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近年来,我国的语文课程改革和母语教育的学术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收获了不少新成果。福建师范大学以孙绍振教授为核心的学术团队积极参与了语文课程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受到国内同行的高度肯定。在这个背景之下,经过半年多的认真筹备,2007年8月15日,由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福建师范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与母语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孙绍振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福州隆重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地的专家以及福建省内代表共150多人出席了本次大会。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为大会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
二
福建师大文学院院长郑家建教授主持了研讨会上半场。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新和教授首先向大会介绍了该中心的科研规划、已完成的主要成果和研究课题。福建师范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与母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孙绍振教授随后作了关于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报告。报告高屋建瓴,内容翔实而富有创见,不仅对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现状作了深刻剖析,还战略性地提出了未来“中国式的语文教学学派”的宏大构想,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共鸣。最后,陈大康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代表与会专家发言。陈教授在发言中特别提及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给他带来的启发。他认为,在孙绍振教授的带领下,研究中心的成立,将有效地整合团队力量,为推动语文课程改革和母语教育研究作出应有贡献。
研讨会下半场由谭学纯教授主持。孙绍振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是研讨的重点。与会专家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对孙绍振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展开了热烈而深刻的讨论。王先霈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近年也十分关注语文教育问题,认为这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在他看来,当代中学语文教学效果不如现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教授很少参与、关心这方面问题。而在现代,叶圣陶、朱自清等大学者都当过中学教师。他认为,孙绍振等大学教授近年介入语文教育,恢复了现代大学者关注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黄天树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对此也颇有同感。他说中学语文教学在很多大学都不受重视,教授们都不大愿意做这方面的工作。而像孙绍振这么著名的学者却能身体力行,主编教材,并亲自撰写大量文本解读文章,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同时他认为研究中心的成立,有利于改变国内不重视语文教育的风气,希望有更多专家为此贡献力量。
丁帆教授(南京大学中文系)特别注意到孙绍振身上的公共知识分子气质。他指出,正是因为这种气质的存在,使孙绍振欣然为中学语文教育奉献出大学者的学养;而中学语文教育有了孙绍振、钱理群这样的学者参与,才有未来,才有希望。他还分别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孙绍振主编的语文实验教材作出了高度的评价。而王光明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则从一位校友的视角谈到孙绍振给福建师大学术氛围带来的诸多重要改变。他认为孙绍振以一种开拓者挑战性的勇气引领潮流,成为语文教改的先锋人物,孙氏的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非常丰富,强调阅读的再创造性和文本解读的开放性,贴近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具有巨大的变革意义。
王荣生教授(上海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在发言中指出研究孙绍振的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了解“闽派语文”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晓苏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则以十分生动的叙述,再现了孙绍振在武汉为2000多位中学语文教师讲课的精彩场面;张万彬编审(语文出版社)认为孙绍振从学术领域成功介入语文教学领域,关注基层语文教学,体现了知识分子传统的责任感。文勇、聂进等专家也从不同侧面谈到了孙绍振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意义。
由孙绍振教授领衔主编的初中语文课标实验教材自然也成为本次研讨会一个重要议题。赖瑞云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提交的论文《什么是北师大版孙绍振教材的“海西”特色》细致梳理了该教材的“海西”特色,认为这种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入选教材的闽台作家作品比同类教材多;二是编写者为“闽派语文”的学术群体,包括以孙绍振为首的福建师大教授和以陈日亮、王立根为代表的福建中学特级教师;三是该教材以解读文本的艺术奥秘、语言奥秘为中心。王立根(福建省语文学会)在发言中认为该套教材最大特定是比较,同时具有很强的可讲性、可操作性和启发性,为中学语文教材改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和方法。韩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着重谈了该教材宏观推进和微观构筑相结合等特点,他还举例说明该教材编写体例的新颖和独创性。成知辛(福建教育出版社)认为这套教材自觉地把比较方法贯穿其中,可以引领学生大量阅读作品,学会提出问题。石文美(福建龙岩一中)则认为该教材合理构建了教科书的内容和体系。
