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目前历史课堂上教师讲的多,学生活动少;知识灌输多,能力提高少;学生被动学习多,主动探索少的。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老师精心上课,学生体验快乐,二形成互助小组,逐步放手自学, 三是开放学习内容和作业形式,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开拓学生视野的目的,实现轻松学习,享受学习快乐。
关键词:开放式学习 互助 学习小组 快乐 成功
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主要在理科教学中开展。做为历史教师,也希望这种模式能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应用,以改变目前历史课堂上教师讲的多,学生活动少;知识灌输多,能力提高少;学生被动学习多,主动探索少的现状;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开拓学生视野的目的,实现轻松学习,享受学习快乐,真正体现新课程教育理念。
笔者的思路是:从学生已有的历史学习能力出发,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引导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自主学习,形成学习互助小组,采取一帮一的形式,互相学习,互相督促,共同学习;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自觉学习,自主探索的习惯。
主要步骤:
一、 老师精心上课,学生体验快乐
在开新课前,先做了一个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看法:①小学有专门的历史课吗?②有专职的历史老师吗?③历史课堂有趣吗?④你的历史知识丰富吗?⑤你的历史知识多来自课内还是课外?⑥你看过哪些有关历史的课外读物?⑦如果考试历史,你会担心吗? 通过调查,发现只有一少部分学生对历史感兴趣,不担心历史考试;极个别学生看过历史课外读物;多数学生对历史没有很大的感觉,既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有一些学生担心历史考试。
一开始,我精心上课,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快乐学习,轻松取得好成绩。在备课上下大工夫,导语的设计力求有吸引力,在课堂的第一时间就激起学生的兴趣,问题的提出力求有挑战性,习题的安排力求突出重点。组织课堂活动,大胆想象,展开讨论。例如:在讲《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课 《中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学生们大胆想象,积极发言,有一些学生说的特别好。我立即给予肯定和鼓励。就这样,历史课上,既轻松快乐,又学得紧张有收获。两星期下来,学生就喜欢上了历史课,学习劲头很高。看准这一时机,我组织了一次历史小测验,学生们复习的很认真,都想在老师面前展示自己的最高水平。测验效果很好,学生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更高了。
二、形成互助小组,逐步放手自学
根据测验成绩、平时上课表现,和老师的观察,将学生分为四人小组,优等生一名,中等生一人,一般学生两名。上历史课时,按四人小组坐,便于讨论互助。优等生为互助小组组长,负责成员的自学和解决疑难问题,负责复习检查和督促。中等生为记录员,负责问题答案的整理记录。两名一般学生主要任务是课堂发言,当小组自学讨论完成后,主要由他们做总结发言,或公布小组讨论结果。
自学课的模式一般为:一上课,教师用简明的导语引入,明确自学任务。自学任务一般包括感知基础知识,深入探讨问题,提出疑难。时间25分钟左右。自学完成后,教师调查自学情况,如果存在疑难则教师统一讲解。接下来学生识记知要点,10分钟。最后是当堂检测。
经过两周的自学后,组织一次测验,了解学生自学的总体情况。测验的结果令人满意。
接下来就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自己上台讲解,学生自己出题考试。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从中体验到了成功。
三、进一步开放学习内容和作业形式。
(一)学习内容的开放。开放,就学习内容而言,意味着科学世界(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因为,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只有回归于生活世界,回归于学生的生活之中,才会展现出广阔的空间,才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出: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 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读书越多,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经过周密考虑的、有预见的、有组织的让学生读一些科普读物,这是教师要关心的一件大事。
每周的自学课上,学生都很努力,因为只有测验全部优秀才能上阅读课。一到历史阅读课上,学生们安静的阅读,连平时最活跃的学生,这时也安静地专心看书。课堂上的阅读,还会延伸到课下。经常能看到:已經打下课铃了,有些学生还沉浸在历史阅读之中。
到现在为止,学生先后阅读了:《中国通史》、《中华上下五千年》、《图说天下》之秦汉唐宋明清、《三国演义》、《中国历史之谜》、《世界历史之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岳飞》、《清代代的六名君》、《隋唐演义》、《资治通鉴》、《历史概念地图》、《历史图片人物介绍》等等。
历史阅读,开拓了学生视野,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学习能力,提高了智慧力。在学习《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时,学生在观察《隋朝疆域》图时,就发现图上有两个都城:长安、洛阳。提出了疑问:为什么会有两个都城?在学习第九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时,有学生提出:《辽、北宋、西夏形势》图上黄河下游的走向和《金、南宋对峙形势图》上的不一样。我建议他们去查资料。经过认真的查阅,学生们终于找到了答案,解决了问题。他们很高兴,他们验证了自己的能力,尝到了阅读的快乐。
(二)作业形式的开放。在下学期中,我们决定每两周办一期历史手抄报。开学到现在,我们先后以:繁盛的唐朝、历史人物、我读历史、经典习题为主题办了四期手抄报。并进行展览评比。小报的内容有的来自课本,有的来自历史课外读物,还有的来自网络。学生学习历史的途径真正多了起来。真正学会了学习。
