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当课堂离开了学生的生活,教学就失去应有的意义。关注学生成长,不能让学生“缺位”,即不能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缺位”,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发展“缺位”,不能让学生的生活反思“缺位”,不能让学生的践行体验“缺位”。道德与法治课堂不让学生“缺位”,才能实现对学生思想性和精神成长的引领。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生活经验;思维发展;生活反思;践行体验
一、首备教材,初定思路
三明市举行优质课教学比武,笔者有幸作为选手参加,执教《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本框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家庭的基础知识,包含“家的定义、家庭关系、家庭的功能、家的特点”;二是中国人眼中的家,包含“中国人的家庭内涵和孝文化”。它对应课标“让学生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参后,笔者认为本课的教学既要有知识的传授,也要增强学生对家庭功能的认识,更要促使学生热爱家庭、感恩父母。根据平时与学生的交流,笔者发现,七年级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有不少人存在感情冷淡、责任感不强的情况,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而对自己在家庭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另外,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尚未成熟,要他们很好地理解中华家庭文化有一定的困难。依据课标、教材和学情,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1)理解“家”的内涵和功能,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2)感受家是心灵的港湾,体验亲情的温暖和爱,养成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意识。(3)增强认识家庭的能力,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孝亲敬长。
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教材呈现的素材有几处值得推敲。如,家庭关系的确立,用纯知识解说显得枯燥;家的特点,用富翁有别墅没有家和战乱后男子没房子有女儿、有家的情况进行对比,属于特例不具代表性;用春运来定位中国人的“家”,不符合当地实情,因为本校所在的地区外出务工人员较少;最后关于如何尽孝,只有方法介绍,没有实际行动,尽孝落在口头上。在对教材进行处理时,笔者认为本框题所涉及的家庭知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会感兴趣,如果让他们自己来讲述,应该有很多的话题,但是借班上课,对学生家庭情况不甚了解,让学生讲述自己的家庭故事,假如学生来自特殊家庭,会让这部分学生受到伤害。带着顾虑,笔者设计了“老师的家——体味亲情;她的家——孝亲敬长;你的家——学会践行”的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播放视频《回家过年》。
【新课学习】
活动一:延续过年话题让学生谈过年送红包蕴含的意义
活动二:老师的家——体味亲情
1.微课展示老师家庭生活,引导学生共同了解家的含义及家庭关系的确立;列举教师夫妻俩对女儿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引导学生懂得家庭对每个人的成长有重要作用。
2.展示女儿送给妈妈的神秘礼物(女儿录制的鼓励母亲的视频),创设温馨幸福的家庭情境,让学生从中体验家庭亲情。
活动三:她的家——孝亲敬长
观看第五届道德模范人物陈春林的视频,大胆设想:“假如她不管父亲,那么父亲和陈春林的生活会出现什么后果?”让学生知道孝是传统美德,也是法律义务。
活动四:你的家——学会践行
1.出示《弟子规·入则孝》节选:“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品析古代“孝”的要求,让学生知道“孝”要从小事做起,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2.我的“孝”行动:(1)给父母写几句感恩的话;(2)全班合作制作感恩树(我能为孝顺父母做些什么)。由此让学生懂得尽孝在当下,在实践中体验,用行动去感恩。
【课堂小结】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二、专家点评,意见中肯
这节课获得了三明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本人也觉得比较满意。殊不料评委却在点评中提出如下意见:(1)本节课能以教材为基础又不依附教材,以教师的家庭为素材打造浓浓亲情,实现教学目标,用同龄人事迹、优秀传统文化《弟子规》作为教学素材,在素材选择上是可取的。但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要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当教学内容离开了学生的生活,教学就失去应有的意义。整节课以教师的家庭、陈春林的家庭为学习背景,缺少学生自己的家庭生活背景,学生對家庭亲情的体会没有立足点,最后的“孝”行动从情感上来说勉为其难。本课的教学要实现学生通过了解自己的家庭,感受父母给予自己的付出,从而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效果,因此建议在素材选择上要考虑引入学生自己的生活。(2)对素材的挖掘不够,素材只是教学的切入点,在教学中,要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理解,进而挖掘其深层次的内涵,比如在列举父母对子女的付出时,没有进一步引导出家庭的功能,从而使家庭的功能这一教学目标落空,同时也遏制了学生分析、提升信息能力的发展。(3)《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有一个显著特点,言简意赅,一句短短的话却有着丰富的内涵,需要教师好好挖掘,中国的家庭文化有着深厚的内涵,用红包来解读显得浅薄,不能体现教材的编写意图,缩小了学生对家庭文化知识的了解,局限了学生的知识面,不利于学生发展。
三、理性反思,审视课堂