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汪文顶教授最后做了总结性发言。他首先感谢各位专家为文学院和研究中心的发展和建设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他概括了孙绍振语文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三大特点:一、深入探索语文教育内部的奥秘,探索语文教育理论的建构;二、深入解读文本内在奥秘;三、深入贴近基层师生的实际需求,认为大家的研讨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到的这几个特点上,显得充分而丰富。他还指出,孙老师一直葆有一颗年轻的心,保持一种创新、探索的精神姿态,一定会给研究中心带来巨大的活力和动力,召唤同仁、同志一起探索。
三
本次研讨会除专家现场发言外,还收到论文20多篇。这些论文涉及到孙绍振的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各个层面的议题。其中,潘新和的长篇论文《在批判与建构、人与文、道与术之间求索游刃》全景式地展示了孙绍振语文教育思想的方方面面,并将之提升为三重深刻内涵:在批判与建构关系中重在建构、在人与文关系中重在文、在道与术关系中重在术。与这篇总论性质的论文不同,其他作者的论文则从某一个侧面切入探讨孙绍振的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王立根的《孙绍振语文教育思想对推动“闽派语文”建设的巨大贡献》论述了孙绍振在“闽派语文”中的核心地位;冯直康(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谁动了高考的指挥棒”》论述了孙绍振对语文教育评价改革的历史性贡献;伍明春(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从作家的教练到语文教师的教练》从身份角色的转变论述孙绍振语文教育理论的形成;严语(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文本个案的理性解读》论述了文本微观分析在孙绍振语文教学思想中的重要作用;范纯正(福建永安一中)的《试论孙绍振作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论述了孙绍振对当下作文教学和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的独特贡献。
由于与语文教育密切相关,孙绍振教授新近出版的几部专著也是本次会议论文的重要研究对象。谭学纯(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词典语义和文本语义:认知的博弈》从广义修辞学的角度考察了《名作细读》一书中的一对重要概念范畴,认为该书既读出了语言在建构修辞化文本中的积极能量,也读出了语言可能成为建构修辞化文本的一种负性元素。余岱宗(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文学性:语境、文本与特异性》则有效地运用语境理论,将论述的重心放在《文学性讲演录》一书上,认为这部著作力除时下不少文学研究论著“假大空”之弊,以其深刻的理论表达力和充满智慧的分析能力向读者展现了“文学性”研究的可能性、趣味性和生动性。
近年来,我国的语文课程改革和母语教育的学术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收获了不少新成果。福建师范大学以孙绍振教授为核心的学术团队积极参与了语文课程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受到国内同行的高度肯定。在这个背景之下,经过半年多的认真筹备,2007年8月15日,由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福建师范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与母语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孙绍振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福州隆重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地的专家以及福建省内代表共150多人出席了本次大会。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为大会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
二
福建师大文学院院长郑家建教授主持了研讨会上半场。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新和教授首先向大会介绍了该中心的科研规划、已完成的主要成果和研究课题。福建师范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与母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孙绍振教授随后作了关于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报告。报告高屋建瓴,内容翔实而富有创见,不仅对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现状作了深刻剖析,还战略性地提出了未来“中国式的语文教学学派”的宏大构想,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共鸣。最后,陈大康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代表与会专家发言。陈教授在发言中特别提及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给他带来的启发。他认为,在孙绍振教授的带领下,研究中心的成立,将有效地整合团队力量,为推动语文课程改革和母语教育研究作出应有贡献。
研讨会下半场由谭学纯教授主持。孙绍振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是研讨的重点。与会专家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对孙绍振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展开了热烈而深刻的讨论。王先霈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近年也十分关注语文教育问题,认为这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在他看来,当代中学语文教学效果不如现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教授很少参与、关心这方面问题。而在现代,叶圣陶、朱自清等大学者都当过中学教师。他认为,孙绍振等大学教授近年介入语文教育,恢复了现代大学者关注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黄天树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对此也颇有同感。他说中学语文教学在很多大学都不受重视,教授们都不大愿意做这方面的工作。而像孙绍振这么著名的学者却能身体力行,主编教材,并亲自撰写大量文本解读文章,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同时他认为研究中心的成立,有利于改变国内不重视语文教育的风气,希望有更多专家为此贡献力量。
