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学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个人喜好会将这种差异性表现出来,如何理性的看待学生的这种学习差异性,做好学生的分层工作,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是一个教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笔者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在本文中针对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学科当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教育;数学;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就这样出现了。初中教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差异性表现最为明显的阶段,这种明显的差异性在数学学科的学习当中尤为突出。之所以数学学科表现最为明显,首先是因为数学学习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而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阶段不一致(例如男生早长,女生晚长),所以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其次是学生本身数学学习基础不同,所以在对待一些问题时,他们的理解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再次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使得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他们接收知识的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性。综合起来就形成了班级内的"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学校教育是为了将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人才,所以面对上述情况教师必须要采取分层教学模式,才能够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
一、以全体学生为主,把握基本原则
在教学实践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同样的教学内容,一部分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且能举一反三了,还有一部分学生完全不会,出现好的学生感觉课堂没有挑战性,也没有成就感;而学困生则感觉在"高手如林"的班级中没有自己施展的舞台,也不敢有所表现,产生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上课不愿意回答问题,作业不会做,时间一长学习的积极性逐渐丧失,最终导致了差生"晕车"优生"陪读"的两级分化现象。这时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学生现状,合理划分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备课、设计作业、设计测试、开展针对性评价,是搞好数学教学首先必须要做的。分层教学的基本原则:
1、全体性原则:引导每一名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因材施教原则: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因材
施教,分类指导每一个学生。
3、主体性原则:注重学生的发展,强调"个人发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其爱学、乐学、会学,达到发展个性和能力的目的。
4、动态性原则:由于学生在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都会有相应的提高或降
低,给各层次学生的"递进"留有阶梯。
二、以学生为基础,做好主体分层
想要实现分層教学,就必须先要对教学主体有充分的了解,而教学主体就是"学生"。为此,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档案的查阅、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去充分的了解学生的智力发育、心理状态、数学技能水平以及数学成绩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并根据对所了解的实际情况来对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进行系统的分析,并进行分类归档。笔者在开展分层教学时就将学生分为"厚积薄发组"、"激流勇进组"、"百尺竿头组"。其中"厚积薄发组"是针对后进生而设置的,其寓意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学习,最终实现进步;"激流勇进组" 是针对中等生而设置的,其寓意是希望学生能够在现有学习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实现进步;"百尺竿头组"则是针对优等生而设置的,其寓意是希望学生能够保持住现在的学习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突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二、以培养为宗旨,做好目标分层
做好了学生主体的分层,就要根据不同组别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为他们设计出适合他们学习和发展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整个分层教学当中的最难点,如果教学目标设置不够合理,使得学生无法完成,那么对于学生的学习自信是很受打击的。为此教师在进行目标分层时,一定要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为宗旨。笔者是这样进行教学目标分层的:"厚积薄发组"以激发学习兴趣,扎实学习基础为主;"激流勇进组"以扎实学习基础,逐渐像难点教学转变;"百尺竿头组"以难点教学为基础,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突破。
三、以教材为内容,做好知识分层
做好了教学目标的分层,就要根据不同组别的实际情况来为他们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实现所有学生在数学学科方面的共同进步。然而数学教材的教学内容是固定的,所以教师必须要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准确、细致的分层之后,然后才能进行教学。如果教学内容分层不当,而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学习困难,进而产生畏难心理,使分层教学法之间的努力都付之东流。为此笔者根据实际分层情况进行了知识分层,例如笔者在进行函数教学内容的学习时,就根据不同组别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1
例题: 在函数y= 中,x为自变量,那么请问x的取值范围是 。
x-3
A. x≠3 B. x≠0 C. x>3 D. x=3
根据学生的不同分组情况,笔者给他们安排了不同的解题任务:
"厚积薄发组"根据题意,在A.B两个选项当中选择出正确答案;
"激流勇进组"根据题意,在所有四个选项当中选择出正确答案;
"百尺竿头组"根据题意,没有备选答案,自己进行运算解答,并要求有解题步骤;
实践证明,这种对教学内容的分层教学使每一个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了收获,其所收到的效果非常明显。
总结:
初中阶段的学校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更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学习。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针对班级里存在的不同学习能力的情况,教师展开分层教学的方法来进行数学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分层教学法的宗旨就是"因材施教,共同进步",在这种情况下其能够有效的利用班级资源,来实现后进生的转化、中等生的进步以及优等生的突破,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都充分的发挥出来,真正的学懂数学、学会数学,为他们在以后的数学学习道路上打下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乔建华.浅析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1,18:131