评委们的点评给我当头一击,认真思考他们提出的建议,重新审视这节课,其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素材选择及对素材的分析挖掘上确实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没有站在学生立场,缺乏对学生生活的有效调查与思考;教材钻研不够透彻,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上没有提升的空间,教学目标没有较好达成。理清思路后,笔者先加强对学情的分析,调查学生对家庭的认识,特别是生活在特殊家庭的学生。在和一些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学生的家庭情况(比如离异家庭)在同学当中并不是秘密,离异家庭的学生告诉我,他们虽然不喜欢大声讨论自己的家庭,但也不会回避这个问题,因为爸爸妈妈很爱他们。这一困惑得到解决后,笔者又认真翻阅教材,意识到新教材非常注重与学生对话,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对话。其中,与学生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对话,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特别是不回避学生要面对的“残酷”现实,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去面对“残酷”现实,并寻找解决办法,真正关注学生成长,不能让学生“缺位”。因此,重新审视这节课,便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1.课堂,不能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缺位”
让我们成长的不是年龄的增加而是经历的丰富,教学中,我们要尽量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素材,这样才能让学生面对并更好地解决成长中的困惑,从而帮助学生成长。活动二“老师的家——体味亲情”,虽然展示了教师本人幸福的家庭,营造了浓厚的家庭温情,但那毕竟不是學生自己的家庭。教学中应该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家。又如,在解读“家庭有深厚的内涵”时,如果能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中的“家规”“家训”,既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又能丰富学生对家庭文化内涵的认识,让学生明白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庭文化,而这种家庭文化的传承正是家庭内涵的体现,是家庭亲情的传递。这些有关“家”的话题,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非常好的教学素材,在课堂中不能忽视。
2.课堂,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发展“缺位”
初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阶段,引领他们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并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没有思维厚度的课堂是肤浅的。活动三“她的家——孝亲敬长”,以陈春林的感人事迹作为素材,设置的问题答案一目了然,学生不用思考就能找到答案,这是无效问答,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课堂教学,不能只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辩证思维能力。因此,这个环节需要进一步挖掘,既要让学生进一步感悟陈春林身上的美德,理解法律对孝的要求,又要使学生的思维辨别能力得到发展。
3.课堂,不能让学生的生活反思“缺位”
道德与法治课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品德的培养,离不开学生对自己言行的反思。活动四第一个环节,在展示《弟子规·入则孝》节选内容后,让学生通过品析,明确“孝”要体现在一件件小事后便草草收场,缺少了学生对自己实际行动的反思。在生活中,许多学生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父母稍不满足自己的要求便闹情绪,更谈不上尊重感恩父母。因此,教学中教师有必要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并正视错误,有意识地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努力。
4.课堂,不能让学生的践行体验“缺位”
实践性是本学科的特性,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通过写感恩的句子,全班一起制作感恩树完成“孝”的践行,在活动中深化认识,可提高学生道德践行的意识与能力。“孝行动”是这节课中的亮点,感恩在行动,但是“心”动不如“行”动,感恩树的完成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升华,却缺少了真正尽孝的实际行动。
四、围绕学情,再定思路
重新思考后,笔者对教材的理解更进了一步,对素材选择进行重新调整,依据教学目标,将教学思路定为:“我知我家——体味亲情;我论她家——孝亲敬长;我爱我家——孝在行动”。修改后的教学思路如下:
【导入课题】播放视频《回家过年》。
【新课学习】
活动一:我知我家——体味亲情
1.说一说:感知家的功能
介绍自己的家,列举家人为“我”做的事,并分析这些事分别体现家庭的哪种功能(如十月怀胎生下“我”体现生育功能等),以此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家,从而在知识层次上初步了解家的含义及家庭关系的确立,懂得家庭对每个人的成长有重要作用,认识家庭功能。
2.悟一悟:体验家的亲情
展示课前准备的本班一位学生父母用该生从小到大的照片制作而成的相片集,并让该生简单介绍照片的故事,创设温馨幸福的家庭情境,让同学们体验家庭亲情,知道亲人要相互关爱,在情感上进一步感悟家的意味。
3.晒一晒:升华家的内涵
(1)展示你所知道的我国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2)分享你家的“家规”或“家训”。(3)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4)解读《弟子规·入则孝》节选内容:“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学生朗读品析,联系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表现,并述说今后该如何做。学生在合作探究与分享中,感受中国文化中家庭的深厚内涵,同时《弟子规》既是家规,又体现“孝”的思想,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本活动以“认识家为主线”,通过“感知家的功能—体验家的亲情—升华家的内涵”,实现学生对家庭内涵认识的升华。
活动二:我论她家——孝亲敬长
观看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陈春林的视频,教师提出问题:“对于这个年龄的陈春林来说,照顾父亲是不是她一定要尽的义务?你怎么认为?说说你的理由。”由古论今,“孝”在当代的延续,以此让学生知道,孝是传统美德,也是法律义务。
活动三:我爱我家——孝在行动
给父母做礼物:(1)用准备好的卡纸给父母做一个礼物(建议:可以是手工,也可以给父母写一封感恩信或写一首小诗等)。(2)将做好的礼物带回家给父母,记录父母收到礼物时的感受,在下节课中交流。(3)探究分享:在生活中还可以通过哪些行动表达孝敬之心呢?