丁帆教授(南京大学中文系)特别注意到孙绍振身上的公共知识分子气质。他指出,正是因为这种气质的存在,使孙绍振欣然为中学语文教育奉献出大学者的学养;而中学语文教育有了孙绍振、钱理群这样的学者参与,才有未来,才有希望。他还分别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孙绍振主编的语文实验教材作出了高度的评价。而王光明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则从一位校友的视角谈到孙绍振给福建师大学术氛围带来的诸多重要改变。他认为孙绍振以一种开拓者挑战性的勇气引领潮流,成为语文教改的先锋人物,孙氏的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非常丰富,强调阅读的再创造性和文本解读的开放性,贴近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具有巨大的变革意义。
王荣生教授(上海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在发言中指出研究孙绍振的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了解“闽派语文”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晓苏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则以十分生动的叙述,再现了孙绍振在武汉为2000多位中学语文教师讲课的精彩场面;张万彬编审(语文出版社)认为孙绍振从学术领域成功介入语文教学领域,关注基层语文教学,体现了知识分子传统的责任感。文勇、聂进等专家也从不同侧面谈到了孙绍振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意义。
由孙绍振教授领衔主编的初中语文课标实验教材自然也成为本次研讨会一个重要议题。赖瑞云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提交的论文《什么是北师大版孙绍振教材的“海西”特色》细致梳理了该教材的“海西”特色,认为这种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入选教材的闽台作家作品比同类教材多;二是编写者为“闽派语文”的学术群体,包括以孙绍振为首的福建师大教授和以陈日亮、王立根为代表的福建中学特级教师;三是该教材以解读文本的艺术奥秘、语言奥秘为中心。王立根(福建省语文学会)在发言中认为该套教材最大特定是比较,同时具有很强的可讲性、可操作性和启发性,为中学语文教材改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和方法。韩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着重谈了该教材宏观推进和微观构筑相结合等特点,他还举例说明该教材编写体例的新颖和独创性。成知辛(福建教育出版社)认为这套教材自觉地把比较方法贯穿其中,可以引领学生大量阅读作品,学会提出问题。石文美(福建龙岩一中)则认为该教材合理构建了教科书的内容和体系。
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汪文顶教授最后做了总结性发言。他首先感谢各位专家为文学院和研究中心的发展和建设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他概括了孙绍振语文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三大特点:一、深入探索语文教育内部的奥秘,探索语文教育理论的建构;二、深入解读文本内在奥秘;三、深入贴近基层师生的实际需求,认为大家的研讨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到的这几个特点上,显得充分而丰富。他还指出,孙老师一直葆有一颗年轻的心,保持一种创新、探索的精神姿态,一定会给研究中心带来巨大的活力和动力,召唤同仁、同志一起探索。
三
本次研讨会除专家现场发言外,还收到论文20多篇。这些论文涉及到孙绍振的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各个层面的议题。其中,潘新和的长篇论文《在批判与建构、人与文、道与术之间求索游刃》全景式地展示了孙绍振语文教育思想的方方面面,并将之提升为三重深刻内涵:在批判与建构关系中重在建构、在人与文关系中重在文、在道与术关系中重在术。与这篇总论性质的论文不同,其他作者的论文则从某一个侧面切入探讨孙绍振的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王立根的《孙绍振语文教育思想对推动“闽派语文”建设的巨大贡献》论述了孙绍振在“闽派语文”中的核心地位;冯直康(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谁动了高考的指挥棒”》论述了孙绍振对语文教育评价改革的历史性贡献;伍明春(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从作家的教练到语文教师的教练》从身份角色的转变论述孙绍振语文教育理论的形成;严语(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文本个案的理性解读》论述了文本微观分析在孙绍振语文教学思想中的重要作用;范纯正(福建永安一中)的《试论孙绍振作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论述了孙绍振对当下作文教学和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的独特贡献。
由于与语文教育密切相关,孙绍振教授新近出版的几部专著也是本次会议论文的重要研究对象。谭学纯(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词典语义和文本语义:认知的博弈》从广义修辞学的角度考察了《名作细读》一书中的一对重要概念范畴,认为该书既读出了语言在建构修辞化文本中的积极能量,也读出了语言可能成为建构修辞化文本的一种负性元素。余岱宗(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文学性:语境、文本与特异性》则有效地运用语境理论,将论述的重心放在《文学性讲演录》一书上,认为这部著作力除时下不少文学研究论著“假大空”之弊,以其深刻的理论表达力和充满智慧的分析能力向读者展现了“文学性”研究的可能性、趣味性和生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