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名师对《往事依依》一课的激情演绎为我们呈现了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让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备受鼓舞。在课堂的导入环节,老师一改通常的情境创设,换之以一种轻松的口吻,略带调侃的语气吸引学生,告诉大家本节课老师不布置作业,并补充说:“此处是不是应该有掌声呢?”此环节有利于让学生放松心情,驱散中午的疲惫,同时使课堂在初始阶段便充满活力,预约了课堂的精彩。
一、教师提问学生
上节课老师所讲的几件事中,哪件事作者写得最为具体呢?学生易从课文中寻到答案,有两件事写得较为具体,那就是读《千家诗》和听国文老师讲课。教师在学生回答过后,自然引出本节课讲授的重点就是这两件事。此环节的设置,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找出文本的重点情节并容易说出课堂讲授的重点。这有利于课堂环节的承接过渡,同时也为本节课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二、教师引导学生
“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小路也能到达终点。所以本节课我们就从标点符号入手来解读第四自然段。老师巧设这一环节,让学生着眼于不起眼的标点符号,别出心裁,怎一个“妙”字了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然找出此段中有五句话,其中有三个分号。之后,老师引导大家思考这五句话中,总起句是哪句。这一问题的设置易于让学生提高捕捉信息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很明显,一、二句是这个段落的总起句,也为后文做了铺垫。接着,教师让学生看这几个分号构成的句子,并明确与第一、二句的关系是什么,学生也易于分辨出是总分的关系。这几个分句描绘的是一年四季的景色,同时是以诗句的形式呈现的。由此,老师指导学生放声朗读这些诗句,并尝试想像这些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此环节的设置,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并且深层次地感受这些《千家诗》所带给作者的唯美享受,领悟作者发出那句感慨:“其中编制我童年美丽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千家诗》”。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以“我”读了……仿佛看到了……的句式来描绘自己想象的画面。学生的回答也让在座的听课老师默默点赞,非常精彩。大家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了作者运用这些诗句描绘祖国的原因。那就是因为《千家诗》给作者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让我们感受到它的魅力。这一问题的设置能让学生沉浸于美妙的四季之景,明白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从而感悟文本的深层内涵。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省略号并说出省略了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不假思索,找到了一个省略号并说出是省略了其他描写四季的诗句,学生很快举出了很多描写四季的其他诗句。接着,又提出一个新问题:作者为什么不列举更多的诗句来显示文章的底蕴呢?这一问题需要学生认真思考并总结原因。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回答不够全面,但是也能说出一到两点。比如:因为它有利于使内容更为简洁,同时要选取自己印象深的《千家诗》里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由此可以看出这样的编排取中有舍,选材精妙。
此外,老师着重讲解了文章的第五自然段,也就是听两位国文老师讲课。这位老师同样让
学生先抓住段落结构,很显然,是总分总的结构。随后,她以“同中寻异,异中求同”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出两位国文老师的异同。此环节的设置也体现了这位老师的独树一帜,让学生全面比较两位国文老师,并进一步感受这两个人给作者带来的不同的影响。她也善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如哪一个词最能看出老师的课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易于找出“滚瓜烂熟”、“镌刻”、“雕镂”、“稍一回忆”和“信口”等等。在对这些关键词的赏析中,学生能进一步感受国文老师给作者带来的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时是受益终身的。
这堂课的精彩之处,莫过于这位老师在讲到两位国文老师的差别时所朗诵的那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咏怀》,她以极其富有磁性的嗓音,慷慨陈词,让人听后热血沸腾,肃然起敬。这一环节,教师的朗诵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第一位国文老师的慷慨悲歌,激情飞扬,爱国之情油然而生。相反,后一位国文老师朗诵的田汉的《南归》是一种淡淡的忧伤,两者诠释的方式完全不同。学生在教师的讲授过程中更进一步体会到两位国文老师的异同,并且感受了以《南乡子》为代表的古典诗歌和以《南归》为代表的现代诗歌的不同魅力。