学生通过动手为父母做礼物,探究孝行动,懂得了要尽孝在当下,从小事做起,用行动去感恩、去体会亲情。
【课堂小结】学生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五、修改前后,对比再思
笔者根据改进后的教学思路在自己任教的班级再上这节课,取得了比参赛时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修改后的教学思路,虽谈不上完美,但与之前相比,更加关注学生。首先,从教学思路看,注重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家庭生活为主线,设置“我知我家——体味亲情”“我论她家——孝亲敬长”“我爱我家——孝在行动”三个环节,以“我”为中心展开,遵循思维的发展过程“认识—反思—行动”,让学生在自己的家庭故事中体验亲情,使情感渗透不是空话。其次,从问题设置看,更加注重对素材的挖掘,探索生命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认识上、行为上容易产生困惑的问题在课堂上得到呈现,如对“家规”“家训”的分析,对“未成年人是否要尽孝”的思考讨论。学生经过思考,可使思维得到发散,认识得到提升。再次,从教学目标的落实效果看,学生通过认识自己的家,对比父母对自己、自己对父母的付出,晒家规、反思自己,并思考如何落实“孝”行动,从而实现知识的理解、情感的渗透、能力的提升。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唠家常、诉说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当然,改进后的课堂也还有一些缺憾:导入部分视频《回家过年》有值得挖掘的价值,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被忽略了;一份礼物体现浓浓亲情,但是父母和子女的亲情交流无法在已创的情境中实现,如果能请家长进课堂,让家长和孩子面对面互动,能不能更增进亲情呢?家长进课堂又该如何实施呢?这些都是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探索的。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生活经验;思维发展;生活反思;践行体验
一、首备教材,初定思路
三明市举行优质课教学比武,笔者有幸作为选手参加,执教《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本框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家庭的基础知识,包含“家的定义、家庭关系、家庭的功能、家的特点”;二是中国人眼中的家,包含“中国人的家庭内涵和孝文化”。它对应课标“让学生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参后,笔者认为本课的教学既要有知识的传授,也要增强学生对家庭功能的认识,更要促使学生热爱家庭、感恩父母。根据平时与学生的交流,笔者发现,七年级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有不少人存在感情冷淡、责任感不强的情况,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而对自己在家庭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另外,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尚未成熟,要他们很好地理解中华家庭文化有一定的困难。依据课标、教材和学情,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1)理解“家”的内涵和功能,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2)感受家是心灵的港湾,体验亲情的温暖和爱,养成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意识。(3)增强认识家庭的能力,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孝亲敬长。
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教材呈现的素材有几处值得推敲。如,家庭关系的确立,用纯知识解说显得枯燥;家的特点,用富翁有别墅没有家和战乱后男子没房子有女儿、有家的情况进行对比,属于特例不具代表性;用春运来定位中国人的“家”,不符合当地实情,因为本校所在的地区外出务工人员较少;最后关于如何尽孝,只有方法介绍,没有实际行动,尽孝落在口头上。在对教材进行处理时,笔者认为本框题所涉及的家庭知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会感兴趣,如果让他们自己来讲述,应该有很多的话题,但是借班上课,对学生家庭情况不甚了解,让学生讲述自己的家庭故事,假如学生来自特殊家庭,会让这部分学生受到伤害。带着顾虑,笔者设计了“老师的家——体味亲情;她的家——孝亲敬长;你的家——学会践行”的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播放视频《回家过年》。
【新课学习】
活动一:延续过年话题让学生谈过年送红包蕴含的意义
活动二:老师的家——体味亲情
1.微课展示老师家庭生活,引导学生共同了解家的含义及家庭关系的确立;列举教师夫妻俩对女儿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引导学生懂得家庭对每个人的成长有重要作用。
2.展示女儿送给妈妈的神秘礼物(女儿录制的鼓励母亲的视频),创设温馨幸福的家庭情境,让学生从中体验家庭亲情。
活动三:她的家——孝亲敬长
观看第五届道德模范人物陈春林的视频,大胆设想:“假如她不管父亲,那么父亲和陈春林的生活会出现什么后果?”让学生知道孝是传统美德,也是法律义务。
活动四:你的家——学会践行
1.出示《弟子规·入则孝》节选:“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品析古代“孝”的要求,让学生知道“孝”要从小事做起,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2.我的“孝”行动:(1)给父母写几句感恩的话;(2)全班合作制作感恩树(我能为孝顺父母做些什么)。由此让学生懂得尽孝在当下,在实践中体验,用行动去感恩。
