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是一个难点。学生在口语交际时经常表现为:要么无话可说,要么言之无物、言之无序、言之无理,更不用说言之有色了。在口语交际中引入思维导图,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网络化的知识体系,有效解决学生口语交际中无话可说等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思维导图
一、口语交际教学现状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语文课堂的口语交际课的实施遇到了一些困难,特别是现在任教的学生中,笔者发现多数学生甚至部分成绩好的学生都不善言辞。“语文的口语交际课堂中有很多学生都不敢说、不会说,甚至不想说。部分愿意表达的,其语言表达却不是很规范、谈吐举止不够文明礼貌,教师在此过程中较难引领。”笔者认为,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帮助解决口语交际教学的现实问题。
二、思维导图概述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也称为心智图或者脑图(Mind Map)。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我们系统地描述与分析问题,有助于我们创造性地联想与思考所研究的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关键环节。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素养,有助于我们掌握实现终身学习的方法和目标。思维导图基于人体大脑的构造和生理特点,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层次感,能够丰富口语交流的内容,也能够帮助教师解决口语交际教学的部分难点。
(二)思维导图在语文口语交际中的应用意义
学生的思维需要一个过程,小学中年段的学生的思维往往还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我校小学中年段的很多学生对所说内容没信心说好,导致不敢说,不敢说就更难说好,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兴致尽失。实践证明,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有助于教师或者学习者在思考的过程中,以一种形象化的方式,创设性地摸索、改正和总结一些学习问题。思维导图的设计简洁,而且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学生对信息的归类、组织和管理,帮助理解和回忆,从而提高中年段学生思维的敏捷反应和语言表达的条理性,使其慢慢形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和进行口语交际的正确态度,从而受益终生,为将来语言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思维导图对于优化语文语言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教师的引领,在思维导图直观的帮助下,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自我思考的形象思维,形成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富有个性的思维方式。因为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求我们将关键性的内容整理出来,学生很容易记在脑海里,因此可以促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较为持久的记忆,特有的关键词和图像应用,又能够促使學生使用个人独有的想象能力,使用左、右脑的所有技巧,提供一个“十拿九稳”的记忆方法,增强学生个人口语交际的信心。
三、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措施
(一)画主体框架。理清口语交际的思路。解决无话可说及表达无条理的问题
思维导图是一种渐进思维式框架图,它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主体、梳理思维。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做好铺垫,通过定主题——画主干——画分支,分步骤清晰交代要交流的内容和顺序,就能解决无话可说及表达无条理的问题。
如在交流“我喜欢的小动物”时,部分学生会出现东一句西一句,或者从头说到尾、流水账似的平铺直叙,杂乱无章的情况。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分别用三种颜色画出主干:一是外形,二是脾气,三是生活习性。画出大的分支后逐步完善小分支,比如生活习性又可以画“进食、嬉戏、休息”等几条小分支。这样,整个结构就建立起来了,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滔滔不绝地述说自己喜欢的动物,而且很清楚地表达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条理清晰。
(二)画关键,增强口语交际的层次感。解决口语表达无主次的问题
小学中年段的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往往主次不分,而思维导图作为思维辅助工具,能够帮助学生在大量信息中寻找到关键点,具有层次感。对于重点部分,可以为其多画几个特殊的“分支”,将内容进行有目的分解,哪一个分支多说明哪一个点就是最重要的。
在“走,我们去春游”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以时间、地点(去哪儿)、人物(和谁去)、怎么去、带什么、做什么等主题作为主干,主干下的分支也就一清二楚了。看着这张有详有略的思维导图,学生交流时既能简单说出自己平时去哪里春游的设想,又能择其中一个作为重点来介绍,表达详略得当,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及表达无条理的问题。
(三)画细节,增强内容的丰富性,解决语言表达不具体的问题
好的思维导图,能帮助我们加深认识和理解,将抽象的观点形象化。因此,画出来的口语交际,通过图形和线条等符号化的视觉形象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和想象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的欲望,使学生的大脑也变得更加清晰、更加开放、更加活跃。而且,通过借助符号化、形象化的“分支”,用关键词及图形、线条的形式,将每一个细节以结构图的方式画出来。在进行交流的时候,学生看到这些关键词、图形和线条,记忆和知识能被及时唤醒,从而发展抽象思维,大脑能够自动关联信息之间的互相关系,同时,大脑对相关的概念也有了理性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因而在表达的过程中词语更加生动、丰富,在交流的时候学生的即时发挥也能有意想不到的感觉,整个过程更流畅、更具体。
如: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我敬佩的一个人”时,往往在叙述过程中,事例碎片化、不够详细。在交流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根据外貌、敬佩的原因、事例这三个主干画出思维导图,再引导他们按写人物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画出六个分支,用关键词将要点用图文的形式画了出来。这样不但直观、简洁,而且具有美感,可以浅显地感受到其独有的条理性及层次感,特别是能够清晰呈现出整件事情的关键细节。我们应该敬佩谁、为什么敬佩,清晰明了,更重要的是通过思维导图还能够将敬佩的执着精神风貌表达出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象化,教师适时地渗透了借助一件事写一个人特点的写作方法,学生有了这张思维导图作为支撑,变得有话可说,交流起来更加自信而且条理清晰,同伴之间又能够互相倾听,解决了表达不具体的问题,帮助学生规范语言的表达和运用。
语文课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巧用思维导图,对学生来说,有助于增强表达的条理性、层次感,有助于学生提升思考技巧、自主掌握和完善学习方法的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对教师来说,检查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教师化解口语交际教学的难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思维导图