通过探索和研究,我初步实现了自己实验的初衷:培养学习能力,实现自主学习,开拓学生视野,体验学习乐趣。不过,这与真正的学习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需不断努力。
关键词:开放式学习 互助 学习小组 快乐 成功
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主要在理科教学中开展。做为历史教师,也希望这种模式能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应用,以改变目前历史课堂上教师讲的多,学生活动少;知识灌输多,能力提高少;学生被动学习多,主动探索少的现状;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开拓学生视野的目的,实现轻松学习,享受学习快乐,真正体现新课程教育理念。
笔者的思路是:从学生已有的历史学习能力出发,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引导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自主学习,形成学习互助小组,采取一帮一的形式,互相学习,互相督促,共同学习;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自觉学习,自主探索的习惯。
主要步骤:
一、 老师精心上课,学生体验快乐
在开新课前,先做了一个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看法:①小学有专门的历史课吗?②有专职的历史老师吗?③历史课堂有趣吗?④你的历史知识丰富吗?⑤你的历史知识多来自课内还是课外?⑥你看过哪些有关历史的课外读物?⑦如果考试历史,你会担心吗? 通过调查,发现只有一少部分学生对历史感兴趣,不担心历史考试;极个别学生看过历史课外读物;多数学生对历史没有很大的感觉,既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有一些学生担心历史考试。
一开始,我精心上课,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快乐学习,轻松取得好成绩。在备课上下大工夫,导语的设计力求有吸引力,在课堂的第一时间就激起学生的兴趣,问题的提出力求有挑战性,习题的安排力求突出重点。组织课堂活动,大胆想象,展开讨论。例如:在讲《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课 《中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学生们大胆想象,积极发言,有一些学生说的特别好。我立即给予肯定和鼓励。就这样,历史课上,既轻松快乐,又学得紧张有收获。两星期下来,学生就喜欢上了历史课,学习劲头很高。看准这一时机,我组织了一次历史小测验,学生们复习的很认真,都想在老师面前展示自己的最高水平。测验效果很好,学生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更高了。
二、形成互助小组,逐步放手自学
根据测验成绩、平时上课表现,和老师的观察,将学生分为四人小组,优等生一名,中等生一人,一般学生两名。上历史课时,按四人小组坐,便于讨论互助。优等生为互助小组组长,负责成员的自学和解决疑难问题,负责复习检查和督促。中等生为记录员,负责问题答案的整理记录。两名一般学生主要任务是课堂发言,当小组自学讨论完成后,主要由他们做总结发言,或公布小组讨论结果。
自学课的模式一般为:一上课,教师用简明的导语引入,明确自学任务。自学任务一般包括感知基础知识,深入探讨问题,提出疑难。时间25分钟左右。自学完成后,教师调查自学情况,如果存在疑难则教师统一讲解。接下来学生识记知要点,10分钟。最后是当堂检测。
经过两周的自学后,组织一次测验,了解学生自学的总体情况。测验的结果令人满意。
接下来就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自己上台讲解,学生自己出题考试。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从中体验到了成功。
三、进一步开放学习内容和作业形式。
(一)学习内容的开放。开放,就学习内容而言,意味着科学世界(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因为,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只有回归于生活世界,回归于学生的生活之中,才会展现出广阔的空间,才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出: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 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读书越多,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经过周密考虑的、有预见的、有组织的让学生读一些科普读物,这是教师要关心的一件大事。
每周的自学课上,学生都很努力,因为只有测验全部优秀才能上阅读课。一到历史阅读课上,学生们安静的阅读,连平时最活跃的学生,这时也安静地专心看书。课堂上的阅读,还会延伸到课下。经常能看到:已經打下课铃了,有些学生还沉浸在历史阅读之中。
到现在为止,学生先后阅读了:《中国通史》、《中华上下五千年》、《图说天下》之秦汉唐宋明清、《三国演义》、《中国历史之谜》、《世界历史之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岳飞》、《清代代的六名君》、《隋唐演义》、《资治通鉴》、《历史概念地图》、《历史图片人物介绍》等等。
历史阅读,开拓了学生视野,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学习能力,提高了智慧力。在学习《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时,学生在观察《隋朝疆域》图时,就发现图上有两个都城:长安、洛阳。提出了疑问:为什么会有两个都城?在学习第九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时,有学生提出:《辽、北宋、西夏形势》图上黄河下游的走向和《金、南宋对峙形势图》上的不一样。我建议他们去查资料。经过认真的查阅,学生们终于找到了答案,解决了问题。他们很高兴,他们验证了自己的能力,尝到了阅读的快乐。
(二)作业形式的开放。在下学期中,我们决定每两周办一期历史手抄报。开学到现在,我们先后以:繁盛的唐朝、历史人物、我读历史、经典习题为主题办了四期手抄报。并进行展览评比。小报的内容有的来自课本,有的来自历史课外读物,还有的来自网络。学生学习历史的途径真正多了起来。真正学会了学习。
通过探索和研究,我初步实现了自己实验的初衷:培养学习能力,实现自主学习,开拓学生视野,体验学习乐趣。不过,这与真正的学习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需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