【课堂小结】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二、专家点评,意见中肯
这节课获得了三明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本人也觉得比较满意。殊不料评委却在点评中提出如下意见:(1)本节课能以教材为基础又不依附教材,以教师的家庭为素材打造浓浓亲情,实现教学目标,用同龄人事迹、优秀传统文化《弟子规》作为教学素材,在素材选择上是可取的。但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要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当教学内容离开了学生的生活,教学就失去应有的意义。整节课以教师的家庭、陈春林的家庭为学习背景,缺少学生自己的家庭生活背景,学生對家庭亲情的体会没有立足点,最后的“孝”行动从情感上来说勉为其难。本课的教学要实现学生通过了解自己的家庭,感受父母给予自己的付出,从而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效果,因此建议在素材选择上要考虑引入学生自己的生活。(2)对素材的挖掘不够,素材只是教学的切入点,在教学中,要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理解,进而挖掘其深层次的内涵,比如在列举父母对子女的付出时,没有进一步引导出家庭的功能,从而使家庭的功能这一教学目标落空,同时也遏制了学生分析、提升信息能力的发展。(3)《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有一个显著特点,言简意赅,一句短短的话却有着丰富的内涵,需要教师好好挖掘,中国的家庭文化有着深厚的内涵,用红包来解读显得浅薄,不能体现教材的编写意图,缩小了学生对家庭文化知识的了解,局限了学生的知识面,不利于学生发展。
三、理性反思,审视课堂
评委们的点评给我当头一击,认真思考他们提出的建议,重新审视这节课,其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素材选择及对素材的分析挖掘上确实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没有站在学生立场,缺乏对学生生活的有效调查与思考;教材钻研不够透彻,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上没有提升的空间,教学目标没有较好达成。理清思路后,笔者先加强对学情的分析,调查学生对家庭的认识,特别是生活在特殊家庭的学生。在和一些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学生的家庭情况(比如离异家庭)在同学当中并不是秘密,离异家庭的学生告诉我,他们虽然不喜欢大声讨论自己的家庭,但也不会回避这个问题,因为爸爸妈妈很爱他们。这一困惑得到解决后,笔者又认真翻阅教材,意识到新教材非常注重与学生对话,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对话。其中,与学生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对话,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特别是不回避学生要面对的“残酷”现实,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去面对“残酷”现实,并寻找解决办法,真正关注学生成长,不能让学生“缺位”。因此,重新审视这节课,便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1.课堂,不能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缺位”
让我们成长的不是年龄的增加而是经历的丰富,教学中,我们要尽量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素材,这样才能让学生面对并更好地解决成长中的困惑,从而帮助学生成长。活动二“老师的家——体味亲情”,虽然展示了教师本人幸福的家庭,营造了浓厚的家庭温情,但那毕竟不是學生自己的家庭。教学中应该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家。又如,在解读“家庭有深厚的内涵”时,如果能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中的“家规”“家训”,既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又能丰富学生对家庭文化内涵的认识,让学生明白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庭文化,而这种家庭文化的传承正是家庭内涵的体现,是家庭亲情的传递。这些有关“家”的话题,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非常好的教学素材,在课堂中不能忽视。
2.课堂,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发展“缺位”
初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阶段,引领他们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并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没有思维厚度的课堂是肤浅的。活动三“她的家——孝亲敬长”,以陈春林的感人事迹作为素材,设置的问题答案一目了然,学生不用思考就能找到答案,这是无效问答,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课堂教学,不能只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辩证思维能力。因此,这个环节需要进一步挖掘,既要让学生进一步感悟陈春林身上的美德,理解法律对孝的要求,又要使学生的思维辨别能力得到发展。
