行分类。不让学生知道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剔除分类带来的负面因素。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学生分为优生、中生、后进生三组。对分类的学生,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他们施以不同的目标要求。有了不同的目标定位,教师就不会因为后进生不能及时完成教学任务而使教学驻足不前,也不会因为优生的轻松掌握,而盲目加快教学的节奏;同样教师不会因为后进生不能完全掌握教学内容而“心情烦躁”,也不会因为优生的熟练掌握而疏于指导。
2.合理“结对”。
在充分了解班级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况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具体的要求是:每一名优生必须与一名后进生结成帮扶对子。结成对子以后,可以将“帮扶对子”安排坐在一起,后进生在学习上接受优生的指导,优生有义务与责任去帮助后进生。这样不仅可以减轻老师的辅导负担,更重要的是让优生享受到了当“小老师”的滋味,而后进生则有了能与他平等交流的一对一的学习督促者,在班级整体教学中有了个性教学的“小天地”。
3.多交流。
新课程理念强调老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不要成为学生学习上的权威,更不能将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而应亲近学生,与学生交朋友。课间老师应多参加学生的活动,与学生一起做游戏,寻找时间与学生多交流,哪怕与学生拉拉家常,都会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重视。与学生说话,或走路相见时,老师拍拍他们的肩,拉拉他们的手,让他们享受到师爱的温暖。在班级教学之外,这种师生亲近式交流,能拉近师生彼此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一份特殊“感情”。
4.设立专门辅导时间。
班级中的后进生或一些特殊学生,班级整体授课对于他们来说效果很差,有针对性地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面对老师一对一的教学,后进生更容易定下心来,将身心融入到老师的讲解中去。因此,老师可以每天辟出15分钟的专用时间来辅导学生,也可以不定时对学生个体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5.实施弹性化的作业。
老师布置作业时应做到让优秀学生“吃得饱,吃得好”,让后进生“不厌食,想吃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作业质与量上可以有所区别。且老师们可以经常性地布置一些实践活动作业,这类作业既能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又能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质与量上没有明显的差别,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6.让每位学生个体都有成就感。
传统的班级教学只奖励少数优等生,大部分学生只是这些少数学生的陪衬,他们的努力得不到肯定,学习兴趣自然不浓。其实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长处,因此可以拓宽奖励渠道,在班级实行100%的奖励,奖励分多块进行,根据学生在校实际情况,力求从每个学生的优势领域出发,挖掘其闪光点,争取人人获奖,让每一位学生在校都有成就感,学校也就成了他们自信的乐园。
一、在现行班级教学下的尴尬“遭遇”
1.学生感受的“严重不对称”。
在每学期的评教评学活动中,从学生接受调查的回答中,我总是惊异于学生“发射”与“接收”两种情感感受的“严重不对称”。在被调查学生中,90%以上选择对老师的喜欢程度是“很喜欢”与“比较喜欢”自己,约20%选择感到老师“不太喜欢”自己,约40%选择不知道老师是否喜欢自己。我还曾随机选取一些选择“不知道”的学生,去询问老师对这些学生的感觉,结果老师们常常认为这些学生很不错,老师很喜欢他。
这种不对称的信息无疑在向我们表明:学生对老师有“好感”,对老师很满意,但学生自己个体却感受不到老师对自己的“喜欢”;有些老师一直认为一些学生很不错,或者说很喜欢这些学生,但是学生却感受不到。究其原因就是老师在班级整体教学中,缺少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的意识与时间。
2.课堂教学中“两端”学生一样“疲惫”。
课堂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境:反应快的学生对老师的授课内容能很快把握,但老师生怕一部分“沉默的学生”不能理解而要反复讲解,反应快的学生会逐渐表现得倦怠;对学习本身就“兴趣不足”的同学,面对老师的讲授,往往充当“泥人”与“看客”,缺乏主动参与的激情。结果导致后进生愈不会,老师愈讲解,老师愈讲解,“尖子生”愈是学得兴趣索然,最终使得班级中“两端”的学生都很“疲惫”。老师们也常在这样的教学漩涡中陷入“疲惫”。
3.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
班级教学的出现是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集体学习中的“横向比较”已使现在的小学生越来越感到学习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在单调、统一的教育模式下,现代各具个性的学生已不能完全适应这样的教学形式,他们需要的是灵活的,更切合自己“品味”的个性化教学。
二、对班级教学与个性化教学互补与协调的理论探索