[2]王辉.基于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2,20:204
[3]时永.分层次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20:2
关键词:初中教育;数学;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就这样出现了。初中教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差异性表现最为明显的阶段,这种明显的差异性在数学学科的学习当中尤为突出。之所以数学学科表现最为明显,首先是因为数学学习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而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阶段不一致(例如男生早长,女生晚长),所以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其次是学生本身数学学习基础不同,所以在对待一些问题时,他们的理解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再次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使得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他们接收知识的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性。综合起来就形成了班级内的"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学校教育是为了将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人才,所以面对上述情况教师必须要采取分层教学模式,才能够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
一、以全体学生为主,把握基本原则
在教学实践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同样的教学内容,一部分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且能举一反三了,还有一部分学生完全不会,出现好的学生感觉课堂没有挑战性,也没有成就感;而学困生则感觉在"高手如林"的班级中没有自己施展的舞台,也不敢有所表现,产生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上课不愿意回答问题,作业不会做,时间一长学习的积极性逐渐丧失,最终导致了差生"晕车"优生"陪读"的两级分化现象。这时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学生现状,合理划分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备课、设计作业、设计测试、开展针对性评价,是搞好数学教学首先必须要做的。分层教学的基本原则:
1、全体性原则:引导每一名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因材施教原则: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因材
施教,分类指导每一个学生。
3、主体性原则:注重学生的发展,强调"个人发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其爱学、乐学、会学,达到发展个性和能力的目的。
4、动态性原则:由于学生在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都会有相应的提高或降
低,给各层次学生的"递进"留有阶梯。
二、以学生为基础,做好主体分层
想要实现分層教学,就必须先要对教学主体有充分的了解,而教学主体就是"学生"。为此,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档案的查阅、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去充分的了解学生的智力发育、心理状态、数学技能水平以及数学成绩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并根据对所了解的实际情况来对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进行系统的分析,并进行分类归档。笔者在开展分层教学时就将学生分为"厚积薄发组"、"激流勇进组"、"百尺竿头组"。其中"厚积薄发组"是针对后进生而设置的,其寓意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学习,最终实现进步;"激流勇进组" 是针对中等生而设置的,其寓意是希望学生能够在现有学习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实现进步;"百尺竿头组"则是针对优等生而设置的,其寓意是希望学生能够保持住现在的学习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突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二、以培养为宗旨,做好目标分层
做好了学生主体的分层,就要根据不同组别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为他们设计出适合他们学习和发展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整个分层教学当中的最难点,如果教学目标设置不够合理,使得学生无法完成,那么对于学生的学习自信是很受打击的。为此教师在进行目标分层时,一定要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为宗旨。笔者是这样进行教学目标分层的:"厚积薄发组"以激发学习兴趣,扎实学习基础为主;"激流勇进组"以扎实学习基础,逐渐像难点教学转变;"百尺竿头组"以难点教学为基础,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突破。
三、以教材为内容,做好知识分层
做好了教学目标的分层,就要根据不同组别的实际情况来为他们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实现所有学生在数学学科方面的共同进步。然而数学教材的教学内容是固定的,所以教师必须要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准确、细致的分层之后,然后才能进行教学。如果教学内容分层不当,而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学习困难,进而产生畏难心理,使分层教学法之间的努力都付之东流。为此笔者根据实际分层情况进行了知识分层,例如笔者在进行函数教学内容的学习时,就根据不同组别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1
例题: 在函数y= 中,x为自变量,那么请问x的取值范围是 。
x-3
A. x≠3 B. x≠0 C. x>3 D. x=3
根据学生的不同分组情况,笔者给他们安排了不同的解题任务:
"厚积薄发组"根据题意,在A.B两个选项当中选择出正确答案;
"激流勇进组"根据题意,在所有四个选项当中选择出正确答案;
"百尺竿头组"根据题意,没有备选答案,自己进行运算解答,并要求有解题步骤;
实践证明,这种对教学内容的分层教学使每一个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了收获,其所收到的效果非常明显。
总结:
初中阶段的学校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更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学习。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针对班级里存在的不同学习能力的情况,教师展开分层教学的方法来进行数学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分层教学法的宗旨就是"因材施教,共同进步",在这种情况下其能够有效的利用班级资源,来实现后进生的转化、中等生的进步以及优等生的突破,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都充分的发挥出来,真正的学懂数学、学会数学,为他们在以后的数学学习道路上打下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乔建华.浅析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1,18:131
[2]王辉.基于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2,20:204
[3]时永.分层次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