3.课堂,不能让学生的生活反思“缺位”
道德与法治课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品德的培养,离不开学生对自己言行的反思。活动四第一个环节,在展示《弟子规·入则孝》节选内容后,让学生通过品析,明确“孝”要体现在一件件小事后便草草收场,缺少了学生对自己实际行动的反思。在生活中,许多学生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父母稍不满足自己的要求便闹情绪,更谈不上尊重感恩父母。因此,教学中教师有必要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并正视错误,有意识地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努力。
4.课堂,不能让学生的践行体验“缺位”
实践性是本学科的特性,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通过写感恩的句子,全班一起制作感恩树完成“孝”的践行,在活动中深化认识,可提高学生道德践行的意识与能力。“孝行动”是这节课中的亮点,感恩在行动,但是“心”动不如“行”动,感恩树的完成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升华,却缺少了真正尽孝的实际行动。
四、围绕学情,再定思路
重新思考后,笔者对教材的理解更进了一步,对素材选择进行重新调整,依据教学目标,将教学思路定为:“我知我家——体味亲情;我论她家——孝亲敬长;我爱我家——孝在行动”。修改后的教学思路如下:
【导入课题】播放视频《回家过年》。
【新课学习】
活动一:我知我家——体味亲情
1.说一说:感知家的功能
介绍自己的家,列举家人为“我”做的事,并分析这些事分别体现家庭的哪种功能(如十月怀胎生下“我”体现生育功能等),以此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家,从而在知识层次上初步了解家的含义及家庭关系的确立,懂得家庭对每个人的成长有重要作用,认识家庭功能。
2.悟一悟:体验家的亲情
展示课前准备的本班一位学生父母用该生从小到大的照片制作而成的相片集,并让该生简单介绍照片的故事,创设温馨幸福的家庭情境,让同学们体验家庭亲情,知道亲人要相互关爱,在情感上进一步感悟家的意味。
3.晒一晒:升华家的内涵
(1)展示你所知道的我国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2)分享你家的“家规”或“家训”。(3)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4)解读《弟子规·入则孝》节选内容:“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学生朗读品析,联系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表现,并述说今后该如何做。学生在合作探究与分享中,感受中国文化中家庭的深厚内涵,同时《弟子规》既是家规,又体现“孝”的思想,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本活动以“认识家为主线”,通过“感知家的功能—体验家的亲情—升华家的内涵”,实现学生对家庭内涵认识的升华。
活动二:我论她家——孝亲敬长
观看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陈春林的视频,教师提出问题:“对于这个年龄的陈春林来说,照顾父亲是不是她一定要尽的义务?你怎么认为?说说你的理由。”由古论今,“孝”在当代的延续,以此让学生知道,孝是传统美德,也是法律义务。
活动三:我爱我家——孝在行动
给父母做礼物:(1)用准备好的卡纸给父母做一个礼物(建议:可以是手工,也可以给父母写一封感恩信或写一首小诗等)。(2)将做好的礼物带回家给父母,记录父母收到礼物时的感受,在下节课中交流。(3)探究分享:在生活中还可以通过哪些行动表达孝敬之心呢?
学生通过动手为父母做礼物,探究孝行动,懂得了要尽孝在当下,从小事做起,用行动去感恩、去体会亲情。
【课堂小结】学生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五、修改前后,对比再思
笔者根据改进后的教学思路在自己任教的班级再上这节课,取得了比参赛时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修改后的教学思路,虽谈不上完美,但与之前相比,更加关注学生。首先,从教学思路看,注重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家庭生活为主线,设置“我知我家——体味亲情”“我论她家——孝亲敬长”“我爱我家——孝在行动”三个环节,以“我”为中心展开,遵循思维的发展过程“认识—反思—行动”,让学生在自己的家庭故事中体验亲情,使情感渗透不是空话。其次,从问题设置看,更加注重对素材的挖掘,探索生命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认识上、行为上容易产生困惑的问题在课堂上得到呈现,如对“家规”“家训”的分析,对“未成年人是否要尽孝”的思考讨论。学生经过思考,可使思维得到发散,认识得到提升。再次,从教学目标的落实效果看,学生通过认识自己的家,对比父母对自己、自己对父母的付出,晒家规、反思自己,并思考如何落实“孝”行动,从而实现知识的理解、情感的渗透、能力的提升。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唠家常、诉说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当然,改进后的课堂也还有一些缺憾:导入部分视频《回家过年》有值得挖掘的价值,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被忽略了;一份礼物体现浓浓亲情,但是父母和子女的亲情交流无法在已创的情境中实现,如果能请家长进课堂,让家长和孩子面对面互动,能不能更增进亲情呢?家长进课堂又该如何实施呢?这些都是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探索的。