纵观教育的发展历程,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概括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个别教学,一类是集体教学。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班级教学的局限性随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其中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它只按照班中占多数的中等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潜力去取舍教材、确定教法、安排教学进度,把优生和后进生置之不顾或少顾,它缺少个别教学那种适合学生个性的教学。我国现行的班级教学与应试教育的结合更是强调学生的共性,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它以牺牲全体学生的个性作为代价去换取少数“精英”,使得教学难以见到个性的光彩。且禁锢学生个性的做法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要求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从根本上来说是违背教学规律的,使教育陷入功利化的泥潭里。
事实上人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不可能是千人一面的,人与人之间总存在着差异。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将人分类或淘汰。所以教育一直努力的方向应该是如何用更好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去促进人的发展与提高。
三、班级教学与个性化教学互补与协调的方法探求
1.隐形分类,分层教学。
班级教学中,我们可以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隐形分类,分层教学。所谓隐形分类,就是教师在不让学生知晓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爱好、品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将学生进行分类。不让学生知道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剔除分类带来的负面因素。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学生分为优生、中生、后进生三组。对分类的学生,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他们施以不同的目标要求。有了不同的目标定位,教师就不会因为后进生不能及时完成教学任务而使教学驻足不前,也不会因为优生的轻松掌握,而盲目加快教学的节奏;同样教师不会因为后进生不能完全掌握教学内容而“心情烦躁”,也不会因为优生的熟练掌握而疏于指导。
2.合理“结对”。
在充分了解班级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况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具体的要求是:每一名优生必须与一名后进生结成帮扶对子。结成对子以后,可以将“帮扶对子”安排坐在一起,后进生在学习上接受优生的指导,优生有义务与责任去帮助后进生。这样不仅可以减轻老师的辅导负担,更重要的是让优生享受到了当“小老师”的滋味,而后进生则有了能与他平等交流的一对一的学习督促者,在班级整体教学中有了个性教学的“小天地”。
3.多交流。
新课程理念强调老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不要成为学生学习上的权威,更不能将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而应亲近学生,与学生交朋友。课间老师应多参加学生的活动,与学生一起做游戏,寻找时间与学生多交流,哪怕与学生拉拉家常,都会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重视。与学生说话,或走路相见时,老师拍拍他们的肩,拉拉他们的手,让他们享受到师爱的温暖。在班级教学之外,这种师生亲近式交流,能拉近师生彼此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一份特殊“感情”。
4.设立专门辅导时间。
班级中的后进生或一些特殊学生,班级整体授课对于他们来说效果很差,有针对性地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面对老师一对一的教学,后进生更容易定下心来,将身心融入到老师的讲解中去。因此,老师可以每天辟出15分钟的专用时间来辅导学生,也可以不定时对学生个体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5.实施弹性化的作业。
老师布置作业时应做到让优秀学生“吃得饱,吃得好”,让后进生“不厌食,想吃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作业质与量上可以有所区别。且老师们可以经常性地布置一些实践活动作业,这类作业既能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又能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质与量上没有明显的差别,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6.让每位学生个体都有成就感。
传统的班级教学只奖励少数优等生,大部分学生只是这些少数学生的陪衬,他们的努力得不到肯定,学习兴趣自然不浓。其实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长处,因此可以拓宽奖励渠道,在班级实行100%的奖励,奖励分多块进行,根据学生在校实际情况,力求从每个学生的优势领域出发,挖掘其闪光点,争取人人获奖,让每一位学生在校都有成就感,学校也就成了他们自信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