综上所述,整节课讲得有序而完整,不论学生还是老师都激情飞扬,尽显活力。这便是语文课堂所带给我们的独特视听享受。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学(215316)
一、教师提问学生
上节课老师所讲的几件事中,哪件事作者写得最为具体呢?学生易从课文中寻到答案,有两件事写得较为具体,那就是读《千家诗》和听国文老师讲课。教师在学生回答过后,自然引出本节课讲授的重点就是这两件事。此环节的设置,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找出文本的重点情节并容易说出课堂讲授的重点。这有利于课堂环节的承接过渡,同时也为本节课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二、教师引导学生
“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小路也能到达终点。所以本节课我们就从标点符号入手来解读第四自然段。老师巧设这一环节,让学生着眼于不起眼的标点符号,别出心裁,怎一个“妙”字了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然找出此段中有五句话,其中有三个分号。之后,老师引导大家思考这五句话中,总起句是哪句。这一问题的设置易于让学生提高捕捉信息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很明显,一、二句是这个段落的总起句,也为后文做了铺垫。接着,教师让学生看这几个分号构成的句子,并明确与第一、二句的关系是什么,学生也易于分辨出是总分的关系。这几个分句描绘的是一年四季的景色,同时是以诗句的形式呈现的。由此,老师指导学生放声朗读这些诗句,并尝试想像这些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此环节的设置,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并且深层次地感受这些《千家诗》所带给作者的唯美享受,领悟作者发出那句感慨:“其中编制我童年美丽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千家诗》”。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以“我”读了……仿佛看到了……的句式来描绘自己想象的画面。学生的回答也让在座的听课老师默默点赞,非常精彩。大家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了作者运用这些诗句描绘祖国的原因。那就是因为《千家诗》给作者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让我们感受到它的魅力。这一问题的设置能让学生沉浸于美妙的四季之景,明白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从而感悟文本的深层内涵。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省略号并说出省略了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不假思索,找到了一个省略号并说出是省略了其他描写四季的诗句,学生很快举出了很多描写四季的其他诗句。接着,又提出一个新问题:作者为什么不列举更多的诗句来显示文章的底蕴呢?这一问题需要学生认真思考并总结原因。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回答不够全面,但是也能说出一到两点。比如:因为它有利于使内容更为简洁,同时要选取自己印象深的《千家诗》里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由此可以看出这样的编排取中有舍,选材精妙。
此外,老师着重讲解了文章的第五自然段,也就是听两位国文老师讲课。这位老师同样让
学生先抓住段落结构,很显然,是总分总的结构。随后,她以“同中寻异,异中求同”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出两位国文老师的异同。此环节的设置也体现了这位老师的独树一帜,让学生全面比较两位国文老师,并进一步感受这两个人给作者带来的不同的影响。她也善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如哪一个词最能看出老师的课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易于找出“滚瓜烂熟”、“镌刻”、“雕镂”、“稍一回忆”和“信口”等等。在对这些关键词的赏析中,学生能进一步感受国文老师给作者带来的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时是受益终身的。
这堂课的精彩之处,莫过于这位老师在讲到两位国文老师的差别时所朗诵的那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咏怀》,她以极其富有磁性的嗓音,慷慨陈词,让人听后热血沸腾,肃然起敬。这一环节,教师的朗诵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第一位国文老师的慷慨悲歌,激情飞扬,爱国之情油然而生。相反,后一位国文老师朗诵的田汉的《南归》是一种淡淡的忧伤,两者诠释的方式完全不同。学生在教师的讲授过程中更进一步体会到两位国文老师的异同,并且感受了以《南乡子》为代表的古典诗歌和以《南归》为代表的现代诗歌的不同魅力。
综上所述,整节课讲得有序而完整,不论学生还是老师都激情飞扬,尽显活力。这便是语文课堂所带给我们的独特视听享受。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学(21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