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补缺假说将语境与迁移置于交际的核心地位,研究语用因素对语言交际的动态影响。语境包括外部语境和内部语境,这二者的区别即是“补缺”发生的原因。语言迁移是学习者已经存在的母语知识对外语的习得和发展的影响,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在外语的语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母语的影响而借用母语的某些形式而这种借用正好符合外语的习惯,即借用的结果是正确的;而负迁移是指借用的母语形式不符合外语的习惯,或者不被使用该语言的本族人所接受。语言的负迁移是语用失误的重要因素。迁移效应造成的语用失误可以分为五类:言语行为的迁移、会话原则与会话蕴含的迁移、礼貌策略的迁移、价值观念的迁移以及语言文化的联想意义迁移。
[关键词]补缺假说;迁移;语境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6-0114-03
语言交际是一种符号制作、传播、接受、理解与反馈的过程。除却语言符号本身的规则,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交际过程中弥补了由于双方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上带来的差异。这种能动性表现为交际活动的参与者不断调整其传播和理解的习惯与方式,为促成有效的信息传播创造条件。作为语用学的研究对象,语境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充,对其研究也走向深入。由我国学者提出的“补缺假说”就直接将参与者主动调整的过程定义为对于语境的把握以及对语境知识的调动。客观上说,这种主观性很强的语境知识迁移的作用是复杂的,可以大致分为正负两种迁移效应。其中负迁移往往会造成语用失误。
“语言迁移”最初是由美国语言学家Lado提出来的。他认为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会依赖已经掌握的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以及与母语相联系的文化,并将他们迁移到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去。一些认知理论的观点认为母语的使用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过程,即运用以前的知识来学习新知识。Krashen把母语看成一种学习策略并肯定了它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积极作用。迁移作为一个心理学术语,是指已有的知识被运用到新知识的环境中的过程。根据RodEllis(1997)的观点,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已经存在的语言(母语)知识影响二语(外语)的习得和发展的现象。
补缺假说是我国学者王初明教授提出的一个解释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的新观点,他认为语言的使用依赖语境,所以要流利、准确、恰当地使用外语,外语知识必须与正确的语境知识结合。由于母语环境中缺乏跟外语表达方式匹配的真实语境,学习者不得不借助于大脑中存在的母语语境知识去补缺。由此可能激活母语表达造成迁移。语境知识是补缺假说的核心概念。补缺假说将长期被忽视的语境知识学习提升到不可或缺的位置,将原本一直归于语言形式补缺的母语迁移而归于母语语境知识的补缺。
语用与母语语境知识补缺这一观念为外语交流和教学提供了新视角。在补缺假说里,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境。国内外学者对语境的研究可以总结为三个方向:一是对语境特征进行分析和分类,形成了语境成分说或者因素说;二是语境知识说,该学说认为构成语境包括六个方面的知识,即参与者必须能分辨言语活动的正式程度,知道所处的地位、时间、空间、交际媒介、话语和语域;三是认知语境说,认为语境是一种心理建构,是用来解释话语所需的一套前提,包括物理环境或上下文的信息、对将来的期盼、科学假设、宗教信仰、各种趣闻轶事、普遍性文化假说、说话人心理状态的了解等。
王初明教授提出的补缺假说并没有直接定义语境,只对语境因素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了归类区分,其中包括社会环境(人物、事件、地点)和“软”语境(上下文、话题、社交活动)(王初明2003)。这些因素后来被归为外部语境并作了扩充。外部语境主要指“人们说话时所处的环境,其组成部分包括言语交际活动中的参与者、他们之间的关系、非语言交际活动中餐椅者、他们之间的关系、非语言反应、身体活动、说话时间、地点、话题、方式、说话的正式程度及上下文、周围的物体等等(王初明2003)。”此后,补缺假说又引入了内部语境的概念,指说话者头脑中的语境知识,是外部语境在大脑中反映,但经过大脑的认知加工,包括说话者的意图、预设、文化背景知识。区分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补缺”发生的原因,既当外部语境不足以提供适当的线索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词句时,大脑中的内部语境知识补其不足。