一、口语交际教学现状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语文课堂的口语交际课的实施遇到了一些困难,特别是现在任教的学生中,笔者发现多数学生甚至部分成绩好的学生都不善言辞。“语文的口语交际课堂中有很多学生都不敢说、不会说,甚至不想说。部分愿意表达的,其语言表达却不是很规范、谈吐举止不够文明礼貌,教师在此过程中较难引领。”笔者认为,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帮助解决口语交际教学的现实问题。
二、思维导图概述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也称为心智图或者脑图(Mind Map)。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我们系统地描述与分析问题,有助于我们创造性地联想与思考所研究的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关键环节。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素养,有助于我们掌握实现终身学习的方法和目标。思维导图基于人体大脑的构造和生理特点,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层次感,能够丰富口语交流的内容,也能够帮助教师解决口语交际教学的部分难点。
(二)思维导图在语文口语交际中的应用意义
学生的思维需要一个过程,小学中年段的学生的思维往往还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我校小学中年段的很多学生对所说内容没信心说好,导致不敢说,不敢说就更难说好,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兴致尽失。实践证明,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有助于教师或者学习者在思考的过程中,以一种形象化的方式,创设性地摸索、改正和总结一些学习问题。思维导图的设计简洁,而且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学生对信息的归类、组织和管理,帮助理解和回忆,从而提高中年段学生思维的敏捷反应和语言表达的条理性,使其慢慢形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和进行口语交际的正确态度,从而受益终生,为将来语言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思维导图对于优化语文语言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教师的引领,在思维导图直观的帮助下,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自我思考的形象思维,形成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富有个性的思维方式。因为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求我们将关键性的内容整理出来,学生很容易记在脑海里,因此可以促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较为持久的记忆,特有的关键词和图像应用,又能够促使學生使用个人独有的想象能力,使用左、右脑的所有技巧,提供一个“十拿九稳”的记忆方法,增强学生个人口语交际的信心。
三、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措施
(一)画主体框架。理清口语交际的思路。解决无话可说及表达无条理的问题
思维导图是一种渐进思维式框架图,它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主体、梳理思维。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做好铺垫,通过定主题——画主干——画分支,分步骤清晰交代要交流的内容和顺序,就能解决无话可说及表达无条理的问题。
如在交流“我喜欢的小动物”时,部分学生会出现东一句西一句,或者从头说到尾、流水账似的平铺直叙,杂乱无章的情况。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分别用三种颜色画出主干:一是外形,二是脾气,三是生活习性。画出大的分支后逐步完善小分支,比如生活习性又可以画“进食、嬉戏、休息”等几条小分支。这样,整个结构就建立起来了,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滔滔不绝地述说自己喜欢的动物,而且很清楚地表达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条理清晰。
(二)画关键,增强口语交际的层次感。解决口语表达无主次的问题
小学中年段的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往往主次不分,而思维导图作为思维辅助工具,能够帮助学生在大量信息中寻找到关键点,具有层次感。对于重点部分,可以为其多画几个特殊的“分支”,将内容进行有目的分解,哪一个分支多说明哪一个点就是最重要的。
在“走,我们去春游”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以时间、地点(去哪儿)、人物(和谁去)、怎么去、带什么、做什么等主题作为主干,主干下的分支也就一清二楚了。看着这张有详有略的思维导图,学生交流时既能简单说出自己平时去哪里春游的设想,又能择其中一个作为重点来介绍,表达详略得当,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及表达无条理的问题。
(三)画细节,增强内容的丰富性,解决语言表达不具体的问题
好的思维导图,能帮助我们加深认识和理解,将抽象的观点形象化。因此,画出来的口语交际,通过图形和线条等符号化的视觉形象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和想象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的欲望,使学生的大脑也变得更加清晰、更加开放、更加活跃。而且,通过借助符号化、形象化的“分支”,用关键词及图形、线条的形式,将每一个细节以结构图的方式画出来。在进行交流的时候,学生看到这些关键词、图形和线条,记忆和知识能被及时唤醒,从而发展抽象思维,大脑能够自动关联信息之间的互相关系,同时,大脑对相关的概念也有了理性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因而在表达的过程中词语更加生动、丰富,在交流的时候学生的即时发挥也能有意想不到的感觉,整个过程更流畅、更具体。
如: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我敬佩的一个人”时,往往在叙述过程中,事例碎片化、不够详细。在交流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根据外貌、敬佩的原因、事例这三个主干画出思维导图,再引导他们按写人物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画出六个分支,用关键词将要点用图文的形式画了出来。这样不但直观、简洁,而且具有美感,可以浅显地感受到其独有的条理性及层次感,特别是能够清晰呈现出整件事情的关键细节。我们应该敬佩谁、为什么敬佩,清晰明了,更重要的是通过思维导图还能够将敬佩的执着精神风貌表达出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象化,教师适时地渗透了借助一件事写一个人特点的写作方法,学生有了这张思维导图作为支撑,变得有话可说,交流起来更加自信而且条理清晰,同伴之间又能够互相倾听,解决了表达不具体的问题,帮助学生规范语言的表达和运用。
语文课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巧用思维导图,对学生来说,有助于增强表达的条理性、层次感,有助于学生提升思考技巧、自主掌握和完善学习方法的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对教师来说,检查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教师化解口语交际教学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