内外语境的两种观念并不是绝对的。语境知识调动和应用环节中的差错或低效会导致语境与交流行为错位,从而引发语用失误,而这种失误的一个表象就是语言的负迁移现象。母语迁移可分为两种(Gass
[关键词]补缺假说;迁移;语境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6-0114-03
语言交际是一种符号制作、传播、接受、理解与反馈的过程。除却语言符号本身的规则,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交际过程中弥补了由于双方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上带来的差异。这种能动性表现为交际活动的参与者不断调整其传播和理解的习惯与方式,为促成有效的信息传播创造条件。作为语用学的研究对象,语境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充,对其研究也走向深入。由我国学者提出的“补缺假说”就直接将参与者主动调整的过程定义为对于语境的把握以及对语境知识的调动。客观上说,这种主观性很强的语境知识迁移的作用是复杂的,可以大致分为正负两种迁移效应。其中负迁移往往会造成语用失误。
“语言迁移”最初是由美国语言学家Lado提出来的。他认为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会依赖已经掌握的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以及与母语相联系的文化,并将他们迁移到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去。一些认知理论的观点认为母语的使用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过程,即运用以前的知识来学习新知识。Krashen把母语看成一种学习策略并肯定了它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积极作用。迁移作为一个心理学术语,是指已有的知识被运用到新知识的环境中的过程。根据RodEllis(1997)的观点,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已经存在的语言(母语)知识影响二语(外语)的习得和发展的现象。
补缺假说是我国学者王初明教授提出的一个解释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的新观点,他认为语言的使用依赖语境,所以要流利、准确、恰当地使用外语,外语知识必须与正确的语境知识结合。由于母语环境中缺乏跟外语表达方式匹配的真实语境,学习者不得不借助于大脑中存在的母语语境知识去补缺。由此可能激活母语表达造成迁移。语境知识是补缺假说的核心概念。补缺假说将长期被忽视的语境知识学习提升到不可或缺的位置,将原本一直归于语言形式补缺的母语迁移而归于母语语境知识的补缺。
语用与母语语境知识补缺这一观念为外语交流和教学提供了新视角。在补缺假说里,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境。国内外学者对语境的研究可以总结为三个方向:一是对语境特征进行分析和分类,形成了语境成分说或者因素说;二是语境知识说,该学说认为构成语境包括六个方面的知识,即参与者必须能分辨言语活动的正式程度,知道所处的地位、时间、空间、交际媒介、话语和语域;三是认知语境说,认为语境是一种心理建构,是用来解释话语所需的一套前提,包括物理环境或上下文的信息、对将来的期盼、科学假设、宗教信仰、各种趣闻轶事、普遍性文化假说、说话人心理状态的了解等。
王初明教授提出的补缺假说并没有直接定义语境,只对语境因素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了归类区分,其中包括社会环境(人物、事件、地点)和“软”语境(上下文、话题、社交活动)(王初明2003)。这些因素后来被归为外部语境并作了扩充。外部语境主要指“人们说话时所处的环境,其组成部分包括言语交际活动中的参与者、他们之间的关系、非语言交际活动中餐椅者、他们之间的关系、非语言反应、身体活动、说话时间、地点、话题、方式、说话的正式程度及上下文、周围的物体等等(王初明2003)。”此后,补缺假说又引入了内部语境的概念,指说话者头脑中的语境知识,是外部语境在大脑中反映,但经过大脑的认知加工,包括说话者的意图、预设、文化背景知识。区分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补缺”发生的原因,既当外部语境不足以提供适当的线索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词句时,大脑中的内部语境知识补其不足。
内外语境的两种观念并不是绝对的。语境知识调动和应用环节中的差错或低效会导致语境与交流行为错位,从而引发语用失误,而这种失误的一个表象就是语言的负迁移现象。母语迁移可分为两种(G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